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無止盡的狂熱:三島由紀夫(日本文學名家十講06)
19歲的三島由紀夫,感覺到自己隨時可能在戰爭中死去。明天是否活著無從把握,于是今天狂放享受。這種絕對、純粹的熱情,在戰爭結束后,一直活在他的身體里,直到最后那天——1970年11月25日,45歲的三島由紀夫謄寫好《豐饒之海》的最后一部《天人五衰》,漫長的百萬字收束在巨大寧靜中。隨后,他前往陸上自衛隊,切腹自殺。他認為:有一種像模像樣、認真看待死亡的人,另外有一種茍活的人,讓自己愈活愈黯淡、愈活愈無趣。他還認為:一個人在死亡之前,總該先要有光。“三島由紀夫一直寫到他要離開這個世界,他似乎仍然在心中擁抱這個世界,卻用自己的手將生命從這個世界拉開。他并不是因為對世界失去了熱情所以自殺,倒過來,他是出于對這個世界的特殊熱情,所以選擇在老去之前死去。”——楊照。
·1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