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徐霞客游記》是明代偉大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史學家、文學家徐霞客所著的一部日記體的中國地理名著。徐霞客在34年旅行中記錄下了六十余萬字的游記資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記》。這部書既是地理百科全書,也是一部實錄性質的歷史著作,還是一部文學名著,是我國古代文化寶庫中閃光的瑰寶。在我國古代,作為單一的著作,沒有第二部書涉及如此廣闊的科學領域,包括了如此豐富的科學內容,因此,這部書具有多方面的科學價值。
東籬子 ·文學評論 ·18.4萬字
本書作者是云南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納西學是以納西族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起源于19世紀6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以西方學者、傳教士、軍事人員游歷和介紹;這套叢書的出版,將全面詮釋、梳理納西學的研究,構建納西學框架,提練納西學的研究方法,展示納西學已有的研究成果,呼喚納西學學科建設的自覺。
李國文 ·文學評論 ·18.4萬字
《圍城內外:西方經典愛情小說的進化心理學透視》融文化與心理學于一爐,既富于形象性、趣味性又具有學術價值。是一套非常有品味的學術文化普及讀物,有良好的市場前景。“文學是人學”,而西方經典愛情小說可謂是愛情心理學的“百科全書”。文學名著中所提供的愛情心理學案例,既來源于現實生活,又具有現實生活的愛情往往所不具備的豐富、強烈和多彩。《圍城內外:西方經典愛情小說的進化心理學透視》從心理學的角度,解讀了西方文學名著中的經典愛情案例,呈現出了西方經典愛情小說所達到的心理學意義上的深度和廣度。
熊哲宏 ·文學評論 ·18.4萬字
本書選取歐芝克的十三篇短篇小說、三部中篇小說以及五部長篇小說作為目標文本,主要包括緒論和五個章節的內容以及結論。從非猶太人視角,解讀歐芝克小說表現出的猶太性。運用流散理論,從女性主義、新歷史主義、后現代敘事研究等視角,闡釋其文學觀、歷史觀、自然觀、女性觀,分析歐芝克如何繼承、發展當代美國猶太小說呈現猶太性的主要特征,將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表現出獨特的猶太性,豐富了當代美國猶太小說猶太性的文學表現。為我們了解這位女性作家提供了一種研究途徑。
肖飚 ·文學評論 ·18.3萬字
《醒世恒言》是明末馮夢龍纂輯的白話短篇小說集,與之前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一起合稱“三言”,在“三言”中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部。《醒世恒言》所收錄的多是成熟的話本小說,共有四十篇,這些故事有反映愛情婚姻的、有譴責吏治黑暗的、有謳歌行俠仗義的,故事情節離奇曲折,人物個性鮮明,充滿情趣,令人百讀不厭。本書在每篇故事前都做了簡短的精要簡介,對小說情節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和點評,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故事,領悟其主旨。
(明)馮夢龍 ·文學評論 ·18.3萬字
本書主要探討中國現代作家評價機制的生成及演變以及導致這種生成及演變的主要因素,這些因素包括文化權威、政治權威和市場權威。本課題既面向現代文學,同時又超越現代文學。對影響中國現代作家評價的多種因素均加以考察。
蔡長青 ·文學評論 ·18.3萬字
西部文學在中國當代文學的版圖中,是一座不可或缺的高原。這里產生過一些地標式的作家和作品。西部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和少數民族的聚居地,因其相對封閉、落后、邊遠的特點保存了豐富的民間文化。由于這些民間文化都內化為西部人的日常生活,自然也成為西部作家所要描寫的主要內容。因此,從西部民間文化入手來研究西部文學,便是找到了西部文學的靈魂與血脈。本書是第一次從民俗、民間信仰、民歌、方言等民間文化的視角全方位地對西部文學進行考察和研究,不僅為西部文學和當代文學開啟了一個廣闊的美學空間,而且也為西部文學的研究與創作尋找到豐富的精神資源。
