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浙江省最宏偉扶貧工程”之一的灘坑水電站工程興建之路,到長廣煤礦集團轉型升級之路,再到“全球第二大火電廠”嘉興發電廠傾力打造零排放壯舉之路,以水、煤、電三個角度為切入點,以文學的形式全面地、系統地描繪了浙江經濟社會發展的能源之路,再現了浙能人克難攻堅、不斷進取的精神風貌,展示出能源高質量發展的浙江方案。
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工會委員會編著 ·紀實文學 ·11.4萬字
這是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作家、山東大學馬瑞芳教授創作的紀實文學新作。本書拋開作者的教授和作家的社會身份,單純從一個兒媳的視角,看取一個大家庭半個多世紀的起伏變遷,以幽默風趣的筆觸和豁達明慧的心胸塑造了一位大字不識一個,勤勞善良,充滿樸素人生智慧的婆母形象。厚重滄桑的歲月感被作者松弛瀟灑的行文消解為暖人的煙火氣息,因而格外好讀。這對婆媳幾十年的相處故事,讓“婆媳是天敵”的說法不攻自破,這個大家庭代代有滋有味、溫馨和睦的生活主調,明白地闡釋了母慈子孝、淳樸和睦的中國傳統家風,彰顯了仁、義、禮、智、信的傳統價值觀根植于廣大民間的真諦。本書可以看作是長篇紀實文學《煎餅花》的姊妹篇,兩書對照閱讀,讀者不僅能收獲“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的心靈滋養,也能靜觀自我,獲得深長的人生啟迪。
馬瑞芳 ·紀實文學 ·6.7萬字
本書收集、摘錄、整理了校園內各方面的典型人物成長故事,有全能發展的多維學霸,有登上閃耀舞臺的校園達人,有行健不息的別樣青春,有報效國家的責任與擔當……本書編寫組希望以此來記錄過去一年間的清華人物風貌,同時希望用一個又一個生動的故事,映射每個清華人的成長與青春。本書面向校內外讀者,尤其是當年本科新生,用典型人物故事,為剛剛步入大學校園的他們展現多角度、真實、生動的清華人物風貌,并鼓勵他們在未來四年的大學生活中,也成為校園內最生動的人物故事。
張婷主編 ·紀實文學 ·12.5萬字
本書是從大學在校師生角度出發的抗疫紀實作品,匯集上海師范大學近百名師生所寫的文章,為抗疫主題而創作的彩色海報,以及記錄疫情期間經歷的照片,多維度、立體式地呈現其經歷和心路歷程。本書的文字分為疫中記、疫與役、疫之思、心有信四輯,這些質樸、真實的文字,刻畫出疫情期間在校師生的真情實況。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因疫情而表現出失落、沮喪的情緒,更多是積極、健康、正面地表達出抗擊疫情的態度,表現出當代學子面對疫情時不懼困難、能夠獨立判斷和思考的風貌,不少學生積極地表達出奮斗當先、甘于奉獻的精神,體現出同心同行、守望相助的責任與擔當,使得本書總體充滿正能量,又能體現出對困難、生死、責任等問題的思考,凸顯出一定的教育意義。
林在勇主編 ·紀實文學 ·15.6萬字
旅行意味著要讓我們深入到一個陌生城市,發現世界的另一個角落,發現新的空間,體驗不同的文化和習俗。用心傾聽深處大自然、城市最真實的聲音。感受從未見過的人、景、物,增長外界見識,拓寬視野,讓人們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在旅行中感悟人生;找到自我、找到快樂,讓心靈得到放松和凈化!不斷地行走,不斷地收獲,這就是旅行的意義。本書作者也正是要與我們分享他旅途的樂趣,帶領我們領會他對三秦大地的熱愛、行走絲綢之路沿線的感悟,等等。
桂維民 ·紀實文學 ·6.6萬字
