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曾國藩家訓
會員

曾國藩逝世后,光緒二年(1876),由光緒帝親自下詔,曾國藩的門人李瀚章編纂、李鴻章校勘,編刻了傳忠書局版的《曾文正公全集》。包含【《首卷》一卷、《奏稿》三十卷、《十八家詩鈔》二十八卷、《經史百家雜鈔》二十六卷、《經史百家簡編》兩卷、《鳴原堂論文》兩卷、《詩集》四卷、《文集》四卷、《書札》三十三卷、《批牘》六卷、《雜著》四卷、《求闕齋讀書錄》十卷、《求闕齋日記類鈔》兩卷、《年譜》十二卷】《曾文正公家書》(《曾國藩家書》)十卷附《曾文正公家訓》(《曾國藩家訓》)二卷,刊于光緒五年(己卯,1879),晚于《曾文正公全集》三年。在曾國藩的所有著作中,影響最大、傳播最為深廣。【《曾國藩家訓》共收文章121篇,一篇《日課四則》,其余的120篇書信,一篇寫于咸豐六年(1856)、一篇寫于同治九年(1870),其余118篇皆寫于咸豐八年(1858)至同治六年(1867)之間。】《曾國藩家訓》基本上是一個五六十歲的父親在十年間寫給一個二十歲到三十歲、一個十歲到二十歲的兒子的書信匯編。(曾國藩生于嘉慶十六年(1811),曾紀澤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曾紀鴻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咸豐八年(1858),曾國藩48歲,曾紀澤20歲,曾紀鴻11歲;同治六年(1867),曾國藩57歲,曾紀澤29歲,曾紀鴻20歲。)在《曾國藩家訓》里,曾國藩對于他的兩個兒子,是不同的人生角色。(是慈父,亦是良師,亦是益友。)《曾國藩家訓》的核心內容則是學業(yè)教育和家風建設。對子女的教育涉及修身、治學、持家。《曾國藩家訓》一書,語言醇厚,感情真摯。上至經邦緯國、濟世救民之道的闡發(fā),中及進德修業(yè)、讀書求學的方法指導,下至人際瑣事處理和家庭經濟生計的經驗建議,可謂事無巨細,纖悉無遺,可謂曾國藩一生主要活動及其治政、治家、治學之道的生動反映,蘊含了其處世應變的哲學體悟和思想精髓。

檀作文譯注 ·文集 ·13.9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宁县| 米林县| 天等县| 北碚区| 天等县| 昌平区| 田阳县| 渭南市| 获嘉县| 新源县| 盐津县| 浦北县| 怀来县| 无棣县| 太谷县| 平江县| 稻城县| 布尔津县| 高台县| 霸州市| 余江县| 蓬溪县| 永登县| 佛学| 广昌县| 内江市| 灌阳县| 西林县| 宜春市| 武邑县| 海城市| 磐石市| 乌拉特后旗| 安多县| 会同县| 涡阳县| 汾阳市| 玉田县| 凭祥市| 博湖县| 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