徐兆壽 ·文學評論 ·18.2萬字
本書的內容是來自國內十幾所名校的世界文學領域的翻譯家和權威學者對16部美國文學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名著進行深入淺出地解讀。他們從作者經歷、時代背景、故事情節到全書精華,緊貼原著進行條分縷析地講解,告訴讀者名著好在哪里,如何閱讀一本好書,講述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紅字》《老人與海》《飄》《麥田里的守望者》《瓦爾登湖》等這些世界名著,基本涵蓋了初中、高中課程的必讀書目,非常適合中學生拓展課外閱讀的視野,豐富自己的閱讀量。在有限時間里讀最好的書,這套書對于喚醒閱讀興趣、提升人文素養大有裨益。
柳鳴九 王智量 藍英年主編 ·文學評論 ·18.2萬字
本書首先對多麗絲·萊辛的生平與作品做了簡要介紹,隨后將萊辛部分作品中的語言美分為語言的聲色美、語言的聯系美、語言的均衡美、語言的側重美、語言的變化美、語言的含蓄美六大類,并將各類語言美所賴以實現的、萊辛在其作品中嫻熟運用的二十一種修辭手段予以較為系統的分析,每一種修辭手段的分析都是以例句為中心,結合語境,從語言美的角度作文學效果分析。本書可以幫助萊辛作品的讀者從修辭角度欣賞其作品中的文學效果和語言美,同時也能幫助英語專業的學生更多地了解、更好地掌握英語修辭手段,提高語言欣賞能力。
張金泉 ·文學評論 ·18.2萬字
本書精選出了卓文君、白居易、柳永、李清照、朱淑真、管道升、李商隱、陸游、納蘭性德、蘇曼殊、胡適、戴望舒、徐志摩、席慕容,英國詩人白朗寧夫人和印度大詩人泰戈爾等十六位在中外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愛情經歷豐富、愛情詩成就卓著的杰出詩人,對其愛情經歷與優秀愛情詩作進行了細致解讀,力圖幫助讀者在審美鑒賞與對照反思中去思考愛情,從而構建出一種健康、和諧的愛情理念和生活理念。
劉淑青 ·文學評論 ·18.2萬字
本書分作家論、作品論、讀者論、比較論、附錄五大部分,主要內容涵蓋張恨水生平與創作道路、張恨水的文學成就、張恨水代表作的藝術特色、張恨水小說熱持續不衰的社會與文化根源、張恨水與同時代作家的交往與比較等,把張恨水及其作品放在中國文化和中國文學大背景下考察,引導讀者走進張恨水的文學世界。
燕世超 ·文學評論 ·18.2萬字
《內心活動》精選了200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J.M.庫切寫于2000至2005年間的20篇文學評論。庫切在此深入討論了塞繆爾·貝克特、君特·格拉斯、加西亞·馬爾克斯、菲利普·羅斯等多位20世紀文學大師。他的每一篇文章乃至每一個詞都富于深刻的見解和敏銳的洞察力。本書看似頗具挑戰實則文風親和,平實而精準的寫作為讀者打開一扇得以欣賞那些不朽著作的文學之窗。書中評論的作家對于中文世界的讀者和出版人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導意義,相信如今仍是如此。
(南非)J.M.庫切 ·文學評論 ·18.1萬字
《來自東方的視角:莫言小說研究論文集》收錄了三十余年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學者的18篇論文。這些論文對莫言作品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討,從宏觀、微觀和比較三個方面給我們呈現了最富有啟發意義的莫言小說研究成果。宏觀的研究成果涉及的主題包括莫言與中國精神,莫言的啟示,魔幻化、本土化,民間性,敘事視角,歷史哲學,美學走向和文體創新等;微觀的研究成果則圍繞莫言創作的小說進行深入的剖析,涉及的小說主要有《透明的紅蘿卜》、《生死疲勞》、《紅高梁家族》、《豐乳肥臀》、《酒國》、《檀香刑》、《蛙》等。
