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小說神髓》寫于一八八五年,是坪內逍遙的文藝評論,更是日本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重要理論著作。明治以后,日本文壇流行兩股風氣,一是繼承了江戶幽默傳統的戲劇文學,二是以傳播西方思想為目的的政治小說。而《小說神髓》主張,文學應當排除道德和功利主義,立足客觀描寫。坪內逍遙提出的“寫實主義”對近代日本文學的誕生產生了深遠影響。全書分為兩大部分,上卷主張小說最重要的是應該描寫人情,并進一步闡釋應描寫當世的面貌和風俗,下卷則論述了具體的寫作方法。
(日)坪內逍遙 ·文學理論 ·9.1萬字
作家渡邊淳一,依據自己的文學創作歷程,把自己嘔心瀝血進行小說創作幾十年的寶貴經驗傾囊奉獻,寫的關于如何創作一部小說,以及如何創作一部暢銷小說的經驗著作。
(日)渡邊淳一 ·文學理論 ·8.8萬字
史學專著,集中探討了唐代的政治思想和制度的概況及其演進。
陳寅恪 ·文學理論 ·8.8萬字
《列王紀研究》是2005—2008年國家社科研究基金項目。《列王紀》是伊朗(波斯文)史詩,是世界文學名著。
張鴻年 ·文學理論 ·14.3萬字
《價值的理由》是陳嘉映先生的思想隨筆集,分三輯:第一輯為2010年夏應徐曉之邀為《財新·新世紀》所寫的十二篇專欄文章,包括名篇《救黑熊重要嗎?》《哲人不王》等,此次有所修訂;第二輯是圍繞當時研究題目所寫的一些文章,部分后曾并入《何為良好生活》;第三輯演講、序與訪談
陳嘉映 ·文學理論 ·10.6萬字
《布洛克小說寫作手冊》以勞倫斯·布洛克在《作者文摘》最叫座的專欄,集結成為這本非看不可的作品,深入觀察創作脈絡,告訴你小說是一門怎樣的專業,如何發揮書寫技藝。他的建議,都是身經百戰的經驗之談,讓寫作者可以住創作游戲中,避開陷阱,悠游自在。從分析市場開始,到如何自我要求、“創意拖延”,再到處理退稿的失望落寞,《布洛克的小說學堂》是一本無價的實戰寶典,提供扎實可行的寫作守則,讓讀者與作家都能掌握小說寫作的關鍵所在。
(美)勞倫斯·布洛克 ·文學理論 ·17.5萬字
民國時期風云變幻,學人輩出,學術名作紛紛涌現,此次結集百冊經典出版,欲為復興中華文化,助力全民閱讀貢獻力量。
魯迅 ·文學理論 ·12.6萬字
這是一本專業學者寫給大眾的書籍,嚴謹而又通俗地向大眾讀者介紹了古代希臘羅馬的神話系統。古希臘神話不僅本身就是色彩斑斕、引人入勝的故事,更是我們今天很多文化元素——從哲學觀念到藝術作品再到游戲和科技等的源頭,因此本書可以讓讀者認識到這些神話與今天世界千絲萬縷的聯系。
(英)菲利普·馬蒂塞克 ·文學理論 ·11.8萬字
《中國八大詩人》系統介紹了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游、王漁洋等八位中國古代具有代表性的詩人,他們體現了不同的詩歌風格,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中國八大詩人》中,胡懷琛先生勾勒了八位詩人的生平、環境及詩歌風格,對其作品的淵源、影響闡發尤為細致,勾連成了一部別具特色的“極簡詩歌史”。《中國八大詩人》同時收錄《詩的作法》,打通舊詩與新詩的區隔,使讀者不僅學會品鑒詩歌,還能自己動筆寫詩。
胡懷琛 ·文學理論 ·6.5萬字
青年的性情需要得到古典思想和作品的節制與調和,古典的理想需要得到青年人強健身體的踐行與傳遞。作者以一個“80后”學術青年的文化生活經驗,用古典的視野從當代中西方文學、影視、美學和文化中俯拾出思想的閃光,展現古今之間的斷裂沖突與豐富的意涵交織。“回歸古典”正是為了“面向未來”,在呈現歷史的同時為當下生活注入活力,讓心靈在古今之間進行“友愛”的無休止探索。劉小楓老師推薦。“80后”青年學者馮慶進行的一系列觀察與寫作實踐的集成,這些文章大多嘗試跳出體系化的學術寫作,以不同的文體和風格,從不同層面展現古今之間的斷裂沖突與豐富的意涵交織。全書分為“閱讀文化的古今通變”“抒情生活與精神返鄉”和“老智慧,新知識”三輯,涉及劉慈欣、聶隱娘、博爾赫斯等有趣的議題,行文輕快靈動,既有細密的理論思辨,也時時閃現出思考的洞察力。
馮慶 ·文學理論 ·13.5萬字
本書主要研究了20世紀第一個十年中國小說中的西方形象。在中西文化碰撞的具體歷史和文化語境下,通過文本細讀晚清重要作家的代表作,梳理和分析了不同小說中的西方形象及其特點以及西方形象形成的原因與自我形象的內在關系。
鄒小娟 ·文學理論 ·19.7萬字
本書是第一部關于貴州生態文學研究的專著。本書分析和評價了貴州生態文學的發展淵源及其主要成就,對生態文學的特征進行了深入論述,對生態文學的思想內涵進行了系統研究。書中通過對貴州民間文學生態意識的解讀,探討了貴州民間文學中深厚的生態思想資源對貴州生態文學創作的啟示作用;通過對貴州作家的生態文學作品進行分析,揭示了貴州生態文學所具有的豐富內涵;在生態危機日益嚴重的當下,探討了貴州生態文學創作對現實的關注和擔當。
謝廷秋 ·文學理論 ·20萬字
