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歷史懸案》收錄了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最有研究價值和最被廣泛關注的歷史懸案,內容涉及國寶之謎、帝王身世、戰爭懸案、宮廷政變、神秘寶藏、歷史奇案等。本書帶你去揭開歷史,一窺背后的故事,品評難解的傳奇。閱讀本書,您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開拓視野,而且還可以汲取前人的經驗和教訓,進而堅定向求知世界挑戰信心。
李宏編著 ·中國史 ·40.5萬字
本書從國際關系視角探討了冷戰結束以來的世界文化格局,借鑒跨文化交流學和國際傳播學理論,根據中國國情,針對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提出了理論框架,創建了評估體系,設計出包括50多個問題的針對美國、德國、俄羅斯、印度、日本、韓國、越南、印尼的《中華文化印象調查》問卷。通過國際抽樣調查公司運用網絡在線可訪問樣本庫的調查方法于2011年底和2013年底對上述八國進行了大樣本問卷調查。對獲取的原始數據進行了統計分析:第一次用數據全面展示了中華文化對八國民眾的影響力,對比分析了八國間的調查數據;創建了計算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指數的方法,實際評價了中華文化在日、韓、越、印尼四國的影響力指數;針對調查結果,提出了增強中華文化對外影響力的對策建議。
關世杰 ·中國史 ·40.5萬字
本書為新時代“一帶一路”古文明文獻萃編叢書中的一本,分為上下兩冊。文獻是歷史研究的基礎。大量文獻為復原歷史悠久的古埃及文明提供了一手信息。本書精選翻譯的160多篇文獻,涉及神話傳說、王權制度、個人傳記、往來書信、司法訴訟、經濟活動、宗教儀式、教諭文學、故事文學、頌與詩歌等方面,表現出古埃及多種文獻的基本特征,展現出古埃及社會生活的豐富多彩,呈現出古埃及燦爛文明的卓越貢獻。
郭子林編譯 ·史料典籍 ·40.5萬字
深深植根于明代中葉的政治、思想和史學背景中的唐順之史學內涵比較豐富。史學特點一生多變,大致經歷了由早期對經典的研習到后期編纂理論和歷史評論的成熟。其日常應酬和為官職責所在,撰寫了一定數量的傳記、巡查記錄,參與了實錄的謄抄,成為明皇朝史的有機構成。其史學在啟蒙和經世致用方面,對其后明朝史學的發展產生了直接而廣泛的影響。唐順之還以其“晚歲之出”豐富和深化了我們對“國史”和“野史”互動關系的認識。放寬歷史的視野,唐順之作為明中葉普通一士子,他的史學價值不僅僅局限于其自身史學的直接表現,還表現在因其“普通”和“一般”普遍意義,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明代中葉史學的一般發生和發展狀態;同時,按照“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的理解思路,他的史學完整成長歷程某種程度上也折射出了明代史學甚而是整個中國古代史學的發展歷程。
李德鋒 ·史學理論 ·40.5萬字
本書收錄了人類歷史上影響最大、最有研究價值和最為人們所關注的懸案,內容涉及政治、軍事、名人、文化等方面。
楊紅林 翟文明 ·普及讀物 ·40.5萬字
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的文明早已中斷,而中華文明則一脈相承,歷經幾千年的風風雨雨,一路堅強地走過來。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從遠古傳說到夏、商、周文明,從春秋戰國到秦、漢、魏、晉,從十六國到南北朝,從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生生不息,拼搏不息,創造出了無數輝煌的文明成就。可以說,五千年的歷史就是一個巨大的寶庫,隨時供我們從中汲取智慧和精神營養。作為中國人,特別是對年輕的一代來說,了解中國過去所發生的大事,繼承中國的文化傳統,感悟中國人的生存智慧,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雅瑟編著 ·普及讀物 ·40.5萬字
本書分“一戰戰史”和“一戰風云”兩大部分,不僅分析戰爭形勢和戰略戰術,介紹戰役經過、主要將領、武器裝備,更論及歷史謎團和一戰逸聞等,輔以200余幅珍貴照片,盡量還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本來面目,生動述說這段血與淚、罪與罰、生與死交織的悲劇歷史。回顧這次少見浩劫,重溫那段血與火的歲月,不僅可以豐富知識,更可以吸取歷史教訓,更深入地反思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戰爭與和平等問題,從而使人更加珍惜生命、珍惜和平。
