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有趣又好讀的詩詞入門讀本。在故事中與壯美山河相遇,在經典誦讀中培養孩子的審美,用唐詩宋詞奠定一生的國學根基。這是一本寫給青少的詩詞經典課外讀物,精選了歷代歌詠山川盛景的詩詞經典。作者所關注的是經典詩詞背后隱藏的那些個體的沉浮榮辱、家國情懷,以及詩人們對時代深沉的溫情與眷戀。讓小讀者在課本之外看到一個異常豐富的大千世界,銘記這些鐫刻在中國人血脈中的萬水千山……在經典誦讀中引領孩子見天地、見人間、見萬象、見真情。
張雙 ·文學評論 ·9.8萬字
止庵是國內知名的張愛玲研究專家,曾主編簡體字版《張愛玲全集》。本書精選止庵近二十年所作有關張愛玲研究文章,是其此類作品的首次結集。所論切實深入,多言人之未言;作者又是散文大家,文字精致雅正,謂為“文質彬彬”亦不為過。所收包括《張愛玲文學的與眾不同之處》《張愛玲的殘酷之美》《后記》《人物圖贊》《浮生只合小團圓》《再談》《女作家盛九莉本事》《與》《張愛玲與視覺藝術》《關于“南玲北梅”》《〈小團圓〉原稿校讀記》《〈重訪邊城〉原稿校讀記》等,近十萬字。
止庵 ·文學評論 ·9.8萬字
《陌上紅塵·情與誰共:誰在唐詩里醉舞霓裳》不拘泥于對古典詩詞字面的理解,也非傳統意義上的簡單賞析,而是一種風格獨特、感情豐富的散文隨筆,通過一首首唐詩,描繪出一幕幕古典詩詞背后唯美、動人的歷史愛情畫卷,引領讀者傾聽一段段經典、震撼的浪漫往事。它以唐詩為經,詩人為緯,漫談古今人事滄桑,文筆浪漫,寫作視角獨特,語言則更加洗練柔美,耐人尋味,值得細細品讀。
八月安妮 ·文學評論 ·9.8萬字
本書不但語言精練,詞意精達,而且在講解的過程當中縱貫中西,援引歌德、卡萊爾、阿諾德、莎士比亞等西方著名作家和思想家的話來注釋某些經文,在注釋中將書中出現的中國人物、中國朝代與西方歷史上具有相似特點的人物和時間段作橫向比較,幫助那些對中國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人更好地把握儒家經典的內容。
辜鴻銘 ·文學評論 ·9.7萬字
文學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與社會、政治以及哲學、宗教和道德等社會科學具有密切的關系,是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上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特定時期的社會生活面貌。文學的功能是以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是用具體的、生動感人的細節來反映客觀世界的。優秀的文學作品能使人產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感覺,并從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是以語言為工具來塑造藝術形象的,雖然其具有形象的間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體性地展示社會生活,甚至表現社會生活的發展過程,展示人與人之間的錯綜復雜的社會關系和人物的內心精神世界。
蕭楓主編 ·文學評論 ·9.7萬字
內容全面具體,具有很強的資料性和系統性,是廣大讀者學習了解世界文學的良好讀物。文學作品是作家根據一定的立場、觀點、社會理想和審美觀念,從社會生活中選取一定的材料,經過提煉加工而后創作出來的。它既包含客觀的現實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觀的思想感情,因此,文學作品通過相應的表現形式,具有很強的承載性,這就是作品的具體內容。文學簡史主要指文學發展的歷史進程,這跟各國歷史發展是相輔相成的。歷史的發展為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時代背景,而文學的發展也形象地記錄了歷史發展的真實面貌。
