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全書涉及鄉愁的內涵及表現、城市的起源與變遷、城市的記憶與傷逝、城市的認同與焦慮、城市的更新與未來等重大問題,既有哲學思辨的深刻,又有歷史文化沉淀的厚重和文學藝術彰顯的溫情;既有宏觀的戰略思考,又有微觀的案例剖析和具體的對策建議。全書在都市的發展空間中思考鄉愁、解讀鄉愁,又以鄉愁為原點,叩問城市化的初心和目標,反映了學界關于都市與鄉愁關系的多元思考和前沿觀點。
沈湘平 常書紅 ·社會學 ·33.8萬字
本書對“城市工作中心主義”、“中間階層的下滑”、“職業神圣感與勞動創造性的喪失”、“去自然的城市化”、“休閑空間的被占用和被出賣”、“文化造景運動”,“販人式中國旅游”,“為了發展而發展的發展主義”等問題予以誠實的揭示,并對中國社會的健康發展抱以深切的期待。作者對當代城市“消費性休閑”的發生機制進行分析,更為深遠的意義在于,以此研究為切口,對當下中國社會發展的諸多重大問題(如城市生活方式、發展、金錢價值觀、權力意識等)的相關面向進行批判性反思。這也是人文學者通過文化研究來觀察、分析、理解和介入當代中國現實問題的一個嘗試。
陳占彪 ·社會學 ·30.9萬字
本書收集了作者從事社會學教學、科研工作近40年來,獨立或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的部分文章。全書共分為六個板塊——“農民工權益”“勞動者觀念”“企業組織”“社區”“社會不平等”“社會變遷與治理”,每一個板塊都按照文章出版的先后順序進行編排,基本呈現了作者的學術發展經歷。
蔡禾 ·社會學 ·32.6萬字
女人的幸福是自己爭取來的,靠的是讀懂他人的心思、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掌握為人處世的智慧。只有能知心、會寬心、會交心的女人,才能做到自信地與人交往,從容地實現夢想,大膽地追求愛情,輕松地掌控自己人生的航向。《做個能知心會寬心會交心的女人》從女人能知心、會寬心、會交心三個方面入手,力求為廣大女性讀者提供可供參考的自我提升示范,以期幫助廣大女性朋友輕松掌握社交之道,創造幸福的人生。
陳實 王慧紅 ·社會學 ·14.6萬字
本書深入探討了我國公辦養老機構轉制的相關概念,梳理了我國養老機構的發展歷程,剖析了我國養老機構以及公辦養老機構的發展現狀,并圍繞公辦養老機構轉制這一主題,深入分析了目前國家及各地在推進公辦養老機構轉制過程中的政策現狀、實踐案例、主要經驗以及存在的問題,就進一步推進公辦養老機構轉制進程提出了相關建議,以期為推進公辦養老機構轉制的研究與實踐提供借鑒。
王莉莉 ·社會學 ·30.3萬字
本書以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為特定的研究對象,通過文獻研究法、數據分析法以及歸納分析法在定量的基礎上進行定性分析,兼顧理論和實證分析,重點剖析基本醫療衛生制度運行中存在的不足以及問題形成的根源,進而展開以“三醫聯動”推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結構性整合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分析;通過比較分析法對國內部分地區“三醫聯動”的先行試點模式進行比較,從中獲取對我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改革深化的經驗和啟示;并從制定價值目標、加強頂層設計、完善治理結構以及提供制度保障等方面,試圖給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深化改革的路徑。
葉俊 ·社會學 ·14萬字
本書作者綜合運用人口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學科知識以及實證與規范結合、模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科學發展觀、城鄉統籌發展、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思想以及馬克思主義相關經典理論指導下,圍繞“鄉村振興戰略下中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這一核心議題展開研究,以期為完善中國農村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順利推進鄉村振興,進而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提供理論參考與實踐指導。
江維國 胡揚名 于勇 ·社會學 ·18.2萬字
本書從社會變遷的視角對中國居民的生活質量進行了系統的實證分析,闡述了生活質量的內涵、理論、要素及其研究方法論,并重點從生命歷程和生命周期視角對生活質量的多維要素進行了歷時的動態解析。
王培剛等 ·社會學 ·16.4萬字
基于陜西城鎮化發展的現狀及特征,針對新常態下的新問題,在系統總結評介城鎮化相關理論,合理借鑒國內外城鎮化發展經驗的基礎上,融合管理學、地理學、社會學、統計學、城鄉規劃學等多學科前沿思潮和理論,構建城鎮化發展速度及質量研判體系、陜西城鎮化發展模式及機制,制訂系統化的陜西城鎮化發展政策,建立處于全球化、信息化、市場化背景下的中國城鎮化研究框架。本書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全面性和實用性,對推進陜西城鎮化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段祿峰 ·社會學 ·29.9萬字
隨著全球化和現代化進程的推進,“流動”成為解碼當代社會行為的重要概念,社會心理學也面臨“流動性的轉向”。伴隨著流動,個體意識和群體意識不斷更新迭代,演化出一系列新的適應性特征。本輯是《中國社會心理學評論》的第16輯,引入“流動性”的概念和視角,以“人口流動”和“社會階層流動”兩個欄目收錄10篇論文,重釋人們在社會適應、自我概念、生活滿意度、價值觀、信念上的特征,以期豐富社會心理學的學科視野,解讀當代中國的社會心理變遷。