張卉妍 ·世界史 ·40.4萬字
1492年,卡斯蒂利亞女王伊莎貝拉和阿拉貢國王斐迪南二世進入格拉納達,伊比利亞半島最后一個伊斯蘭國家淪陷。同年,伊莎貝拉女王資助的航海家哥倫布登陸新大陸。西班牙,這個偏居歐洲西南一隅、由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組成的君合國,開始走上了大國崛起之路。16世紀,西班牙同時在舊大陸和新大陸大舉擴張。17世紀以后,帝國開始面臨一系列的危機。荷蘭和葡萄牙的獨立以及美洲原住民的反抗從內部撕裂著帝國。在外部,法國的崛起終結了西班牙在歐陸的霸權,荷蘭和英國的崛起使西班牙喪失了海上優勢。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后,帝國淪為法國的附庸。七年戰爭后,西班牙被迫將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土地割讓給英國。帝國在美洲開始退卻,帝國余暉將至。本書回顧了1492—1763年西班牙的帝國之路,為我們展現了一個通過聯姻、征服、貿易和傳教建立起來的復合型海洋商業帝國的全貌。全書持一種獨特的反西班牙中心主義的觀點,認為西班牙帝國是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德意志人、比利時人、葡萄牙人、菲律賓人、美洲印第安人乃至中國人的一樁共同事業,不是西班牙創造了帝國,而是帝國創造了西班牙,是21世紀關于西班牙帝國的全新闡釋。
(英)亨利·卡門 ·世界史 ·40.4萬字
本卷的《書札》是曾國藩寫給上級、同僚和朋友的私人信函。在《書札》中我們看到一個更真實的曾國藩,他時常會和朋友們發牢騷,傾訴困境。《書札》多處寫到戰爭形勢的危急,“日在驚濤駭浪之中”,又言“軍事變幻無常,每日危疑震撼之際,愈當澄心定慮,不可發之太驟”。
曾國藩 ·史料典籍 ·40.4萬字
本書通過多種欄目設置從不同側面立體展現名人風采。“名人簡介”介紹名人成長經歷和主要成就;“成才啟示”深度解析名人成才原因;“相關鏈接”講述名人成長的相關背景、軼事。同時本書還選配了近200幅珍貴的圖片,過肖像、文物、古跡等與名人息息相關的元素,還原名人的生活場景,再現歷史。
劉曉菲主編 ·歷史地理 ·40.4萬字
本書以“史綱”的寫作方式,圍繞“超大規模共同體”這個核心概念勾勒羅馬歷史的發展進程,并由此模型透視西方歷史和文明的一個關鍵發展階段。全書包括一條主線、三個主題單元,以時間為序深入分析羅馬的王制時代、共和時代和帝國時代,破解羅馬這一超大規模共同體的底層邏輯。在剖析羅馬歷史的同時,本書也對我們重新思考中國同為“大國”的發展路徑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李筠 ·世界史 ·40.3萬字
讀《耶路撒冷三千年》,了解真實的耶路撒冷,就會明白世界為何演變成今天的模樣。耶路撒冷曾被視為世界的中心,是基督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圣地,是文明沖突的戰略要沖,是讓世人魂牽夢繞的去處,是惑人的陰謀、虛構的網絡傳說和二十四小時新聞發生的地方。西蒙·蒙蒂菲奧里依年代順序,以三大宗教圍繞“圣城”的角逐,以幾大家族的興衰更迭為主線,生動講述了耶路撒冷的前世今生;作者通過大量的田野調查和文獻考據,以客觀、中立的角度,透過士兵與先知、詩人與國王、農民與音樂家的生活,以及創造耶路撒冷的家族來呈現這座城市的三千年瑰麗歷史,還原真實的耶路撒冷……
(英)西蒙·蒙蒂菲奧里 ·世界史 ·40.3萬字
嵐皋縣地處巴山腹地,山高坡陡,溝壑縱橫,自然災害頻發,是國家深度貧困縣和陜西省避災(生態)移民搬遷重點縣。從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縣委、縣政府致力于實施易地扶貧移民搬遷工程,特別是2011年后,按照省委、省政府陜南避災及生態移民規劃要求,結合嵐皋實際,采取一系列政策及工作措施,實施集中移民搬遷工程。搬遷工作先后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獎勵,其工作經驗兩次由省政府主要領導指示在全省推廣。為了記錄全縣移民扶貧搬遷成果,留存全縣干部群眾脫貧攻堅工作歷程,縣政府決定編纂《嵐皋縣移民搬遷志》,抽調二輪《嵐皋縣志》編纂團隊負責全志的編纂工作。《嵐皋縣移民搬遷志》篇目設置采取編、章、節、目四級結構,全志分為4編18章69節,預期總規模為60萬字。