本書作者隨隊全程參加中國第32次南極科考,乘著雪龍號極地科考船,從長江口一路南下直抵南極,并逆時針沿著南極大陸航行,在高緯度環繞地球一圈,多次穿越西風帶,經過麥哲倫海峽,深入南極羅斯海,到訪南極中山站、長城站等10多個各國科考站,歷時158天、航程30387海里。全書以行記的筆法和大量珍貴精美的照片,原汁原味地呈現了地球盡頭純潔曠遠、靜穆莊嚴的極致景象,親歷共情地講述了探索極限的南極人的動人故事、情懷氣質,以及人在極地特殊環境下,對宇宙時空、對天地自然、對生命存在的思考與叩問。
朱山 ·紀實文學 ·12.1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移民,海原在行動;哦,永遠的西海固;移民,移民;一個世紀夢想的破土生長;紅寺堡,寧夏移民史上的明珠;米糧川中衛移民扶貧的一個縮影等。
段鵬舉 火會亮 孫艷蓉 ·紀實文學 ·17.9萬字
本書是愛德基金會幫扶寧夏衛生與健康等項目的成果展示。主要講述了該基金會自1987年起對寧夏進行的衛生與健康等方面的無償援助與支持,項目包括鄉村衛生場所基礎建設、婦幼保健、優生優育、衛生與健康宣傳等內容。
崔學光 張文勝 馬國棟 郎穎主編 ·紀實文學 ·9.6萬字
正午,尋找遺落的故事……我們相信只有生產內容,才能走得更遠。在轉載成風的新媒體,正午堅持原創每一個故事。本期主題是“中國肖像”,收錄了5篇文章,這些故事從各個方面敘述了這個現實社會里所發生的一切?!妒染普摺酚浭隽耸染普呱钕菥瓢a想要擺脫酒癮的故事,戒酒對于真正的嗜酒者而言,不僅黑暗,且驚心動魄;《環球郵輪:六百余中國人的“甜蜜生活”》則描述了大西洋號這艘第一個從中國啟航的環球郵輪上的人生百態;《永不結束的游戲》記述了大型生活實驗節目《我們15個》參賽人員的故事,他們想在真人秀中實現夢想,卻發現那不過是生活的縮影;《風雪聶拉木》描述了發生在邊陲小鎮聶拉木和烤火房的故事;《菩薩搬家》則將視角對準了中國高速公路修建者,講述因為一條公路而發生的一群人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是中國肖像里的一個縮影,反映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每個人身上都有這個時代所留下的深深的烙印。
正午 ·紀實文學 ·6.1萬字
《正午》第七期,發掘“名人”不被知曉的另一面,尋找鄉野間被忽視的角落,捕捉時代中執拗的低音。這一次,我們潛入社會現實與自我的心靈,以故事重新理解“我們的生活”——表面看似波瀾不驚,內里卻激烈動蕩。從“自我”出發,回憶“尼曼項目和我的記者生涯”;于“春秋”中,聽“乞丐的歌單”、看“東北農民彼得洛夫的幸福生活”,捕捉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戲劇一刻,感受時光流逝的力量;于“傳奇”中,展現圍繞“浙江省第一懸案”追緝兇手的二十二年,看到陽光照耀下,還有晦暗不明的地方;最后,從“自我”回到“我們”,以一幅“被遺忘的女子圖鑒”記錄我們所處的時代。這就是我們,一個一個“不徹底的人物”。個人的悲歌,大時代中微小的努力,集聚于此,就是我們共同的生活。
正午故事 ·紀實文學 ·17.6萬字
《這輩子:1920-2020外婆回憶錄》是由一位百歲老人口述自己經歷、女兒筆錄,孫女加以編纂的一本由三代女人完成的生命記錄。講述了上個世紀動蕩的歷史中百歲外婆所屬的江蘇雙溝鎮高氏家族的興盛衰亡,記錄了她歷經軍閥割據、日寇入侵、內戰,直到解放后逐漸安定生活,以及這個過程中她挺過的風風雨雨。本書由外婆口述、母親潤色、女兒定稿,三代人的打磨使得作品透出鮮活、質樸的底色,凸顯了外婆作為一個平凡女性面對艱難時世的不屈和堅韌,而其中珍貴的歷史細節又把我們帶回了真實的歷史場景,有利于“失根”的現代人能夠繼承老一輩身上面對困難時堅韌不屈的態度與迎難而上的精神,從而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笑對人生,迎接生活的挑戰。
