登錄???|???注冊
這是一個儒術不再獨尊、思想多元、崇尚人的個性風神的時代。這又是一個文藝至上、藝術多姿多彩、彰顯獨特文藝精神的時代。世俗與超越,是其文藝精神之兩極。從西晉到東晉,文人(陸機、王羲之、顧愷之……)與文藝攜手穿過一往情深的一百五十多年時光,創造出久享盛譽之“晉人的美”,而品格獨具的陶潛也因其對東晉文藝超越精神的平衡而得以與王羲之、顧愷之等一道成為光耀古今的文藝巨匠!
陳志剛 ·專業史 ·26.1萬字
陶淵明的詩文直到宋朝才被重視:很少有人知道,被視為“田園詩”開山鼻祖的陶淵明,在唐代以前其實并不受重視。直到中國封建王朝官僚制度在北宋逐步強化,文人越來越向往田園生活,陶淵明的作品才開始備受推崇??梢哉f,陶淵明接受史,就是中國文人思想的流變史。唐代除了唐詩,還有戲劇的源頭——“變文”:比起唐詩,“變文”是一種經常被忽視的的唐代文學樣式。它源于佛教,內容多為佛經故事和民間傳說,形式以唱念結合為主,深受普通民眾喜愛。“變文不僅推動了文學由雅變俗的進程,更成為后世戲劇的源頭。翻開本書,發現更多被忽略的關鍵細節:卜辭、類書、鼓詞……
(德)施寒微 ·專業史 ·46.1萬字
思想史研究者關注歷史與思想的相互塑造,借以理解歷史中的國家、社會與個人。不過,名為“思想史”的這個領域在數十年中經歷了相當重要的改變,不惟研究重心屢經轉移,研究方法日新又新,甚至連思想史研究本身,也有化身億萬、與各專門學科融匯合流的趨勢?;谝陨侠斫?,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自2019年起創設“復旦大學思想史高端論壇”,每年一度,邀集全球學人,激揚思想,舊史新研。本書匯集的是2019年12月舉辦的第一屆“復旦大學思想史高端論壇”的成果。該屆論壇以“化身萬千:開放的思想史”為主旨,希望以此回應思想史研究遭遇的諸多曲折,并會聚各領域的學者共同關心思想史研究的問題。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編 ·專業史 ·20.6萬字
當今國內外有關近代婦女運動的史專著頗多,不少僅是論文的匯編,并非按年代編寫的真正史著。有的雖是史著,由于近代包括民國時期,晩清內容受壓縮。且婦女運動含有農民,如太平天國、義和團中的婦女問題,也有工人中的女工問題,而非女權問題,所以這些婦運史著作中論述女權史內容進一步受圧縮。本書是目前國際上唯一一本晩清女權史專著。
方祖猷 ·專業史 ·39.6萬字
這是一部科普書,更是一部外科史,它圍繞著心臟外科發展各個階段的一系列人和事展開敘述,在故事發展中展示了人類挑戰心臟禁區的獨特科學歷程,完全可以稱為“像小說一樣好看的醫學史”。雖然作者的這部作品是在十年前完成的《心外傳奇》的基礎上重新創作完成的,但作者增加了大量新史料和新思考,并對一些關鍵史實重新做了補正,增加人工心臟的故事。所以,整部作品的內容更加詳實、細膩和完整,各種重要情節更加連貫,思考更深入,閱讀起來更生動和傳奇。
李清晨 ·專業史 ·22.2萬字
馬立軍編著的《北朝墓志文體與北朝文化》主要考察了北朝墓志的文體特點與文化內涵。作者首先梳理了歷代有關北朝墓志研究的得失,總結并提出研究北朝墓志的基本方法當是循“例”以求“義”。其次對北朝墓志的文體演變、文例特點、敘事手法、人物內涵、文體風格等進行了全面而又細致的分析,有許多獨到看法和結論,尤其是對有關永嘉之亂前后墓志形態變化的考察,北朝墓志涅槃重生意義的分析,北朝墓志文例、人物的文化內涵,以及庾信墓志之于北朝墓志的意義等的論述,都頗具創新價值與啟發意義。就推動北朝墓志與北朝文學研究繼續走向深入的角度而言,本書亦具有方法論的實踐與示范意義。
馬立軍 ·專業史 ·21.2萬字
為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華誕的到來,由寧夏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段慶林研究員策劃并組織了“寧夏企業史叢書”的編撰工作。2016年,經寧夏社會科學院立項資助,由筆者承擔了《寧夏市縣企業史略》一書的編寫工作。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自治區黨委政研室、自治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自治區統計局以及五市統計局和地方志辦公室提供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寧夏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博士石榮,自治區民政廳四級碉研員張懷志等人做了大量的資料整理和相關文字工作。
張耀武 ·專業史 ·25.8萬字