作為中國文學史上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流傳至今的諸多唐詩以其華美辭藻、雍容氣度和悠遠情懷始終令廣大文學愛好者為之魂牽夢縈。體會藝術作品的靈魂,最直接的方式是走進藝術家的生命。本書以獨特的視角,帶領讀者重游唐朝20位男女詩人平凡而傳奇的生命之旅;透過為歷代藝術評論所賦予的、一直籠罩著他們而使他們顯得愈發高不可攀的耀眼光環,體會他們筆下那一首首時代華章背后的悲傷與歡喜,見證那片遙遠的天空下曾經發生過的戰爭與愛情。
云葭 ·文學評論 ·9.7萬字
“抒情藝術”,一個說不完的話題。陳惠英女士以文學作品中的“抒情藝術”為主要研究課題,將現當代文學作為研究重點,選取不同作家的作品,從不同的視角進行梳理、解讀、體味,對抒情藝術運用于文學作品所反映出的不同技巧、傳達的多重意蘊作了獨到深入的分析。跟隨這些分析,我們會慢慢走進文本個案中展現的聲色世界,感受未曾有過的閱讀愉悅。本書11篇文章,觀點獨到,討論深入。例如:作者認為張愛玲和西西的小說世界多“封閉”的空間,二人在其間開展故事時,由于“觀看”的方式不同,催生了讀者對其小說不同的“觀看”;而二人的這種不同,乃與她們的人生態度相關。
陳惠英 ·文學評論 ·9.6萬字
本書是本雅明的博士論文,針對當時流行的對于浪漫派理論的誤讀,本雅明以問題史的思路,試圖追蹤德國浪漫派的藝術批評概念的變遷,意在揭示其藝術批評的哲學根基,以準確界定德國浪漫派青年運動的積極成就。不同于一般的藝術批評史研究,作者更愿意將其納入更為廣泛的視野,就浪漫派所理解的反思概念、認識論、藝術作品、藝術理論做了深入清理,其中對內在批判與救世主義的闡發,極具洞察力。
(德)瓦爾特·本雅明 ·文學評論 ·9.6萬字
本書作者選取二十一位中國與外國文學大家的優秀作品片段,引領讀者從字里行間細味經典的深意。讀者從中不僅能開拓閱讀文學作品之眼界,提高賞析文字之能力,更能領會到這些文學大家的關懷國家、關顧人民、關心全人類文明發展的廣闊胸懷。
余非 ·文學評論 ·9.6萬字
蕭楓編著 ·文學評論 ·9.5萬字
《記憶如歌·過往歡宴:詩經中的似水流年》踏訪《詩經》中的美麗與哀愁,追尋愛的源泉,品味遠古詩作最本質的情愫。
八月安妮 ·文學評論 ·9.5萬字
本文從公元前文學精品,中世紀文學精品,文藝復興時期文學精品,十九世紀文學精品四個部分講述了世界現代文化發展概論。
蕭楓主編 ·文學評論 ·9.5萬字
詩禮簪纓的“賈府”和花柳繁華的“大觀園”中,充盈著豐腴飽滿的物質細節,這諸多細節中,對“建筑”和“園林”的刻畫尤為意味深長:瀟湘館的幽,蘅蕪苑的淡,怡紅院的艷,綴錦樓的寂,秋爽齋的闊,稻香村的樸……大觀園幾乎每一處,都呼應了人物的性格——隔斷全無、陳設大氣的秋爽齋只可能是爽氣而有進取心的探春的;而房間雪洞一般的蘅蕪苑,也不會是黛玉的選擇。廳、堂、樓、閣、軒、館、亭、苑、齋、榭、庵、廟……這諸多的中國古代建筑名目,既反應了明清建筑、園林的樣式和風格,同時又是想象性的建構,依人物性情、命運而來。它不只是演繹故事的背景和舞臺,也是《紅樓夢》里的重要角色,供紅樓女子們駐足凝神,呼吸生長,與她們一同歌哭悲歡。譬如黛玉的瀟湘館,一度是“鳳尾森森,龍吟細細”,待黛玉香消玉殞,滿院子都只是落葉蕭蕭寒煙漠漠了……本書從紅樓里的“建筑”和“園林”出發,在介紹了中國古代園林、建筑、家具等相關知識的同時,分析人物性格與其居住環境的關系,引領讀者在這種“境”中,體會紅樓無限的深厚與曲折的“意”。
劉黎瓊 黃云皓 ·文學評論 ·9.5萬字