《嵐皋縣移民搬遷志》編纂委員會 ·地方史志 ·40.3萬字
盛極必衰是歷史規律,從古至今無一例外,沒有任何手段能逆轉。但沒有哪個國家能像威尼斯那樣,在國家體制不變的狀態下,維系如此長久。人類智慧所能及的,只是盡量地減緩衰退速度,推遲衰退的時間而已。威尼斯共和國,這個完全沒有得到上天眷顧的毫無資源的國家,或許正因為天生的缺陷,才會力求將這份艱難的事業做到毫無退路。這樣的一個國家在文藝復興時代出現又消亡,它的傾倒叩開了世界通往下一個時代的大門。
(日)鹽野七生 ·世界史 ·40萬字
本書主要通過對晚明湖州閔、凌、茅、臧四大望族的經濟實力、科舉仕宦、文化素養、人脈資源、藏書著述、刊刻出版、編刊特征、編刊家個案、著名選本與刊本的傳播等方面的考察,來揭示晚明江南望族書籍編刊與傳播的特征及其意義。四大望族的編刊活動是晚明社會的生動縮影,可藉以觀照晚明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情況與士人生態及其文化創造能量。四大望族所編刊的書籍不僅數量龐大,留存眾多,而且不少書籍成為典范之本,對中國文化傳承與普及有重要意義。四大望族的編刊活動特別強調視覺效果,商業特征明顯,反映了從家刻到坊刻這一變化過程,對研究晚明地域文化、出版文化、都市文化、評點文化、科舉文化、審美與消費文化等也不無意義。
趙紅娟 ·中國史 ·40萬字
著名明史學者樊樹志教授用五卷兩百余萬字圖文篇幅,以全球史的大視野和生動鮮活的細節刻畫筆法,生動描繪了晚明跌宕起伏的歷史長卷,呈現晚明社會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歷史大變局。本套書圖文雙色排版,是完整版《重寫晚明史》首次與讀者見面。樊樹志先生從嘉靖中期內閣更替落筆,以清初吳梅村“忍死偷生廿余載”的悔恨余音收尾,用翔實的史料和歷史學家的深厚學養見解,向讀者娓娓講述晚明這段令人蕩氣回腸的歷史。
樊樹志 ·中國史 ·40萬字
蔣介石是中國近現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一位復雜人物。他的一生,有功有過。楊天石先生的《蔣氏秘檔與蔣介石真相》一書,就是關于蔣介石研究的重要成果。本書利用在國內第二歷史檔案館、臺灣國民黨黨史會檔案、大溪檔案,美國哈佛大學、國會圖書館等地所藏檔案,結合具體歷史事件,分專題對蔣介石進行了深入探討——如蔣介石刺殺陶成章事件、蔣介石在上海辦交易所事、中山艦事件中的蔣介石、蔣介石與胡漢民的矛盾沖突、北伐中蔣介石與國民黨左派的矛盾沖突、蔣介石的對日戰略,等等。
楊天石 ·中國史 ·40萬字
一套讀了就停不下來的中國簡史。帶你在嬉笑怒罵中,看盡世間百態。在腦洞大開的“段子”里,看懂每個朝代內在的氣質。幾乎每一頁都有笑點,讓你在極短時間內通盤了解中國古代歷史,幫你建立更有現代感的大歷史觀。閱讀沒門檻,夠通俗!適合對“中國通史”望而卻步,想要入門的你;喜歡看歷史故事、開闊視野的你;課業繁重,想要提升閱讀興趣,同時漲知識的你。
腦洞老爸 ·普及讀物 ·40萬字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權力斗爭最激烈的朝代,終其一朝,皇帝斗閣臣,閣臣斗閣臣,閣臣斗宦官,斗爭之慘烈,花樣之繁多,令人“嘆為觀止”。而無休無止的內斗,也耗盡了明朝的國力。嘉靖大禮議:皇帝斗閣臣1521年,明武宗朱厚照暴亡無嗣,其堂弟朱厚熜繼位,稱嘉靖帝。此后,關于以誰為宗法義上的父親,嘉靖帝與朝臣們爭論不休。沖突最激烈時,包括內閣大學士毛紀在內的二百余名護禮派官員集體跪于左順門外情愿,換來的卻是嘉靖帝當廷杖責的命令,其中有十七人被活活打死。在這一頓棍棒之后,敢與嘉靖帝唱反調的大臣越來越少,皇權一度壓倒閣權。
宗承灝 ·中國史 ·40萬字
在一戰結束一個多世紀后,《滔天洪水》回顧這一重要的歷史時刻,試圖從新的視角回答:一戰后的國際秩序緣何未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國際聯盟為何失去了其應有的作用。從美國參戰到全球金融危機,亞當·圖茲描述了美國經濟和軍事力量重塑世界的過程。通過追溯各國如何適應美國中心的新格局,以及如何滑向法西斯主義,《滔天洪水》對當今世界秩序起源的論述,必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看法。
(英)亞當·圖茲 ·世界史 ·40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