該書在梳理清民間經濟外交意識產生的背景和發展階段的前提下,對民間經濟外交的概念作出了界定。站在民間經濟外交的角度,以時間為經,重大歷史事件為緯,將商人組織為主體的中日民間經濟外交活動,置身于中日兩國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綜合運用歷史學、比較經濟學、政治學等多種學科理論和方法,通過對中日兩國史料的詳細比較和考證,著重構架了中日兩國民間經濟外交發生、發展、演變的歷史過程,及其與兩國政治外交、相互經濟利益的關系。
于文浩 ·專業史 ·30.1萬字
建文史研究是明代史學界的一門顯學。由于建文歷史的復雜性,明中期以后出現了大量的建文史籍,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建文史學。本書以明代大量的史籍、史料為依據,闡述了明代建文書法、建文史觀、建文歷史建構以及建文遜國傳說的演變過程,揭示了明代建文史學從禁錮走向開放、從歪曲走向真實、從偏見走向客觀、從貧乏走向豐滿的發展歷程。本書取材廣泛,并對重要的史籍、史料進行了深入研究和史實考辨,注重探析明代社會與建文史學發展的密切聯系,這將不僅有利于夯實建文史的研究基礎、推動建文史的研究,而且可以從一個獨特的角度更加深入地把握明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脈絡。
吳德義 ·專業史 ·26.8萬字
本書以晚清州縣行政為研究對象,借助社會學、政治學和心理學的理論為分析工具,以州縣政府職能為基本框架和主線,分析晚清兩湖地區州縣行政運作和演變,包括司法職能的變動、社會治安管理模式的演變等。厘清兩湖地區州縣變革的具體情形,及其對州縣行政的影響,并作出合理的解釋。
劉彥波 ·專業史 ·24.3萬字
本書從唐代政治制度中的核心內容——禮制制度層面的描述入手,以豐富的史料和細致的考證分析,深入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由此生發的文學領域,較清晰地呈現了禮制、文人、文學在歷史時間脈絡里交互影響的復雜互動。作者還從文化與文學的結合點上,對吉、賓、軍、嘉、兇五禮制度下唐代郊祀、封禪、挽歌、朝賀、巡狩諸禮的歷史源流,及相關文學現象的演化趨勢進行了條分縷析、洞微燭幽的考察,關注到禮制文化背景下文學發展的內在理路與多維價值。并以杜甫的“三大禮賦”、敦煌書儀《甘棠集》為個案,分別對唐代文學中所體現的禮制和作為文學的禮制作出了獨到的闡釋。本書將宏觀把握與微觀實證相結合,學術史的反思與問題意識并重,既有唐代禮制與文學關系的總體考察,又有從五禮角度進行的系列專題研究,從而為唐代文學研究展開了面向禮儀制度的一章,為唐代制度與文學、唐代文化與文學這一研究領域增添了新的例證。
于俊利 ·專業史 ·24萬字
該書利用清代大量的公文檔案對清代中樞決策機構——軍機處職權的來源及其演變做了全面的梳理。全書以清廷公文運轉程序的變化為切入點,結合清代政局的演變及人事的變動,全面考察了軍機處職權的發展歷程,并對不同歷史時期軍機處在清廷中樞決策過程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做了恰當的分析。通過對軍機處職權的全面考察,全書得出結論:(1)軍機處以輔助皇帝處理奏折和題本的方式將自身的職權由最初的秘辦西北軍務擴張至清廷各機要政務,從而確立了軍機處在中樞決策體系中的地位。(2)軍機處的職權多沿襲自內閣及議政王大臣會議。軍機處輔助皇帝辦理本章之權承襲自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參議清廷機要政務之權承襲自議政王大臣會議。(3)軍機處職權的發揮多受政局變動及人事更迭等因素的影響,此點在晚清時期尤為明顯。該書對軍機處職權的全面研究,不僅推進了學界對軍機處本身的認識,而且對理解清代政治活動也有重要的意義。
宋希斌 ·專業史 ·23.8萬字
《陜西省公路局史》(第二卷),是在陜西省交通運輸廳統一部署下,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事實求是的原則,客觀記述陜西省公路局和公路事業改革發展的歷史與現狀。陜西省公路局1993年編輯出版的《陜西省公路局史》(第一卷),已記述了1949—1985年的發展歷史,本書在第一卷的基礎上,主要記述1986—2015年的發展歷程,真實反映公路局30年改革、發展的建設成果、成就,總結經驗教訓,探索發展規律,以啟示后人更好地為公路事業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精彩片段:
陜西省公路局 ·專業史 ·38.8萬字
“禮是鄭學”之說來自《禮記正義》孔穎達疏,而作者以此作為理解經典、分析經說的基本方法,重新梳理了漢唐經學詮釋的發展脈絡,提出漢唐經學傳統是以如何理解鄭玄為主軸構建而成的。本書以曉暢的語言帶領讀者走入古代經學家們的思維世界,回溯了從鄭玄之學創立,到唐代《五經正義》的編訂為止,近五百年間經學的發展歷程。書中圍繞鄭玄學說以及后來學者對于鄭玄的質疑、批評、調整和曲釋、回歸等等,從經說本身的內容發掘其中的演變關系與學術特色,提出了許多令讀者耳目一新的論斷。
