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錄了沈從文筆下有關愛的書信、小說、散文、詩歌。書信既選有作者寫給妻子張兆和的情書,那些炙熱的情感令人動容;又選有作者寫給家人、朋友的書信,字里行間皆是對妻子的眷戀。小說、散文、詩歌收錄有《三三》《雨后》《月下》《我喜歡你》《讀夢葦的詩想起那個“愛”字》等情感代表作。“愛”字雖人人知道,但是真懂得它的意義的人卻很少。讓我們在沈從文極為浪漫的文字中,尋找短暫生命中的永恒愛情。
沈從文 ·名家作品 ·8.8萬字
該書系“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叢書之一種,精選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阿來的散文作品。收入《聲音》、《界限》、《露營在星光下》、《看望一棵榆樹》、《清晨的海螺聲》、青藏筆記系列、病中讀書記系列,以及他的多篇演講稿,題材豐富,內容生動,既有旅行途中的所見所聞,也有穿越歷史的故事流傳與深沉哲思。這本散文集從不同側面展示了阿來散文創作的面貌,凝結了作者多年來的思考,流露出對自然深深的喜愛和贊美,表達了對歷史與文明的敬畏。
阿來 ·名家作品 ·13.5萬字
本書為國家一級作家和谷先生文集,共14卷本,收錄了作者在不同時期公開發表的重要作品,分為散文、詩歌、紀實、傳記、小說、劇作、文論若干分卷。其中包括了原版于陜西人民出版社的《原野集》《市長張鐵民》《和谷詩選》《1983安康大水災》,作家出版社的《柳公權傳》《還鄉》,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遠行人獨語》《國風》,上海文藝出版社的《無憂樹》,百花文藝出版社的《野生地》等,反映了作者四十多載文學寫作收獲之概貌。
和谷 ·名家作品 ·11.1萬字
楊朔的散文創作開始于新中國成立前,主要描寫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火熱的戰斗生活;新中國成立后則有不少反映抗美援朝戰爭的通訊特寫;50年代中期,楊朔散文轉向抒情的“詩化”風格——從1956年《香山紅葉》發表,陸續有《海市》《荔枝蜜》《茶花賦》《雪浪花》等名篇問世,被冰心贊為“稱得上一清如水,樸素簡潔,清新俊逸,遂使人低徊吟誦,不能去懷”。本書精選楊朔1938年到1963年二十五年間不同時期的散文作品61篇,除了上述的抒情散文名篇之外,還包括描寫戰爭生活的《潼關之夜》《鴨綠江南北》《春在朝鮮》等;歌頌新中國建設的《戈壁灘上的春天》《永定河紀行》等;以及海外游記《埃及燈》《印度情思》《赤道雪》等。另有作者不同時期的照片15幅,圖文并茂,更好地讓讀者領略作者的創作風貌。
楊朔 ·名家作品 ·15.9萬字
“中國現當代名家散文典藏”是匯聚20世紀以來中國散文史上的“名家、名作”,由權威編委會選定、人文社編輯校訂的一套中國現當代散文“權威定本”,共約80種。該叢書的編輯出版,體現出人文社在散文體裁出版領域的權威性、經典性,并力圖引導以青年讀者為主的大眾散文閱讀的審美趨向。其中本選題作者鐵凝在小說創作之外,在散文寫作方面也頗有建樹,尤其是懷人記事、藝術鑒賞、海外記游類散文,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和頗為闊大的氣象。
鐵凝 ·名家作品 ·18.4萬字
《我們在古城樓上》收錄了林徽因在建筑、美術領域的精美論著,注釋詳盡,校勘嚴謹。書中對中國建筑的特征、發展以及城市規劃進行了詳細介紹。作品深入淺出、審美獨特,既科學嚴謹,又因清新優美的文字而別具風韻,古典韻味濃郁。嚴肅的建筑學文字在林徽因筆下也異常優美,充滿靈氣和想象,閱讀間,似雕梁畫柱如入仙境。
林徽因 ·名家作品 ·10.3萬字
《吳伯簫散文》是《中國現當代散文典藏》之一種。《中國現當代散文典藏》是匯聚20世紀以來中國散文史上“名家、名作”、由權威編委會選定、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校訂的一套中國現當代散文“權威定本”,共約80種。該叢書主要以大學生和學者為讀者對象。每個入選作家選編一本書,每本書字數在20萬字上下,選文按照寫作時間排序,并按照內容分成類似“談讀書”“懷人”“寫景”等小輯排列。每本書前綴編委會、出版說明、導讀,內文附黑白插圖。吳伯簫是當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曾任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散文創作自成一格。
