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在生活中,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得到的很少,從而想要的會越來越多。作為一個普通人,在生活中有小欲望是可以的,但如果我們的欲望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和位置——身心就會受到傷害。您想要好的生活,這是人之常情;想要一份好的工作,也無可厚非。在《道德經說什么4》里,知名中醫專家、中醫診斷學博士羅大倫告訴我們:只要您能做到事來則應,事畢則忘——事來了就踏踏實實做事,事情做完了,就將做事帶來的名譽、地位等忘掉,不去在意,您想要的,最終都會獲得。
羅大倫 ·人生哲學 ·17.8萬字
沒有經歷過風霜雨雪的花朵,無論如何也結不出豐碩的果實。失敗、挫折并不可怕,正是它們給了我們經驗與教訓,讓我們超越自我,不斷進步。只有歷經折磨,才能夠歷練出成熟與美麗,鍛煉我們的意志,增強我們的韌性,讓我們得以成長,并取得成功。或許我們所期待的明天,看起來遙不可及,而我們當下的每一個小努力,似乎都不值一提。但執著的人,注定會在歲月的淘洗下,雕琢內核,茁壯筋骨,將生活磨礪出微光。
劉依琳 王鶴翔 ·人生哲學 ·8.9萬字
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完美無缺,完美主義星人應該學會自查、自知,并對自己身上的消極因素進行自省。本書從真實的案例出發,條理清晰地分析了完美主義的深層心理原因,提出了有效的克服方法。書中提供的建議包括改變消極完美主義的思維模式、克服自我批評、悅納自己、提升自我價值等。希望這些建議能幫助您學會享受不完美的人生,引導您走出苛責的怪圈,擺脫小瑕疵帶來的挫敗感,幫助您回歸輕松、快樂的生活。
趙宇樂 ·人生哲學 ·10.2萬字
本書是一本情感治愈故事讀本,包含了三十個讓人心動的情感故事,以“我愛上了”“想分開了”、“你忘了嗎”作為主題劃分為三個部分。寫盡了愛情中的起承轉合,情感的孤單私密與人世的狂歡共鳴,寫盡了情感世界的顛沛流離與歡喜哀傷。
王臣 ·人生哲學 ·5.2萬字
松下幸之助被人們稱為“經營之神”。本書通過具體事例來說明他的生活方式和想法,也就是“松下哲學”產生后并得到升華的過程。“松下幸之助走過的路與學習心得”刊登在月刊雜志PHP中的2007年1月刊至2015年12月刊中,在此期間連載并好評不斷,本書從中嚴格挑選了77個故事。本書介紹了松下剛開始創業到他逝世期間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生和經營故事,另外除了介紹當時的背景,還對他的一系列事跡進行了分析。不僅能讓讀者感受到松下的拼搏精神,也是大多數即將成為領導者的行為指南。
(日)佐藤悌二郎 ·人生哲學 ·7.6萬字
本書屬勵志類圖書,通過總結、整理猶太人的三大智慧經典《塔木德》、《財箴》等,并結合豐富、生動的案例,深入揭示了猶太人在經商、處世和教育方面的獨特智慧,幫助廣大讀者學習借鑒猶太人的長處,在事業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蔡春華 融智 ·人生哲學 ·41.9萬字
追尋幸福是人們一生的課題,每個女人都希望自己能獲得幸福。然而,天上不會掉餡兒餅,更不會掉幸福,每個女人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做到足夠努力,才能擁有幸福,才能保持幸福指數不斷攀升。本書從幸福的定義出發,為那些對未來生活滿懷憧憬的女人提供了全方位的指導,以幫助女人們參悟人生,并進一步認識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從而找到提升幸福指數的秘訣,獲得美好的人生。
盧幗勤 ·人生哲學 ·11.5萬字
幽默是猶太人面對黑暗和苦難的心靈雞湯。透過那些浸泡在苦澀中的“含淚的笑話”,猶太人調侃和嘲弄權力與神圣,諷刺和批判人類的劣根性,從而抵抗和超越世俗生活的悲苦與無聊。沒有悲天憫人的猶太式幽默,沒有悲劇式的自嘲,沒有令人忍俊不禁的傻瓜哲學,猶太人就不可能獲得上帝的拯救,也不可能抓住真理的尾巴,成為世界上最成功、最神秘、最富有的民族。猶太式幽默同中國式幽默最大不同在于,猶太人是一種悲劇式的自嘲和傻瓜哲學,因為他們不敢嘲弄統治者,只敢嘲弄自己,變成真正的“傻瓜”。這是解構猶太文化精神的一把鑰匙,讓人在幽默中體味猶太人的智慧與思想。
