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唐詩對中國文學的影響極為深遠,歷朝歷代的文人視唐詩為圭臬,奉唐人為典范。唐詩與宋詞、元曲并稱,題材寬泛,眾體兼備,格調高雅,是中國詩歌發展史上的奇跡。本書在選編過程中,參照了多種唐詩選本,提取各家精華,旨在于為廣大讀者提供一本普及型唐詩讀物,從而弘揚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質。
李金水編譯 ·古詩詞 ·18.1萬字
本書是著名詩人、學者聞一多先生關于唐詩研究的文章合集,輯錄了聞一多先生的7篇唐詩文論,包括他對“初唐四杰”、孟浩然、賈島、杜甫等偉大詩人的評價解讀以及對類書、宮體詩、英譯李白詩的分析,聞一多先生以詳實的考據和優美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獨特的觀點,從中可一探唐代詩歌創作的氣象;除此之外特別選錄聞一多所編《唐詩大系》中的相關詩作、著名英國漢學家阿瑟·韋雷的英譯李白詩及《詩的格律》《詩與批評》《唐詩校讀法舉例》3篇附錄,使讀者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對唐詩的風貌有更全面的了解,更深刻地領會聞一多先生書中真意。
聞一多 ·古詩詞 ·6.3萬字
杜甫的詩歌由于其思想內涵和藝術形式方面的典范意義,自宋代以來就廣受各層次讀者的歡迎,也引起注釋家和研究者的極大興趣。他的許多選注本都曾在普通讀者中產生較為廣泛的影響。本書的編選,就參酌清人及近代的選注本,選目力求包括杜甫最廣為傳誦、最有代表性的名篇,注釋較簡,但也力求穩妥可據,對讀者理解原作有所幫助。
謝思煒 ·古詩詞 ·10.7萬字
《千家詩》是明清兩朝流傳極廣、影響深遠的兒童普及讀物,是我國舊時帶有啟蒙性質的格律詩選本。雖號稱千家,實際只錄有122家。書中所選詩歌包括山水田園、贈友送別、思鄉懷人、吊古傷今、詠物題畫、侍宴應制等,題材多樣,易學好懂。淺近易懂,流暢自然,瑯瑯上口,易讀易記,一經成誦,往往終生難忘。所選詩歌較為廣泛地反映了唐宋時代的社會現實,所以在民間流傳廣泛,影響極其深遠。《千家詩》,可以培養對美的感覺和領悟,這里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的雄渾,也有“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的靜穆;有“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的悠遠,也有“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的明凈……《千家詩》中所收的作品,大部分都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浸潤在詩歌的意境中,可以激起人美好的向往,引發人豐富的感受。不僅如此,還可以通過閱讀,認識和了解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張居正 ·古詩詞 ·1萬字
對于中國人而言,和珅的名字,始終遭人唾棄,一代巨貪的形象無異于魔鬼一般,令人深惡痛絕。拂去歷史的煙塵,真實的和珅究竟是怎樣的?他的一生隱藏著什么樣的經歷?從人性的角度去分析,為什么他青少年時代的奮進,就像眼前的朝陽一樣明亮而耀眼,到權傾朝野時卻又如狼一般的貪婪?最后,權至極致,戛然而止,被一條白綾結束了生命。而今天的我們又能從他的身上接受什么樣的教訓呢?本書便以真實的歷史為基礎,為讀者展現一個真實的、人性的和珅。
孫琳 ·古詩詞 ·12.5萬字
本書之作,實受近年“課堂講錄”(如三聯講壇叢書)出版潮流的影響,是作者在多年講授《古詩十九首》的基礎上,根據最近一次課堂講授錄音整理而成。本書有意保留了課堂講授的口語化、現場感等特點,因而具有較強的可讀性。本書的學術性主要表現為,對《古詩十九首》原詩的順序做了重新編排,因而對《古詩十九首》做了較為連貫性的解讀,不同于一般的注釋賞析類著作。《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但對其做系統解讀的著作似不多見,僅有馬茂元先生《古詩十九首探索》一部著作而已,因而本書若能出版,或許有助于《古詩十九首》的普及推廣。
劉煒 ·古詩詞 ·8.9萬字
本書專門為4到12歲的兒童編寫。本版《唐詩三百首誦讀本》,是一部可誦、可賞、易解的唯美詩集。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注音版無障礙閱讀。古人云"無詩不言",本版采用大字注音排版,幫助孩子通暢誦讀古詩。二、嚴謹準確的疑難注解,讓孩子無障礙理解全文。對于較難或是易理解錯誤的字詞進行注解,不僅讓孩子自己讀懂國學,還能加深對國學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三、圖文并茂,版式活潑靈動。本書大字注音的同時配有相應情節的插畫,提高孩子自主閱讀能力。讓孩子輕松愉悅地享受閱讀過程,汲取知識。
中華書局經典教育研究中心 ·古詩詞 ·14.4萬字
歷史遠去了刀光劍影,時間銷蝕著一切繁華,盛唐氣象漸漸成為隱在人們心底的夢想,華美的詩句閃爍著輝煌大唐的光芒,卷帙浩繁的唐詩成為一個時代的縮影,訴說著興衰哀樂。緊張的塵世生活中,選一個古典的黃昏或浪漫的清晨,獨處僻靜之隅,捧讀一本古籍,在清茗的氤氳煙氣和書香之中,傾聽那自遠古而來卻清晰的聲音,讓心也隨同它飛越時間的溝壑。
辛然 ·古詩詞 ·16萬字
