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紅樓四論》從審美及精神層面探討《紅樓夢》不可復制的獨特價值,內(nèi)容為四大主題:《紅樓夢》的解脫之道(《無立足境,是方干凈》)、《紅樓夢》的疾癖癡(《吾之大患,為吾有身》)、《紅樓夢》的生育敗象(《薛蟠寓言》)、《紅樓夢》的審美之趣(《關于文學的超越》),讓讀者從美學和文學思想史的角度入手,感受《紅樓夢》蘊含的審美情趣和寫作的深層內(nèi)涵。
胡傳吉 ·文學評論 ·4.3萬字
本書為詩歌欣賞,由張桂鑫詩80首及阿明簡評80篇組成。分為“山水行吟”“四時雜興”“人生感懷”三輯。詩歌集中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思考,傳遞出樂觀、曠達的情懷。評析作者以讀者和兒子的雙重眼光,對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寫作手法作了言簡意賅的解讀。
張桂鑫 阿明 ·文學評論 ·4.2萬字
本書對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的學生大有裨益,能幫助有志于此的讀者梳理19-20世紀一些優(yōu)秀的詩歌作品。本書批判分析了30首詩歌,作者包括W.H.奧登,泰德·休斯,約翰·濟慈,菲利普·拉金和葉芝,旨在幫助讀者大致了解每個詩人代表的生活和工作,并深入理解其詩作的內(nèi)涵。其中更有驚喜內(nèi)容:即讀者自學指南。
吉坦加里·慕克吉 ·文學評論 ·4.2萬字
《杜甫論》是研究杜甫的為人,包括詩人一生的生活和思想。詩人杜甫是中國的極為偉大的人物,主要的原因是他接近人民,他的生活,表現(xiàn)在詩里的他的思想感情,都是與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思想感情交織在一起的。杜甫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在當時那樣用功,作為千古后的讀者,我們完全可以感到他的一枝驚人的筆,讀了他的詩真喜悅,而且能夠推知他是怎樣下功夫的。杜甫的價值和杜詩的成就,在中國文學史上,從古及今,可以說是得到普遍的承認的,杜甫繼承而且發(fā)揮了我國民間文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廢名 ·文學評論 ·4.1萬字
《新民歌講稿》是廢名對“新民歌”的解讀和理解,是建國后廢名詩評的主要組成部分。這本講稿延續(xù)了廢名詩評的一貫風格——古今縱論且重視情感,在特定的歷史語境中非常具有個性,也對當時的創(chuàng)造思維和創(chuàng)作方法給予了反思。在本講稿中,廢名樂于將古典詩歌與新民歌進行比照,從而通過互相闡釋來解釋和評述新民歌,其中提的最多的古典詩歌中的詩人包括陶淵明、謝靈運、李商隱、王維、杜甫等,也從側(cè)面表明廢名對田園詩和晚唐詩非常熟悉和熱愛。
作者從一位普通百姓的視角出發(fā),注析解讀了經(jīng)典著作《中庸》。本書按章句解讀的形式,逐步解析了《中庸》。讓“中庸之道”這門處世哲學,隨著時代的進步、變遷,而再次煥發(fā)光彩,成為真正經(jīng)世致用的學問。
劉強 ·文學評論 ·4.1萬字
《紅巖》是風靡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革命小說,是國民黨集中營的幸存者羅廣斌、楊益言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創(chuàng)作的。《紅巖》中許文峰、江姐等英雄人物我們耳熟能詳,但小說畢竟經(jīng)過了藝術(shù)加工,紅巖英烈們的人物原型是誰?各有怎樣的人生經(jīng)歷及故事?他們何以能用生命來捍衛(wèi)自己的信仰?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厲華經(jīng)過多年辛苦走訪及潛心研究,對這些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厲華 ·文學評論 ·3.9萬字
本作品包含影評、樂評、時評和書評,我希望我所寫作的《十生評論》能被視作文化研究的實踐。馬修國的《西方文論史》介紹“文化研究”的起源、分析“文化研究”的文化背景時指出:“當時英國的精英主義的文化和文學批評傳統(tǒng)(以利維斯主義為代表)受到了新通俗文化的沖擊,需要一種新的立場來看待過去被精英主義所排斥的通俗文化現(xiàn)象,關注通俗文化中所蘊蓄的力量,分析其復雜的結(jié)構(gòu)與生態(tài)。”實際上,利維斯本人在其精英主義立場下卻也說過“對文學的嚴肅興趣不應只局限在于對‘紙上文字’微小關系的細察,還應包括對人、社會及文明的興趣”。
