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維京人只是野蠻的海盜嗎?他們確實洗劫城市、入侵西歐,但他們來自一個秩序井然的法治社會,穿著做工精良的衣服,愛干凈,還會梳胡子;他們也不是職業強盜,可能是工匠或農民,有一個精心建造的農場。本書講述8世紀到11世紀的完整維京歷史,從宗教、法律、社會秩序到武器、飲食、日常生活,從劫掠、貿易到整個維京王國,覆蓋維京歷史的方方面面,包含200多張照片、地圖、繪畫,以精湛的筆法為這個傳說中的民族提供了清晰的畫像。
(英)馬丁·J.多爾蒂 ·世界史 ·10.8萬字
南宋著名詩人陸游的一生仕少閑多,長期生活在家鄉浙東鄉村。在陸游存世的海量詩作中,有六七成是與其家鄉生活有關的。集中解讀陸游的詩篇,借其目光觀察浙東地區的鄉村社會生活,展示其心目中的“鄉村世界”,雖然吉光片羽,卻顯得彌足珍貴。通過剖析陸游“鄉村世界”這一個案,展現了:陸游的鄉村生活是浙東鄉村一個中上水平鄉居寓公的生活范本;以陸游為代表的士人階層,在鄉村社會生活中扮演了多重復雜的角色;由陸游所感知與描述的既豐富多彩又民生艱難的鄉村生活,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們想象“宋代農村”提供了幾個可以依憑的支點。
包偉民 ·地方史志 ·10.6萬字
鴻恩主編的《世界上下五千年》選取了五千年歷史的重大事件、風云人物、輝煌成就、燦爛文化等內容,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將這些經典故事娓娓道來。同時,書中還精心選配了數百幅內容涵蓋面廣、表現形式豐富的圖片,與文字內容互為補充與詮釋,使小朋友仿佛置身于一座真實立體的歷史博物館,精美的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文圖對應,將世界歷史的豐富與精彩更直觀、更真實、更立體地呈現在小朋友面前,幫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歷史、感受歷史、思考歷史,從歷史中汲取睿見卓識,增加并拓展人生閱歷。
鴻恩 ·世界史 ·10.5萬字
民國時期的地方自治運動是歷史研究中的重要課題,它對于研究中國早期的政治現代化有著重要的意義。20世紀20年代的浙江自治運動是當時全國自治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傅幼玲著的《孫傳芳與浙江自治運動》較全面地論證了孫傳芳在1924—1926年統治江浙期間,對浙江省的自治運動所持有的態度和采取的政策,以及對浙江自治運動所產生的影響。
傅幼玲 ·史學理論 ·10.5萬字
這是一本全方位講述文藝復興歷史的書。文藝復興是14—16世紀歐洲資產階級發起的思想文化運動,其核心是人文主義思想。當時新興的資產階級為反映自身的利益和要求,便以復興古希臘羅馬文化為標榜,故而得名。文藝復興是人類歷史上群星閃耀的時代,它始于意大利,后來擴展到德國、法國、英國、荷蘭等國家。書中闡釋了這場思想解放運動的緣起、過程和它深遠的影響,并從藝術與建筑、科學與醫學、航海與發現、文學與音樂、政治與宗教等方面,系統介紹了文藝復興輝煌燦爛的成果。但丁、薄伽丘、彼特拉克、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琪羅哥白尼、開普勒、伽利略、莎士比亞、塞萬提斯、馬基雅維利……對于各個領域的突出人物,本書也做了簡潔的論述,條理清晰,細節生動,具備很好的可讀性。書中有大量精美插圖,能夠讓讀者更直觀地感受文藝復興時期偉大藝術品的魅力,生動再現那場偉大的思想文化運動。
(美)約翰·D.萊特 ·世界史 ·10.4萬字
我們講歷史,無非還是講人,所以講上古史,也是從人開始講。人是從何而來的?古時代的人根本無法解釋,于是便出現了創世神造人、造世界的說法。西方有上帝,而地處東方的我們,也有盤古、女媧。產生這種創世神神化的時代,即便還沒有發明文字,也必然有了語言,以及簡單的社會組織。但是人而為人,大約是從猴子變來的。猴子是不會編出一個神化,并將其口口相傳于后世的。所以,當人剛開始為人的時候,是沒有那些神化的。既然沒有神話作為參考,自然也就修不可能會有史料。但是我們依然要講上古史,而且還要講清楚,這就要用到考古學了。
班惠英 ·中國史 ·10.4萬字
