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著名讀書大V、網絡文學評論家安迪斯晨風的網絡文學導讀。安迪斯晨風多年來致力于推薦、評論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個人擁有大量的網絡文學閱讀量。本書稿是安迪斯晨風對網絡文學二十年來的發展歷程的梳理。他從上承通俗文學,下啟全IP閱讀的角度,為網絡文學賦予傳統文人閱讀旨趣,為其進行文學經典性的賦值。并從海量的文本中,遴選了數十部獨具代表性的作品進行評論。語言幽默風趣、旁征博引。
安迪斯晨風 ·文學評論 ·12.2萬字
《李國文說三國》在原有的李國文評《三國演義》篇幅基礎上,減冗增新,拓展成240篇精妙文章,觀想洞見首次以最完整面目出版面世。《三國演義》是國粹經典,是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歷史小說,堪稱中國歷史上的一部奇書。著名當代文學作家李國文以一個文人的身份,用文學折射歷史,用人物輻射時代,用過去映照當下,評書而不拘泥于書,說史而不局限于史,對當代文壇、社會、民族有感有悟有話說,可見知識分子之氣節與社會責任感。上部《世事成敗》,針對《三國演義》前40回的內容,一回兩評,言之有物,見解新穎,博引《三國志》《后漢書》《史記》《資治通鑒》等史學文獻,以史實為依據,在各家觀點基礎上發表獨特見解,對讀者了解真正的歷史有很高參考、引導價值。行文洗練文雅的同時,兼顧口語、俚語的運用,在輕松有趣的閱讀氛圍中,滲透歷史文學,傳播中華文化。插圖以《遺香堂繪像三國志》(明末黃氏刻本)及《第一才子繡像三國志演義》(清初)穿插選排,以經典繡像版本插圖讓讀者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
李國文 ·文學評論 ·12.2萬字
本書是《解放日報》朝花副刊文藝評論版2022年度文藝評論集萃,從將近200篇作品中細選知名評論家、學者、理論工作者及活躍報章評論員的評論佳作、力作44篇。其中,既涉及對于文化發展、文藝創作、文化趨勢的前沿追蹤、深度解讀、思考把脈,也有站在階段性評論史維度上的年度文藝大類盤點評論,有堅持直言快語、銳評風格的現象批評,有快、熱、短、準的作品快評,能夠比較準確地通過評論這面鏡子,反映中國影視劇、文壇、舞臺、展陳、文創等領域2022年度的熱點內容。書名“響亮的張望”略文藝地點出評論的兩個屬性:發聲、客觀。
黃瑋主編 ·文學評論 ·12.1萬字
《當我們談論村上春樹時,我們在談論什么》一書選取了村上春樹具有代表性的《1Q84》、《挪威的森林》、《海邊的卡夫卡》、《且聽風吟》、《舞!舞!舞!》、《國境以南太陽以西》、《尋羊冒險記》等十多部作品,截取集中反映村上春樹作品主旨的文字段落,加以解讀和分析。書中在剖析這些作品創作背景的同時,還結合當下闡述了作品的現實意義。
彭麥峰 ·文學評論 ·12.1萬字
書以漫談的隨筆形式,分析長篇諷刺小說《儒林外史》中的各種問題,包括《幸與不幸》《門第傲人》《六朝情結》《魏晉風度》《人貴有自知之明》《雜覽和雜學》《理法與才氣》《勝者王侯敗者賊》《正途和異路》《船到碼頭車到站》《何吝之有》《好名之累》《金錢、才藝和門第》《全在綱常上做工夫》等篇,非評點而有評點的趣味,非考證而有考證的深度,非史學而有史學的嚴肅,不拘一格,拒絕程式,縱橫捭闔,涉筆成趣,如戲曲之有打諢,武術之有醉拳,書法之有狂草。一卷在手,使人忘懷得失,陶醉其中。
張國風 ·文學評論 ·12.1萬字
本書以《全宋詞》收錄的近兩萬首詞作,約一百四十萬字,這一封閉性語庫為語料,以“黃、紅、青、白、黑”五種基本顏色為線索進行研究。主要內容包括:顏色詞在句中單獨使用的情況、顏色詞構成含彩詞語的使用情況、含彩詞語在隱喻和轉喻時的推理機制以及顏色詞本身在語義、語用方面的使用特點等。每章最后又以各顏色范疇為綱,以語義場形式對表示每類顏色范疇的多個顏色詞進行梳理和一定程度的對比分析。最后跳出個體語料,站在一個較為概括的層面,分別從句法、語義和語用層面,對《全宋詞》中顏色詞的使用特點和規律進行總結和歸納。