華喆 ·專業史 ·22.7萬字
本書主要研究明代中后期太仆寺財政功能的產生及其對國家財政的影響問題。太仆寺歷來是管理國家馬政的中央行政機構,但自明代中后期開始,在賦役折銀化的大背景下,馬政賦役也開啟了折銀化的過程。兩京太仆寺所管轄的南北直隸和河南、山東部分養馬府州縣的馬戶差役、牧馬草場和馬匹等,越來越多地轉化為太仆寺的白銀收入,太仆寺因之逐漸成為錢糧衙門,建常盈庫專門管理白銀的存放和收支。明中葉以降,隨著皇室財政和國家財政的日益惡化,常盈庫中盈余的大量白銀被朝廷視為緩解各類財政危機的救命稻草,太仆寺因之被日益卷入國家財政之中,成為中央財政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部分,發揮出巨大的財政功能,并對明后期的財政管理及緩解財政危機產生重要影響。本書利用大量一手史料,收集數千個數據,運用數理統計等方法對書中觀點進行嚴密的分析和論證,結論明確而可靠,是迄今第一部以財政視角系統研究明代馬政的專著。
劉利平 ·專業史 ·21.6萬字
本集包括綜合研究、日本漢籍研究、朝鮮—韓國漢籍研究、越南漢籍研究、漢籍交流研究、專輯等專題。內容主要爲域外漢籍中有關語言、文學、歷史、宗教、思想研究的學術論文。文章有《日本<世説新語>注釋本敘錄》、《許筠、李廷龜與丘坦的交游》等。
張伯偉 ·專業史 ·33.1萬字
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很早就有學者珍視和研究古代遺跡和遺物。在北宋時期,形成了專門的學問——金石學。而現代考古學的出現,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尤其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經過幾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中國考古學正在經歷黃金時代,逐步建立和完善學科體系,不斷取得閃耀的成就。本書系統梳理中國考古學一百年來的發展與成就,兼及現代考古學誕生前的金石學概況,將中國考古學分為前身金石學時期、孕育時期、誕生時期、初步發展時期、全面發展時期、繼續發展時期、新的發展時期七個階段,對燦若星斗的中國考古學發現與研究史實進行編年,資料詳實,敘述嚴謹,檢索方便。以百年成就,展示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以碩果累累,見證中國考古學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王世民編著 ·專業史 ·49.5萬字
本書選取貨幣鑄造與發行、貨幣政策、貨幣流通與貨幣思想等四個中觀層面作為研究視角,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貨幣問題展開多角度、全方位的綜合考察。在深入剖析某一時期,甚至某一種貨幣的歷史淵源、形態特點、流通規律等具體問題的同時,又嘗試將其與背后的歷史環境相結合,進而深入揭示魏晉南北朝長達近四個世紀的貨幣發展歷程及其演變規律,*終呈現出一個較為完整的、立體的貨幣發展史。
朱安祥 ·專業史 ·28.2萬字
出版是思想和知識公之于眾的重要媒介,上海則是中國近現代出版的發源地和中心。1949年以前,全國80%以上的出版機構集中在上海,90%以上的近現代學術著作在上海出版,上海出版事業引領了近現代中國新知識傳播與思想進步的潮流。2022年10月29日、30日,復旦大學歷史學系和中國近現代新聞出版博物館共同主辦了“近現代出版與新知識傳播”學術研討會,全國各地近50位學者參加會議,圍繞“出版與新知傳播”“出版與文化交流”“出版與商業互動”“辭書與教科書出版”“出版與新文化”“出版與科技知識”“出版與政治活動”七個專題展開探討。本書選編此次會議論文30余篇,研究涵蓋書籍史、閱讀史、印刷、翻譯、版本和目錄學等多元主題,體現了出版史研究的前沿動態。
復旦大學歷史學系等 ·專業史 ·47.9萬字
唐宋時期是落第士人群體生成和發展的時期,群體的生成過程、共性與特征逐步顯現,他們的生存狀態、與政權的關系及在社會中的地位與作用初步定型,這是研究歷史上落第群體的源頭,關注落第群體,是對科舉制度研究的重要延伸和補充,是科舉研究中的重要環節。本書以唐宋時期落第士人群體為研究對象,共分十章,對群體規模進行量化分析,評價其總體力量;分析他們的生存狀況、社會出路、社會地位、發展趨勢、存在問題及他們與社會、政府之間的相互關系,目的在于總結出一些內在規律和值得借鑒的經驗。也從制度層面對落第群體的問題進行探討,總結科舉制度中存在的問題,以彌補科舉研究之不足。書后附錄《唐朝科舉錄取情況一覽表》等十一幅相關表格,以便參考。
黃云鶴 ·專業史 ·26.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