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散曲,是我國最后一種具有生命力的古典詩體,它曾經煊赫一時,取得了與詩、詞鼎立的地位。本書是一部全面展示散曲風貌的選本。主編是一代曲學大師王季思(王起),除了詳實的注釋,每篇還有獨到精妙的解讀,無論對賞讀者、初學者還是研究者,都不啻為良師益友;而作為《名家名選叢書》之一,本書更加體現了經典的魅力,是可供讀者長久賞讀的佳作。
王起編 洪柏昭 謝伯陽注 ·古詩詞 ·20.4萬字
《唐詩三百首》編成于乾隆年間,全書共選五七言古近體詩三百一十首為八卷,或作六卷。附錄有作者小傳及原序。其編選著眼普及,所選各詩皆膾炙人口的名篇。這些名篇音韻和諧,易于誦讀,言近旨遠,耐人尋味,文辭清麗,不難解會,特別適宜教授童蒙。自其問世以來兩百余年間,成為刊布最廣、發行量極大的圖書之一,一向有多個注釋本流行。本書以蘅塘退士本為底本,并參考他書,作品編次依舊,對每篇作品悉加注釋點評,作者名下新撰詩人小傳,并附作者作品索引,以饗讀者。
(清)蘅塘退士選編 ·古詩詞 ·20.9萬字
本書收錄的納蘭性德的詞,是對納蘭性德情感的真實寫照。納蘭性德是情深不壽的最佳典型,生命短暫卻擁有很多故事。他用詞章抒寫自己所有的故事,一首首小詞似乎信手拈來,卻能掀起讀者內心深處巨大的波瀾。輕輕翻開這本書,透過婉麗雋秀、明凈清婉、感人肺腑的小令長調,仿佛能看到那個擁有著絕世才華、出眾容貌、高潔品行的人站在那里,散發著一股遺世獨立、浪漫凄苦的氣息,華美至極,多情至極,深沉至極,孤獨至極。一個才華橫溢、欲報效國家而不能如愿;一個因愛而陷入愛的漩渦中掙扎的多情男子,都塵封在這里。
納蘭性德著 夢遠主編 ·古詩詞 ·20.1萬字
本書收錄了納蘭性德的詞,是對納蘭性德情感的真實寫照,他的詞風淡雅又不乏真情實意,感情簡單質樸,讓無數人為之傾倒,真情流動,包含著美好的感情,輕輕翻開這本書,你會被納蘭的一首首小詞所感染,能夠掀起讀者內心的感悟。
(清)納蘭容若著 姜薇薇編 ·古詩詞 ·20.7萬字
本書囊括中國古典詩詞的各類相關知識,從詩詞起源、詩詞概述、詩詞基礎知識、詩詞格律、詩詞種類、修辭手法到詩詞的賞析都有詳盡的介紹,既適合初學者學習、鑒賞,也適合愛好者或專業人員進行專業的研究。
張小燕 陳佳 ·古詩詞 ·24.3萬字
金圣嘆選本的特點不僅在于選,更在于評,更注重點評和鑒賞。金圣嘆選錄了從初唐到五代的七言律詩近六百首進行細致點評,著重于揣摩唐人七言律詩的種種謀篇布局、起承轉合的模式等,或鞭辟入里,或借題發揮,對于欣賞和研究唐詩有很大的參考價值。金圣嘆首創“七律分解法”來評點唐詩。他將唐詩分為“前解”“后解”,分析隱藏在詩句背后的起承轉合,跌宕起伏,“或使后世之人不止見唐詩之字,而盡得見唐詩之詩”。《清代七百名人傳·金人瑞傳》說他:“縱橫批評,明快如火,辛辣如老吏。筆躍句舞,一時見者嘆為靈鬼轉世。”
(清)金圣嘆選批 ·古詩詞 ·23萬字
