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通過細致梳理魯迅在臺灣傳播、接受的文獻史料,力求直觀而完整地呈現魯迅在臺灣傳播的歷史軌跡,同時亦對史實進行客觀的評價和深入的理論闡釋,概括魯迅在臺灣文學、文化發展進程中的特殊意義。本書所提示的“臺灣魯迅”經驗,不僅可為魯迅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提供新的思考維度,而且也豐富了“中國魯迅”與“東亞魯迅”形象的歷史細節和精神面向,對于重新勾勒魯迅在東亞地區的影響具有重要的意義。
徐紀陽 ·文學理論 ·50.6萬字
很多人希望能夠從黃帝內經中獲得養生的秘鑰方法和健康指導。內經逐句通過對這本中醫經典之經典的逐字逐句闡述,讓那些零基礎的普通人第一次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從前高深莫測的道理,繞過艱澀的文字障礙,直達道理精髓之所在。
李國棟 ·文學理論 ·51萬字
本書是目前國內首部研究比較文學主題學的專著,遵循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的精神,力求理論架構與實踐研究相結合,尊重“原史”“原典”和“原理”,綜合建構中國語境中的比較文學主題學。
孟昭毅 ·文學理論 ·51.5萬字
本書以民國時期(1912—1949年)的偵探小說翻譯及創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當時報紙雜志刊載及單行本出版的偵探小說作品為立論基礎,以民國時期的偵探小說發展史為研究重心,兼及對于晚清、民國偵探小說的都市起源、公案傳統、域外譯介、代表性作家作品、形式特征(含敘事模式)及思想價值等方面的考察。一方面努力梳理出民國偵探小說的類型演變軌跡與文學史發展框架,即為“史”的描述;另一方面嘗試在其中提煉出民國偵探小說的現代價值內涵與自身形式規定性,即為“論”的闡釋,以史帶論、史論結合。
戰玉冰 ·文學理論 ·69.2萬字
本書首先確認了山東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然后,以具載重要全局意義的優秀詩人、作家為主線,由之聯系相應的創作流派,進一步清理出不同歷史文化時代的主流走向,并揭示文學現象背后的規律,給出恰當的審美判斷。
喬力 李少群主編 ·文學理論 ·69.3萬字
本書為浙江大學中文系中國現當代文學研究所教師研究論文之匯編。所收時間,上始1982年,下迄2018年。內分“問題與方法”“思潮與現象”“作家與作品”“作家與作品(浙籍)”“影視與文學”“出版與文化”六個部分,共計文章58篇。其主體內容為中國現當代文學,同時還包括影視、編輯與出版等?!扒把浴睂φ憬髮W(含原先老杭州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學科發展歷程及其學術個性和特色,作了全面的歸納和梳理。
吳秀明主編 ·文學理論 ·68.7萬字
《文心雕龍》是中國現存最早、體系最完整、結構最嚴密的一部古典文學批評名著。書凡十卷五十篇,可分為四大部分:一、總論(一至四篇),二、文體論(五至二十五篇),三、創作論(二十六至四十三篇),四、鑒賞篇(四十四至四十九篇);而以自序性的《序志》一篇為第五十篇,總結全書。其體大思精、“文苑之學,寡二少雙”,在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和文藝理論的發展史上具有巨大的奠基意義和深遠的影響。魯迅認為,“篇章既富、評騭遂生,東則有劉彥和之《文心》,西則有亞里士多德之《詩學》,解析神質、包舉洪纖、開源發流,為世楷式”。而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校注本《文心雕龍》,作為人文社黃皮書(中國古典文學理論批評專著選輯)中的代表之作,堪稱《文心雕龍》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后人研究《文心雕龍》必讀的進階之作。
劉勰著 范文瀾注 ·文學理論 ·53.6萬字
本書是研究王國維及其詞學的理論專著。全書分為五編,分別就王國維文學觀念特別是詞學觀念的演進、王國維詞學本體論的形成和完善、王國維詞學理論的接受史、王國維詞學的學術淵源、王國維詞學的深遠影響等問題,進行了系統深入的探討。是近十年來王國維詞學研究的重要成果。
彭玉平 ·文學理論 ·76.3萬字
本書是一座濃縮了古今中外文化常識的知識寶庫。包括文學、哲學思想、宗教神話、歷史考古等方方面面的內容。
星漢 ·文學理論 ·64萬字
本書收錄了浙江大學文藝學研究所教師的論文代表作,包括王元驤、徐岱、徐亮、金健人、李詠吟、蘇宏斌、鄒廣勝、梁慧等專家和學者共45篇論文,內容涉及文藝學基礎理論問題、美學和藝術理論、文學史和文學批評等文藝學研究的主要領域。這些論文選題多樣,既有對文藝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文學的本質等重大問題的探索,也有對文藝學和美學發展歷史的梳理,以及對文學和藝術作品的個案分析,從整體上反映了浙江大學文藝學學科的發展歷史和學術水平。
蘇宏斌主編 ·文學理論 ·66.8萬字
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為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偉大事件,展現學術界對五四運動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北京大學于2019年6月舉行了以“百年回看五四運動”為主題的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人文學術論壇。這次論壇邀請了海內外知名學者,圍繞五四運動與中國現代社會政治,五四運動與中國現代思想文化,五四運動與中國現代科學、教育、宗教,五四時期歷史人物與思想研究,國際視野中的五四運動,五四運動的歷史省思與詮釋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本書即是此次論壇成果的結集。
