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海源閣史
會員

清道光年間楊以增在山東聊城建海源閣以儲江南故家舊籍,自明以來以江浙為私家藏書中心的格局始有突破。其與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錢塘丁氏八千卷樓、湖州陸氏皕宋樓,形成鼎立之勢,史稱清末四大藏書樓,而海源閣和鐵琴銅劍樓則又以所藏珍本豐富存續時間長亦得“南瞿北楊”之美譽。本書首先就海源閣形成的背景加以分析,得出清季齊魯大地嗜書風尚與楊氏之善學家風相結合,加之友朋襄助是海源閣出現,并能持續近百年的原因所在。而后,對海源閣楊氏三代的聚書活動內容、過程和特點進行了詳細的論述,又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楊氏海源閣善本典籍之遞藏關系,總結歸納出海源閣善本典籍入藏的兩大基本特征。并就以海源閣為主體的楊氏藏書集合進行了描述,同時再以藏書保護為題,從楊氏四代藏書印的內容、對待藏書謹慎封閉的管理方式等入手探尋楊氏四代在藏書事業上追求完美,希冀家藏世代永保的美好心愿。其后,根據相關的目錄統計分析了海源閣興盛時期書藏的大致規模與結構特征,并對其所藏著名的“四經四史”十三種鎮庫珍本典籍進行了輯錄體的介紹。最后,論述了楊氏對藏書整理的目錄學成果,以及基于保守藏書理念下的藏書對外有限利用,捋清了海源閣藏書散佚的基本過程、去向與大體歸宿。

李云 ·圖書檔案 ·15.5萬字

大丈夫之詞:范曾論文新作
會員

本書薈萃了范曾先生新近撰寫的論文八篇,從辛稼軒到王國維,從八大山人到黃賓虹,縱橫捭闔,氣勢磅礴,誠如李存葆所言:“范曾將論文作美文寫,滔滔乎言辭,崛崛乎氣象,筆致如大江奔涌,讀來令人忘倦。”對于古代文學愛好者來說,本書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范曾先生是當代大儒,絕不是虛美之詞。不知者以為范曾僅僅是畫家、書法家,一般的知者或許還知道他善于寫詩,文章寫得很好。其實比這一切更重要的,在我看來,是他超乎儕輩的學養和學問。他是一位有淵源、有宗主、有自己獨特語言符號的學問家。光是《莊子顯靈記》一書,就可以確立他的學術地位。最近一期《中國文化》刊載的《南通范氏詩文世家序》,可以讓我們明了他的家學淵源;同期刊載的《大丈夫之詞--論辛稼軒》,可以看出他的詞學修養;這期刊物前面的“學人寄語”,從中可以體味到他獨特的語言符號。他的學問的根底是史學,他所追尋的是人類精神的故鄉。本書薈萃了范曾先生新賓撰寫的論文八篇,從辛稼軒到王國維,從八大山人到黃賓虹,縱橫捭闔,氣勢磅礴。誠如李存葆所言:“范曾將論文作美文寫,滔滔乎言辭,崛崛乎氣象,筆致加大江奔涌,讀來令人忘倦。”

范曾 ·圖書檔案 ·12.9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邑县| 汉寿县| 通许县| 集贤县| 沙田区| 伽师县| 横峰县| 交城县| 巴青县| 兴隆县| 弥渡县| 根河市| 江阴市| 南漳县| 永平县| 南开区| 客服| 盖州市| 根河市| 剑河县| 漳浦县| 林西县| 梅河口市| 都兰县| 延庆县| 平阳县| 电白县| 东莞市| 顺义区| 成都市| 教育| 芜湖县| 洞口县| 宽甸| 南召县| 远安县| 扬州市| 靖西县| 宁德市| 隆化县| 沙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