本書以萬歷東雅堂本《昌黎先生集》為底本,去詩存文,并為文集八卷、文外集二卷、遺文一卷,附錄集外文三篇,集傳一卷。桐城馬氏搜羅文章全面完善,校勘精深。此“簡體版”在保持繁體版的各項箋注釋讀內容、專名線標點等基礎上,寄望于以較易進入閱讀的簡體橫排形式,使更多的讀者接觸到傳統文化的正統解讀,領略其中的優質精髓所在。
(唐)韓愈著 馬其昶校注 馬茂元整理 ·古詩詞 ·45.7萬字
王維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蘇軾贊他“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后世人稱其為“詩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詩400首。此《王維詩集》用清趙殿成箋注。
(唐)王維 (清)趙殿成箋注 白鶴 孟柏校點 ·古詩詞 ·23.1萬字
本書以曲家活動時間的先后為順序,集合了元曲的精華。除了元曲原作之外,還設置了以下幾個相關輔助性欄目:“注釋”,將難以理解的字句加以解釋,掃除閱讀障礙,方便閱讀;“譯文”力求忠于原作,使讀者能直接了解原曲的語言風格;“賞析”,在尊重原文的原則上,將曲目的主題思想、神韻予以解析,使人會意怡情;“作者簡介”介紹了作者的生平和作品風格,重要的作者則按照今人的推想畫出了畫像;“曲的格律知識”介紹元曲的字數、旬數、對仗、押韻等方面的格式和規律;“曲的鑒賞知識”介紹元曲的各類風格、體式及元曲中常用的寫作手法等。同時,書中與文字相契合的近五百幅精美插圖,還原了元代社會生活風貌,生動貼切地展示了作品的主題和曲中人的思想感情,圖文珠聯璧合,營造出了一個彩色的、立體的、極具藝術力的閱讀空間,能夠幫助讀者獲得更多美的享受和閱讀體驗。科學的體例、精美的圖片、優美的文字、豐富的內容、新穎開放的版式設計有機結合,引領讀者跨越時空的距離,進入輝煌的元曲殿堂,領略曲目的藝術魅力,進而啟迪心智、陶冶情操、提高個人的文學素養和人生品位。
(元) 關漢卿 思履 ·古詩詞 ·36.2萬字
《納蘭詞》是納蘭性德所的詞作合集,主題涉及愛情、親情、友情、雜感等方面,塞外江南、古今風物盡收其中,詞風清麗雋秀、幽婉頑艷,頗有南唐后主之風,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與影響力。本書精心匯集了納蘭性德《納蘭詞》的古本手稿,結合原文、詞譯、評論賞析、注釋解疑,輔以情真意切的原畫,以圖釋文,唯美唯真,為廣大讀者傾力奉上一代才子筆下中國古典詩詞的絕美與情韻。
(清)納蘭性德 ·古詩詞 ·23萬字
《古詩詞課》根據駱玉明老師多年來備受歡迎的《古典詩詞導讀》一課整理而來,在他的講述中讀者和詩詞作者之間沒有了時空上的距離,站在同一種處境上品味人生,讀者在讀懂詩詞的同時感受自己的生命歷程,治愈生活的焦慮。語言或俏皮幽默,或尖銳深刻,絲毫沒有“說教感”,只有深切的關懷,讓讀者產生深深的共鳴。從《詩經》楚辭講到唐詩宋詞,這21節治愈人心的詩詞課,用極具代表性的經典詩詞還原古詩詞中的人生境遇,深刻展現亙古不變的人性。翻開本書,在駱老師的帶領下輕松走進詩詞深處,獲得發自內心的感動!