本書以絲綢之路歷史為線索,將現在依然遺留的絲綢之路的名勝古跡串聯起來,形成具有絲綢之路特色的旅游路線。在介紹歷史的同時,還要展示現在依然能夠被我們看到、接觸到的當時的古跡,讓人有親身造訪和體驗的機會,打造“親眼看到絲綢之路”、“親身經歷絲綢之路”的概念。進而演化出一條條帶著讀者尋訪絲綢之路古跡的旅游路線。不僅要有歷史文化的介紹,同時也有對旅游景點的詳細信息的介紹(包括交通、食宿、風物等),圖文并茂,通俗易懂。
盛舒蕾 ·歷史地理 ·10.4萬字
中國的史書浩如煙海,《資治通鑒》是其中的一部規模空前的巨著,由我國北宋時期著名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撰,記載了上下1300多年的歷史,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方面的重要史實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博大精深。本書精選了原著中最為人稱道的40多個獨立完整的經典故事,用故事化的語言和視角,全方位、多層面地向讀者呈現這部中華文明巨著,讓歷史讀起來更輕松更有趣,讓讀者沉浸在豐富深廣的歷史經驗中,使自己的人生閱歷獲得深化和拓展。
陸令儀 朱莉 ·史家名著 ·10.3萬字
本書首先提出了自然科學研究水平社會定義方式的理論和方法,對科研評價“質”和“量”的關系進行了說明,介紹了代表科研水平“質”和“量”的主要指標,以及國家自然科學研究水平評價的理論和指標;其次,介紹了我國自然科學研究的狀況,并利用科學計量學的方法,以各種軟件為輔助,對我國自然科學研究水平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量化分析;最后,與世界主要發達國家進行了比較,并提出了提高我國自然科學研究水平的對策和建議。
吳彩麗 ·中國史 ·10.3萬字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為后世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奠定重要的了基礎。從秦王嬴政統一六國,至劉邦率軍逼近咸陽、秦王子嬰投降,只過去了15年的時間。大秦帝國就這樣走完了輝煌卻短暫的歷程。本書以歷史發展脈絡為線,用輕松有趣的文字,認真負責的態度,講解秦朝發展的跌宕起伏,包括秦朝史略、帝國序幕、橫掃六合、天下一統、帝國崩潰幾個部分。
胡岳潭 ·中國史 ·10.3萬字
歷史是一座絢爛的畫廊,五千年中國史搭建起的更是一座朝代更迭的繽紛畫廊。這里有滿懷抱負的帝王,有誓死捍衛節義的賢臣良將,有滿腹才華的文人墨客,更有蕙質蘭心的傾城女子……歷史的車輪在五千年中不斷向前行進著,裹挾著數不清的悲歡離合絕塵遠去,而歡歌與離歌仍傳唱至今,且看千年中的盛世與亂世如何演繹了我們的歷史。
池墨 磨劍 ·中國史 ·10.2萬字
《史記》位列“二十四史”之首,讀中國歷史,不可不讀《史記》。本書以幽默的文風和讀者喜聞樂見的方式介紹了《史記》的三十篇“世家”,即先秦和西漢時期重要諸侯大姓的家族史。姜太公果真是“偶遇”西伯?“三家分晉”有著怎樣的前傳?越王勾踐破吳歸的背后,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史記》里記錄的孔子事跡,哪些是在《論語》里看不到的?得了天下的劉邦,如何應對四面八方的威脅?“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訴說著他和韓信怎樣的工具人生?靠宮里姐妹上位的兄弟,怎樣沖破陰影活出自己?漢武帝的兄弟侄兒,為何出了那么多奇葩?這些古代的貴族為何有著如此奇幻的人生?中華民族又走過了怎樣的融合之路?本書將帶給你啟示。
陳正宏 ·中國史 ·10.2萬字
本書屬中社智庫國家智庫報告系列,鄭和船隊共計七次的遠洋航海歷程,時間上延續近三十年。船隊到達了東南亞各國、印度洋北岸、阿拉伯諸國,最遠到達非洲大陸東岸,并在這些地區留下了諸多歷史文明遺跡。這一偉大的航海壯舉為傳播先進的中華文明、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擴展經貿往來,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并對后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人類航海史上,中華民族(也是人類)首次大規模海上船隊進入浩瀚的印度洋,并與沿岸各國在貿易互通與文化傳播等方面進行了長期交流,最終在世界航海史上劃上了濃重的第一道彩虹。21世紀“海上絲路”的重鑄,對我國以及世界經濟的交聯促進很大,(五通)可以將中國影響進一步輻射到北印度洋、中東國家、地中海沿岸和非洲地區,在擴大中國的經濟影響力、打造中國軟實力的同時,經濟上對沿線國家均有重大利好,有利于新的歐亞商貿通道和區域經濟發展帶的進一步形成。因此,針對部分國家政府與民間對“海上絲路”的疑問,積極釋義是首先要做好的。