十生 ·文學評論 ·3.6萬字
文人畫,又稱“士夫畫”,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為有知識的文人所畫的畫,而是具有“文人氣”或“士夫氣”的畫。“文人氣”,即今人所謂“文人意識”。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豐富的人文關懷、特別的生命感覺的意識,一種遠離政治或道德從屬而歸于生命真實的意識。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文人畫,就是“人文畫”——具有人文價值追求的繪畫。本系列作品,通過對元代以來十六位畫家的觀照,來看文人畫對生命“真性”追蹤的內(nèi)在軌跡。本書為此叢書中的一本。從“渾”“序”“真”“全”“淡”五個角度描寫黃公望的世界。
朱良志 ·文學評論 ·3.4萬字
世態(tài)蒼涼,一燈如豆。素衣青袍的讀書人,在輾轉(zhuǎn)反側(cè)中,提狼毫,磨端硯,屬文作曲,在辭文作曲中聊以慰藉。有人說,要知人論世。但是作者寄托在作品里的情感亦可以讓我們進入他們的世界。一花一世界,一曲一人生。本書選取了元代富有盛名的七位元曲大家的作品,通過優(yōu)美的筆觸為讀者講訴那多年之前的疼痛與尋覓。
周語 ·文學評論 ·3.4萬字
原書《人類簡史》(Sapiens:ABriefHistoryofHumankind)讓作者尤瓦爾·赫拉利一舉成名,成為以色列超級暢銷書,目前這本書已授20多個國家版權(quán),在歷史學之外,人類學、生態(tài)學、基因?qū)W等領域的知識也是信手拈來。本書不僅將全書精華總結(jié)一冊,還有額外補充的相關視頻可供參考,幫助您更迅速地全面打通文字發(fā)明前后歷史的界限。
利民·鄧 ·文學評論 ·3.4萬字
“風騷”一詞取自《詩經(jīng)-國風》和屈原《離騷》,風是詩經(jīng)的精華,是中國北方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源流;騷是楚辭的精華,是中國南方浪漫主義文學的濫觴,分別代表了我國先秦文學的最高成就。本書從《詩經(jīng)-國風》精選30首愛情詩與屈原《離騷》合并,并對原詩作了創(chuàng)造性的翻譯,即把原詩的詞句拆開來,把原詩的精義、情境還原出來,用現(xiàn)代自由詩的詞句重新構(gòu)建起來,同時保持古詩的特有的韻律。
屈文源 ·文學評論 ·3.4萬字
文人畫,又稱“士夫畫”,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為有知識的文人所畫的畫,而是具有“文人氣”或“士夫氣”的畫。“文人氣”,即今人所謂“文人意識”。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豐富的人文關懷、特別的生命感覺的意識,一種遠離政治或道德從屬而歸于生命真實的意識。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文人畫,就是“人文畫”——具有人文價值追求的繪畫。本系列作品,通過對元代以來十六位畫家的觀照,來看文人畫對生命“真性”追蹤的內(nèi)在軌跡。本書為此叢書中的一本。從“忽有山河大地”“為何總是荒原”“有生命的筆墨”“有新意的畫士說”四個方面探討龔賢在山河大地間展現(xiàn)的生命境界和詩意山水。
朱良志 ·文學評論 ·3.3萬字
文人畫,又稱“士夫畫”,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為有知識的文人所畫的畫,而是具有“文人氣”或“士夫氣”的畫。“文人氣”,即今人所謂“文人意識”。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豐富的人文關懷、特別的生命感覺的意識,一種遠離政治或道德從屬而歸于生命真實的意識。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文人畫,就是“人文畫”——具有人文價值追求的繪畫。本系列作品,通過對元代以來十六位畫家的觀照,來看文人畫對生命“真性”追蹤的內(nèi)在軌跡。本書為此叢書中的一本。本書由八大山人的“涉事”概念談起,從多個方面探討八大山人的精神理路和繪畫哲學。