本書在設計上注重傳統文化與現代審美理念的結合,省略了詞牌或者曲牌后面的標題,由于篇幅的關系,我們在每飛一個字的時候只選取其中的一首詩詞做詳解,為其配上精確的注釋和優美的文字賞析,讓讀者感受至美意境,體驗詩情人生。
鴻雁 ·古詩詞 ·5.7萬字
唐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巔峰,是中國傳統文學的精粹。本書由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馳教授精心編選,在清人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經典選本的基礎上進行全新修訂,去蕪取精,彌補缺漏。一卷在手,唐詩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篇章都能欣然在握。詩后附有字句注釋和精彩賞析,使今天的我們能夠更親切地與千年前的優美詩篇相遇,與詩中打動人心之處產生共鳴。愿本書的陪伴,能讓你在唐詩的璀璨殿堂中看到更美的風景。
陳引馳 ·古詩詞 ·17.3萬字
宋代乃是詞之最鼎盛時期,詞人燦若星辰。而作為女性詞人的代表,李清照在詞壇獨樹一幟,被后人稱為“易安體”,是婉約派的杰出代表。其詞以南渡為界,前期作品多描寫閑適的閨閣生活,表現女性詞人特有的多情和敏感。后期詞作則充滿了“物是人非”的傷感情緒,表達對故國、故事的眷戀。李清照擅長從日常口語里提煉生動曉暢的詞句,清新雋永,構成渾然一體的境界。本書備搜李清照詞作及后人的評論,另外還加以簡單的注釋和徐培均先生的系年,為讀者欣賞李清照詞提供了較多的方便。
(宋)李清照著 吳惠娟導讀 ·古詩詞 ·5萬字
《李太白全集》為唐代李白撰,清王琦輯注。宋散文家曾鞏在前人輯李詩基礎上編成三十卷集,成李集定本。此后版本較多,互有參差。李白的一生、雖有隱居、任俠、求仙,但從他年輕時“遍千諸侯”到年老時的“請纓”,都是要為國家建功立業,熱愛祖國。“濟蒼生”,“安社稷”是他一生中占主導地位的思想。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并稱“李杜”。李白詩歌中的積極浪漫主義精神,是通過一種積極向上的理想來表達的,使他的作品具有明快生動、震撼人心的力量。
李白 ·古詩詞 ·13.3萬字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繼承并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他是宋代文學史上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本書精選了歐陽修的經典詩詞作品,并對其生平進行梳理,帶領讀者領略一代文壇領袖的作品魅力。
何薇 隋忠靜 ·古詩詞 ·4萬字
本書詳細講解了期貨實盤操作的方法和策略,期市分析技術,同時對各種技術指標進行了深入講解。本書是期貨投資者、職業操盤手的案頭書,可以隨查隨用。
李鵬云 ·古詩詞 ·6.8萬字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唐宋時期的文人用詩詞記事、詠史、抒懷、明志,也用詩詞娛樂、消遣、傳情。今天的我們不僅能在唐詩宋詞中了解唐宋時期的歷史事件、生活場景,還能真切地看到那個時期文人的精神面貌,更能照見自己。本書深入詩詞作者的身世背景,講述藏在唐詩宋詞里的趣事,讓讀者真正走進唐詩宋詞之中,感受唐詩宋詞的無限魅力。
黃秀春 ·古詩詞 ·11.9萬字
《你應該熟讀的中國古詞》由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陳引馳先生編著,甄別、挑選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古詞共250首,加以注釋和賞析。閱讀這些古詞,能體味前人的詞調聲情與家國寄托,也對整個中國古代詩詞的流轉有直接的認識。希望本書能成為面對卷帙浩繁的古典詩詞時好的觀瀾平臺。
陳引馳編著 ·古詩詞 ·17.1萬字
羊獻容,晉惠帝司馬衷第二任皇后。八王之亂后,幾經廢立。永嘉之后,前趙主劉曜即位,立羊獻容為皇后,深受寵愛。去世后謚號獻文皇后。本書是對羊獻容的跌宕人生的真情傳奇講述。
馮宸宸 ·古詩詞 ·14.1萬字
嘉瑩先生的第一本手帳書,包含三個內容:(1)每月一首葉嘉瑩品讀經典詩詞——邂逅蘊含詩詞間的生命心魂;(2)每周一首葉嘉瑩詩詞創作精選——感受葉先生柔韌而堅定的人生四季;(3)年歷、月歷、周歷的功能,規劃、記錄紛繁的日常,在吟哦摩挲中留下個人印記。
葉嘉瑩 ·古詩詞 ·4.4萬字
《王維孟浩然詩選評》上部王維,分聲華早著、貶官與隱居、出塞與知南選、半官半隱、余生晚景、未編年詩等章節;下部孟浩然,分待仕鄉園、長安求仕不利、漫游與入幕、未編年詩等章節:對王維和孟浩然的詩歌創作作了詳盡的注釋和解評。深入淺出,易讀易懂,適應新時代讀者的欣賞閱讀習慣,通俗而高雅。
劉寧 ·古詩詞 ·12.6萬字
柳永所撰《樂章集》,內容上多描寫男女情感、都市生活、市井風光、羈旅行役,感情豐沛動人,文字秀淡婉約,雅俗并陳,有著極高的審美價值。此外,《樂章集》發展詞之形式,改變詞之趣味,使之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傳唱一時,“天下詠之”。清代詞人鄭文焯評柳詞:“高渾處不減清真,長調尤能以沉雄之魄,清勁之氣,寫奇麗之情,做揮綽之聲。”
柳永 ·古詩詞 ·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