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本用另類視角、另類眼光詮釋《金瓶梅》的著作。本書從歷史角度、服飾描寫、飲食習俗、民俗風情、經濟生活等多個角度,全方位探究《金瓶梅》反映的明中葉服飾潮流、官場腐敗、婚姻基礎、養生之道、游藝娛樂、購房置業等社會生活,涉及官場、情場、生意場、房地產等領域,告訴讀者一個曾經被誤讀、誤解的《金瓶梅》,其實是一部明中葉的百科全書。
黃強 ·文學評論 ·13.1萬字
文學作品是作家根據一定的立場、觀點、社會理想和審美觀念,從社會生活中選取一定的材料,經過提煉加工而后創作出來的。它既包含客觀的現實生活,也包含作家主觀的思想感情。此書堪稱亞洲現代作家及作品的博覽會,內容全面具體,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和知識性。
蕭楓主編 ·文學評論 ·13.1萬字
為了讓廣大讀者全面了解中國文學,我們特別編輯了《中國文學知識漫談》,主要包括中國文學發展歷史、民族與民間文學、香港與臺灣文學、神話與傳說、詩歌與文賦、散曲與曲詞、小說與散文、寓言與小品、筆記與游記、楹聯與碑銘等內容,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可讀性和知識性,是我們廣大讀者了解中國文學作品、增長文學素質的良好讀物,也是各級圖書館珍藏的最佳版本。
文學為世人帶來了感動與歡笑,也帶來了美麗與知識,還帶來了生活閱歷與精神財富。優秀的文學作品可以歷久彌新,穿越時空,跨越國界,在一代一代的讀者中間流傳下來。透過那些不朽的經典作品,可以感受到一個民族的靈魂,領略一個民族的智慧結晶。這些作品承載了古今中外一代又一代作者的內心世界,容納了他們畢生的智慧結晶與人生感悟。《中外文學精要》介紹了文學發展的歷程,編錄了古今中外著名且有代表性的文學家、文學作品及各文學流派、文學運動等相關的文學知識,另外還加入了許多關于文學的逸聞趣事,從而讓知識性與趣味性都能夠在本書中得以體現。
鑒峰 ·文學評論 ·13.1萬字
在這本通俗易懂、妙趣橫生的書中,特里·伊格爾頓提出了一系列耐人尋味的問題。在精彩的分析中,伊格爾頓向人們展示了如何在閱讀時充分注意文學作品的語氣、節奏、質地、句法、典故、歧義和其他形式方面。他還研究了人物、情節、敘事、創造性想象力、虛構性的意義以及文學作品說什么和表現什么之間的緊張關系等更廣泛的問題。作者以其權威性和愉快的觀點,對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代主義和后現代主義進行了有益的評論,并對從莎士比亞和J.K.羅琳到簡·奧斯汀和塞繆爾·貝克特等眾多作家提出了令人神往的見解。本書是初學文學的學生和所有其他有興趣加深理解、豐富閱讀體驗的讀者的首選之作。
(英)特里·伊格爾頓 ·文學評論 ·13萬字
《海子六講》是張清華為紀念海子逝世三十周年所作的一個系列文章。作者分別從海子創作的背景、海子詩歌的精神現象學特征、海子詩歌的母體與美學根基、海子詩歌中的感性與身體、海子的文化寫作與元寫作等六個方面對海子的詩歌創作進行了梳理,尤其對海子詩歌中的意象與西方哲學的深層關系做了深入探究,這有助于讀者把海子的創作與西方世界的精神版圖有一個清晰的勾連和理解。《海子六講》另外還附錄了三篇文章,一篇是關于海子與駱一禾的比較文章,一篇是關于海子抒情詩的辨析,還有一篇非常實用地給出了海子詩歌的具體讀法。這三篇附錄與六篇講稿一起,為讀者靠近和理解海子的創作世界,打開了更寬敞的一個通道。
張清華 ·文學評論 ·13萬字
