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緣緣堂隨筆》是豐子愷先生的經典散文集。本書以1931年上海開明書店初版為底本,同時收入《緣緣堂再筆》《緣緣堂新筆》和《緣緣堂續筆》中的代表作品,原版復刻《護生畫集》中的漫畫作品,一本書閱盡豐子愷的散文和漫畫精華。豐子愷先生長于從瑣屑輕微的事物中取材,以質樸的語言傳達率真的情感。他用一顆純潔無垢的赤子之心,探究宇宙、人生的真諦,渾然本色,無憂無嗔,無世故氣,亦無矜持氣。
豐子愷 ·文集 ·10.3萬字
收錄傅雷寫給子女的書信100余封。傅雷在給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說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做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傅雷 ·名家作品 ·15.3萬字
認準加繆之女親筆推薦版!巴黎索邦大學文學博士原創萬字導讀;原創思維導圖;官方授權收錄加繆自序;收錄名家畫作;深度拓展文學手冊;精裝珍藏版,內含翻頁小動畫,互動式閱讀!曾經我也覺得人生沒有意義,直到西西弗告訴我人生真諦!活著怎么這么累?日復一日的生活是為了什么?人生到底有什么意義?加繆說:人生毫無意義,所以更值得一過!寫給青年“打工人”的人生之書,專治“人生無意義”!《西西弗神話》初版于1942年,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繆對人生意義的全面思考。本書直面人類生存的困境,成為20世紀西方文學中具有影響力的哲學隨筆。
(法)阿爾貝·加繆 ·外國隨筆 ·9.1萬字
本書收錄了戴望舒各個時期不同風格的詩歌與代表散文。戴望舒早期詩歌傷感哀婉,意象朦朧、含蓄,抒發寂寥、惆悵、迷惘的情緒;后期詩歌表現了濃烈的愛國熱情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詩風變為剛健醇厚,語言洗練質樸。其散文清新雋永、意味深長,同樣有著濃郁的詩的味道。
戴望舒 ·文集 ·9.1萬字
老舍是我國現代小說家、戲劇家,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本書收錄了他一生文學創作的精華之作,分為散文、小說、戲劇三輯,收錄散文《我的母親》《我熱愛新北京》等,小說《不成問題的問題》《斷魂槍》等,以及戲劇名作《茶館》。老舍將自身的爽朗、幽默、質樸和熱情都傾注在這些作品中。它們都是進入老舍文學世界的精品。
老舍 ·名家作品 ·9.2萬字
“詩三百,詩無邪”,《詩經》,一部國學經典,數千年來誦讀至今,各種研究和解讀亦汗牛充棟。《詩無邪:<詩經>鑒賞、評析與考證》系傅斯年先生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任中山大學教授時,講授《詩經》的講義。作者以深厚的史學功底,提出許多新的《詩經》研究方法、理念和觀點,是一部系統、全面研究《詩經》的經典之作。
傅斯年 ·古詩詞 ·12.5萬字
【黑馬作者戚舟作品集。四季始于暖春,止于凜冬。以北疆之美,頌生命之歌。開往阿勒泰的列車在曠野里飛馳,追逐著落日。待一棵樹在風雪里茁壯,下一站,是永不落幕的春天。】微風拂面,月色林梢,以春題詞,記錄每一抹絕色。熱氣蒸騰,萬物盛開,人間鮮亮,感嘆狂夏之喧鬧。落葉蕭瑟,秋苔悄長,雨冷夜涼,秋日也勝過春朝。白霧凜冽,冷冬飄雪,夜燈昏黃,暖意在心間縈繞。人生平庸也好,璀璨也罷,如林間藤蔓,在或長或短的年華里,盡可能讓生命盛放一場就好。
戚舟 ·文集 ·13.1萬字