董佳 ·文學評論 ·12.1萬字
《論詩三十首》是金代文學家元好問(遺山)之作,集中體現其詩學觀點,是文學理論批評史上重要著作。本書是陳湛銓教授為《論詩三十首》及元氏其他十三首論詩絕句所作之注釋及疏證。內容旁征博引、論述嚴謹、考證詳備,時有精審之案語,是研究元遺山論詩絕句之最佳參考書。
陳湛銓 ·文學評論 ·12.1萬字
本書是李慶西近年來對于中國古典小說的閱讀心得,集中在《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和《儒林外史》上。這些文章有的發在《讀書》,有的發在《書城》,都是行云流水、清新可讀的文字。其方法是從古典小說某一人物或事件入手,比照多個歷史版本,讀出其中的縫隙,也讀出其中微妙的地方。如果將歷史理解為一個民族的共同記憶,那么經典的古典演義小說,無疑在敘史和深入人心的意義上,更甚于正統史書。《老讀三國》可以視為用現代人的眼光,結合史書、小說等材料,對中國人精神世界的解讀。
李慶西 ·文學評論 ·12.1萬字
樂府詩詞“感于哀樂,緣事而發”,感情強烈外露,形式樸素自然,長于敘事。在《陌上花開》中,安意如以詩為線索,以史為素材,以獨特的感性文字,將古意盎然的樂府詩詞完美解碼,復原了那些哀樂纏綿的故事、豐神俊逸的人物、婉曲難測的情懷。回到漢魏、兩晉、六朝、盛唐、五代。去觀望彼時的風月無限。
安意如 ·文學評論 ·12萬字
本書是著名學者、批評家李建軍關于文學批評的文章集結,共22篇。書中主要探討了關于文學批評的理念、關于文學創作和文學批評在當下的境遇、關于批評家的精神氣質和倫理責任,以及揭露了當下文學批評風氣的庸俗。作者以“扯淡”二字概括這些文學現象,以此引起讀者的警惕。作者態度坦誠,行文活潑,風格鮮明,見解獨到,當代諸多作家如莫言、余華、賈平凹等都在其批評之列,實為難得的一本批評著作,表現了一位真正的批評家的責任和擔當。
李建軍 ·文學評論 ·12萬字
《圍爐夜話》與《菜根譚》《小窗幽記》并稱處世三大奇書。主要以修身齊家、立德立業為主,是我國古代勸誡世人的小品文,篇幅短小精辟,富含哲理,汲取了歷代思想和語言精華熔鑄于一體,猶如冬之爐火,給人溫暖,給人慰藉。全書分為221則,作者王永彬虛擬了一個冬日擁著火爐,與至交好友暢談文藝的情境,將本來會令人覺得比較高深的哲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且語言親切自然,容易使人為其所感染而產生共鳴。
王永彬 ·文學評論 ·12萬字
李之儀因《卜算子》(“君住長江頭”)而鳴世,他是蘇軾文人集團的一員。曾因入蘇軾幕府而罷官,又因為范純仁作遺表、行狀,被逮入獄。晚年謫居當涂。李之儀一生輾轉南北,游歷豐富,曾融入元祐詩歌創作的洪流,與蘇軾文人集團的諸君相唱和應答。晚年定居當涂,以蘇軾門人的身份受到青年學子的仰慕。該書以翔實的史料,闡述了北宋文學家李之儀的生平及與蘇軾、秦觀等人的交游情況,論述了李之儀的學術思想、文學思想,對其樂府詩、古體詩、律詩和絕句的藝術特點和影響置于北宋詩風的大背景下做了細致的鑒賞與分析,既見出時代風氣,又闡釋其個人特色,突出他在田園詩、詠史詩等方面獨開風氣的特色。對李之儀的詩論,以其詩、信札、題跋等有關論述為基礎,結合宋代詩話的記錄和李之儀詩作本身的特色,進行了全面論述。李之儀在《跋吳思道小詞》中提出了詞“自有一種風格”的看法,表現了堅持詞的特質的詞學思想。他的詞作,該書考辯史實,涵詠其藝術特色,做了深入分析。
韓華 ·文學評論 ·12萬字
在《少有人看見的美》這本以繪畫為主題的書里,作者以強烈的個人視角為切入點,從思想角度解讀藝術名作,進而剖析偉大藝術作品背后指涉的社會問題,從而讓藝術在社會學和哲學的維度更增添了新知色彩。該書為當代著名思想隱士熊逸的唯一一部藝術文化隨筆,有極為獨特的寫作風格和技巧。它不是一本常規意義上的學術讀物,它無意引起任何感動,只希望激發一點思考。如果你恰恰和作者一樣,也是一個對智力趣味情有獨鐘的人,并且對美術史懷有幾分興趣的話,那么你就是這本書所要尋找的讀者。
熊逸 ·文學評論 ·12萬字
