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戴逸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學界泰斗,他為一些學術著作撰寫的序言中,既有對相關著作的評價、推介,也有自身多年史學研究的史識、史論,本書正是從戴逸先生多篇序言中挑選出來的精華結集,特別如《<清代人物傳稿>序》《<李鴻章全集>序》“國家清史編纂委員會文獻叢刊、檔案叢刊”總序等重要學術著作的序言,還同時體現了著作的編寫歷程。
戴逸 ·文集 ·20.5萬字
2015年7月5日至7日,“陜北歷史文化暨宋代府州折家將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在陜西省府谷縣召開。本書即以此次會議為基礎,精心挑選與會論文30篇,又收錄了學界有關府州折家將研究4篇學術論文后編輯而成。本書是繼2014年出版的《府州折家將歷史文化研究論文集》以來有關府州折家將歷史文化研究的又一力作,是陜北歷史文化研究和府州折家將研究又一本重要學術成果匯集。
折武彥 高建國主編 ·文集 ·31.2萬字
本書為《孫昌武文集》之一種,為作者多年來撰寫關于佛、道與文學研究文章的合集,其中既有研究論文,也包括佛學文獻的點校說明等,內容則涵括佛教、道教與中國古代文學關系,各自成篇,涉及文人的思想、佛道創作、文學理論、文獻整理等。通觀本書,則可窺知佛、道對中國古代文學巨大影響的大致脈絡。
孫昌武 ·文集 ·29.8萬字
《史學與史籍七種》包括《歷史研究法》、《史籍與史學》、《中國史籍讀法》、《史通評》、《文史通義評》、《古史家傳記文選》、《史籍選文》等。其內容大都是呂先生為指導青年學子閱讀史籍、開示史學研究門徑而作,對于年輕一代的史學愛好者與研究者仍然具備很高的指導意義與參考價值。
呂思勉 ·文集 ·43.6萬字
紀德的日記從一八八七年他十四歲寫起,直到一九五〇年他逝世前為止,在二十世紀所有的作家藝術家當中都堪稱絕無僅有。從他的日記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道德觀的形成、他的海量的閱讀,他的著作的起源和經歷,他的同性戀癖好甚至他數次獵艷的詳細經過,這些內容都是他最少雕飾的“自傳”,使他成為一位真正的藝術家和思想家,成為另一位蒙田。
(法)安德烈·紀德 ·文集 ·25.7萬字
本書收錄了20多位調研員對四川、江西、安徽等農民工大省的40多位農民工創業者以及20多位基層干部的訪談,記錄了農民工創業者創業路上的艱辛和喜悅。他們的經歷,對于相關部門、研究者乃至正籌劃創業的農民工來說都是難得的參考。
操家齊 ·文集 ·22.4萬字
全集是對丁玲一生文學創作的全面總結。收入她六十年間創作的小說、劇作、詩歌、散文、評論、雜感、講話、回憶錄、論文等四百三十萬字,分成十二卷。第一、第二卷為長篇小說,第三卷為短篇小說,第四卷為短篇小說、詩歌、劇作,第五、第六卷為散文、隨筆,第七、第八卷為散文、雜感,第九卷為序跋、評論,第十卷為回憶錄,第十一卷為家信、日記,第十二卷為書信、年表。全集中相當數量的書信和日記都是經過四處搜尋,首次公開出版。
丁玲 ·文集 ·29.3萬字
該書為全集,收錄了張中行先生的所有作品,編排的順序為“成名作”、人生哲學、學術著作,包括佛學、語言、語文,再次為詩詞,自然接合自作詩集、自傳,后面是雜文。全集主要包括先生最有影響力的負暄系列作品,即《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人生哲學《順生論》,佛學著作《禪外說禪》《佛教與中國文學》,學術著作《文言和白話》《文言津逮》《作文雜談》,詩詞著作《詩詞讀寫叢話》及其習作《說夢草》,自傳《流年碎影》,雜文《散簡集存》等。這些作品或記舊人舊事,或談學論理,或探究人生......鉤玄提要,百煉工純,以其見識之深邃,文筆之獨特,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
張中行 ·文集 ·29.8萬字
杰夫·戴爾用他創意非凡的浪漫小說以及精彩的、無法歸類的非虛構作品,贏得了大西洋兩岸熱情粉絲的傾心。同時,他還寫出了一些最機智、最精辟的評論,涉及的主題令人吃驚——音樂、文學、攝影和旅游新聞——在戴爾的筆下,成為一種不可抗拒的自我報道。《人類狀況百科全書》收錄了杰夫·戴爾25年來的散文、評論和不幸的經歷。書中,他在阿爾及利亞追尋加繆的影子,回憶八十年代布里斯頓的救濟金生活;他反思爵士樂的地位,也反思高級時裝和當代藝術。無論他寫的是什么,他的回答始終會令讀者驚訝。對他來說,批評家的反思工作和小說家對生活經驗的承諾之間沒有任何分歧:它們是相互啟發的方式,以銳化我們的認知。
(英)杰夫·戴爾 ·文集 ·32.9萬字
本書收錄了谷崎潤一郎與第三任妻子松子及松子之妹重子之間來往的一批書簡。松子是谷崎第三任妻子。谷崎一生結婚三次,前兩次婚姻都十分短暫,感情經歷豐富,遇見松子后卻數十年如一日的深情款款,將其視為自己文學創作的源泉和美的維納斯。本書透過塵封數十載的文字,呈現谷崎潤一郎的曠世之戀,還原一段不同尋常的愛情,是研究谷崎潤一郎文學的重量級資料。
(日)千葉俊二 ·文集 ·25.8萬字