殿堂級桂冠詩人里爾克寫給青年詩人的信,關于詩歌、人生、孤獨、自我、職業,詩意對談;一個對生活、歷史和自然始終保持“古老敵意”的詩人,一段詩人與詩人詩心交融的佳話;這已經不是一本新書了,當你拿起它時,它早已被無數詩人或準詩人,總之是熱愛詩和美的人們讀過、感嘆過;沉鐘社詩人馮至1931年經典譯本,十年再次完整呈現。可能你已經等了太久,現在它來了;全書經譯者馮至先生之女馮姚平女士校正,師承自馮至先生的翻譯家韓耀成先生提供專業指導;沉靜、忍耐、體驗、孤寂,比詩更像詩的十封信,你我都是青年詩人。
(奧)萊內·馬利亞·里爾克 ·外國隨筆 ·5.4萬字
《圍爐夜話》與《菜根譚》《小窗幽記》并稱處世三大奇書。主要以修身齊家、立德立業為主,是我國古代勸誡世人的小品文,篇幅短小精辟,富含哲理,汲取了歷代思想和語言精華熔鑄于一體,猶如冬之爐火,給人溫暖,給人慰藉。全書分為221則,作者王永彬虛擬了一個冬日擁著火爐,與至交好友暢談文藝的情境,將本來會令人覺得比較高深的哲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且語言親切自然,容易使人為其所感染而產生共鳴。
王永彬 ·文學評論 ·12萬字
梁實秋先生的一生,愛得深情卻不濫情,吃得儒雅尤忌饕餮,擠廠甸,逛書攤,放風箏……唯從己心,即使處于困苦環境亦能歡喜過活,“雅興不失”,將自己活得盡興,可謂一位道地懂生活愛生活的文化大師。本書全面收錄《中年》《送行》《貓的故事》《喝茶》《好漢》等60篇梁式散文精華之作,多角度多面性呈現,力求完美還原梁實秋先生的精神世界與生活志趣。在喧囂的塵世中,找到心中自在,平靜而活。不逐流,不隨波,心中有堅守,眼眸有星辰;不怨羨,不責難,向著自己喜歡樣子前行,現在這樣就很好。生活大致平靜,心中偶有波瀾。
梁實秋 ·現當代隨筆 ·13.1萬字
本書是泰戈爾的代表作之一,共收入325首無題清麗小詩。其內容似乎包羅萬象,涉及的面也比較廣,白晝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爾的筆下合二為一。然而,就是在這種對自然、對人生的點點思緒的抒發之中,詩人以抒情的彩筆,寫下了他對自然、宇宙和人生的哲理思索,引領世人探尋真理和智慧的源泉。他的詩像珍珠一般閃耀著深邃的哲理光芒,不僅喚起對大自然、對人類、對世界上一切美好事物的愛心,而且也啟示著人們如何執著于現實人生的理想追求,讓整個人生充滿歡樂與光明。
(印)泰戈爾 ·外國詩歌 ·1.6萬字
本書為詩詞鑒賞類圖書,以豐富的歷史知識和深刻的情感解讀為重點,中間穿插李清照的詞,以散文化筆法點評、賞析,并結合李清照的經歷進行個性化、情感化解讀。
木溪 ·古詩詞 ·9.1萬字
這是沈復寫給妻子蕓娘的絕美情書。從初見的怦然心動到婚后的舉案齊眉;從談詩論畫到賞月弄花,平平淡淡的柴米夫妻,將清貧的日子過成了一首詩。他們遭逢家庭變故,半生坎坷,顛沛流離,卻一直相扶相依,不離不棄。蕓娘病故后,沈復用清麗典雅之筆,作《浮生六記》六卷,以慰生死隔離之相思。《浮生六記》有著落花流水的時光散漫,庭園夢境的從容靜寂,與布衣蔬食的晨光之美。自晚清至今,已流傳一百余年。
沈復 ·現當代隨筆 ·12.2萬字
全書以汪國真一生為線索,以他對詩歌的狂熱至成名后的眾多細節故事來展現了一位詩人的成長歷程。從中可見一代人的成長歷程與社會的變遷。全書共用了21章的篇幅書寫了他的一生,描述細膩、流暢,并巧妙地將詩作穿插全書,讀來非常有味。其抒情的語言,對汪國真詩的合理引用,也是全書引人入勝之處。
竇欣平 ·現當代隨筆 ·13.3萬字
