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比《彷徨》更彷徨,比《吶喊》更聲嘶力竭!《野草》是魯迅的一場內心獨白,記錄了魯迅從靈魂內核發出的吶喊,承載了魯迅作為“孤獨的個體”的生存體驗,展現了魯迅不曾表露的彷徨與脆弱。在《野草》里,魯迅將自己的脆弱全部攤開給世界看,并在自我拷問與自我矛盾中完成了一次心靈的大論辯。本書是魯迅的散文詩全集,收錄《野草》及其雛形《自言自語》全篇。輯錄魯迅本人及其親友全方位評點,為讀者還原一個真實豐滿的魯迅。
魯迅 ·名家作品 ·4.6萬字
《50:偉大的演講》精選了50篇對人類發展史有特殊意義的演講,內容涉及不同時期、不同領域、不同行業的智者哲人的演講佳作。在文化積淀和歷史傳承中,這些精彩的演講鼓舞了人們的士氣,傳遞了真善美的真諦,記錄了特定的時代印記。在本書中,你將看到柏拉圖、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卡爾·馬克思、安德魯·卡耐基、甘地、喬治六世、海倫·凱勒和珍·古道爾等演講者是如何通過演講改變世界、影響他人。
果麥 ·文集 ·12.9萬字
有華人處,就有四句《斷章》!而作為新月派代表詩人,卞之琳杰作遠不止《斷章》。從《魚目集》《十年詩草》《雕蟲紀歷》三部代表詩集,選取格式嚴、哲思深、詞藻美的詩作69首,配插畫家anusman王爍詩境插畫41幅,另附詩人、評論家廢名長文導讀。
卞之琳 ·現當代詩 ·1.9萬字
1931年,豐子愷先生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在開明書店出版。此后,“緣緣堂”系列作品,成為代表他深厚散文造詣的文化符號,《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也成為豐子愷一生中的重要的散文集。本套“緣緣堂書系”以豐子愷早期出版的作品為底本,并加入豐子愷漫畫作品,還給讀者一個原汁原味、生動有趣的“緣緣堂”。本冊選入《物語》《午夜高樓》《生機》《實行的悲哀》《梧桐樹》《山中避雨》《納涼閑話》等文章,其內容不是什么實用或深奧的東西,多為對瑣碎事物的描寫和豐子愷的所思所想,體現了他散文的精髓。
豐子愷 ·名家作品 ·5.7萬字
1931年,豐子愷先生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在開明書店出版。此后,“緣緣堂”系列作品,成為代表他深厚散文造詣的文化符號,《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也成為豐子愷一生中的重要的散文集。本套“緣緣堂書系”以豐子愷早期出版的作品為底本,并加入豐子愷漫畫作品,還給讀者一個原汁原味,生動有趣的“緣緣堂”。本書選入《眉》《男子》《牛女》《暫時脫離塵世》《食肉》《酆都》《癩六伯》《塘棲》《中舉人》等文章,描寫出記憶中的人和事,既充滿樂趣,也暗含諷刺與同情。
豐子愷 ·名家作品 ·5.5萬字
1931年,豐子愷先生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在開明書店出版。此后,“緣緣堂”系列作品,成為代表他深厚散文造詣的文化符號,《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緣緣堂新筆》也成為豐子愷一生中的重要的散文集。本套“緣緣堂書系”以豐子愷早期出版的作品為底本,并加入豐子愷漫畫作品,還給讀者一個原汁原味,生動有趣的“緣緣堂”。本冊選入《剪網》《漸》《立達五周年紀念感想》《自然》《顏面》《兒女》《閑居》《從孩子得到的啟示》等文章,反應豐子愷不同時期的感悟,深刻雋永,意趣悠長。
豐子愷 ·名家作品 ·3.7萬字