寫作是一門技術活兒。如何積累素材?如何擬定大綱?如何鋪陳文字?成文后,如何修改內容……不弄懂這些,盲目下手只能事倍功半。本書凝結了葉圣陶先生幾十年文章寫作經驗,全書通過二十一篇針對寫作方方面面的文章,運用舉例、對比等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闡明寫作要點,解析表達奧秘,讓你迅速提高文字能力,早日成為一個會寫作的人。
葉圣陶 ·文學評論 ·9.3萬字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青年評論家黃平圍繞當代東北青年作家雙雪濤、班宇、鄭執的作品展開的精彩評論。對于逐漸邊緣化的當代文學,雙雪濤、班宇、鄭執再一次提醒我們,文學不是一種可以分離出去的“專業”,而是從來都和生活血肉相連。雙雪濤、班宇、鄭執他們的寫作,重新擦亮了失敗者的尊嚴。就像一封晚寄了二十年的信,安慰著步入人生暮年的父輩。雙雪濤、班宇、鄭執的寫作從東北開始,重構文學與生活的聯系,在歷史的連續性中展開敘述,保衛真實的情感與人性。雙雪濤、班宇、鄭執他們的寫作創造出一種新穎的現實主義,他們的小說,在主題和美學風格上都是一次召喚。召喚歷史的連續性,召喚小說的道德使命,召喚真正的藝術。
黃平 ·文學評論 ·9.3萬字
《讀書的人》是90后青年書評人魏小河的最新作品集,也是一次隨書而行的旅途。本書分為“星辰時刻”“多元世界的可能”“漢語的一種風度”“生活在他處”四輯,共收錄34篇文章。從裂著口的嚴冬大地出發,走到蕭紅的隕落,張愛玲在前半生的逼仄中引來時代的序曲,整個星辰時刻無一不是普通人的一生;翻開一本科幻小說,或是道德小說,觸摸自由意志和愛的搏殺、離開和留下的拉扯,感受多元世界的可能和漢語的一種風度;讀書的人,最需要的是投入世界的熱情和改變世界的勇氣,到了旅程的末梢,我們進入游蕩者的世界——既有關于旅行的無限清單,也有深入非洲、中亞腹地的神奇經歷,還有生活在東京八平米、英國民間的經驗觀察。
魏小河 ·文學評論 ·9.3萬字
馬拉美是法國象征主義詩人和散文家,與阿蒂爾·蘭波、保爾·魏爾倫同為早期象征主義詩歌代表人物。馬拉美對法國詩歌和文學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馬拉美非常難懂,這兩個原因足以解釋為什么象征主義文學藝術偃旗息鼓那么長時間后,象征主義大師馬拉美至今還在獲得法國乃至世界各國學者持續而耐心的解讀。薩特對馬拉美以及象征主義詩歌進行研究,薩特通過對馬拉美的評傳提出一個普世的問題:上帝死亡(尼采語)文學還存在嗎?馬拉美的悲劇在于決意成為“大寫的人”,不惜一切從事“大寫的詩”,再把詩的大失敗轉為大失敗的詩。
(法)讓-保爾·薩特 ·文學評論 ·9.3萬字
《毛澤東詩詞鑒賞》一書精選毛澤東的詩詞、書法、對聯、書信等內容,詩詞部分的題解、注釋和品評本著求實、求真、求新、求美的原則,以充分展示毛澤東詩詞思想性、藝術性中最感人的魅力。同時結合毛澤東詩詞手跡,以展示毛澤東書法的精髓。另外,精選毛澤東的部分對聯及其關于詩詞的書信,可全面展示毛澤東的藝術觀。讓毛澤東的詩、詞與書法,在不加鼓吹的氛圍里回歸中國詩史與中國書法史的時代序列,是時代清明與平民自信的雙重吁求;讓對毛澤東詩詞與書法的鑒賞,變成中國大眾的文化常餐,自加選擇、自加品味,是文化傳播與文化接受的必然呼應。
田秉鍔 ·文學評論 ·9.3萬字
《題寫名勝》是商偉“重讀唐詩”三部曲的第一部,在學術講座的基礎上整理寫作而成,從詩歌內部進入批評分析,注重文本細讀,不落古典文學研究的窠臼,集中體現了作者融通中西、多年沉淀的見解和學識,既能著眼于具體個案,探索重建中國古典詩學的可能,也能從耳熟能詳的唐詩作品入手,闡發新意,給廣大喜愛唐詩的普通讀者帶來啟發。
商偉 ·文學評論 ·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