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文論壇》是湖北大學文學院創辦的涵蓋中文學科各研究領域的學術輯刊,旨在搭建一個新的學術平臺,展示海內外學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借以倡導視野開闊、獨立研究的學風,立一家之言,撰傳世之作。本輯為2018年第2輯,設當代湖北文學研究、本刊特稿、中國詩學、五四研究、沙湖論壇五個欄目,從不同視角展現了當下美學、文藝學、中國詩學、語言學等領域的最新進展。
湖北大學文學院《中文論壇》編輯委員會 ·語言文字 ·22.8萬字
《世界漢學》旨在給關切中華文明的歷史經驗事實和未來發展前景的各國漢學家,提供一個自由演說的園地,祈望以漢語的方式建構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系統之間溝通與對話,建構國際漢學研究的學術橋梁,為實現在21世紀的共同夢想而盡綿薄之力。全書分“漢學視閾”、“漢學名家”、“經典釋讀”、“藝術史辨”、“文學對話”、“文獻鉤沉”、“漢語研究”、“學者訪談”等版塊。
耿幼壯 楊慧林 ·語言文字 ·21.3萬字
西方學術界對謝靈運詩歌的譯介和研究拓寬了謝靈運接受的視野,同時也成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載體。以西方學術界的譯介和研究為參照,我們可以反思自身的研究狀況,豐富相關主題的研究。本書立足于此,對英語世界謝靈運詩歌翻譯與研究現狀進行了較為詳盡的梳理,書中既有不同譯本的微觀欣賞與比較,也有不同視角的研究述評,從中我們可以管窺他者眼中的謝靈運,這無疑對我們理解和研究古典文學是有益的。本書獲得了“重慶師范大學博士基金項目”(14XWB015)資助。
黃莉 ·語言文字 ·16.7萬字
本書將上古音限定于周秦兩漢時期,結合傳世文獻和出土文獻材料,系統考察了牙喉音特殊諧聲字的上古語音面貌,對上古音研究中與特殊諧聲字相關的一些理論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鄭妞 ·語言文字 ·0字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是以漢語言文字教學為基礎的、關涉到多學科的交叉性學科。學科的性質決定其需要語言學理論的支撐和指導,以解釋教學和習得中“是什么”和“為什么”兩個層面的問題。本書運用理論語法的觀點、原理及方法來研究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語法,試圖在尋找理論語法與教學語法的接口方面進行一些有益的嘗試,為打通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屏障做出一些努力。書中介紹和討論的語法理論主要包括:認知語法理論、語言類型學理論、構式理論、配價理論、語義指向理論、標記理論、語體理論等。
郝琳 ·語言文字 ·18.7萬字
書稿對經驗性語義特征數據集的發展歷史和研究現狀進行了分析整理,設計了經驗性漢語義征數據集的構建方案,建立了漢語名物義征簡單集、網絡模型和分析網絡參數,旨在為言語治療建立語言學視角的詞匯語義分析方案。本研究嘗試建立一種漢語詞匯語義特征質性分類方法和量化分析體系,并且探索常人詞匯語義系統的網絡模式,從結構上解釋其適應性存儲和快速提取語義信息的功能特性。其理論價值在于,建構了漢語語義特征質性分類理論,開拓了詞匯語義表征研究的醫學新視野,為建立具有語言學理論自覺的言語認知干預模式提供了新思路;其應用價值在于,為語言學領域的語義分析研究提供了新型素材和方法,也為言語治療專業的診療操作和認知科學領域的實驗研究提供了新型工具和手段。
林楓 ·語言文字 ·20.8萬字
本書以內地、港臺及海外華文界為視域,以名家名作的電影改編為視點,以跨媒介轉化過程中的文本及思想的變異和重造為考察重心,以“史”為經,以“論”為緯,輔參外國同類作品,對中國現當代文學名作的電影改編經典個案進行了深入探討。其中可見文學美與電影美之特質,可觀文學改編電影異變的媒介及社會之因,可循文學、藝術和文化漸變之蹤,兼具史料、理論和實踐等多方面的價值。
陳偉華 ·語言文字 ·28.7萬字
本書為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的學術集刊,每年2輯,研究領域包括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文藝學、中國古典文獻學、比較文學、民俗學等。本書已入選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來源期刊。書中主要刊發海內外具有原創性的文學研究論著,旨在交流學術信息,展示學術精品,維護學術規范,推動學術健康發展。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主辦 ·語言文字 ·28萬字
本書分為文明傳播、文獻天地、漢學人物、馬可·波羅研究、藝術史苑、研究綜覽、基地紀事等部分,收錄了《歐洲文明里的中國特性》《日本漢詩的去中心化趨勢及異質邊界》《馬可·波羅所記中國的摩尼教、佛教和基督教》《韓朋溯源(下)》《吳大澂甲午戰爭期間致汪啟信札簡釋》等文章,反映了相關領域最新的研究動態。
北京大學國際漢學家研修基地編 ·語言文字 ·24.4萬字
本書介紹了撰寫公文容易忽視和混淆的問題、撰寫領導講話稿的寫作思維和技巧、黨務文稿的寫法、公文辦理的實操策略、整理和撰寫會議紀要的方法(含黨委會辦會注意事項及技巧)、撰寫信息稿件的方略、公文寫作的實戰心法和實用金句等。
鄭文德 晏凌羊 ·語言文字 ·19.4萬字
