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精選了當代廣受讀者喜愛的“天才詩人”海子的五十余首抒情詩佳作,配以“天才畫家”韋爾喬的數十幅精美插畫,并由詩人、詩歌評論家譚五昌教授逐篇撰文點評導讀,文圖兼美,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和視覺美感。深入淺出的導讀文字,可領讀者進入詩歌海子詩歌藝術的堂奧。該書由設計藝術家、“中國最美的書”設計獎獲得者趙清擔任設計。
海子 ·文學評論 ·2.9萬字
庫布里克經典電影《發條橙》原著小說,入選《時代》周刊“英語小說百強”,未刪節版,全新譯本。“當你無法選擇,你也就不再為人了。”《發條橙》是英國作家安東尼·伯吉斯的代表作,該書以天才的想象力書寫自由與強權的碰撞,一出版便震驚了世界,也催生庫布里克的同名經典影片。小說對青春迷失的寫照,對自由意志的反思,在文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發條橙”也成為一個重要意象,寫入流行文化。這次新版的《發條橙》基于英國未刪節版翻譯而成,全新譯本還原酣暢閱讀體驗。誠意收錄:初版《發條橙》打字稿(含作家手跡),英國50周年紀念版獨家長文,50余條原創注釋,作家回顧小說及電影的珍貴文章《發條橙果醬》。
(英)安東尼·伯吉斯 ·外國隨筆 ·11.4萬字
《樹上的男爵》是卡爾維諾“我們的祖先”三部曲之一。“我們的祖先”三部曲包括:《不存在的騎士》《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這三個故事代表通向自由的三個階段,關于人如何實現自我的經驗:在《不存在的騎士》中爭取生存,在《分成兩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會摧殘的完整人生,在《樹上的男爵》中有一條通向完整的道路——這是通過對個人的自我抉擇矢志不移的努力而達到的非個人主義的完整。一次倔強的反抗,讓科希莫從十二歲起就決定永不下樹。從此,他一生都生活在樹上,卻將生命更緊密地與大地相連。是不是真的只有先與人疏離,才能最終與他們在一起?
(意大利)伊塔洛·卡爾維諾 ·外國隨筆 ·14.1萬字
《安妮日記》出自一位年僅十四歲的猶太女孩,為了躲避德國納粹黨的迫害,安妮一家被迫遷徙到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秘密小屋中,在兩年多的暗無天日的隱藏期,安妮用她樂觀向上的精神、民族自豪感和對生活愛情的憧憬度過了痛苦壓抑的日子。這本日記是作者遇難前兩年藏身密室時的生活和情感的記載。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少女,她在日記中吐露了與母親不斷發生沖突的困惑以及對性的好奇。同時,記錄了25個月的密室生活,把密室生活的艱辛、戰爭時期人們的恐懼表現得淋漓盡致。
(德)弗蘭克 ·外國隨筆 ·14.2萬字
在快速變動的時代當中,閱讀似乎成了少數得以延續的精神活動。本書共分為七個類別:“準備做一個讀者”、“不正常讀者”、“政治花邊”、“經典常談”和“學點文藝腔”、“常識補充”和“都世界杯了,你還讀書?”。有談論北京文化地標的《壯哉萬圣》,有關注女工的《打工妹的聲音》,也談到足球運動真正的趣味及其勇猛的精神理念,批判商業行為帶來的異化,等等。在輕松的文字背后,展現的是一個基于堅實閱讀基礎的“正常讀者”的追求和努力。
梁文道 ·現當代隨筆 ·12.9萬字
本書收錄了梁曉聲關于個人成長和人生價值思索的經典散文篇目。梁曉聲的文字真摯、憂郁、深刻、豪邁,充滿深切的人文關懷。這里既有理想主義者犀利的一面——用文字叩問社會良知,探尋時代脈搏;也有溫情、感性和質樸的一面——用細膩的筆觸,寫母親的慈愛、父親的老、兄弟姐妹間的手足情深以及對人生的感悟……其中收錄了入選人教版教材,并被作者在央視“朗讀者”欄目中朗讀的名篇《慈母情深》,其他部分作品(節選)被收入香港小學語文課本、多所大學對外漢語言教材以及美國某大學人文文學教材,日本國家漢語言義務教學教材。
