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第三部門研究的專題文集,內容涉及公民素質的培養、非營利組織與基層政府的合作關系、高校教育基金會內部治理困境與路徑選擇、社會組織委托型項目的管理流程及其優化、組織視角下的村級治理重構、國家與社會關系視野下農村合作組織的發展考察;書評部分對《信徒與公民——泰國曲鄉的政治民族志》一書進行評述;訪談錄記錄了徐永光的公益之路以及杭州攜職在構建大學生就業服務網絡中的創新實踐;域外見聞介紹了韓國社會企業。
徐家良主編 ·社會學 ·10.3萬字
從青年到成年是個人生命歷程中最具流動性和不確定性的一段,其軌跡是國家、家庭和個人共同作用的結果。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家政策對生命歷程的影響減少,造成了成年軌跡的風險化和個人化,加劇了階層差異。本書以社會變遷為背景,通過對50后、60后、70后和80后成年軌跡的比較,討論自改革開放以來成年軌跡的變化,關注成年軌跡的階層分化特征。
田豐 ·社會學 ·8.3萬字
本書是法國史學家馬克·布洛赫的代表作。書中介紹了法國農村從中世紀到十九世紀前農業革命這一時期的歷史。著重闡述了法國的土地制度、圈地的形式、畜牧業和農耕的結合、農業革命的進程。
(法)馬克·布洛赫 ·社會學 ·18.6萬字
中國近幾十年來的人口出生率持續下降,出生率的不斷下降導致了人口年齡結構不斷向老齡化方向發展,體現在適齡勞動力下降和老年人口比例不斷上升,這將對未來養老金的發放造成很大壓力。故研究中國人口變動與養老金可持續性的影響效應及如何緩解養老金可持續性危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本書即根據此問題而展開分析。本書主要分析經濟問題,適合從事與經濟領域工作和研究人員以及對此領域比較感興趣的讀者。
萬春林等 ·社會學 ·10.8萬字
本研究以西安市外來人口為研究對象,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進行研究。宏觀方面主要研究西安市城市空間結構的歷史變動情況及特定群體的空間隔離狀況,重點是對1978年以后的城市空間變動進行分析,利用2000年和2010年人口普查數據對比城市化進程加速的十年間西安市外來人口的集中和隔離狀況;在微觀層面上進行了具體的實地調查,利用調查資料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描述外來人口在職業空間、居住空間和公共空間三個維度上與城市居民的隔離程度,建立回歸模型,分析空間隔離對外來人口城市融入的影響。
景曉芬 ·社會學 ·13.4萬字
本書研究了教育投入、醫療保險對健康的影響,論述了城鄉和男女教育程度導致的健康差距,討論了不同醫療保險狀態對城鎮居民利用衛生服務的影響,并考慮不同政策的效應,分析了社會保障對健康狀況的作用機制,研究老年人購買商業保險的影響因素,同時考察教育與醫療保險對老年人健康狀況的影響。本書既適合作為衛生經濟學研究的資料,也可以滿足對教育、保險和健康問題有興趣的讀者閱讀。
余祖偉 胡宏偉 ·社會學 ·17.1萬字
本書主要收錄了杭州師范大學社會工作專業2015年教學過程中的部分案例,分為個案工作和小組工作兩部分。在每個案例后面都有指導教師進行的精煉點評。本書是師生們在社會工作理論的指導下,運用其特有的方法助人自助的案例精選,寓理論、方法于實務之中,能給研究和學習社會工作的師生及相關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鑒。
秦均平 ·社會學 ·6.4萬字
《社會學刊》秉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刊登國內外社會學及相關領域最新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論文、研究述評、新書書評等。本書是第2期,其中專題研究部分基于上海社會研究,從不同的理論視角,針對社區參與、社會治理、社區老齡化、社區意識、城市地區文化遺產價值評估以及政府購買社區公共服務等問題進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譯介部分則介紹了目前社會學對城市社區研究的相關理解,或者是提出了一種針對社區問題的網絡分析方法。