高彩云口述 趙麗君筆錄 楊揚整理 ·紀實文學 ·12.1萬字
長篇報告文學《群山回響》書寫不斷迭代升級的“千萬工程”在浙江大地上引領鄉村走向美麗、共富的生動實踐和豐碩果實,以“浙江之窗”彰顯“中國之治”“中國之美”。作者李英將視線聚焦在浙江廣袤的鄉村大地上,書寫鄉村振興的實踐和變革,書寫當代農民的期盼和夢想。多年來,他走訪浙江山區各縣,尋找微小而鮮活的故事,力求真實地反映山區人民為實現共同富裕所付出的努力,解讀山區跨越式發展的文化基因和成功密碼。作品兼具文學性、思想性和現實性,剖析“千萬工程”蘊含的科學思想與方法,共享奮力推進“兩個先行”歷程中的先進經驗,為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邁向跨越式高質量發展道路提供參考和借鑒的樣本,交出了回應時代命題與社會關切的文學答卷。
李英 ·紀實文學 ·16.2萬字
《和你在一起!——25國外籍專家戰“疫”實錄》共分“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在行動”“我們留在中國挺好的”“英國小哥聊新冠肺炎戰‘疫’”“面對疫情,身在中國的老外有話說”“患難見真情”“凝心聚力,共同戰‘疫’”“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隔離不隔情,隔離不隔愛”等八個部分,作為媒體人,他們發現部分西方媒體對疫情的報道存在曲解和誤讀,使恐慌情緒蔓延。這時,他們努力傳遞出中國當下的真實樣貌,“告訴人們中國的實際情況”;作為外國人,他們在這次疫情發生時選擇留在中國,有的專家在這樣的時刻選擇“逆行”回到中國,每個人都是經過理性思考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中國可以辦大事,可以創造奇跡”;
本書編寫組 ·紀實文學 ·7.6萬字
《武漢戰疫日記》由深入武漢一線報道的新華社記者集體寫作而成,再現了百名記者的百日奮斗,以日記體的形式完整再現了武漢從1月20日成立防控指揮部到4月8日解封的艱苦卓絕的戰疫歷程。全書主要內容包括“應對突發疫情”“打響人民戰爭”“形勢漸趨緩和”“春天腳步近了”和“按下‘重啟加速’鍵”五個部分;融合近百篇報道文字、100余幅現場照片、80多條抗疫視頻等多種形態的內容,視聽結合、全媒體再現武漢戰疫景象。
新華社武漢前方報道團隊 ·紀實文學 ·19.7萬字
本書分為兩章:第一章為民國時期寧波圖書文獻提要。第二章為民國時期寧波報刊文獻提要。共收錄民國時期寧波文獻目錄提要2762條,40多萬字,附題名索引。
張玉梅 ·紀實文學 ·11.5萬字
《江姐:傲雪紅梅》是厲華說紅巖系列叢書中的一本,有關江姐的最新紀實文學作品,由紅巖名家厲華先生及江姐故里自貢市大安區黨校副教授陳莎老師共同執筆完成,可謂是有史以來有關解讀江姐方面最為翔實的著作。該書采用新史料、新觀點,對江姐進行全方位解讀。本書約16萬字,共分為7個板塊,講述了江姐的故鄉、童年、人生經歷、革命故事、紅巖檔案中真實的“江姐”、偉大的革命精神等內容。全書語言生動活潑,圖文并茂、學術性與可讀性俱佳,將真實的革命英烈江姐的故事解讀給讀者。
厲華 陳莎 ·紀實文學 ·8.8萬字