文人畫,又稱“士夫畫”,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為有知識的文人所畫的畫,而是具有“文人氣”或“士夫氣”的畫。“文人氣”,即今人所謂“文人意識”。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豐富的人文關懷、特別的生命感覺的意識,一種遠離政治或道德從屬而歸于生命真實的意識。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文人畫,就是“人文畫”——具有人文價值追求的繪畫。本系列作品,通過對元代以來十六位畫家的觀照,來看文人畫對生命“真性”追蹤的內(nèi)在軌跡。本書為此叢書中的一本。本書從董其昌“真性惟空”“無法可說”“懶寫名山”“無縱橫氣”“放大光明”“氣韻不可學”的幾個層面,探索他山水畫的“空”,體味董其昌是如何在藝術(shù)中做他的“無相法門”。
朱良志 ·文學評論 ·3.2萬字
本書為結(jié)集出版,主要由三部組成:沈鵬讀魯迅小說詩二十四首,李建春對二十四首評論文章,沈鵬、李建春詩二十四首書法。主要匯集了沈鵬先生創(chuàng)作的組詩《沈鵬讀魯迅小說詩二十四首》分別由《孔乙己》《阿Q正傳》《狂人日記》《白光》《祝福》《藥》《風波》《在酒樓上》《孤獨者》等魯迅經(jīng)典作品九篇二十四首構(gòu)成;李建春先生撰寫完成了《沈鵬讀魯迅小說詩二十四首品鑒》文章,并陸續(xù)在《光明日報》《詩刊》《北京晚報》等報刊發(fā)表。本書由沈鵬先生自己題寫書名,并收錄其篆書作品一副,同時收錄作者李建春行書作品二十四首。
沈鵬 李建春 ·文學評論 ·3.2萬字
文人畫,又稱“士夫畫”,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為有知識的文人所畫的畫,而是具有“文人氣”或“士夫氣”的畫。“文人氣”,即今人所謂“文人意識”。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豐富的人文關懷、特別的生命感覺的意識,一種遠離政治或道德從屬而歸于生命真實的意識。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文人畫,就是“人文畫”——具有人文價值追求的繪畫。本系列作品,通過對元代以來十六位畫家的觀照,來看文人畫對生命“真性”追蹤的內(nèi)在軌跡。本書為此叢書中的一本。從明代畫家沈周入手,討論“平和”與“智慧”兩個文人畫中的關鍵性問題。
朱良志 ·文學評論 ·3.1萬字
文人畫,又稱“士夫畫”,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為有知識的文人所畫的畫,而是具有“文人氣”或“士夫氣”的畫。“文人氣”,即今人所謂“文人意識”。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豐富的人文關懷、特別的生命感覺的意識,一種遠離政治或道德從屬而歸于生命真實的意識。所以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文人畫,就是“人文畫”——具有人文價值追求的繪畫。本系列作品,通過對元代以來十六位畫家的觀照,來看文人畫對生命“真性”追蹤的內(nèi)在軌跡。本書為此叢書中的一本。從明代畫家文徵明入手,討論“淺近”與“趣味”兩個文人畫中的關鍵性問題。
本書為初中生閱讀輔導類書。以經(jīng)典名著為閱讀材料,通過填空、閱讀理解、寫文配圖等形式,讓學生加深對經(jīng)典名著的理解,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鍛煉寫作和表達能力。內(nèi)文配有插圖,精致活潑,能夠鍛煉學生的聯(lián)想能力。
北京景山學校遠洋分校 ·文學評論 ·3.1萬字
本書收錄的是90后新銳作家、評論家孟盛的評論作品。他以獨特、敏銳的筆觸談論中外作家、40后乃至90后作家的作品。他的評論字字珠璣,在字里行間體現(xiàn)出對過去的回憶,對時事的關注,以及對人生的反思。此書文筆并非十分華麗,但思想和內(nèi)容卻足夠深刻。孟盛用他的文字書寫了青春的蓬勃朝氣,用實踐展現(xiàn)了“文藝青年”的風華正茂。
孟盛 ·文學評論 ·3.1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shù)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