吳伯簫 ·名家作品 ·18.4萬字
《枕草子》是日本平安時期女作家清少納言的隨筆集,傳世千年。《枕草子》與《源氏物語》并稱日本古典文學雙璧;與《方丈記》《徒然草》并稱日本三大隨筆。《枕草子》的內容大約可以分作三類:一是類聚。列舉“快心”“稀有”“可惜”等事,“高雅”“可愛”“可看”等東西,以類相從,只是更為擴大,并及山川草木各項,有美的也有丑的,頗極細微;二是日記。皇后定子逝世后清少納言離開宮廷的幾年中,回憶宮中舊事,不勝感念,遂加以記述;三是感想。草木蟲魚、四季變換、舊人舊識、宮中見聞,無一不引起清少納言的感慨與情思。
(日)清少納言 ·名家作品 ·14.2萬字
莎士比亞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偉大的劇作家、詩人,其戲劇在世界范圍內影響巨大,是難以逾越的文學高峰。本版精選《哈姆萊特》《奧瑟羅》《李爾王》《麥克白》《羅密歐與朱麗葉》《雅典的泰門》六個代表性悲劇故事,展現了莎劇生動的人物形象、巧妙的情節設置與豐富的人文情懷。
(英)威廉·莎士比亞著 伊迪絲·內斯比特改寫 ·名家作品 ·3.8萬字
如何寫花?“每一朵盛開的花像是一個張滿了的小小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船,船艙鼓鼓的。”如何寫云?“小朵匯成大朵,如堆綿,如積雪。一會兒,綿和雪變化成一群白羊,一只大狗——狗是在牧羊嗎?”如何寫人?“母親的愛護,許多細微曲折處是說不完,也無法全捕捉到的。但也就是因為有這些細微曲折才形成一個家,這個家處處都是活的,每一寸墻壁、每一寸窗簾都是活的。”如何寫事?“在清華園中長大的孩子對北平的印象不夠豐富,而夢里塞滿了樹林、小路、荷塘和那一片包括大禮堂、工字廳等處的祥云繚繞的地方。”《好一朵木槿花》是茅盾文學獎得主宗璞給孩子的散文集。全書共分為四輯,從狀物、繪景、寫人、敘事的角度出發,收錄了三十六篇文章,其中包括《紫藤蘿瀑布》《丁香結》等收入語文課本、考試試題的著名篇目。宗璞的散文不少都充滿童心,以孩子的視角觀察著生活,呈現了孩子眼中的世界,使之成為輔助孩子進行閱讀和寫作等語文學習、認識人生、培養正確價值觀的優秀作品。
宗璞 ·名家作品 ·7.3萬字
《時間的鄉愁》是當代文學大家余光中遺作。書中初次結集出版余光中生前未及出版的散文、詩歌、評論,并由余光中之女余幼珊深情代序,追憶一代大師ZUI后生命中的智慧時刻。書中包括余光中深情懷念親人、友人的抒情散文、晚年仍致力于文學、藝術研究而作寫的評論,散文、書評、詩論、樂評,涵蓋余光中創作的四度空間:詩、散文、評論、翻譯,內容豐富、廣博、不拘一格。以詩性的語言寫散文,以散文的文采寫評論,情感深沉真摯,文風厚重深刻。是其晚年創作的集大成作。
余光中 ·名家作品 ·11.1萬字
收入作者散文四十四篇,分為五輯:人生除以七、京都之什、北大荒斷簡、音樂筆記、父親母親,約十八九萬字。作者用質樸而誠懇的筆觸,描摹出生活的最本質機理:善良、真摯、熱忱、柔軟。他寫普通人不是平面、靜止的,而是注重生活的紛紜復雜與多樣性,給人以豐滿的立體感,比如《人生除以七》《面包房》等。回顧往事的沉思之作《父親》《母親》不僅表達了作者對父母的懷念,還傳遞了抵御世間炎涼的力量。寫人寫史、寫事寫景,生活點滴,朝花夕拾。此外,關于音樂家的故事與對古典音樂的思考,則表現了作者對音樂的欣賞與熱愛。
肖復興 ·名家作品 ·18.4萬字
《隔水呼渡》是余光中與妻子、友人到各地旅行后寫下的游記,所述地區有臺灣南部之風景,更遠及英國、法國、德國、瑞士、西班牙、泰國。余光中恰如其份地表現感官經驗,令讀者享受到了逼真的“臨場感”;他的游記也有別于地方志或觀光手冊,全在文中有“我”,有一位活生生的旅人走動在山水或文物之間。抒情寫景之中有博學深思。跟隨詩人的腳步,在行走中認識自己。
余光中 ·名家作品 ·9.8萬字
中華散文,源遠流長。數千年的散文創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狀景、或懷人……莫不反映出時代的風云變幻和人們的思想情感。中華散文的這些優良傳統在二十世紀以降的新文學那里,不僅得到了全面傳承,且不斷有所創新、有所發展。本書為著名作家、文學泰斗王蒙先生的經典散文新作,收錄了其在不同時期創作的六十余篇代表作品,包含懷人、憶舊、旅行、讀書、社會、歷史、文學等諸多方面,較全面地反映了作者散文創作的藝術成就——流暢的語言、澎湃的詩情、樂觀的態度,對世界敏銳的觀察和對時事深刻的思考。