詩,不需要講道理。能想象出那畫面,就好。學者易中天,2019最新力作《讀唐詩》,用現代化演繹方式,攝影家視角,風格濃郁的易氏文字,解讀心目中56首極品唐詩里的詩情畫意。全書共分為春曉、秋思、山夢、江野、邊塞五輯,每一輯所選的唐詩,情緒愈漸濃厚。同樣的,正文搭配的攝影作品,情緒也隨之跌宕,由江南的嬌俏、鶯歌燕舞,到濃郁的秋思,到蕭肅的茫茫大漠、塞外星光。書后附有詳盡的唐詩基本知識:詩體、格律、絕句、律詩、五言、七言、平仄、平上去入、粘對、押韻、對仗,初學者所需的知識無所不包。攝影插圖珍藏版,談意境、講故事、品格律,教會你賞析數萬首唐詩的基本技法。任意徜徉于唐詩的絢麗世界,易中天《讀唐詩》是一種捷徑。
易中天撰文 李華攝影 ·古詩詞 ·3.4萬字
本書書由原王開攝影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孟英編著,是“影記滬上:1843-1949”叢書之一。本書選取了王開照相館珍藏的民國年間的大量珍貴圖片,經過分門別類的編排,講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時裝業的創業與開拓、發展與興盛,以及當時時裝變化與創新。使讀者感受到上海的“花樣年華”。
孫孟英編著 ·現當代隨筆 ·3.4萬字
“平民本色,精英氣質”是上海市七寶中學的育人目標。七寶中學在辦學實踐和探索的過程中,對“全面發展,人文見長”這一辦學理念和“平民本色,精英氣質”這一育人目標進行了提煉和總結。書中通過講述發生在校園里的故事,展示了七寶中學在“平民本色,精英氣質”這一育人目標下的教育實踐和教育經驗。案例豐富,語言生動活潑,可讀性強。
仇忠海 ·紀實文學 ·17.4萬字
劉夢溪在紅樓夢研究方面著力較多,已出版多本有影響的紅樓著作。《紅樓夢的兒女真情》對《紅樓夢》的定位是“中國的愛情寶典”,它從愛的角度出發,分35節對寶黛及相關人物的情感進行解析,對“愛情”這一永恒的主題進行闡釋,對今日男女也頗有啟示。
劉夢溪 ·文學評論 ·11.9萬字
《金瓶梅風俗譚》,一本堪稱與文化大家鄧云鄉先生的《紅樓風俗譚》前后輝映的好書。白維國先生是研究明清白話小說的專家,尤其以對《金瓶梅》的研究見長。本書以隨筆的形式,講述了《金瓶梅》中涉及的各種風俗,包括當時的節俗、游娛、曲藝、服飾、飲食等各個方面。除引述《金瓶梅》中的原文之外,每一種風俗均引經據典,詳細講述風俗的成因、源流等,給讀者展示了一幅明代末期的風俗畫卷。全書深入淺出,雅俗共賞。
白維國 ·文學評論 ·17.8萬字
《低欲望社會》是著名日本管理學家、“策略先生”大前研一近期出版的社會觀察類暢銷名作,書中針對日本當下的社會經濟現狀和特點,將其他發展成熟的國家尚未遇到的社會問題,概要性地歸結為一個詞,“低欲望社會”——人口減少、超高齡化、失去上進心和欲望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國民持有大量的金融資產,企業也有高額的內部準備金,卻未能有效運用資金,無論是貨幣寬松政策或公共投資,無法提升消費者信心,撒錢政策亦無力振興經濟……
(日)大前研一 ·紀實文學 ·12萬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原創的300首古韻詞作,運用“金縷曲”“沁園春”“青玉案”“水龍吟”“采桑子”“菩薩蠻”“卜算子”“朝中措”“定風波”“蝶戀花”“后庭花”“風光好”“感恩多”“上西樓”“如夢令”“減字木蘭花”“浪淘沙”“南歌子”等50余種詞牌,以“春”“夏”“秋”“冬”四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表征不同風物、情感的季節為吟詠對象,將人生感悟訴諸其間,詠物抒懷,語言凝煉,結構完整,朗麗清新。書中詩詞借助新技術手段,將配樂朗誦音頻植入其中,供讀者聆聽。將古典文化與現代技術精妙融合,帶給讀者立體化的藝術享受。
劉存發 ·現當代詩 ·0字
