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加減乘除是成語嗎?阿貓阿狗是成語嗎?置之死地而后生是成語嗎?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是成語嗎?是的,這些都是成語。成語是約定俗成的固定用語。成語是在歷史中產生的,不同時代的成語反映著不同時代的歷史風貌。《順著歷史學成語》是蒙曼老師專門給中小學生量身打造的成語課。按照從先秦至元明清的歷史發展順序,緊貼課本,串講100+重點成語。探尋成語的由來,講透成語背后的典故,理清成語的含義及用法。讓孩子學會舉一反三,活學歷史,活用成語。
蒙曼 ·古詩詞 ·6.7萬字
龔自珍被譽為中國古典詩壇的殿軍。在清王朝大廈將傾的前夕,他早已感覺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眾人皆醉,唯我獨醒,詩作遂充滿憂郁、沉痛與悲天憫人的情懷,讀之如目睹當年的社會景象。而其清奇多彩、洞燭先機、識見超絕處,尤為世人所激賞。本書通過解讀點評其詩詞文章,展現詩人的思想歷程、心靈軌跡和豐富的時代背景,投射出龔自珍獨特的思想魅力和人格魅力。文章舉凡詩人軼事,詩詞賞析,均能做到深入淺出,啟人心智。
王鎮遠 ·古詩詞 ·10.4萬字
本書充分參閱歷代各類文獻及前人研究成果,對《詩經》的每一篇作品進行了詳盡的注釋、解說。本書的特色,在于辯正主題,分析創作年代,努力還原《詩經》誕生時代的文化原生態,勾勒周代禮樂文明的精神風貌和中華文化的發展脈絡。另有與詩篇相關的圖片若干,典雅精致,值得觀賞。
李山 ·古詩詞 ·30.7萬字
李煜,南唐中主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李煜前期詞作風格綺麗柔靡,難脫“花間”之風。國亡被俘后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其后期詞作的凄涼悲壯、意境深遠,為以后蘇、辛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并成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家,王國維《人間詞話》云:“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本書備搜李煜詞全部作品及后人的評論。書后另附有南唐另外兩位詞人李璟和馮延巳的詞集。
(南唐)李煜著 王兆鵬 導讀 ·古詩詞 ·6.3萬字
樂府是中國詩歌重要的體裁之一,它興起于兩漢,以反映社會現實為主要內容,表達底層社會人民的心聲,魏晉南北朝時期,文人逐漸開始擬樂府,樂府因此而成為后代文人創作的重要體裁之一。本書主要精選了漢魏六朝的樂府作品。
曹道衡選注 ·古詩詞 ·22萬字
本書是在楊敏如先生的電視講座講稿的基礎上整理而成。選目以“真性情、真體驗、真境界”為標準,眼光獨到。注釋準確詳盡,講解注重疏理全詞意脈,不拔高、不曲解,力求還原每首詞在其特定歷史語境下的原貌,而作者的充沛情感、深刻領悟亦顯現無遺。又因作者精于作詞之道,故在詞格、詞律方面的講解非一般講解者所能做到。在唐宋詞賞讀類著作中,本書的學術性、可讀性都可謂首屈一指。
楊敏如 ·古詩詞 ·22.6萬字
本書以詩人活動時間的先后為順序,集合了唐代詩歌的精華。本書除了唐詩原作之外,還設置了以下幾個相關輔助性欄目:“作者簡介”介紹了作者的生平和作品風格,使讀者對作者有一個大體了解;“注釋”部分除對難懂的詞語進行注釋外,還對詩中的典故進行了詳解;“譯文”力求忠于原作,使讀者能直接了解原詩的語言風格;“詩的格律”介紹格律詩的字數、句數、對仗、平仄、押韻等方面的格式和規律;“詩的品賞知識”介紹唐詩的體式及唐詩中常用的手法等;“賞析”部分介紹詩人的寫作背景和意圖、詩歌的意境和寫作特點,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及作品的意義。同時,書中與文字相契合的數百幅精美插圖,營造出了一個彩色的、立體的、具有藝術魅力的閱讀空間,以幫助讀者獲得更多美的享受和閱讀體驗。你需要做的只是跟隨本書走入古典詩歌美麗清新的世界,感受至美意境,體驗詩情人生。
蘅塘退士 ·古詩詞 ·31.9萬字