王蒙 ·名家作品 ·17.6萬字
想念,是生命的延續,記憶的永恒。想念,是擁有的另一種形式。想念往往不是刻意的,它出現在很多我們無法控制的瞬間。看電影、聽首歌,望著一張相片的時候,或者,就是在閉起眼睛的那一刻。本書從先生的眾多著作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美文33篇,分為4個主題:一生愛情、山河故事、湘情難忘、過往回憶。本書里有沈從文對妻子張兆和的濃濃愛意,“為你的緣故,我愿自己是個詩人;也有沈從文紀念湘西的快樂回憶,“心中最難舍,是對故鄉的思念;更有感懷友人、自我審視的從文自傳。那年、那人、那景、那情,不經意間,便觸動心扉。想念中的美好,總在不經意間呈現。
沈從文 ·名家作品 ·10.1萬字
叔本華(1788-1860),德國哲學家,悲觀主義與非理性沖動的主要闡釋者,后世生命哲學與存在主義哲學的先驅,黑格爾絕對唯心主義的反對者,自稱為康德的唯一繼承人。以優美的文體描述但丁式的苦難世界觀,以“藝術”為唯一擺脫意志束縛的“短暫的救星”。因受同代人冷遇而憤世嫉俗,但堅信自己所代表的真理會得到最后勝利。直到去世前幾年,其哲學方為世界所重視。本書收錄了其散文名篇,包括《自我思考》《論寫作與風格》《論博學與學者》《論閱讀與書籍》《論天才》《論教育》《比方,譬喻和寓言》《關于可笑性原理》《論歷史》等。
(德)叔本華 ·名家作品 ·18萬字
邦佩里古斯特房產公證人奧諾哈·格拉巴茲先生出面,特公證以下事項:“在場當事人加斯巴爾·米蒂菲奧先生,維威特·科爾尼耶之夫,原西卡里耶爾房產的所有者和居住者,在諸位的見證下將其名下該處房產售予來自巴黎的詩人阿爾封斯·都德先生,并當眾承諾其本人已在做出經濟和法律擔保的前提下,償還了與該房產相關的所有債務,該房產現無任何債務、利轉讓和抵押問題。“該房產為一座風力面粉磨坊,坐落在羅納河谷,位于普羅旺斯中心,所處的山丘四周有繁茂的松樹林和青翠的橡樹林環繞。磨坊已廢棄二十年有余,現已無法磨面,里面爬滿了野葡萄藤、苔蘚、迷迭香和纏在風車上的一堆叫不上名字的綠色藤蔓植物。
(法國)阿爾豐斯·都德 ·名家作品 ·14.1萬字
全書收入《我的學生時代》《創造十年》《創造十年續篇》《今津紀游》《水平線下》五集,為郭沫若“學生時代”之完整記錄。雖然彼時的郭沫若已絕非“學生時代”之年歲郭沫若的文字處處彌漫著不老的青春情懷。因其自傳文字不似別的名家的“回憶錄”,而回到“當時”,于是,我們看到了一個“當時”的郭沫若、“真實”的郭沫若,一個浪漫多情與天性風流的郭沫若、個性張揚與勇于自我解剖的郭沫若。
郭沫若 ·名家作品 ·18.9萬字
本書精選何其芳的散文作品,包括何其芳散文代表作《畫夢錄》中的《黃昏》、《獨語》、《夢后》等名篇,以精致嫵媚、夢幻一般的詩境,體現出一名孤獨者的內心想象,以及被壓抑的熱情;同時,還從作者的《還鄉雜記》中,遴選了代表性的散文《樹蔭下的默想》、《貨郎》等,體現出作者在鄉村生活的體驗與感受中的內心之變。除此之外,本書還選編了何其芳延安時期的散文《川陜路上雜記》《我歌唱延安》等體現了革命精神和人道關懷的作品,以及作品序跋、《寫詩的經過》《一個平常的故事》等文章,充分展現了何其芳的文學觀念,也展現了其創作道路。
何其芳 ·名家作品 ·15.8萬字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收錄魯迅先生10篇回憶性散文,文集以記事為主,飽含著濃烈的抒情氣息,抒情中夾以議論。這些文章有的側面地反映了魯迅先生青少年時期的生活,以及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也有的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或丑惡或怪誕的現象,同時反映了舊中國一代有志青年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富有強烈的感染力。全書描寫充滿志趣的同時不乏對時弊的針砭,讓人體味故事的同時引發對時代的思考。
魯迅 ·名家作品 ·4.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