劉欣主編 ·社會學 ·14萬字
災后重建過程中的人與事,遠比大家看見的書寫復雜得多,當中的情感也非筆墨可以形容。此書努力讓過程還原,希望帶領讀者進入災區的現場,理解災后重建是一件什么事,到底災害社會工作是如何做的,是什么動力讓這些人堅守在那里,當中的困境到底是什么。
古學斌 張和清 歐陽令芝 ·社會學 ·7.9萬字
本生態檔案,從時間上看,跨越了從民國年間到20世紀90年代的生態檔案記憶。從檔案來源類型上看,主要為農、林、水利、民政等方面的生態檔案文獻。從檔案資料性質上來看,主要為匯報、報告、呈、訓令、通令、知照、布告、函、指示、規定、規劃、計劃、工作總結、通知、請示、批復、紀要、提案、綱要、辦法、調查表及意見書等文書類別。從內容上看,包括普定洪澇、冰雹、暴風等災害情況、自然災后的防治、防汛抗旱、災后生態修復、春荒育林、冬耕生產、興修農田水利、興建水庫、水土保持工作、小流域綜合治理、植樹造林、退耕還林、林業規劃、禁止木材砍伐、禁止燒荒墾荒、育苗栽種、造林造產、病蟲災后的治理,以及政府生態恢復的補助款等內容。
李發耀等 ·社會學 ·4.4萬字
為了進一步提高全民的憂患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做好突發事件的即時處置和先期處置,控制事態,減少傷亡和損失,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由青島海麗雅集團牽頭,會同青島市應急管理辦公室、青島市紅十字會等有關部門,編寫了這本《第一響應人培訓指南》。
青島海麗雅集團有限公司等編著 ·社會學 ·3.4萬字
本書在作者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基礎上成書,主要對中東歐國家能源安全問題進行研究,分五個部分,分別是:中東歐國家能源安全現狀及歷史沿革、不同時期中東歐國家能源安全主要特征、中東歐國家能源安全問題的實質及形成的原因、中東歐國家能源安全問題的影響、中東歐國家能源問題的啟示和構建中東歐能源安全戰略建議。中東歐能源安全問題在世界能源發展史中比較突出,受到世界的廣泛關注;同時中東歐國家能源結構單一,能源消費對外依存度高,這和我國比較類似,中東歐能源安全問題的經驗和教訓對于我國能源安全問題具有借鑒作用;另外,中東歐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地區,與我國能源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間,研究其能源多元化對于我國能源產能合作意義重大。
邱強 ·社會學 ·16.1萬字
精神健康一直是社會學關注的范疇,個體的精神健康狀態必然嵌入在一個社會形態之下,由社會形態建構而成,社會結構、社會規范、社會價值觀等形塑著個人的社會角色和社會行為。在市場化環境下,農村老人不再扮演一家之長的角色,而是與青年人一樣,需要通過“經濟的”(比如個人收入)或“工具性”價值(比如看護孫輩)來證明自身的社會地位和社會價值。如果說傳統家庭秩序的維系是有賴于家庭倫理,那么現代家庭秩序的基礎則在于家庭內部的社會分工。
王晶 ·社會學 ·15.8萬字
在我國快速城鎮化的歷史時期,政府和社會各界對勞動者就業質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在此背景下,本書主要針對我國轉型現實進行跨期研究,梳理就業質量的變化軌跡與發展趨勢,以期尋找提升各地和個人就業質量的可行路徑。本書首次利用跨期數據對我國就業質量進行系統分析,在研究思路、分析模式、指標確定等方面具有創新性,而對就業質量影響機制和提升策略的探討,無論是對勞動力市場理論還是對政府決策,都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蘇麗鋒 ·社會學 ·11.9萬字
