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曼·梅勒小說對美國形象的解構與建構研究
本書結合諾曼·梅勒小說創作的歷史語境,以其《為我自己做廣告》、《總統案卷》、《食人者與基督徒》、《存在主義差事》、《詭秘的藝術:寫作漫談》、《我們為什么戰爭?》和《論上帝:一次不平常的對話》等非虛構作品中有關人性、道德和當代美國社會、文化與政治的論述為依據,運用新歷史主義、后殖民主義、女性主義和解構主義等文學批評方法以及文本細讀法,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了其《裸者與死者》、《巴巴里海濱》、《鹿苑》、《一場美國夢》、《我們為什么在越南?》、《劊子手之歌》、《硬漢子不跳舞》、《哈洛特的幽魂》、《兒子的福音》和《林中城堡》等小說對美國形象的解構與建構及其道德價值取向,從解構與建構美國形象的角度揭示了梅勒小說的創作目的和發展動力,并從道德價值取向的角度揭示了梅勒小說解構并建構美國形象的目的與意義,認為梅勒小說對美國形象的解構與建構及其非虛構作品對美國的嚴厲批判旨在讓美國乃至世界看清美國的帝國主義和種族主義本質,從而批判并反抗美國破壞人類自由、平等與和平的各種霸權思想和歧視行為。因此,本書有助于讀者深刻認識梅勒及其小說的社會價值和意義,對促進梅勒在中國的傳播與接受會產生積極影響與效應。
·48.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