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清網(wǎng)行動
會員

2011年5月底開始,全國公安機關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清網(wǎng)行動”,一大批長年負案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網(wǎng),有力地維護了社會穩(wěn)定,伸張了社會正義,其規(guī)模為歷年來公安機關專項行動所罕見。由公安部宣傳局與中國人民公安出版社共同策劃,邀請中國傳記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紀實文學學會副會長、曾獲得魯迅文學獎的著名作家董保存,以及中國法學會法制文學研究會副秘書長、曾榮獲老舍文學獎的著名作家丁一鶴深入公安機關一線進行面對面的專題采訪,歷時半年,精心創(chuàng)作出全景式反映“清網(wǎng)行動”的這部長篇報告文學。《清網(wǎng)行動:中國警方史上最大追逃行動紀實》三十五萬字,共分十個章節(jié),照片近百幅,圖文并茂,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地展現(xiàn)了全國各地公安機關在“清網(wǎng)行動”中所取得的輝煌業(yè)績,藝術地反映了廣大公安民警在“清網(wǎng)行動”中“為黨和人民利益而戰(zhàn),而人民警察榮譽而戰(zhàn)”的典型事跡,以及一批大案要案逃犯的落網(wǎng)過程揭秘。不久前,《清網(wǎng)行動:中國警方史上最大追逃行動紀實》被中宣部和中國作家協(xié)會定為“向黨的十八大獻禮”重點圖書。

丁一鶴 ·紀實文學 ·23.1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10章 鳴金收網(wǎng) 2024-09-26 15:22:44
北歐向左,美國向右?
會員

芬蘭記者阿努·帕塔寧2008年搬到美國,她本來是充滿自信的人,有成功的事業(yè)和充實的社交生活,可是來美國后不久就變得謹小慎微,充滿自我懷疑。她發(fā)現(xiàn),這里的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從購買一部手機到為教育和兒童保育進行稅務申報——和自己的北歐老家相比都更復雜和充滿壓力。起初,她把自己嚴重的焦慮歸因于自己難以適應自由的新環(huán)境。但是隨著越來越了解更多的美國人,她發(fā)現(xiàn)他們也和她一樣倍感壓力。為了理解美國和芬蘭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她開始仔細觀察這兩個國家的日常生活,從政經(jīng)文化、育兒教育、社會福利、醫(yī)療健保、兩性關系、工作稅制等政策差異優(yōu)劣,在清晰詳實的調(diào)查研究基礎上給出具體建議。她澄清了那些說北歐國家是“大政府”“高稅收”“福利國家養(yǎng)懶人”的常見誤解,指出美國社會的金錢至上原則造成公民生活更大的風險性和更強的依賴性,普通人維持基本生計的成本也遠比北歐國家更高。北歐生活方式讓人的生活更加舒適,自由,這也說明了人類追求卓越的愿望并不像美國人對利潤動機的信念所暗示的那樣脆弱和軟弱。也許生活比金錢更重要,這在全球各地都是一致的。

(芬)阿努·帕塔寧 ·紀實文學 ·23萬字

美國病(譯文紀實)
會員

《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美國國家公共電臺2017年度最佳圖書。《紐約時報》醫(yī)學記者,直擊美國醫(yī)保體制之痛!為什么,美國一家頂尖教學醫(yī)院收費1000美元的檢查,在新澤西州的一些小型社區(qū)醫(yī)院要花費7000美元,而在德國和日本,卻只需要100美元?我們生活的時代不乏器官移植、基因療法、救命藥品、預防策略這樣的醫(yī)療奇跡,但難以置信的是,美國的醫(yī)保制度依然價格高企、效率低下、令人困惑、充滿不公。在疾病面前,所有人都是醫(yī)療豪奪的潛在受害者。美國將其GDP的近五分之一用于醫(yī)療保健,全年超過3萬億美元,相當于法國的全部經(jīng)濟總量。盡管如此,美國依靠這筆錢所實現(xiàn)的醫(yī)保效果,卻普遍低于任何一個發(fā)達國家,而這些國家的人均花費,只有美國的一半。對于美國人而言,誰沒有在打開醫(yī)療賬單時,瞪著嚇人的數(shù)字而難以置信?誰沒有被保險單上的共付額、自付額度、“網(wǎng)絡內(nèi)”和“網(wǎng)絡外”的條款弄得暈頭轉(zhuǎn)向,只能在催賬的威脅下開出支票?誰沒有為一次普通的血液檢查而收到500美元賬單,為在急診室打了三針而收到5000美元賬單,為一次小小的足部門診手術而收到50000美元賬單,或者因為心臟病住院治療三天而收到500000美元賬單,發(fā)過懵?錢,都到哪兒去了?

(美)伊麗莎白·羅森塔爾 ·紀實文學 ·22.2萬字

最新章節(jié) 第30章 注釋2 2020-01-16 15:47:44
隱谷路:一個精神分裂癥家族的絕望與希望
會員

在外人看來,美國科羅拉多州斯普林斯市的加爾文一家是一個完美的中產(chǎn)家庭:丈夫多恩熱情洋溢,是一名空軍學院軍官,妻子咪咪則是來自得克薩斯州一個上層家庭的大家閨秀,他們還有12個可愛的孩子。但在這種表面的光鮮下,有一股這對夫婦無法理解的力量正在涌動。短短十年間,12個孩子中的6個先后罹患嚴重的精神分裂癥,另6個孩子則在恐懼中等待,等待自己成為下一個,等待更多痛苦和傷害的降臨。癲狂、屈辱和暴力從未饒恕過這個家庭,籠罩在這個家庭之上的也遠不止自殘和謀殺。基于對所有健在當事人的采訪和大量醫(yī)學檔案資料,作者羅伯特·科爾克以飽含同情和悲憫的筆觸講述了精神分裂癥吞噬這個家庭的全過程。這個特殊的家庭也為探尋精神分裂癥的病因和治療方法帶來了一絲希望。以加爾文一家的故事為脈絡,科爾克在書中梳理并穿插了過去一個世紀醫(yī)學界有關精神分裂癥病因的觀點和爭論、這種疾病治療方法的演變、社會對精神分裂癥病人及其家人的偏見和歧視。從弗洛伊德與榮格的分歧與決裂,到整整一代治療師將病因歸咎于“精神分裂癥媽媽”,從理論家們拋棄疾病的概念并執(zhí)著于對其進行顛覆,到醫(yī)學研究者抽絲剝繭尋找這種疾病的生物學原因,本書都一一做了介紹。

(美)羅伯特·科爾克 ·紀實文學 ·22.2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江县| 林芝县| 错那县| 礼泉县| 雷州市| 兴宁市| 宣城市| 商洛市| 绥滨县| 咸丰县| 毕节市| 宽城| 云梦县| 东兰县| 曲周县| 当阳市| 布拖县| 杭锦旗| 浦江县| 阳新县| 古蔺县| 丘北县| 措美县| 贞丰县| 马山县| 四川省| 咸阳市| 琼海市| 高雄县| 房产| 石屏县| 商丘市| 吉安市| 屯留县| 呼图壁县| 文成县| 综艺| 苍溪县| 远安县| 手机| 旌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