新史學開山鼻祖、一代國學大師王國維里程碑式巨著,中國古典文藝美學史上的扛鼎之作。梁啟超、魯迅、陳寅恪、朱光潛、傅雷、葉嘉瑩等推崇備至,熱銷數百萬冊的國學經典。全譯注典藏版:準確注釋、優美譯文,完整呈現王國維美學思想全貌,盡享無障礙閱讀。大師視角,唯美解讀,一本書了解中國詩詞美學脈絡,掌握開發性靈的金鑰匙。品味獨樹一幟的“境界”美學,領略提升人生境界的“圣經”。
王國維 ·古詩詞 ·5.2萬字
本書精選12位宋朝代表性詞人,以他們的人生經歷為主,佐以百余首詩詞賞析,烹制出這道色如玉、味絕美的宋詞饕餮盛宴。如繁花滿枝的蘇軾;將欄桿拍遍的辛棄疾;簪花的歐陽修;人見人愛的秦觀;被嫌棄的柳永;花中第一流的李清照;叛逆少女朱淑珍……用現代人的視角觀照古人的生活,理解他們受困于時代的困苦,又贊嘆于他們敢于突破自我的堅持。
張小瓷 ·古詩詞 ·15.5萬字
《花間集》中國詞史上第一部詞總集,后蜀趙崇祚編輯,收錄溫庭筠、韋莊等18位花間詞派詞人的代表作品。湯顯祖評《花間詞》,歷來有真偽之辯,但點評頗有獨到之處。以江西省圖書館藏明末套印本為底本。豎排繁體,保留原點評本樣式排印。
(后蜀)趙崇祚 (明)湯顯祖點評 曹明綱點校 ·古詩詞 ·4.4萬字
《詩經譯注》是由我國著名《詩經》研究專家、華師大古籍所程俊英教授編著的全注全譯本。自1982年問世以來深受讀者歡迎,哺育了無數海內外學子,也是許多《詩經》英譯本的第一選底本。書中每首詩包括原文、題解、注釋和譯詩四部分。題解以精美地理圖簡述諸侯國背景、闡明詩歌的主題,剔除了古代經生牽強附會的解釋。注釋博采眾長,有二說并存的,一并附注,使讀者有所思考與選擇。生疏字上方皆有注音。注釋、譯詩逐句排于原詩兩側,便于比照對讀。本次出版,收錄江戶時代細井徇、橘國雄、毛利梅園、巖崎灌園等人所繪詩經名物彩圖230余幅,與原詩對照,以助讀者“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并特別繪制十四幅精美《詩經》地圖,配有程俊英先生撰寫的題解詳析諸侯國背景、古今地理關系。程俊英先生的《詩經》白話譯文具有女學者獨有的浪漫韻味,不論是十五國風中家喻戶曉的詩句,還是二雅三頌中語言艱澀的詩篇,通過程俊英先生富有節奏的白話詩翻譯,《詩經》時代先民的真實生活與樸素情感得以生動呈現,讀來具有清新雋永、平實自然之美。
程俊英譯注 (日)細井徇等繪 ·古詩詞 ·30.3萬字
《陽春集》作為馮延巳詞作的集合,展現了詞人的內心世界,既流露出“淚眼問花花不語”這樣悲春傷秋、相思恨別的細膩情感,也時常發出“人非風月長依舊”這樣人生短暫、時光易逝的感嘆。由此勸君珍惜年少時光,不負人生。《陽春集》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對后世詞人產生了深遠影響。晚清著名詞家陳廷焯有評:“正中詞為五代之冠,高處入飛卿之室,卻不相沿襲,時或過之。”
(南唐)馮延巳 ·古詩詞 ·3.7萬字
本書以蘇軾的詞為主題,從當時的社會觀念與時代背景出發,對蘇軾的生平際遇、詩詞藝術、社會活動等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現了蘇軾以文傳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本書結合蘇軾的人生經歷,對其詞進行了情感化的解讀。讀他的詞,可以醫心;品他的人生,讓人奮發。蘇軾是歷史上罕見的詩、文、書、畫、詞全能型奇才。于詩,他站到了宋詩的最高點;于散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于書法,他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合稱為“北宋四大家”;于繪畫,他最早提出文人畫的概念;于詞,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流派——豪放派。蘇軾的創造力讓人驚訝,趙翼說他是:“天生健筆一枝,爽若哀梨,快如并剪,有必達之隱,無難顯之情。”而他自己也毫不謙虛:“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雖一日千里無難。”
仗劍天涯 ·古詩詞 ·8.7萬字
《豐子愷漫畫古詩文》以詩文年代為序,分為六部分,輯錄精選了一百四十余幅豐子愷先生的古典詩文漫畫,并對這些古詩文進行了簡要評注,使讀者在欣賞豐子愷先生畫作的同時,能了解其背后完整的古典詩文樣貌,而在閱讀古詩文的時候,可以通過豐子愷先生的畫作體悟其中的意境趣味,圖文相得益彰,妙趣縱橫。古典的情懷,現實的觀照。有趣、有味,至情、至性。愿本書中的一草一木、一顰一笑、詩情畫意、稚拙童心,皆化作美的清泉,滌凈你我心中塵垢。