歐陽哲生主編 ·文學理論 ·88萬字
本書以宏觀的總體概括和分階段具體探討相結合,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文藝理論研究思潮和學人思想及著述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即以“序”勾勒整個當代中國文藝理論研究的演進脈絡與分章論述不同時期的各自特點、評價學者們著述的價值相結合,綜合、推繹大量文獻,針對當代文藝理論研究的熱點問題和學人論說而有的放矢。
高建平等 ·文學理論 ·66.2萬字
本書綜合運用歷史學、文化學、民俗學、語言學、比較文學、文本細讀、人文地理學、文化人類學等研究方法,遵循“文化還原”和“雙重發現”的探索路徑,對兩湖現代文學文本、傳統典籍、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三重參證,雙向考察地域文化視野中的兩湖現代文學創作和兩湖現代文學中的地域文化書寫。作為整體感覺文化區的兩湖現代文學,在歷史敘事、武陵地域、中部地域及東部地域書寫方面,內蘊熱心向洋、九死未悔與冷眼觀世、逍遙自適的張力性精神結構,兼采古今中西文化資源,具有獨特的審美意義與思想價值。
劉保昌 ·文學理論 ·53.7萬字
本書考察前后七子這兩大明代重要文學流派形成、發展及演變之歷程,探究其文學活動的重要特征與內涵。
鄭利華 ·文學理論 ·60.1萬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年來,文藝理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在中國人的社會和文化生活中,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的一些文藝論爭對當時的政治走向的影響,到“文化大革命”期間文藝進入到思想文化領域的核心地帶的狀況,到改革開放初期文藝對推動意識形態轉型的重大意義,再到新世紀頭十年文藝學研究在當代社會文化建設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書都作了認真的研究。本書的特點在于,作者并不是將主要注意力放在七十年的歷史過程描述之上,而是以問題為綱,選取七十年來文藝學論爭的中心問題進行專題探討,努力做到以論帶史,以論見史,深入這些論爭的內部進行資料的梳理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因此,本書不僅對這七十年文藝理論的歷史進行記錄,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溫故而知新,對新時代建設新的文藝理論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思路。
高建平主編 ·文學理論 ·96.8萬字
本書是著名古典文學研究者蔣寅的自選集,以“中國詩學之路”概括了他幾十年治學的主要方向,以“在歷史、文化與美學之間”表明他對中國詩學研究的基本認識和治學路徑。作者的詩學研究主要包括三個范疇:詩歌理論、詩歌創作和詩歌史?;诖?,本書分為四部分,《中國古代對詩歌之人生意義的理解》等6篇從心態史角度考察詩學問題,《杜甫與中國詩歌美學的“老”境》等6篇以唐詩為對象做詩歌創作研究,《在中國發現批評史》等6篇從古典詩歌理論切入得出的詩史研究成果,《清代詩學與地域文學傳統的建構》等6篇集中于清代詩史的研究。作者善于發現中國詩學研究中隱含的重大問題,并從歷史、美學、文化進行多角度、全方位、深入細致的探究和考索,所得結論常常切中肯綮,令人耳目一新。本書還體現了作者對中國詩學走向現代化和“現代性”問題的高度關注,將這條詩學之路指向未來。
蔣寅 ·文學理論 ·50.2萬字
桐城派是清代作家最多、地域分布范圍最廣、綿延時間最長的散文流派,因其主要作家皆系桐城人,故稱桐城派。該書以編年的形式,將自順治十年(1635)至民國十九年(1930)年間的桐城派及其分支陽湖派、湘鄉派的人物、作品、行跡等內容加以纂輯排比,完整地呈現了改派發生、發展和衰亡的歷史。
俞樟華 胡吉省 ·文學理論 ·89.2萬字
本書為張少康八十誕辰祝壽論文集。內容主要有三部分:一、張少康的《文心雕龍新注》約二十篇,十余萬字;二、張少康先生弟子的論文,約二十篇,近二十萬字;三、張老師的學術年譜,作為附錄。內容主要有三部分:一、張少康的《文心雕龍新注》約二十篇,十余萬字;二、張少康先生弟子的論文,約二十篇,近二十萬字;三、張老師的學術年譜,作為附錄.
張健 郭鵬 ·文學理論 ·55.5萬字
《視角與方法:中國文學史探索》是中國文學史著名學者蔣寅在還歷之年回顧數十年學生歷程、檢閱自己學術成果的結集。全書以三十一個個案為基礎,收入《古典文學的精神史意義及其研究》《吏隱:大歷詩人對謝朓的接受》《杜甫與中國詩歌美學的老境》《陸游的沉寂與走紅》《乾隆二十二年功令試詩對清代詩學的影響》等多篇代表作,內容涉及四個方面:一是有關中國文學史基本理論、基本觀念的探討,二是對具體文學史問題的分析,三是對個別作家文學史意義的揭示,四是關于文學影響和接受的研究。由于涉及文學史研究的諸多方面,遂冠以文學史探索之副書名。
蔣寅 ·文學理論 ·52.6萬字
明清兩代是小說大盛的時代,小說中大量融匯詩詞曲賦等韻文,又以明代最為盛行,形成明代小說敘事中散韻結合的一道靚麗風景。這種現象的出現,與明代特殊的社會文化背景密切相關,對寄生詞曲的研究也逐漸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的一個新的領域。本書便是對明代小說中寄生詞曲的輯纂,全書分三卷:《明代白話小說寄生詞輯纂》、《明代文言小說寄生詞輯纂》、《明代小說寄生曲輯纂》,對700余種明代小說進行了全面考察,共輯錄寄生詞曲5806首(含重復出現者約1400首),本書堪稱明代小說寄生詞曲輯纂的集大成之作。
趙義山主編 ·文學理論 ·6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