本書圍繞公文的概念和種類展開,介紹了黨政公文、行政事務文書、宣傳文書這三類最常用的公務文書的寫作體例和技巧,并輔以大量案例解析。
晏凌羊 ·語言文字 ·18.2萬字
本書是越南漢字資源整理研究的專題性著作。全書分上中下三編,上編越南碑銘文獻用字研究,中編越南碑銘文獻俗字彙編,下編越南碑銘文獻目錄。著者在兩萬多通越南銘文拓片中,按時代編撰文獻目錄,據此搜集整理越南碑銘俗字,拓展越南碑銘文獻用字研究。書稿立足原始文獻,從國際俗字(通用俗字)和國別俗字(變異俗字)視角,考察俗字在越南的移植、受容、變異和衍生,對諸多越南俗字進行了構形和源流闡釋,揭示了域外俗字對於中國文字學研究、大型辭書編撰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研究的價值和意義。
何華珍 劉正印等 ·語言文字 ·14.8萬字
本書涵蓋了語言學、外國文學、翻譯、區域國別研究及學科教學等方向的研究成果。本刊旨在向廣大讀者反映我國外國語言學、外國文學、翻譯、區域國別研究及學科教學五個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展現獨特的研究視角,提供具有全新參考價值的學科研究信息,在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的特點。促進中國跨語言文化研究的進一步發展。本輯為第十八輯,主要內容包括歷史語言學研究專欄、文學與文化、文化與教學、語言與教學等四部分十多篇論文。
劉全國主編 ·語言文字 ·18.6萬字
本書以中共中央辦公廳2012年4月12日頒布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為依據,詳細闡釋了機關常用公文的含義、特點、作用、格式和寫法,每種文書都列舉了最新的或典范的案例以供參考。全書共分上、下二編,上編為公文寫作基礎知識部分,下編為公文寫作實踐部分。
劉曉玲 ·語言文字 ·14.6萬字
閱讀是人類最重要的認知功能之一,研究閱讀的一條重要途徑是眼動追蹤法。本書作者師從世界著名的眼動研究專家KeithRayner教授,在國際一流的眼動實驗室學習,有多年的眼動閱讀研究經驗。本書中,作者把握當前國際眼動閱讀的現狀,結合中文有別于拼音文字的特點,設計實驗,以揭示中文閱讀獨特的認知加工機制。本書是作者多年眼動閱讀研究成果的總結,對讀者了解當前眼動閱讀研究的背景和將來發展的方向都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楊錦綿 ·語言文字 ·14.2萬字
本書為“國際中文教育理論與實踐”系列叢書的一本,定位是國際中文教育專業研究生和教研人員的專著型教材。全書由作者在擔任“漢語中介語語料庫建設創新工程”的項目負責人期間的學術研究成果匯編而成,共六章21篇。從發展、現狀與對策,總體設計與功能,標注規范,建設標準,軟件系統等方面對漢語中介語語料庫建設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和探討,并對從學科宏觀角度對漢語中介語語料庫建設進行了理性思考與總結,包括語料庫建設的根本目的與宗旨、語料采集和標注的基本原則、語料庫開發和運用的問題和方法,等等。既有原則性、綱領性的理論觀點,也有應用性、實操性的指導建議,論證嚴謹,數據詳實。為國際中文教育專業的研究者和從業人員了解漢語中介語語料庫的產生、建設、發展、相關軟件的開發、運用研究及其價值,提供了較為全面的專業知識和詳實準確的數據信息。
張寶林 ·語言文字 ·18.7萬字
本書以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城市文學為研究對象,立足馬克思主義人性論,歸納出消費文化影響下“人與城”的四種新型關系,探究不同關系場域中人的“在”與“如何在”矛盾。從敘事的價值邏輯把脈城市文學的美學難題,推動建構契合中國式現代化語境的城市文學批評話語。
曹丙燕 ·語言文字 ·21.2萬字
本書分為“古代西亞語言研究”專欄、語言學理論研究、具體語言研究、語言應用研究、經典譯文、書評、語言學沙龍七個欄目,收錄了《論赫梯語因果關系語義的無標記表達方式》《安納托利亞語族塞音疊寫現象探微:以赫梯語為考察中心》《概念意義視角下圖像意義密度分析框架探索》等文章。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所編 ·語言文字 ·16萬字
《中文論壇》是湖北大學文學院創辦的涵蓋中文學科各研究領域的學術輯刊,旨在搭建一個新的學術平臺,展示海內外學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借以倡導視野開闊、獨立研究的學風,立一家之言,撰傳世之作。本書為2019年第1輯,設中國詩學、五四研究、湖北文學研究、語言學研究、信息技術與文學教育五個欄目,從不同視角展現了中國詩學、中國文學、語言學等領域的最新進展。
湖北大學文學院《中文論壇》編輯委員會 ·語言文字 ·22.2萬字
《云南近代方志詞匯研究》以云南近代方志材料作為第一手資料,并輔以實際調查結果,對其中的物產資源類詞、基礎產業類詞、民俗文化類詞及少數民族詞匯做了較為細致的搜集、整理與研究。書稿運用傳統訓詁學與音韻學的研究方法,借助現代語言文字學理論,對云南近代方志方言詞語的歷史來源、語音演變、歷史層次劃分及云南方言與云南文化的關系做了深入研究。在研究過程中,書稿注重探尋詞匯歷史演變規律,并注意與大型工具書或辭書進行比勘對照,因而對云南地方文獻、工具書或辭書編撰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念穎 ·語言文字 ·21.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