里約熱內盧,一座被上帝眷顧,也被魔鬼詛咒的城市。這里有著最美麗的海岸線,岸邊佇立著富麗堂皇的酒店和高樓,招待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這里也有著最骯臟的貧民窟,它們扎眼地挺立在市中心的小山坡上,沒有自來水,沒有穩定供電,人們居住在火柴盒一樣的擁擠住宅里,時刻面臨著槍戰、毒品和死亡的威脅。內姆,南美洲最大的貧民窟羅西尼亞的“掌權者”,也是全巴西最想逮捕的頭號毒梟。這是關于內姆和羅西尼亞貧民窟的故事,也是里約熱內盧這座“上帝之城”和毒品地下經濟的故事,更是關于巴西數十年間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變遷的記錄,而書中人物所面對的不平等處境和艱難抉擇,則關乎我們每一個人。
(英)米沙·格蘭尼 ·紀實文學 ·16.5萬字
總有那么一些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卻找不到歸屬,流亡在世界的各個角落一直在尋覓一個叫家的地方本期主題“孤獨的流亡者”,講述了因為各種原因流散在本國之外的人對于自由、溫暖、安寧的無限向往與追求。本期主要收錄了5篇文章,《越南難民海上漂流記》回顧了1975年上百萬計的越南人逃離越南的經歷;《流亡者》講述了朝鮮半島淪陷后,很多韓國人流亡到中國的故事;《被放逐的人》則訴說了在通往墨西哥的路上,總是充滿了一群自我放逐和被放逐的人;《姚晨:我在危難之地》一文,則口述了姚晨在難民營這個危難之地,作為聯合國難民署中國親善大使的切身感受與體會;《巴西奧運的難民代表隊》一文則告訴你為什么在2016年巴西里約奧運會場上,會出現一支特殊的隊伍——無國籍運動員組成的難民代表隊。這些故事離你很遠,但又離你很近。
正午 ·紀實文學 ·3.2萬字
超級裝備,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國務院國資委等協助拍攝,韓晶擔任總導演的工業科技紀錄片同名書籍。該書由紀錄片主體內容改變而成。內容聚焦中國最先進的18個尖端裝備進行詳細介紹,涉及能源、醫療、基建、交通、救援5大主題,展現了中國裝備撼人心魄的工程奇觀和新時代取得的巨大的成就。本書是一部刻畫中國科學家與工程師在中國特色自主創新之路上堅定信心、百折不撓、乘風破浪、勇攀高峰的紀錄片,每個超級裝備的背后都是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使命擔當。這更是一部彰顯祖國不斷強化戰略科技力量、不斷激發強勁創新動能、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紀錄片,超級裝備是國家安全的底氣,是人民幸福的底氣,更是民族自信的底氣。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編著 ·紀實文學 ·11.9萬字
本書主要由十八世紀法國大革命前巴黎市民寫給國王及其代理人要求秘密監禁自己家人的密札構成。這些密札大致按照主題分類,圍繞不睦的夫妻關系和親子關系等,訴說了瑣碎且難堪的家庭丑聞。這些密札被上呈給當權者,以期繞過正規的司法程序,在隱秘的情況下監禁自己的家人,并改正他/她的惡習。通過這種隱秘的監禁,家庭的名聲便不會被敗壞,同時也展現了請愿人對于國家權力的遵從和支持。但在這種非正規的程序下,密札制度的濫用是必然的,人們為了私欲或私憤肆意寫信,而國王的代理人——警察,握有對密札及其后續監禁制度的最終解釋權,他們也會通過對于監禁請求的同意、拒絕或更改彰顯自己的行政權力。出于種種原因,密札制度在十八世紀晚期便銷聲匿跡了。本書通過對大量十八世紀巴黎警方留檔密札的展示,提醒讀者思考公權力對私人領域的介入所帶來的混亂與失序。
(法)阿萊特·法爾熱等 ·紀實文學 ·1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