本書收錄了作者原創的300首古韻詞作,運用“金縷曲”“沁園春”“青玉案”“水龍吟”“采桑子”“菩薩蠻”“卜算子”“朝中措”“定風波”“蝶戀花”“后庭花”“風光好”“感恩多”“上西樓”“如夢令”“減字木蘭花”“浪淘沙”“南歌子”等50余種詞牌,以“梅蘭竹菊”四種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寓意清雅淡泊品格的植物為吟詠對象,將人生感悟訴諸其間,詠物抒懷,語言凝煉,結構完整,朗麗清新。書中不少詩詞配以書畫名家的書法作品,同時借助新技術手段,將配樂朗誦音頻置于每首詞的末尾,供讀者聆聽。將古典文化與現代技術精妙融合,帶給讀者立體化的藝術享受。
本書摘選聞一多、胡適、浦江清三位教授講解唐詩的名篇,匯集名師們淵博之識的精華。以時間為線索,精選唐代不同時期的代表詩人進行講解,從愛喝酒的王績為始到以濟世之才自負的杜牧為止,融詩、史、傳于一體,考據翔實,帶你領略群星閃耀的大唐,感悟唐詩的魅力。
聞一多 胡適 浦江清 ·古詩詞 ·7.1萬字
《回憶魯迅先生》是蕭紅散文的代表,1940年7月在重慶婦女生活社初版,署名蕭紅。書中除蕭紅撰寫的同名散文名篇之外,另附有許壽裳的《魯迅的生活》和許廣平的《魯迅和青年們》兩篇文章。蕭紅只是用她的筆將魯迅先生家的大門敞開,讓讀者看看那不常見到的魯迅家居生活;他的家庭、家中的擺設和魯迅個人性格上的特征及怪癖。本次出版,編者除依據生活書店1946年版本為底本進行編校外,增補了蕭紅關于魯迅的多篇作品,涉及散文、詩歌、戲劇等多種文學體裁,讓廣大讀者能夠通過蕭紅的文字來一睹二十世紀兩位偉大的中國作家之間的友誼。
蕭紅 ·文集 ·6.5萬字
《魯迅雜文集》是“我的沉默震耳欲聾”魯迅作品精選系列之中的雜文本。本書中所精選收錄的各篇雜文,參校1936年版《魯迅全集》(第一版)及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魯迅全集》等版本編輯而成。為最大程度上保留原作精髓,全書的通假字和魯迅習慣用字,仍完全保留。另有外國人名、地名等,亦均保留原有譯法,不作修改。同時為方便閱讀,對書中的人名、地名、作品、重要事件等進行必要注釋。
魯迅 ·名家作品 ·15.3萬字
科舉制度是隋唐至清以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自隋煬帝時始置進士科,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止科舉考試為止,在中國歷史上存續了一千三百多年。歷代有諸多學子參與鄉試、會試、殿試等各級考試。其中,殿試高中第一名者便稱為狀元。朝廷通過殿試策問,提出有關經義或政事等問題,以簡策問難,征求對答,用來考察應試者的學術水平和對國家政務的理解能力。本書精選歷代狀元文章,匯編成集,將繁體字化為簡體字,異體字改為通行簡化字,根據現代標點符號用法統一進行了標點,方便讀者閱讀這些殿試文章,汲取知識。
牛宏巖編注 ·文集 ·12.5萬字
《韓國研究論叢》為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主辦的學術集刊,創刊于1995年,一直秉承“前沿、首創、權威”的宗旨,致力于朝鮮半島問題研究,發表文章涉及朝鮮半島問題研究的各個領域。全書設有政治、外交與安全;歷史、哲學與文化;社會、經濟與管理三個專題。
復旦大學韓國研究中心編 ·文集 ·19.4萬字
近幾年興起的國學熱讓古典文化一步步走近普通民眾的視野。古詩詞作為古典文化中最雋永、最經典的部分,是每個國人都應該掌握的精神財富。本書共選錄膾炙人口、流傳悠久的古詩詞近300篇,在既有的注釋、翻譯的基礎上添加了以詩化的語言為主的優美賞析,更增添了拓展環節,關聯一些意境相似的詩歌作品,以使讀者進一步加深對選錄詩詞的理解。
程曉南編著 ·古詩詞 ·1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