本書重點運用以蘇珊·S.蘭瑟為代表的敘述聲音理論,結合新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分析、讀者反應批評等方法,從理論上厘清了敘述聲音及其相關要素之間的關系,并以此為基礎,結合敘事形式和意識形態,對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作家小說作品中的敘述聲音進行了綜合分析。
舒凌鴻 ·文學理論 ·15.1萬字
本書對中國現代小說市鎮敘事進行專題研究。作者分別從中同現代小說市鎮敘事中的疾病敘事、死亡敘事、欲望敘事、權力敘事、左翼敘事、儀式敘事、“異化”現象、“水”意象、敘事技巧、女性形象等方面著手,通過不同的角度,對中國現代小說市鎮敘事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同時,作者在書中提出了“中國現代市鎮文學”的概念,并闡述了這一概念的內涵。通過提出“中國現代市鎮文學”這一概念,突破了以往文學史著作關于中國現代文學的“鄉土文學——都市文學”二元對立劃分模式的認識,形成了對中國現代文學的“鄉土文,學——市鎮文學——都市文學”三元井立劃分模式的新認識。本書是目前國內學術界關于“中國現代小說市鎮敘事”的第一本研究專著。本書的研究成果,拓寬了中國現代小說的研究視野,深化了對中國現代文學史的研究,填補了目前學術界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邱詩越 ·文學理論 ·16.7萬字
本書將中國當代大陸兒童詩作為研究對象,力求較全面、系統地考察近七十年當代大陸兒童詩的發生發展狀況,從文學史語境考察當代不同歷史時期兒童詩文本蘊含的內在思想和藝術選擇。從詩學語境探究當代大陸兒童詩的豐富性和審美建構維度,分析當代大陸兒童詩的特異性和建構當代大陸兒童詩學的可能問題。并從當代大陸兒童詩價值體認和發展不足兩個方面進行估衡。以期為21世紀大陸兒童詩的良性發展提供借鑒。
劉慧 ·文學理論 ·16.2萬字
《文法六要》為散文大師王鼎鈞先生“失聯”已久的一部作品,也是他談論如何寫作的經典著作之一。鼎公總結多年寫作實踐和體會,整理、提煉出寫作的六個步驟:觀察、想象、體驗、選擇、組合、表現,相當于“文法六要”,是學習寫作的人都應學習和掌握的六門基本功夫。該書現經鼎公收回版權,用心整補,“浴火重生”;也是鼎公金針度人,無私分享之舉。全書以六要為綱,每一要點又從以“黃老師”為“教”者和以學生為“學”者的雙重視角來架構全篇,讀來平易暢曉,又發人深思;輔以學生的“回應”、“作品示例”和“我的實踐”,層次分明,步步深入,多重呼應,有助化用。該書為寫作大師教授寫作方法的重要作品。
王鼎鈞 ·文學理論 ·10.3萬字
《以文學為志業》是三位“80后”學人的文學對話錄。該對話錄從自我的閱讀經驗、文學趣味、知識型構談起,追問在當下語境中以“文學為志業”的人生蘊藉和擔當使命。在此基礎上,對話錄由近及遠,分別論述了“新世紀歷史寫作”“八十年代文學”“社會主義文學”以及“現代文學傳統”“未來文學備忘錄”等系列話題。
楊慶祥 金理 黃平 ·文學理論 ·14萬字
敘事人稱是敘事學研究中的一個基本問題。第一人稱復數“我們”是小說敘事中較為少見的一種敘事人稱,具有非自然性、非常見性、非可靠性等特征。近十年來,西方敘事學界基于西方小說中的第一人稱復數“我們”敘事展開了積極的探討,其中尤里·馬格林、蘇珊·S.蘭瑟、布萊恩·理查森、阿米特·馬庫斯等人的研究成果尤為突出。中國現當代小說中同樣也存在著這種敘事人稱。梳理中國近百年來文學場域中的人稱使用情況可以發現:詩歌與文學論文中的第一人稱復數“我們”更大程度上受到了政治因素的影響,而小說領域中的“我們”則是在文學創新中衍生出的一種特定區域或空間中的集體主義表達,它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
王美紅 ·文學理論 ·17.4萬字
洪亮吉是清代的樸學大師,又是乾嘉文壇的巨子,以詞章考據著稱于世。本書從要素論、本體論、功能論、創作論四個方面闡述了洪亮吉的詩學理論。結合洪亮吉的文學活動、思想個性和創作心態,對其詩歌題材進行分類研究,揭示其詩歌創作的藝術成就和審美風貌,進而把握其詩風演變的軌跡,借以管窺乾嘉學者型詩人創作的典型特征。對洪亮吉的其他文體創作及學術研究進行評析,將其置于乾嘉文壇的背景下衡定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邱林山 ·文學理論 ·17.2萬字
中古英語夢幻詩是中世紀晚期英國文學的重要成就,主要有喬叟及喬叟系傳統夢幻詩和以《農夫皮爾斯》為代表的頭韻體傳統夢幻詩。本書重點研究了14世紀晚期和15世紀深受喬叟影響的詩人,也就是所謂的喬叟系詩人所創作的夢幻詩。本書對喬叟系夢幻詩進行了較為全面的梳理和定義,并選取了十首喬叟系夢幻詩進行深入研究。本書對十首夢幻詩的研究遵循了夢幻詩大致的發展順序,涵蓋了15世紀英格蘭和蘇格蘭喬叟系詩人在夢幻詩創作方面的主要成就。希望本書能夠增進中國學者對中古英語夢幻詩的了解,并進一步推動國內方興未艾的英國中世紀文學研究。
劉進 ·文學理論 ·19.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