楊宜音 謝天 陳詠媛 ·社會學 ·15.1萬字
本書以科學理論為指導,以憂患意識、危機意識為出發點,從美國金融危機和地球環境危機對研究社會發展和政策選擇帶來的啟示談起,選擇有代表性的五個西方國家英國、美國、法國、日本、瑞典為剖析對象,從人口、城市化、階級分化、環境保護、社會穩定和國民素質教育等方面對五國的各自發展特色分別展開論述,從而歸納總結其在社會發展和政策選擇方面的經驗教訓,進而對相關基本理論及發展模式問題進行新的思考,提出了“現代田園主義”這一理論框架及實現現代田園主義的各項原則,并以此為理論指導,對我國今后社會發展中的人口增長問題、經濟發展問題、環境保護問題、社會保障問題(包括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方面)及思想教育問題等都提出了相應的可操作性建議,以供政策制定部門參考借鑒,同時為關心社會發展與政策選擇問題的廣大讀者提供一個新的思路。
蔣立峰主編 ·社會學 ·43.2萬字
《社會建設研究》是由東莞社會建設研究院創辦的院刊。本刊堅持理論研究、實踐創新、決策咨詢并重,致力于辦成在國內社會建設研究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專業性學術集刊,搭建一個社會建設學術成果的交流平臺,為社會建設領域的理論工作者和實踐工作者構筑一個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的陣地,為黨政部門和社會各界人士提供有關社會建設的文獻參考。
王名 陳健秋 ·社會學 ·13.1萬字
400多年的歷史,不只是中葡,而是澳門與世界。我愿從這個角度去看澳門的遺產。使澳門更能表現出它在世界上的定位、它特有的中西文化,以及宗教對世界的貢獻。
馮瑞芬 ·社會學 ·6.5萬字
本書首先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礎之上,構建了相對完善的互助社理論框架,借鑒國外類似公益性小額信貸運作的成功經驗,回顧中國互助社試點運行七年來的經驗和成效;然后,以山東省作為樣本研究區域,運用問卷調查法、PROBIT計量模型、動態博弈分析等方法對互助社的總體情況及其體的籌資、管理、運營、風險監管、貧困瞄準五個方面的運作機制進行了較為系統的實證分析。
高楊 ·社會學 ·16.5萬字
經過多年努力,中國醫療衛生事業取得了顯著的發展成就,但公眾健康需求與經濟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矛盾還比較突出。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9是中社智庫年度報告之一,本書基于前序研究,在廣泛的文獻研究和大量的數據收集的基礎上,系統回顧我國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歷史,分析了解我國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現狀,預測我國基層醫療衛生事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和走向,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參考。
方鵬騫主編 ·社會學 ·23.7萬字
寧夏依黃河之利,阡陌縱橫,土地肥沃,古有“塞上江南”的美譽,今有“十大新天府”之好評,地域上是個小省區,但卻是一個土地資源大省(區),耕地總面積1647萬畝,人均占有量居全國第3位,宜耕后備土地1000萬畝以上。將土地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是寧夏實現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現實選擇。
張永紅 ·社會學 ·3888字
本書是第十三屆中國社會政策國際論壇的參會優秀論文集,以“共享發展與社會政策創新”為主題,分為社會政策理論探討;農村社會政策與實務;城鎮化、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社會政策三個專題,共19篇論文,論文以實地調查材料和直接數據為基礎,針對扶貧、養老、就業、醫療、社會保障、城鎮化、慈善等領域的社會政策的實施情況、執行效果及其面臨的問題展開討論,并據此提出解決方案或對策建議。
關信平 蔣國河主編 唐斌 周梅芳副主編 ·社會學 ·19.5萬字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農村大量剩余勞動力向城市轉移,留守兒童逐漸出現,本書選擇甘肅、四川、重慶、福建四個省份作為調研點,觀察留守兒童的多樣化生活狀況,探尋不同地區的留守兒童的差異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幫助和關愛留守兒童的建議。
鄭少雄 田豐 ·社會學 ·6.2萬字
《大城養老》舍棄了自上而下的大視角回首歷史,而是聚焦基層,特別是街鎮社區和實務機構,觀察和梳理三十多年上海養老改革發展的實踐。全書十三章以及遴選的80個實踐樣本,從不同角度為讀者講述養老發展的故事,從微觀層面探求大城養老的發展路徑、應對方法和工作成效,自下而上地勾勒上海養老服務的全景。同時,延伸閱讀中整理了大量的資料匯編和案例介紹,增強了內容的可讀性、事件的真實性以及工作的操作性,供廣大讀者了解上海養老,供行業實務人士借鑒,也供專家學者研究參考。
《大城養老》編委會 ·社會學 ·13.1萬字
該書運用文獻資料法、深度訪談法以及參與式觀察法等研究方法,從家庭代際關系論的視角,從行動的強度、烈度、公開度三個方面對老人在代際沖突中的行動方式,解讀了在社會結構變遷過程中農村老人與成家子輩之間的沖突狀況,重點討論了老人在代際沖突中的行動方式。文中通過闡釋老人在代際沖突中的行動方式變遷,來揭示農村家庭代際關系的變動過程及其實踐特征,這將為我們理解代際關系提供一個新的視角。
喬超 ·社會學 ·1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