愛情中應該有算計嗎?理性和情感是對立的嗎?在消費時代如何獲取真愛?在資本主義和消費文化盛行的當下,我們與人相識的機會和方式越來越多,互聯網更是為我們打開了海量的選擇之門,但無論是進入還是持續發展一段戀愛關系,或者更簡單地說,愛上一個人,正變得越來越難了。孤獨、疏離、冷淡的情緒彌漫在廣大的單身群體中。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思研究人類情感和資本主義之間的關系二十余年。在本書中,她提出了“情感資本主義”的概念,意指情感關系和經濟關系彼此定義和塑造的雙重過程。通過分析各類約會交友網站、脫口秀節目、雜志、電影、心理咨詢行業等,并結合豐富的文化批判理論,她為21世紀的人類情感問題給出了一份診斷說明。
(法)伊娃·易洛思 ·社會學 ·10.2萬字
本書首先回顧了中國城市信息化發展歷程,建立了智慧城市體系框架,介紹了國內外智慧城市發展情況。然后闡述了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空間信息技術及其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描述了智慧城市的網絡基礎設施。接著論述了智慧城市的三大領域——智慧政府、智慧經濟和智慧社會。最后分析了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和技術環境。
金江軍 ·社會學 ·16.9萬字
伴隨人口流動模式的轉變,隨遷子女的規模持續增長,隨遷子女的教育問題也就特別需要引起政府和學界的關注和重視。本書基于制度排斥、家庭資本和資源稀釋三大理論,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結合的混合研究方法,從在學情況、就讀學校性質、受教育年限三個層面,對3~18歲隨遷子女在幼兒園、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的受教育狀況及其影響因素進行了研究。
謝永飛 ·社會學 ·14萬字
中國及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正經歷迅猛的銀發浪潮。本書用大量理論、實證和案例來告訴你如何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更好地利用老年人力資源,把銀發浪潮轉換為金色資源,實現老年人的價值和作用。在老年學前沿知識的基礎上,本書從國際的視野對老有所為的理論、方法、案例進行系統介紹。主要內容包括:老年學的有關理論和理念、老有所為的理論基礎、老年人再就業的需求和潛力、老年人作為照顧者的貢獻、老年志愿者及其志愿活動、老年人的教育和學習等。理論、實證與實踐緊密結合是這本書最為突出的特點。各章介紹了國際上有代表性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分析中國有關方面的現狀和特點,提出在中國發展老有所為的構想和建議。本書對于老年學、人口學、社會工作、社會學、健康與護理、心理學、公共政策等多個學科的教學研究者都有參考價值,可為從事老齡工作的決策者、管理者等提供借鑒,是每位讀者及其家人的有益參考。
孫鵑娟 梅陳玉嬋 陳華娟 ·社會學 ·14.5萬字
著名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干鶴子寫給所有女性的清醒之書!中文簡體版首次引進!“這場辯論是因為我們彼此信任”。圍繞女性關注的親密關系、婚戀、獨立等議題,社會學家上野千鶴子與心理學家信田小夜子,開始了一場女性主義的尖銳問答。兩位“女性的盟友”分別從社會學統計數據與一線女性的心境出發,結合各自的觀察和研究經驗,以女性視角討論和思考現行婚姻制度與女性面臨的婚戀現實,百無禁忌地暢談愛情觀、社會性別、男性觀察、母女關系等女性日常生活中無法逃避的話題,敞開心扉,直言不諱。兩位學者借獨到的觀點和犀利的語言,鼓舞女性活出自我,自由選擇自己的人生!
(日)上野千鶴子等 ·社會學 ·11.1萬字
本書在對制度分析理論進行系統的梳理和理論修正基礎上,結合中國出生性別比治理議題相關數據進行了系統的實證研究。在理論研究上,本書引入制度分析視角,力圖構建一個涵蓋微觀、中觀、宏觀三層制度元素的系統、動態、層次性的理論分析框架。在現實意義上,本文旨在系統、全面的深入分析出生性別比治理績效的影響機制與要素,為出生性別比問題的治理工作提供現實依據。
李樹茁 畢雅麗 ·社會學 ·13.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