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步紅樓
詩禮簪纓的“賈府”和花柳繁華的“大觀園”中,充盈著豐腴飽滿的物質細節,這諸多細節中,對“建筑”和“園林”的刻畫尤為意味深長:瀟湘館的幽,蘅蕪苑的淡,怡紅院的艷,綴錦樓的寂,秋爽齋的闊,稻香村的樸……大觀園幾乎每一處,都呼應了人物的性格——隔斷全無、陳設大氣的秋爽齋只可能是爽氣而有進取心的探春的;而房間雪洞一般的蘅蕪苑,也不會是黛玉的選擇。廳、堂、樓、閣、軒、館、亭、苑、齋、榭、庵、廟……這諸多的中國古代建筑名目,既反應了明清建筑、園林的樣式和風格,同時又是想象性的建構,依人物性情、命運而來。它不只是演繹故事的背景和舞臺,也是《紅樓夢》里的重要角色,供紅樓女子們駐足凝神,呼吸生長,與她們一同歌哭悲歡。譬如黛玉的瀟湘館,一度是“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待黛玉香消玉殞,滿院子都只是落葉蕭蕭寒煙漠漠了……本書從紅樓里的“建筑”和“園林”出發,在介紹了中國古代園林、建筑、家具等相關知識的同時,分析人物性格與其居住環境的關系,引領讀者在這種“境”中,體會紅樓無限的深厚與曲折的“意”。
·9.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