巴什拉一貫將夢想和詩的意境滲透于思想中,在本書中他進一步將現象學方法引用到想象及詩學中來。他強調想象和形象的認識論價值,認為他們是開拓未來的:任何一次意識領悟都是一次意識的增長,一次光明的增長,一次心理連貫性的加強。巴什拉在研究中采用了當代精神分析的成果,然而,他的思想更接近榮格的深層心理學,為了深入探索人類的心靈,他進入到人類幽遠的童年時代,即遠在科學出現以前感性與理性合一的年代。他思考煉金術,思考古代哲學思想中鮮為人知的各個方面:比如陰陽二元性的學說,關于宇宙基本元素水、火、氣與土的物質想象。巴什拉筆下陰柔陽剛的“阿尼瑪”和“阿尼姆斯”,引導我們領略魅力無窮的夢想的詩學。
(法)加斯東·巴什拉 ·文學評論 ·13萬字
本書作者為法國浪漫主義作家維克多·雨果,他將莎士比亞放在歷史的長河中進行剖析,充分肯定了莎士比亞的戲劇創作,行文灑脫奔放,語言熱情恣意,感情色彩濃厚。雨果有著超越時代的洞察力,書中的許多觀點在今天仍然有著重要的意義。他是人類歷史上曾經窺見永恒真理的為數不多的天才之一。他的才思令人高山仰止,在編譯的過程中常常覺得自己的才能和思想難以碰觸到作者,實感慚愧。200多年后的今天,我們能用現代的語言、現代的思維再次解讀天才的作品,也深深為之震撼。
(法)雨果著 熊麗泓 張草霞編譯 ·文學評論 ·12.9萬字
解構主義誤讀理論是解構主義文學批評的重要理論,涵蓋了不確定性、互文性、反形而上學等重要解構思想。本書通過對解構主義誤讀理論的產生和發展、主體之維和修辭之維兩種形態、有效性及其歷史價值等問題的研究,以期增進對解構主義文學批評的認識,擴大文學閱讀理論研究的視野。
王敏 ·文學評論 ·12.9萬字
本書從詞匯出發,由語句拓展,領略文本深處的風景,分享背后的故事,感悟語言的精髓,參透中西文化的邏輯脈絡。上篇“語詞建造世界”,從語義到內涵,再到文化縱深,追溯詞匯源流之本初含義,感受歷久彌新的故事和歷史。下篇“語句重構生活”,放任深情、動人、勇敢、智慧的句子撩動你我心弦,從語法、語義到內涵解讀、意義衍生,讓我們從美到窒息的英文詞句之中,獲取情緒的撫慰和靈魂的沉靜。
謝侃 ·文學評論 ·12.9萬字
有趣又好讀的詩詞入門讀本。在故事中與風雅詩意重逢,在經典誦讀中培養孩子的審美,用唐詩宋詞奠定一生的國學根基。這是一本寫給青少年的詩詞經典課外讀物,輯錄了上古神話傳說、名人典故、寓言故事等,讓小讀者在了解詩詞中常見的典故外,充分理解詩人的所思所想,體會詩詞作品中豐富的情感內核和時代精神,感受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
郁海彤 ·文學評論 ·12.9萬字
《中國思想簡史》是日本哲學家武內義雄所作的中國哲學思想史論著。《中國思想簡史》按時間順序,詳盡地介紹并分析了上自殷周、下迄明清的中國哲學史。除一般中國哲學史著作重視的儒家學說、宋明理學之外,本書對以往為主流所忽略的思想流派,如稷下學派、兩漢經學,有精到之論述。以“流派”為梳理中國哲學史之枝干,理路清晰,便于讀者把握。對中國哲學史之分期及演進過程,有獨到之見。
(日)武內義雄 ·文學評論 ·12.8萬字
《旨永神遙明小品》是著名學者吳承學先生研讀晚明小品文的札記隨筆。小品文是晚明文人心態真實而形象的寫照,空靈閑適,令人稱賞,是古代文學傳統主體的精彩補充。書中重點介紹了晚明小品文寫作的主要作家,實事求是地概括出這種文體表現在思想情趣與藝術形態上的總體特點。既道出其妙處,即小品文在傳統古文“文以載道”的軌轍之外另立一宗,以悠然自得的筆調,以漫話和絮語的形式體味人生;也揭示出其弊端,即它在思想內涵和歷史深度方面難以望傳統古文項背。全書文字綿密平實,頗具韻律,可讓讀者真實、全面地認識晚明小品。
吳承學 ·文學評論 ·12.8萬字
