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本書讀透馮唐30年創作精華。關于金錢、名聲、勝負、感情、生命、無常、終極,金線之后的人生智慧,在這本書中深度領悟。全書分為如何做自己、很多了不起和錢沒關系、如何對待情感、文字打敗時間等七個章節,收錄雜文、小說、詩歌《如何成為一個怪物》《活著活著就老了》《茶與酒》《難能的是當一輩子“流氓”》《愛情》《致女兒書》等知名篇目。馮唐半生經典集大成之作,寫給過往青春,寫給此時青春,寫給春風十里的你。
馮唐 ·現當代隨筆 ·11.4萬字
這本書是重度抑郁癥患者左燈對自己經歷過的抗抑郁過程的全程直播。2017年9月下旬,由于某些原因的觸動,左燈的抑郁癥被誘發。在經歷了病發、懷疑、確診、病重、自殺、送醫等一系列“精彩紛呈”的事件以后,左燈被送進精神病院,可謂踏上了“人生新征程”。在這本書中,左燈記錄了自己在精神病院經歷的一切。通過她的文字,我們可以切膚體會到,抑郁癥患者的真實感受。
左燈 ·現當代隨筆 ·14.2萬字
梁老師從十萬張攝影作品中甄選世界的側影和生活的剪影,既在其中,又在其外,在陌生的遠方追尋類似的情緒,送給風雨兼程的人們。“因為不用走遠,換一種旅行者的眼光,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就會有無窮的發現。”和梁老師一起行走在路上。去旅行,去發現,去打開。去延展生命的廣度,探索思維的深度,詩意地行走在山重水復的路上,將隱藏在視覺深處的萬千氣象告訴四面八方。當你走過這個世界,你就會活過,愛過。
梁永安 ·現當代隨筆 ·7.9萬字
劉同全新隨筆,十年蛻變之作。希望每一個故事,都能幫你撬走一些內心的藤壺。這本書是最劉同的一本。坦陳所有,那些突然到來的低落時刻,跌落谷底再把自己托起的自救人生。他從低谷歸來,教你撫平所有焦慮。曾經“越努力,越幸運”,現在“越努力,越疲乏”。書中六章三十篇故事里,有跌落時刻,也有自救辦法,自風暴起,至平靜止。人生的幸福不是和別人比較,而是活在自己可控的生活里。每個人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自己。你的人生不是只有一次四季,只要你懷揣著心里的那顆種子,低頭滋養它,那就是你一次又一次的春天。劉同說,書名是最好的祝福。愿你讀完這本能明了:有風有浪時,就稍作休息,不必對抗。等一切風平浪靜,再出發也來得及。
劉同 ·現當代隨筆 ·10.6萬字
本書收錄了丁聰創作的472幅漫畫,是丁聰根據古代典籍中的歷史事件、寓言故事、趣聞笑談來繪制的,一文一圖,蘊含哲理,有諷刺,有幽默。本書在丁聰生前曾以《古趣圖》為書名,分一集二集出版。由于原來文字直接取自古籍,文白不一,為了增強普及度,責編把原來文字都轉述成了現代白話,書名也改為“丁聰古趣漫畫”。
丁聰繪 ·現當代隨筆 ·3.1萬字
本書為央視《朗讀者》第二季同名平裝系列圖書第二輯,由節目制片人、總導演、主持人董卿主編。本書依托第五到第八期節目分為四章,每章內有主題詞導語、朗讀亭、朗讀者小傳、訪談、讀本等板塊,配上節目劇照和人物精修圖,通過AR技術實現文字、圖片和視頻的互動。本書著力用文字凝練并提升節目的文化品質與精神內涵,助推全民閱讀,傳播文化精品,希望讀者“通過朗讀愛上閱讀”。部分篇目由于版權原因,暫未收錄在本書中。
董卿主編 ·現當代隨筆 ·11.6萬字
全書以小狗的視角出發,探索人類世界。在狗狗眼里,人類有哪些奇怪表現?為什么有那么多事物分散人類的注意力?隔花人和綿羊以小狗的口吻講述生活感悟與百變心情,在積極向上的整體基調中縈繞著淡淡的愁緒與傷感。生活中有一場又一場落下的暴雨,但仍需步履不停,勇敢向前,迎來多云轉晴的好天氣。
隔花人著 大綿羊BOBO繪 ·現當代隨筆 ·5760字
《吃好,喝好,日子過好》精選蔡瀾80多篇經典小品文。他寫美食,活靈活現,讓人如身臨其中,就像是一盤子珍饈美味擺在了你的面前一樣。他寫女人,色而不俗,千姿百態,美和丑躍然紙上,令人捧腹之余又覺回味無窮。他寫生活,任性灑脫,通透豁達,看似老不正經,卻處處透露著人生睿智。本書內容涉及美食、人生、愛情、男女,甚至是飲茶喝酒、抽煙運動,文章活潑有趣亦有禪機哲理。吃好,喝好,日子過好,把這三件事做好了,就是一個完滿的人生。愿你每天都能好好吃飯,懂得生活,熱愛生活。
蔡瀾 ·現當代隨筆 ·8.5萬字