梁曉聲 ·文集 ·12.9萬字
愛默生的思想和作品推動了美國民族精神的確立和發展。而這本《愛默生隨筆集》就是他散文隨筆代表作的精選譯本。他的作品也讓我們了解到,在我們所熟知的物欲橫流、光怪陸離、追求金錢與時尚的美國,還有著自然、沉靜的一面。今天,世界各國文化都面臨著全球化的考驗和挑戰。愛默生的作品恰好可以給我們一些重要的啟示和答案。今天,我們重讀他的作品,重溫他的思想,意義就在于此。
(美)愛默生 ·外國隨筆 ·10.1萬字
為什么女性是一種處境?什么是女性的獨立意志和自由?女性如何擁有配得感以及如何過上豐盛人生?女性一定要進入婚姻嗎?為什么我們維持長期關系的意愿降低了?在人人活在算法的AI時代里,你所熱愛的東西都是別人設計的,都不是自己打造的,我們如何安身立命?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年輕人尤其是女性群體有著更大的不安定感和倦怠感。通過52個生活之問,愿大家能在這個轉型社會,避免生活在“平靜的絕望”中,不斷提升自己轉場的能力,在交流與互補中,活出自我,在差異化社會中開拓自我價值,活得浪漫又專業。
梁永安 ·現當代隨筆 ·9.4萬字
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二十四載的短暫人生充滿了傳奇色彩,既有宗教的神圣、政治的詭譎,又有愛情的凄美、命運的無常。住進布達拉宮,他是雪域之王;流浪在拉薩街頭,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他的一生是個難以捉摸的謎,也是一個永恒不朽的傳奇。讓我們走進神秘的西藏,去尋覓最深情、最真實的藏地詩佛——倉央嘉措。
李明境 ·現當代隨筆 ·9.3萬字
余光中親選全新散文集,書中包涵四大主題:生命的愛與孤獨;生活的智慧和意趣;文化的美和體悟,在路上的思考。余光中文風不拘一格,其散文能帶給讀者多重美的享受:既有壯闊鏗鏘的大手筆,又有細膩柔綿的小寫意,更有深沉真摯的情感和思考,以及深厚的人文情懷。在這本書里作者回顧一生的愛與孤獨、記憶與思考,為每一個讀者提供生命的啟示和前行的力量。人生有許多事情,正如船后的波紋,總要過后才覺得美的。
余光中 ·現當代隨筆 ·12.6萬字
《干校六記》的書名和篇目,都源自清乾隆、嘉慶年間沈復的《浮生六記》。錢鐘書在書前小引說:“記勞”,“記閑”,記這,記那,那不過是這個大背景的小點綴,大故事的小穿插。值得注意的是,本書如何以小點綴反映大背景,以小穿插說出大故事,這也是閱讀本書的趣味所在。文革期間,政治混亂,批斗無日無之。在政治的最上層,這本來就是一場奪權的運動,彌漫全國的,就是互相猜疑、互打報告,乃至于文攻武斗的一種局面。在這場運動中,人性的尊嚴不但盡失,也受到了極大的扭曲,可以說是中國近代最慘痛的一頁血淚史。
楊絳 ·現當代隨筆 ·2.8萬字
《愛是一種好得不得了的“病毒”》專注對“真愛”的討論。從“小女孩純純的愛”,到“愛要怎么說出口”,到“如何得到他的愛”以及“你好初戀”等七個篇章,蔡瀾以豁達的“過來人”的身份,幫年輕人解決在初戀之路上遇到的方方面面的“大麻煩”。《忘不了,是因為你不想忘》專注對“情感糾葛”的紓解。在“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三角戀、多角戀”“分手快樂”及“生活瑣事”等七個章節中,蔡瀾凸顯其殺伐決斷的個性,敢愛敢恨。他鼓勵年輕人積極面對戀愛與生活,在失敗中學習、成長。“把痛苦建筑在發憤學習上,念書念到忘我的狀態,是打敗經驗的最佳方法。”
蔡瀾 ·現當代隨筆 ·14.4萬字
三幕話劇《茶館》是中國話劇史上的經典,每個人物的臺詞都設計得非常生動傳神、富于個性,同時又簡潔凝練,意蘊深長,至今仍是現代劇院的常備劇目。老舍先生的短篇小說睿智精練,散文樸素幽默。
老舍 ·名家作品 ·16萬字
在屠格涅夫誕辰200周年之際,選擇屠格涅夫帶有自傳性質的短篇小說《初戀》。這部自傳體小說中,不僅情節引人入勝,而且展示了屠格涅夫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女性形象的高超技巧。此外,這部小說既有助于讀者了解屠格涅夫心理成長背景和歷程,也有助于讀者更深刻地理解作家其他作品中對女性的態度。
