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寧夏詩歌散論
六盤云高,長河靜流,在文學地理現場塞上寧夏考察新中國文學的地方經驗,觸摸每一個詩人或溫柔、或深情、或細致、或熱忱、或靜穆的生命體驗和審美顯現。在時代語境里考量一百多位寧夏詩人的精神遇合,從歲月滄桑與時代頌贊、塞上風物與人生情志、家國情懷與文化書寫、后鄉土時代的悲辛觀照、玫瑰花冠與心靈的倒影、先鋒姿態或日常化紀事等路向上透視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寧夏地區70年詩歌創作的總體收獲,對不同歷史時期的審美風貌、抒情風格和個人創作,以及各種文學思潮對寧夏地域文學書寫的影響等,多有學理的探討和把握。內容涵蓋當代寧夏詩歌、今人寫的革命情志和現實意義并重的舊體詩詞。本著“不能讓詩歌批評遠離了作品和讀者”的原則,特別重視個人詩集的搜集、考證和批評細讀。進而在中西詩學在場批評視域里對當代寧夏詩歌進行“詩與史的辯證”討論和現代性省察,并對寧夏詩歌的未來發展趨向作出某種預想。這是一次沉浸于語言藝術的詩意之旅,亦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部五省區當代漢語詩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26.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