蔡瀾文字風格強烈,一讀就知是他所寫。吃喝玩樂,怎么舒服怎么來,生氣就破口大罵,這份真性情實在喜歡。《人生何不盡興》收錄了蔡瀾百余篇經典小品文,用四個主題將生活講透。論有趣:人生在世,最要緊的是有趣和快活;品女人:當一個美女,需要時間的浸淫;談朋友:在煙火人間,享受此時此刻的陪伴;聊美食:就算全世界與你為敵,好吃的永遠站在你這一邊。人生意義到底是什么呢?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多玩玩,不羨慕別人,不聽管束,多儲蓄人生經驗,死而無憾,這就是人生的意義吧,一點也不復雜。
蔡瀾 ·現當代隨筆 ·9.4萬字
《人間情味》內容簡介:散步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行動,它的弱點是沒有計劃,沒有系統。看重邏輯統一性的人會輕視它,討厭它,但是西方建立邏輯學的大師亞里士多德的學派卻喚做“散步學派”,可見散步和邏輯并不是絕對不相容的。中國古代一位影響不小的哲學家——莊子,他好像整天是在山野里散步,觀看著鵬鳥、小蟲、蝴蝶、游魚,又在人間世里凝視一些奇形怪狀的人:駝背、跛腳、四肢不全、心靈不正常的人,很像意大利文藝復興時大天才達·芬奇在米蘭街頭散步時速寫下來的一些“戲畫”,現在竟成為“畫院的奇葩”。莊子文章里所寫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后來唐、宋畫家畫羅漢時心目中的范本。
豐子愷 ·現當代隨筆 ·18.9萬字
本書收錄了張自忠、蔡炳炎、左權、戴安瀾、謝晉元等先輩的30余封家書及其背后的故事,具有很強的故事性與可讀性。書中既有黨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的家書,也有國民黨正面戰場官兵的家書、普通民眾的家書,鮮活地展現了中國人民的抗戰史。本書圖文并茂,通過一封封家書及其背后一個個真實感人的故事,為我們描繪出那場曠日持久的反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爭中軍民的抗爭狀態。這里面既有高級將領一心保家衛國,恨不能為抗戰死的熱忱;也有普通士兵樸素的愛家愛國之情,對于家人的依戀與思念;更有普通民眾顛沛流離中的親情傳遞,這些都足以令人動容。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 ·現當代隨筆 ·12.3萬字
本書是《小先生》的童年前傳;也是龐余亮醞釀多年、充滿童趣和蟲趣的全新散文集。作者作為家里最小的男孩,被爹娘喚名“老害”,因為孤獨和饑餓,只能和蜻蜓、天牛、屎殼郎、螞蚱、螞蟥等小蟲子們為友為敵,在與鄉村蟲子們的拉鋸戰中,野蠻生長中的“老害”體驗到了世界的奧秘和生活的百味。書中既有世間萬物相互照應的幽默,又有濃郁親情和自然生長的愛心,還有許多新鮮的獨特的至今無解的昆蟲知識。和《小先生》一樣,作者沿著沈從文、汪曾祺的風格,繼續在文章中做“情緒的體操”,探秘小先生在大自然里的童年養成記。
龐余亮 ·現當代隨筆 ·10.4萬字
本書是暢銷書《草木有趣》的姊妹篇。作者每年的每個季節都會去探訪一些有人文底蘊和歷史背景的樹木花草,這些樹木花草就像作者一期一會的朋友一樣。《草木有情》以二十四節氣為綱,以作者歷年探訪的一些花草樹木為篇名,以小品游記的寫法記錄“人與草木”之間的情感故事,如《國清寺探梅》《十八曼陀羅花館》《大理的松》《訪文征明手植紫藤》《慕田峪長城杏花》《法源寺丁香》《故宮海棠》《五月雪》等,共計60篇,配有作者手繪草木植物圖畫60幅,用唯美的圖文展示二十四節氣的生活美學,展示自然草木與人的美好相依。
殷若衿 ·現當代隨筆 ·10.2萬字
作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自問世以來就在民間廣為流傳,各種版本層出不窮,對其各種角度的解讀也屢見不鮮。《西游妖物志》共30章,聚焦“《西游記》中的動物視角”,按照“動物妖精”在《西游記》原著中的出場順序,細致考證了各類菩薩、取經團隊成員、取經路上制造出八十一難的各類魔怪的身世演變及其在現實中的動物原型。充滿趣味橫生的觀點交融與文化混搭。在書中,人神魔,佛道儒,民俗文化、動物科普……“虛”“實”兩個世界穿插且互為印證;移花接木、借尸還魂、層疊嵌套、摶土重塑……對比歷史版本如元雜劇,分析故事轉移、嫁接、人物重塑等演變,一窺吳承恩《西游記》的形成過程。作者文思活躍,文筆跳脫,用另類視角品讀西游,帶來一番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