孟郊(751—814年),字東野,開中唐一代詩風的大詩人,與韓愈并為“韓孟詩派”領袖。常與賈島合稱“郊島”,有“郊寒島瘦”之說。孟郊詩里名句眾多,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夜看盡長安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但他寫詩主要不靠巧對、機心,他的風格來自他瘦硬、沉潛的精魂,歸根結底,來自他磨難重重又不屈不撓的人生。他獨具一格的藝術氣息,使人一見就能識別。一千多年過去,詩歌風派的一波波巨浪,淘去了許多詩人的面影,但淘不掉孟郊的聲音和風貌。韓愈曾表示,愿做孟郊的“小跟班”:“吾愿身為云,東野變為龍,四方上下逐東野。”
戴建業 ·文學評論 ·12萬字
劉夢溪在紅樓夢研究方面著力較多,已出版多本有影響的紅樓著作。《紅樓夢的兒女真情》對《紅樓夢》的定位是“中國的愛情寶典”,它從愛的角度出發,分35節對寶黛及相關人物的情感進行解析,對“愛情”這一永恒的主題進行闡釋,對今日男女也頗有啟示。
劉夢溪 ·文學評論 ·11.9萬字
白話文興起時,經典白話文名家,諸如胡適、朱光潛、朱自清等人,無不有深厚的古文基礎,故其文字簡明曉暢,白而有味。古文基礎對提高文字表現水平的作用,在這些名家身上,充分體現出來了。這本小書就是想展示一下古文的魅力及其對提高寫作水平的不可忽視的作用,期待更多的讀者認識、了解古文的價值。《絕妙好文——文言名篇講析》擬與此前出版的《絕妙好詩》相配,是一本古文鑒賞普及讀物。
孫靜 ·文學評論 ·11.9萬字
唐詩宋詞是漢字之美的巔峰。一首首名篇背后有怎樣的故事?一個個大咖如何快意恩仇、神采飛揚?換個角度讀詩詞,會發現不同的詩意。超級憤青駱賓王、千古情圣杜甫、逆襲牛人高適、完美男神王維、文藝大叔孟浩然、花間浪子溫庭筠、大女主體質李清照、全能天才辛棄疾……三十位詩詞大神,涉及近三百首詩詞經典。全書考據精到,融詩、史于一體,串起唐宋文壇一個個耀眼的瞬間,從中可以窺見一部起伏跌宕的熱血歷史。這本讀起來非常過癮的“詩詞小說”,是一個以前沒見過的文學江湖。唐詩宋詞骨灰級愛好者、微信公眾號大V“少年怒馬”的致敬之作,隨便翻一頁,讀就對了。
少年怒馬 ·文學評論 ·11.9萬字
怕死嗎?當然。覺得自己孤獨嗎?從來都有點兒孤獨。有一點兒抓狂嗎?還好。以后的世界會是什么樣呢?不確定。為什么我的想法和別人不一樣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我不知道為好呢?世上那么多人,真的和我有關嗎?我該同情什么我又能憐憫誰呢?我是不是就有點兒可憐呢?愛是什么呢?——《文學體驗三十講》。在《文學體驗三十講》中,小說家苗煒分享了自己多年來對數十部外國文學經典的閱讀體驗,也順帶講述了自己對于愛欲、孤獨、死亡等本質問題的思考,還有對于自我、他人和世界等基本對象的體悟:“文學體驗其實就是講我的感受,這些體驗大多跟生活中的一些困境有關。但愿你有所收獲,從文學的角度來看待生活,看看人的處境,感受細膩一點兒,心靈豐富一點兒。”這本書只寄托一個愿望:“有一位朋友說得非常有氣勢,他說,他讀書就像是落后于這個時代。希望你保持閱讀能力。”
苗煒 ·文學評論 ·11.9萬字
本書主要采用文獻與批評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探討了《元詩別裁集》一書編者的家世生平交游及其學術思想,考論了《元詩別裁集》的版本源流及其選源情況,分析并歸納了《元詩別裁集》的選詩標準及其編選旨趣,并比較了此書與顧嗣立《元詩選》之間的編輯優劣。
高磊 ·文學評論 ·11.9萬字
本書不同于市場上一般的經典讀物,采取了原文+注釋+譯文+歷史故事+點評的格式,讓讀者更多通過對譯文的消化和故事的體悟,再加畫龍點睛的點評,對《大學》《中庸》有深刻的解讀與體驗。本書非常適合青少年閱讀,是引導他們國學入門的良好閱讀物。
張子維譯注 ·文學評論 ·1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