豐子愷 常迎春評注 ·古詩詞 ·6萬字
《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由西漢文學家劉向主,收錄了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漢代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承襲模仿屈原、宋玉的作品共16篇。《楚辭》以抒發個人情感為主,篇章宏闊,想象豐富,文采華美,句式參差錯落,富于變化,開創了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傳統,在中國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書選了屈原的《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游》《卜居》《漁父》等名篇。
屈原 ·古詩詞 ·5.8萬字
“初唐四杰”是指中國唐代初期四位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四杰齊名,原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他們的詩文雖未脫齊梁以來綺麗余習,但已初步扭轉文學風氣。他們的詩歌,從宮廷走向人生,題材較為廣泛,風格也較清俊。盧、駱的七言歌行趨向辭賦化,氣勢稍壯;王、楊的五言律絕開始規范化,音調鏗鏘。駢文也在詞采贍富中寓有靈活生動之氣。四杰正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人物。
倪木興選注 ·古詩詞 ·16.5萬字
《李清照詩詞文選評》具體介紹一代女詞人李清照,因其不同尋常的經歷和際遇,創作出非凡卓異的詩詞作品,百代流傳,千載景仰。然而人們是否真正全部讀懂了李清照的作品?《李清照詩詞文選評》的編撰者陳祖美先生是國內研究李清照的著名學者,作為女性,她對李清照的作品有著獨特的感受和領悟。她從考察李清照幼年喪母,繼母撫育,父親遭黨爭迫害,自己屏居鄉里,中年喪夫,躲避戰亂,再婚失敗,終身不育等等身世入手,進而評述她在各個時期的詩詞作品,特別揭示出隱藏在表層字面意象之下的深刻內涵和悠悠心曲,刻畫出一個既不失本相,又有鮮活氣息的一代才女李清照的新形象。
陳祖美 ·古詩詞 ·6.1萬字
《唐詩學書系》包括《唐詩學引論(增訂本)》、《唐詩書目總錄(全二冊)》、《唐詩總集纂要(全二冊)》、《唐詩論評類編(全二冊)》、《唐詩學文獻集粹(全二冊)》、《唐詩匯評(全六冊)》、《意象藝術與唐詩》、《唐詩學史稿》8種共17冊。
陳伯海等 ·古詩詞 ·582萬字
朱祖謀編定的《宋詞三百首》流傳甚廣,初稿于1924年問世,選宋詞大家87位,詞300首。不久,朱祖謀便對初稿做出修訂,刪除作品28首,另增加11首,入選總數變為283首。在第三稿中,朱祖謀又增加了2首,合計285首。本書以第二稿為底本,將初稿與三稿選錄作品也一一錄入,并對具體作品的刪錄情況在“點評”中做簡要說明,以見朱祖謀選錄作品前后構思及審美情趣之變化。
諸葛憶兵 ·古詩詞 ·23.6萬字
張廷玉(1672—1755),字衡臣,號硯齋,安徽桐城人,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死后謚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本書從張廷玉幼時講起,講述了張廷玉從出生到去世的精彩、傳奇一生:少時屢遭磨難,青年時屢試不中,當官后先是奉旨精心修史,之后兢兢業業、奉公守法,先后跟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治國理政,在清朝以一介漢臣的身份擔任高官數十載,始終處在權力的核心,為國、為民辦了無數大事、實事,雖然晚年遭逢困厄,但回顧其一生,他不可磨滅的功勛和生平仍對今天的我們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吳新華 ·古詩詞 ·13.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