趙爽 ·現當代隨筆 ·15.3萬字
這本《螢火之光》作者首次聚焦自己和身邊的女性,她們堅韌而美好,卻遭遇了不同的人生困境——當自己的生日與亡夫的忌日相鄰,她要如何走出心理時間的桎梏重獲新生?身為職場媽媽的母親,如何平衡工作和家庭;結婚多年的姐姐如何面對想要孩子卻多次要不上的生育困境;身邊的朋友如何面對生下來就患有絕癥的孩子小草……她們都是在命運中掙扎的普通人,卻都在努力向光而行。在這本書里,你或多或少會看見自己和身邊人的影子。我們每個人都在命運里沉浮,也都在努力尋找自己的光,愿這本書成為照亮你前行路的一束光。
金魚醬 ·現當代隨筆 ·8.8萬字
說是看畫,實在讀人心,說是看畫,實在觀自己。《畫見》是一本藝術隨筆集。一場關于自我審美教育的成長之旅,一場美術館暢游的時光回顧,一場人與畫穿越時光的交流,一場情感放肆流淌的自我審視。說是看畫,實在觀自己。全書分女人、大自然、夢、時代四個部分,涉及高更、梵高、弗朗茨等現代藝術上不可錯過的藝術家,是止庵這幾年游覽歐美日本博物館看畫的心得。在色彩和線條繽紛交錯的世界中,作者借繪畫作品談了許多人生、歷史、文學、藝術方面的見解,使“觀看”的理念不再是束縛于“繪畫藝術”題目之下的狹隘畫論,而是從“視覺”到“情感”的深度開掘,集中體現了作者的現代審美意識和人生體驗。不再強調繪畫作為專業藝術領域的評論,而是觀者作為充滿情感的“人”與“繪畫作品”之間的聯系,去掉晦澀艱深的專業術語的私人審美體悟。
止庵 ·現當代隨筆 ·14.6萬字
“你能把你的心安靜下來嗎?”《瓦爾登湖》中文譯著的序言首先提出了這個問題。晦澀難懂、讀不進去,可能是許多人對《瓦爾登湖》這本書的第一印象。清華大學2016級的新生們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呢?2016年暑假,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將《瓦爾登湖》這本書作為禮物送給了每一名即將入學的清華新生。初讀此書,同學們的反應和大多數人一樣,很難靜下心去走入作者的世界。但隨著閱讀的深入,同學們逐漸感受到了源自書中的“寧靜的力量”。入學后,新生們紛紛撰寫了讀后感,這本書,就是從眾多讀后感中反復遴選后匯編而成的。來自祖國各地的清華學子,或書寫對于作者梭羅極簡生活的思考,或抒發對身處塵囂而心靈寧靜的向往,或思索校園這片“瓦爾登湖”帶給自己的影響,或找尋追逐夢想道路上的拳拳初心……以不同的文字表達出他們的理解和感悟。
史宗愷 ·現當代隨筆 ·19.4萬字
旅日作家蘇枕書客居京都九年來的第一部通信體隨筆集。作者用七年時間,記錄京都山川風物之美與旅行、讀書所見所感,以優雅細膩之文字呼應時光在京都這座古城的流轉。千年古都,見字如面。
蘇枕書 ·現當代隨筆 ·8.2萬字
《愿力的奇跡》為四大佛教名山中的九華山(地藏道場)之參訪記,共有九章:“在大覺寺醒來”“靈山九華”“明月前身”“歡喜地”“愿力的奇跡”“陪云漫步”“地藏本愿”“寂靜的流水”“林下相逢,山中作伴”。作者以游記的形式,借由在九華山山居數日的所見所聞,既介紹了九華山的歷史人文、自然風光,又借景抒情、借事顯理,一路感悟人生、體會處世哲學。書中結合一個個發人深省、啟人心智的禪宗故事,系統地介紹了“佛教的智慧與慈悲”,“給人信心,給人勇氣,給人歡喜,給人力量”,為讀者解決現實生活中所要面對的種種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參照,能助人凈化心靈、脫離煩惱、心生菩提。作者相信“有愿望就有力量”。此書還推出了繁體版《人間何處不靈山》,受到海內外讀者的廣泛關注。
馬明博 ·現當代隨筆 ·11.5萬字
《周作人俞平伯往來通信集》是20世紀兩位文化大家交往的精彩實錄。全書收入書信391封,其中周作人致俞平伯的書信210封,時間由1922年3月27日至1933年3月18日;俞平伯致周作人的書信181封,時間由1921年3月1日至1964年8月16日。兩位處于新文化運動的核心創作群內的文化大家,往來書信談論創作、學問之處頗多,蔡元培、錢玄同、胡適、葉圣陶等教育界、學術界、文壇重要人物及相關事件也時有出現,足以反映那個時代的社會形態、文化背景、教育狀況、學者之間的交往以及他們的學術觀點和文化追求,展現了他們及其周圍人們的生活圖景。
周作人 俞平伯 ·現當代隨筆 ·9.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