柳亞子,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黎里鎮人,我國著名詩人,南社創始人。柳亞子一生中寫下了大量聲情激越、意氣風發的詩篇,計有詩7000余首,詞200首。柳亞子重視文學的思想性,他反對嘆老嗟卑的個人主題的吟詠,也反對批風抹月的流連光景之詞,中國近代詩歌發展史上,他的詩詞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本書精選了柳亞子的古體詩百余篇,并對每首詩進行了注釋,同時還對詩詞的出處及創作背景進行介紹,使讀者可以更深刻的理解這些詩詞作品,同時也可以通過這些作品了解詩詞的作者和他所處的時代。
邵盈午 ·文學評論 ·12.8萬字
《金瓶梅》對世情的揭露,對人性的描繪,比它的情色描寫更具沖擊力與持久性。在解讀者葉思芬的眼中,這不是一部人們慣常認為的“淫書”“禁書”,而是一部從普通人的視角出發,描寫日常生活的書,寫的是柴米夫妻的衣食住行、愛恨情愁、貪嗔癡慢、生離死別。在這里,你可以看到明朝中后期運河沿岸一個有錢人家的日常生活;看到潘金蓮如何掙扎謀求一個更好地未來;看到西門慶在官場、商場乃至歡場的應對進退;看到那個時代的官員、商人、妓女與尼姑的生活點滴,以及這樣的日常中,人的可笑、人的可怕,還有人的可憫;看到數千年來從未改變過的世道與人心。
葉思芬 ·文學評論 ·12.8萬字
本書是“知趣”叢書中的一種,是關于《水滸傳》的文學隨筆。作者用評話的形式,圍繞“權力”與“人性”這兩個關鍵詞,細讀《水滸》,在對書中事件和人物的品評中,融入個人價值觀和對社會的理解。全書分為“內篇”和“外篇”。“內篇”分析《水滸傳》人物個例,“外篇”總敘作為《水滸》背景的時代與社會,兩部分形成呼應。語言通俗流暢,不乏獨到見解。
常明 ·文學評論 ·12.8萬字
《古詩文課》一本書讓你愛上古詩文。這本書為46篇動情、經典的古詩文及現代詩詞做了精湛的解讀和賞析。其中部分內容是作者早年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王牌節目《閱讀與欣賞》撰寫的賞析稿,該節目的特色是名人介紹名作,由名播音員廣播(深度幾代觀眾歡迎,被稱為“三名”節目);一部分內容是作者在高校古典文學課程的精華作品,一部分是新寫的對經典詩詞的解析。中國著名古典文學家袁行霈,著名書法大家范曾、管竣等為詩文配圖,以書法、書畫、篆刻等形式呈現。這本書還配以15首早期珍貴原聲音頻,由著名播音員夏青、葛蘭、林如、鐵城、方明等原聲再現。一本書全方位、多角度呈現古典詩文的無窮魅力。
王能憲 ·文學評論 ·12.7萬字
本書是美國學者奧德爾·謝波德(OdellShepard,1884-1967)于1916年出版的一部研究莎士比亞最有代表性的17部劇作的學術著作。該著作并不批評論述,而是緊扣劇本內容,提出引人深思的問題。其后潛隱著對作者劇情架構預設的探究與引導;對人物關系與人物心理的微妙關注;等等。學術界幾乎很難見到如此引而不發、問而不答的學術啟發型著作,它背后隱藏著的巨大的學術思維牽引力,有利于培養讀者多向度思考的習慣,并把莎士比亞研究引向綿密的縱深。
(美)奧德爾·謝波德 ·文學評論 ·12.7萬字
本書主要包括中國文學發展歷史、民族與民間文學、香港與臺灣文學、神話與傳說、詩歌與文賦、散曲與曲詞、小說與散文、寓言與小品、筆記與游記、楹聯與碑銘等內容,具有很強的文學性、可讀性和知識性,是我們廣大讀者了解中國文學作品、增長文學素質的良好讀物,也是各級圖書館珍藏的最佳版本。
蕭楓主編 ·文學評論 ·12.6萬字
每位武俠迷都是“江湖百曉生”,每位武俠迷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兵器譜》。本書綜合精彩程度、文學水準、思想精神等因素,為金庸小說做個全面的解讀與合理的排名,以此遙寄“俠之大者”。
不雨亦瀟瀟 ·文學評論 ·1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