人之所以活得累,一是因為太認真,二是因為太想要。佛經上說:“無常故苦。”就是讓我們知道:人生是有缺陷的,沒有什么是永恒的,身體會生病衰老,容顏、情感會生變,金錢不能永遠保有,權力有一天終會失去……有人問佛陀,你今生得到了什么呢?佛陀說:“我今生什么都沒得到,我失去的只是我的無知。”沒有什么比失去無知更讓人安心、歡喜。如果在我們的生命歷程中越早失去無知,越來越多的時候失去無知,我們就能享受得到佛陀的加持,改變“一切是常,一切都不會變”的執著,終于懂得“無常,就是無限的可能性”,從此不再盲沖瞎撞,開始勇猛精進,把無常變為奇跡,把充滿缺陷的人生轉為圓滿。也從此,活得歡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加措 ·現當代隨筆 ·8.7萬字
寫給家中的父母,寫給路上的我們。那些不敢、不能與父母說的話,都在這本書里。關于愛,關于和解,關于離別。一本治愈兩代人的生命自度書。講述了有關兩代人之間的深情、碰撞、疑惑與無法縫合的生命之憾。溫暖動情,笑中含淚,也動容治愈。在“離別”“老去”“和解”“禮物”等主題的探索中,展示了一代年輕人對于兩代人關系的思考與生命意義的思索。通過一個個令人動情的故事,我們也終于懂得,如何真正地理解、尊重父母,陪伴他們在精神上體面地老去。在愛中相互理解和原諒,既完整自己,也完整了他人。
畢嘯南 ·現當代隨筆 ·9.8萬字
本書為魯迅先生編撰的中國第一部小說史專著。全書共有二十八篇,敘述中國古代小說發生、發展、演變過程,始于神話與傳說,迄于清末譴責小說。本書在資料上搜羅宏富,采輯審慎,分析歷代小說的思想、藝術,言簡意賅,評斷允當,是二十世紀一部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著作。
魯迅 ·名家作品 ·12.7萬字
本書是十萬字寫給世界的狠話,也是六十個和你有關的片段及觀點。故事是你們的,道理是大家的,并早已存在。丁丁張負責將它們收集起來,變成了這本書。書中所探討的無非還是那些破事兒,卻也關乎如何在愛里過得更好,如何失去也不難看,如何在真相中慢慢長大,重要的是,我們如何直面并解決人生的難處。當你失戀時,無人愛時,翻翻看——你都這么慘了,這些故事更慘,讓你笑笑。感知世界,聽老情歌,探尋愛和生活的難處解決之道,看賤人們受傷犯錯又重新好起來,人生如此,其實我們都一樣,從不普通,又那么平凡。
丁丁張 ·現當代隨筆 ·8.4萬字
《花的智慧》是梅特林克的散文集,包括11篇散文作品,探討花的生存智慧、時間、道德、災禍、死亡等主題。《花的智慧》這本書表現了作者不凡的洞察力。讀梅特林克的散文令人感到有讀18世紀哲學家們的論著的味道,博學,特別是他對動植物的觀察研究之細膩深刻,從昆蟲,蜜蜂、白蟻到花花草草,它們的生活、生命表現,到人類;從時光的流逝到世界、人生、命運的認知;從科學的發展到道德觀念、社會職責,以至戰爭、武器;從宗教到哲學、文學等等,往往在一篇短短的論文里出現大幅度的跳躍,令人不暇應接。作者簡介
(比)莫里斯·梅特林克 ·外國隨筆 ·8.3萬字
為什么柴進進不了梁山領導層?為什么吳用要從晁蓋派轉投宋江派?為什么武藝平平的朱仝排位卻在武松之前?每次好漢排位,不過是拉幫結派后的權力再分配!梁山好漢們表面義薄云天,實則內部派系林立:元老派、宋江派、三山派……各個派系圍繞著梁山的主導權,展開了激烈的權力斗爭。而梁山的六次排座次,正是拉幫結派后對權力的再分配。第一次,王倫等四條好漢形成了梁山原始勢力元老派,占據梁山主導權。第二次,林沖上山,經歷了幾番波折才坐上第四位。梁山實力壯大,卻有暗流涌動。第三次,生辰綱七人組上山,林沖火并王倫,推舉晁蓋為首,從孤立無援走向權力中心。……第六次,真正的權力游戲開始了……一本書看懂梁山好漢排位背后的權力游戲。
楚陽冬 ·文學評論 ·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