蔣林 金駱彬主編 ·文學評論 ·18.1萬字
才學如何影響詩歌創作,與其說是定性問題,不如說是定量問題。不同的詩人,情況相差很大。蘇軾作為百科全書式的詩人,探討他的詩歌與才學之間的良性關系,可以從四個角度展開,即詩學與畫學、琴學、佛學和其他學問,它們對蘇軾的詩歌創作發揮了積極作用,與蘇軾詩歌風格的形成有著密切關聯。蘇軾是較早的“斜杠”詩人,他在文化藝術上的跨界探索,對于打破學科壁壘、走出象牙塔和舒適圈的文化藝術工作者、創作者和愛好者,都有不可估量、不可替代的價值。
關鵬飛 ·文學評論 ·18.1萬字
《水滸》是一部描繪英雄的書。《水滸》一書流傳至今,也給后人留下了無盡的話題。宋江起義是在梁山泊嗎?施耐庵為什么叫“耐庵”?燕青為什么叫“浪子”?張青和孫二娘是怎么成為夫妻的?李逵為什么叫“黑旋風”?九天玄女究竟是何許人?梁山好漢如何排座次等等。《全解水滸》就是一部從多層面、多角度,全面解析水滸重重懸疑的書,你可以從中找到你所要的答案,獲得閱讀原著所未有的精神享受。這正是:水泊八百里,草澤隱驕龍。若論英雄事,盡在此書中。本書從水滸版本、水滸作者、水滸江湖、逼上梁山、水滸人物、水滸智慧、水滸女人、水滸醫事、水滸地名、水滸懸案、水滸逸事等十幾個方面一一談起。所評之處,盡品其味。
老夫子 ·文學評論 ·18.1萬字
本書是作者多年從事研究的文化理論與價值觀比較等領域所發表的20余篇論文、譯文匯集一起,編輯成冊,由論文和譯文兩部分組成。論文內容主要聚焦于文化定義、構建比較價值觀的尺度體系、西方“后現代化理論”的驗證研究,以及中美蘇等國價值觀比較的實證研究等方面,對國內相關領域研究的欠缺起到填補和拋磚引玉的作用。學術譯文部分涉及到文化研究的諸多領域,例如宗教、人權、女權運動、資本主義、文化帝國主義、互聯網、傳媒、多元文化主義、馬克思和傳媒與文化研究等,內容主要涉及各國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對這些問題的剖析與解讀,對國內學者研究這些問題起到啟發與借鑒作用。
郭蓮 ·文學評論 ·18.1萬字
《楚辭集解》是明代嘉靖年間汪瑗的楚辭學著作,是一部頗有成就且有特色的楚辭注本。本書在厘清汪瑗生平、學術背景的基礎上,深入探討《楚辭集解》的成書過程、研究方法的特色,細致梳理了《楚辭集解》不同于舊注的新觀點,并探討汪瑗注屈的訓詁成果、注疏方法以及在文學傳承上的貢獻,同時對汪瑗的主觀臆測也進行了客觀評價,以展現汪瑗《楚辭集解》的整體風貌,評價其在楚辭學史上的地位。
趙靜 ·文學評論 ·18萬字
這是一本與閱讀有關的個人回憶。作者從兒時看過的動畫片、連環畫和漫畫寫起,回思求學、工作、旅行、搬家、社交的種種經歷,從讀到的故事情節、喜歡的作家和親身接觸到的人與事物中,也從在自己身上發生過的斑斑小事之中,探尋內心成長的蹤跡,試圖給命運繪出一個漂亮的形式。命運需要這樣的形式,在作者這里,它只能以文字來完成。書中所敘述的作家,從外國的康拉德、帕斯捷爾納克、加繆、海明威、懷特到中國的陳忠實,他們的寫作,都在作者經歷的某個階段點燃了他對勇敢的認識,而作家們所講述的故事里,主人公的失敗,或一樁樁事業的落空,又一再呼應了作者心中對生命的悲劇感。作者說,讀書讓他在認識人本質的卑微的同時,繼續對人抱有想象,在徹底的虛無心態之中留住夢想和激情。《勇敢的人死于傷心》所記錄的,正是抵達這一內心狀態的過程。
云也退 ·文學評論 ·18萬字
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余恕誠就應邀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撰寫唐詩賞析文章。后來又連續承擔《唐詩鑒賞辭典》《唐宋詞鑒賞辭典》等多部鑒賞書籍的撰寫任務。余先生于唐詩,可謂心有靈犀,分析細膩親切,鞭辟入里,沁人心脾。本書收入余先生撰寫的鑒賞文章100余篇,或長或短,以唐詩為主,另有少量宋詞、宋詩等鑒賞文章。
余恕誠 ·文學評論 ·18萬字
本書是作者在出版工作生活中留下的痕跡。共分三輯:第一輯“書林漫步”為書評文章。第二輯“出版人語”為出版工作科研文章。第三輯“歲月痕跡”為作者為他人著作寫的“序”與“跋”,以及一些書與人的故事。
周百義 ·文學評論 ·1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