屠格涅夫 ·外國隨筆 ·5.2萬字
科舉制度是隋唐至清以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自隋煬帝時始置進士科,至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止科舉考試為止,在中國歷史上存續了一千三百多年。歷代有諸多學子參與鄉試、會試、殿試等各級考試。其中,殿試高中第一名者便稱為狀元。朝廷通過殿試策問,提出有關經義或政事等問題,以簡策問難,征求對答,用來考察應試者的學術水平和對國家政務的理解能力。本書精選歷代狀元文章,匯編成集,將繁體字化為簡體字,異體字改為通行簡化字,根據現代標點符號用法統一進行了標點,方便讀者閱讀這些殿試文章,汲取知識。
牛宏巖編注 ·文集 ·12.5萬字
【女性主義先鋒伍爾夫代表作。卡夫卡、木心、楊瀾盛贊。】《一間只屬于自己的房間》是弗吉尼亞·伍爾夫的代表作之一,是她根據1928年在英國兩所大學所作的“女性與小說”主題演講而寫成,于1929年出版。作者文筆細膩風趣,充滿睿智,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獨特的文學風格提出了一系列女性主義觀點。她用“五百英鎊和一間自己的房間”作為比喻,指出經濟自由是女性能夠自由創作的前提,對女性主義思想和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英)弗吉尼亞·伍爾夫 ·外國隨筆 ·6.4萬字
這是追憶當年西南聯大的文字集納,作者皆為民國之大家,如馮友蘭、汪曾祺、李建武、聞一多、王景山、賀連奎、朱光亞等,這些民國大家講述了西南聯大八年期間的課堂趣聞、名師風采、社團活動……片段小文、三言兩語,生動鮮活地再現了西南聯大校園里那些逝去的過往。咀嚼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歷歷在目,那段大學里的時光也顯得華麗而有光彩。
《西南聯大》編輯組 ·文集 ·11.8萬字
《吳伯簫散文》是《中國現當代散文典藏》之一種。《中國現當代散文典藏》是匯聚20世紀以來中國散文史上“名家、名作”、由權威編委會選定、人民文學出版社編輯校訂的一套中國現當代散文“權威定本”,共約80種。該叢書主要以大學生和學者為讀者對象。每個入選作家選編一本書,每本書字數在20萬字上下,選文按照寫作時間排序,并按照內容分成類似“談讀書”“懷人”“寫景”等小輯排列。每本書前綴編委會、出版說明、導讀,內文附黑白插圖。吳伯簫是當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曾任全國中學語文教學研究會會長,散文創作自成一格。
吳伯簫 ·名家作品 ·18.4萬字
魯迅曾經說過,自己一生的哲學都在《野草》里了。新版《野草》精選了74篇短小卻意味深長的詩文,全書分四個部分,開篇完整再現《野草》,其余三個部分擇選《華蓋集》《準風月談》《三閑集》《集外集》《且介亭雜文》中充滿張力與魅力的短文。文章的張力,是人格的張力,寫作的維度,也是人格的維度——憤怒、但是同時好玩;深刻、然而精通游戲;挑釁、卻隨時自嘲,批判……或許我們能從大先生的文字中領悟到自己的人生哲學。
魯迅 ·文集 ·5.9萬字
我們認為一個對于自己的生命與生活,應該可以有一種態度,一種不必客氣的態度。誰都想好好的活著的,這是人情。怎么樣才算活得好好的呢?那就各人各說了。我們幾個人之間有了下列相當的了解,于是說到“吾廬。”一是自愛,我們站在愛人的立場上,有愛自己的理由。二是和平,至少要在我們之間,這不是一個夢。三是前進,惟前進才有生命,要擴展生命,惟有更前進。四是閑話,“勤靡余暇心有常閑”之謂。在此,我們將不為一切所吞沒……
俞平伯 ·現當代隨筆 ·1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