《草嬰譯著全集》是著名俄蘇文學翻譯家草嬰先生畢生翻譯、創作的文學作品全編,共計21卷,約700萬字。其中,12卷收錄草嬰翻譯的以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小說全集為主的俄國經典文學作品;7卷收錄草嬰翻譯的包括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肖洛霍夫、萊蒙托夫等作家作品在內的反映蘇聯衛國戰爭和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作品;1卷收錄草嬰關于俄蘇文學和文學翻譯問題的個人著作;1卷搜集草嬰歷年來在各報刊雜志中發表的翻譯文章。本卷為:草嬰譯著全集第十五卷,包含《新墾地》(卷一)。
(蘇)肖洛霍夫 ·文集 ·22.2萬字
一本不同于學院派的中國現代文學史。孫郁先生集多年之所學所感所見所得,從獨特的角度論述民國時期的文學風格與流派,品評作家和作品。全書共分15個專題,內容涉及清末民初的文學生態,新文學起點、舊派小說、舊詩詞、新詩、學人筆記、梨園筆意、左派小說、草根文學等歷史敘述,以及魯迅、周作人、老舍、曹禺、沈從文、張愛玲、錢鐘書、蕭紅等多位作家及其作品評價,別開生面的還原了民國時期的文學現場。見解深刻,文字優美,讀來趣味盎然。
孫郁 ·文集 ·21.9萬字
《摸進人性之洞》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周大新的散文集,收錄于《周大新文集》散文卷。這本散文集是《周大新文集》中散文三卷之一,包括了九十多篇創作于不同時期的散文佳作。其中,上卷主要是關于人性的思考和闡釋,下卷則是“行萬里路”的游記及感受,基本薈萃了他幾年來思考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歷史、人與自我、人與文學的種種心得。其深邃的感性思緒,綿密的理性剖析,都充盈著真誠和樸實的人間煙火味。
周大新 ·文集 ·20.3萬字
經典是經過時間的沉淀與千淘萬漉的洗滌后留存下來的精品,它們是人性的感悟,是人生的詮釋。經典的意義在于常讀常新,無論時光如何的荏苒,它依然是讀者書架上不變的風景。《中外經典散文讀庫》之《中外經典散文讀庫:情境·情感(人生卷)》收錄了由臺精農、丁玲、徐志摩、梁實秋、高爾基、愛因斯坦等人創作的經典散文作品。
《伴隨》編輯部編著 ·文集 ·23.3萬字
丁玲 ·文集 ·24.1萬字
《長在中原十八年》是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周大新的散文集,收錄于《周大新文集》散文卷。這本散文集是《周大新文集》中散文三卷之一,包含了一百多篇散文作品。這卷基本上可稱為“故土親情”卷,作家飽含深情地回憶了年少往事、鄉土親情,以及求學當兵的種種人生感悟,從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作家周大新從一個鄉下少年走向成熟作家的命運軌跡。
周大新 ·文集 ·20.8萬字
本書以多樣化的敘事風格,展現了2012—2017年度大連市中短篇小說創作的高原景色。這些入選作品中的絕大多數都發表于省級以上報刊,發表之后,又被《新華文摘》《小說選刊》《小說月報》等權威選刊轉載,或被年度優秀中短篇小說選本收錄,這些作品中又有多篇作品,分別榮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小說選刊》雙年獎、《中國作家》“劍門關文學獎”和遼寧文學獎等多種文學獎項。
張金雙主編 ·文集 ·42.9萬字
《弦歌激揚》把“流金歲月”作為首篇,講述樂山師院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情,其目的在于重拾記憶、重溫往事,讓40年校慶成為我們回望奮斗、共憶美好的情懷盛宴;在于不忘初心、堅守夢想,讓建校40年成為我們接續奮斗、繼往開來的力量之源。把“校友風采”作為第二篇章,其目的在于把這些激揚奮進、感人肺腑的校友故事傳遞出去,為新一代樂師學子樹立楷模,鼓舞母校與校友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馳而不息、繼續奮進。
陳立志 ·文集 ·21.9萬字
收錄作者近年來創作的散文和短篇小說若干篇。
李國文 ·文集 ·21.5萬字
本書是劉夢溪先生書稿,概述其對學界先賢學術思想的研究、講述其與中外學界名人的交往、評點諸多學人的學術觀點與著作,兼及自己的學術研究歷程。書稿成于作者八十周歲,故曰“八十夢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親自組織參與許多重要的文化活動(成立中國文化研究所、創辦《中國文化》等),使其得以廣泛接觸國內外中國歷史、考古、文學、哲學等領域的碩學耆老,了解他們的個人經歷、學術觀點、學術創獲,尤其是他通過訪談或者沙龍的形式,對許多學者的言行進行了詳細地記錄,通過作者的筆,我們可以看到諸如王國維、陳寅恪、馬一浮、錢鍾書、趙樸初、季羨林、何炳棣、湯一介、余英時、李澤厚、龐樸、金耀基等人一些不太為人熟知的方面,是作者為這些人的畫像,這類文字具有廣泛的讀者,自有其出版價值。
劉夢溪 ·文集 ·46.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