駱玉明 ·古詩詞 ·20萬字
為什么我們總是能夠從李清照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讀到對于青春流逝的感嘆?從辛棄疾的“少年不識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中,想起無知又無畏的少年時光?從秦觀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中,讀到刻骨的相思?又為什么總是能夠從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中,讀到遠行時的濃郁鄉愁?那是因為,這些一流的詩人和一流的詩歌,跨越千年,說出了我們每個人的哀樂悲歡。中南大學楊雨教授,深耕唐宋詞20余年,從5萬余首詩詞中,精選40首,解詞、解句、解意境、解創作背景的同時,更以古為今用、中西合璧的視角,帶我們體驗“美了千年”的中國古典詩詞。
楊雨 ·古詩詞 ·20.7萬字
唐朝承接隋朝,歷經將近三百年,無論文治武功,還是社會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可以說是中國數千年封建社會的頂峰,曾出現過“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封建社會最鼎盛時期,也曾有“安史之亂”“涇原兵變”等民不聊生的悲慘境況。單從文學而言,中國是詩的國度,唐朝是中國詩歌的頂峰,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黃金時代,云蒸霞蔚,名家輩出。詩歌是當時文學的最高代表,成為中國傳統文學堅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文明亮麗的風景線。唐詩與宋詞、元曲并稱,題材寬泛,眾體兼備,格調高雅,是中國詩歌發展的奇跡,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歷朝歷代的文人都奉唐詩為圭臬,奉唐人為典范。
蘅塘退士 ·古詩詞 ·42.6萬字
王國維說:“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文學也,而后世莫能及焉者也。”詞又稱“曲子詞”“曲子”,它的產生、發展、創作和流傳都與音樂有著密切的關系。詞的起源較早,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間,從《詩經》《楚辭》及漢魏六朝詩歌里汲取營養,大約到中唐時期引入了文壇,發展成為固定的文學樣式,唐末五代時期開始流行,到了宋代,進入了全盛時期。唐末五代時期,有了一批專長填詞的作家,詞的體裁形式和表現技巧也成熟起來,五代末期趙崇祚所編的《花間集》可稱為這一時期詞作的集大成者。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為青樓女子和教坊樂工而創作的,愛情相思、離愁別恨,幾乎成了詞的主題。
(清)上彊邨民 王景略評注 ·古詩詞 ·48.8萬字
“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作品,代表著唐宋散文的最高成就。他們的作品在許多方面給現、當代散文寫作以深遠的影響。本著推陳出新,弘揚傳統之宗旨,編者精選了八位大家的著名篇章合做而成《唐宋八大家》一書,希望讀者面對紛繁復雜,文字艱深的古書之苦,能夠直面中國古代文化之精華,一邊學習,一邊就可以運用。
周治主編 ·古詩詞 ·31.6萬字
本書充分參閱歷代各類文獻及前人研究成果,對《詩經》的每一篇作品進行了詳盡的注釋、解說。本書的特色,在于辯正主題,分析創作年代,努力還原《詩經》誕生時代的文化原生態,勾勒周代禮樂文明的精神風貌和中華文化的發展脈絡。另有與詩篇相關的圖片若干,典雅精致,值得觀賞。
李山 ·古詩詞 ·25.3萬字
《杜甫詩集》(《錢注杜詩》)是杜甫詩集較有影響的注本之一。此次整理1.以康熙靜思堂刻本為底本;2.底本原校記較多,且均夾雜于詩句中,礙于檢閱,此次校點與錢氏箋注一同置于該詩之后,并加標序號,便于讀者閱讀;3.原書序跋,作為附錄,置于最后,供讀者參考閱讀。
(唐)杜甫 (清)錢謙益箋注 郝潤華整理 ·古詩詞 ·41.4萬字
《宋詞三百首》在參考前人成果、顧及宋詞發展脈絡和現代人的審美需求等要素的基礎上選編而成,本書酌情收錄了唐、五代時期的佳篇名作,以示其源流變化,書中所選詞作或寫景抒懷、或表達人生,或贈別懷人等,較為全面地展現了宋詞的風采。
(清)朱孝臧編選 方青羽編 ·古詩詞 ·33.8萬字
本書自1957年問世以來,迭經重版,蜚聲海內外。鄧廣銘先生先后對全書的箋注與編年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調整,補充了大量頗具價值的文獻資料。此“簡體版”在保持繁體版的各項箋注釋讀內容、專名線標點等基礎上,寄望于以較易進入閱讀的簡體橫排形式,使更多的讀者接觸到傳統文化的正統解讀,領略其中的優質精髓所在。
(宋)辛棄疾著 鄧廣銘箋注 ·古詩詞 ·37.6萬字
蘇東坡作為一代大文豪,詩詞文俱佳,他的作品在他在世時就已馳名遐邇,廣為傳頌,從北宋末南宋初年開始,編刻蘇東坡詩詞文集就已蔚然成風,各種注本也陸續出現,為研究蘇東坡詩詞文,了解相關創作背景提供了詳實的資料。本書精選蘇東坡詩詞五百八十余首,基本能體現蘇東坡詩詞全貌及創作水準。精選精當而全面的有關蘇東坡詩詞的評論資料和背景資料,以幫助讀者更方便、更準確地理解和欣賞東坡詩詞。
曾棗莊 ·古詩詞 ·42.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