李新烽 鄭一鈞 ·中國史 ·10.1萬字
本書不求實證歷史事件或編年,而是致力于引導讀者的思考與探索當下歷史學的全新使命——應當如何重新認識歷史以及研究歷史?通過海洋連接在一起的歐洲、非洲、亞洲、美洲,相繼通過宗教、媒體和電子科技重新聯系在一起。作者借助當代攝影、電影、歌劇、音樂甚至漫畫等各種手段,呈現出后殖民世界中交雜文化與歷史遺產的融合現狀,以世界幾個大陸的多樣性為重新書寫歷史的依據,描繪了一個伊斯蘭與基督教之間、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文化精神交錯融通的歷史。讀者將在本書中體會歐洲殖民者、殖民地精英、殖民地土著和混血后代的不同立場、不同心態,往返于墨西哥所在的北美,秘魯、巴西所在的南美,以葡萄牙、西班牙為代表的歐洲,奧斯曼帝國的穆斯林世界以及遠東的中國、馬來西亞。從“時間”到“空間”,從“本土”到“全球”,從“現在”到“過去”,從“割裂”到“重塑”,本書將帶領讀者共同探索一個時間、空間、主體交錯的“全球史”。
(法)塞爾日·格魯金斯基 ·史學理論 ·10.1萬字
本書以大明王朝的時間進程為經,以重大歷史事件為緯,生動清晰地勾勒出了明朝的脈絡。作者用講故事的口吻敘述每一個歷史事件,而且抓住了它們之間的關聯性,使整個明史一氣呵成。每一位讀者都可以感覺到歷史事件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無論是金戈鐵馬還是太平盛世抑或是江山覆滅,冥冥之中自有規律。
陳湘華 ·中國史 ·10萬字
本書是寧波理工學院思政課“微化”教學改革的成果。用大學生的語言,收集整理40個寧波區域范圍內抗戰遺跡遺存和人物的故事,再現寧波的抗戰歲月,闡釋抗戰精神的內涵。
伍醒 ·歷史地理 ·9.9萬字
出身于弘農楊氏的楊堅由北周國丈一躍成為大隋的開國皇帝。在這個過程中,他小心地避開北周權臣宇文護的暗箭,又謹慎地躲過北周武帝宇文邕的猜忌。昏庸的宣帝即位后,楊堅終于等來了機會,改朝換代,建立大隋。期間,他兢兢業業,勵精圖治,終于開創了“開皇之治”。奈何,在獨孤皇后的慫恿下,楊堅廢太子立楊廣,鑄成大錯。楊廣即為后雖對國家有所貢獻,然而他剛愎自用、不可一世的性格最終導致他走上窮兵黷武、草菅人命的道路,最終群雄四起,大隋王朝走向滅亡。
魏婷 ·中國史 ·9.9萬字
本書內容主要包括書籍的簡介、影響,以及成書背景、作者生平故事等,全方面、立體地呈現了每本書的價值和意義。
《時刻關注》編委會 ·中國史 ·9.8萬字
《史記》是中國古代歷史學的巔峰之作,它不僅記錄了從神話時代開始,到漢武帝時代數千年的歷史進程,還以生動超群的文筆,塑造了許許多多精彩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可以說,《史記》不僅記錄了璀璨的中國文明,同時也代表著中國文明的高度。《史記文明》一書按照歷史演進的時間順序,從《史記》中挑選了四十個專題加以編排、翻譯、整理,并節錄了精彩選段,幫助青少年看明白《史記》的基礎文意和脈絡框架。此外,本書還在每個專題中加入了與其相關的現代事物、現代觀念,以及與世界歷史相關聯的內容,引導讀者在青少年階段就建立起從古代走向現代、從本土走向世界的大文化格局。
楊昊鷗 ·普及讀物 ·9.8萬字
日本歷史學家布留川正博代表作,探尋人類文明歷程深層邏輯,亞洲、歐美媒體一致推薦。本書是一部不多見的,敘述人類文明發展中奴隸貿易這一現象,將歷史敘事與人文思考相結合的思想著作。奴隸這個群體從遠古時期起一直貫穿了人類文明的各個時期,在15—18世紀,奴隸貿易伴隨著歐洲殖民者登上非洲大陸和美洲的興起而達到了頂點。400年中,西方世界迎來了政治、經濟、軍事的繁榮,但這一切卻是建立在各個人種的奴隸們斑斑的血淚之上。日本知名歷史學家、經濟學家布留川正博從海上奴隸買賣的角度切入,用一個個歷史故事和一條條數據對奴隸貿易、奴隸生活、奴隸解放運動作了嚴謹、翔實的描寫和論述,深入淺出地揭示出了奴隸貿易為什么屢禁不止的底層邏輯,對于在當今世界進入新興文明的勢態下,人們了解那段黑暗歷史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日)布留川正博 ·世界史 ·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