賀雄飛 ·人生哲學 ·11.8萬字
“你或許擁有無限的財富,一箱箱的珠寶與一柜柜的黃金。但你永遠不會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讀書給我聽的媽媽。”——史斯克蘭·吉利蘭美國詩人史斯克蘭·吉利蘭用詩一樣的語言告訴我們“親子閱讀”在家庭教育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孩子,我們一起讀書吧》根據13位企業高管獨家采訪實錄編寫,用樸實的語言,生動的案例講述了每一位高管在育兒和親子閱讀道路上的所思所想,與中國萬千父母分享親子閱讀之法和智慧育兒之道……此外,本書開篇更有著名教育家陶西平和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撰寫的序言,與大家分享讀書的意義所在。
駱艾琳 ·人生哲學 ·9.7萬字
《幸福人生“夢—家—路”》是一本將教育、工作、愛情、生活融為一體的智慧書,并且就如何創建和諧家庭、如何學會智慧教子、如何傳承良好的家風、如何提升文化競爭力走向人生成功、如何幸福地度過人生的春夏秋冬等問題做了頗具創意的探索。其“高人指點”“成家立業”“點石成金”“樂在其中”和“三做—三愛”“三玩—三情”“三知—三合”“三多—三少”等理念,給正在追尋幸福人生的孩子、家長以及中老年人帶來心靈的啟迪。
姚鴻昌 ·人生哲學 ·17.5萬字
這是一部通過改變小思想,然后成就大人生的心理自助類的價值之作。本書意在幫助困惑和迷茫的人們感知世界、認清自我、發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樹立目標、尋找方法、積極努力的追逐人生的成功,并把幸福牢牢抓在自己手里,而在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的同時,又能與他人及世界和平共處,這將是人生的價值。本書希望借助樸實無華的文字,呈現自然生命的真實,幫助人們認知和達成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也希望用辯證的哲學思維,闡述天地人道與踐行,幫助人們認知和達成知行合一的人生境界。還希望用詩情畫意的語境,描寫無處不在的生活之美,幫助人們認知和達成情景合一的人生追求。
江抒 ·人生哲學 ·8.9萬字
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值得好好過,活在這珍貴的人間,生活明朗,萬物可愛。本書是青年作家夏與至全新力作,圍繞人生、成長、心態、愛己及愛人等重要課題,講述平淡生活里的小美好。在生活中,我們會遭遇一些挫折與失敗,讓我們感到迷茫、焦慮與彷徨……但請你相信,熬過那些艱難的日子,生活便會重啟,靜下心來,耐心等待,認真生活,前方總有美好在等你。
夏與至 ·人生哲學 ·8.8萬字
本書提供了很多接地氣的生動案例,讓讀者從喧囂、浮躁、緊張中抽離出來,安靜地生活,找到屬于自己的生命節奏,享受自己終將取得的成就。
舒婭 ·人生哲學 ·7.9萬字
本書是作者77年來的人生感悟,是一本對看人看事、做人做事進行人生解析的專著,全書用富含哲理的句子圍繞生命、生活、心理等話題作了精辟的總結。書中既有對人們心靈的深刻剖析,也有對人生境界的祈望與希冀,字里行間彰顯出作者對生活的真情與熱忱。
李華民 ·人生哲學 ·33.8萬字
本書作者寫了自己半生的經歷及其感悟,從一個一事無成、“以工代干”的工人到默默無聞的工程師,到技術項目負責人,再到CEO的心靈成長史,啟發新一代年輕人如何解決人生遇到的問題,如何謀取發展,如何快速成長,給年輕人一些真誠的忠告,使他們在成長的路上少走彎路。
楊毅剛 ·人生哲學 ·13.1萬字
面對人生的孤寂和痛苦,我們要做向日葵,永遠向著太陽的正面,永遠保持內心的積極和正能量,無論多遠的路途,我們都能夠勇敢向前,并且最終到達幸福的終點。《心有陽光,不懼遠方》詳細剖析了生活中與幸福息息相關的諸多因素,那些挫折、苦難、憂慮、煩惱或許暫時會給人生帶來一些消極的影響,但只要心向陽光,讓燦爛陽光照射進內心,便會驅散陰霾,重新收獲久違的幸福。
譚芳 ·人生哲學 ·7.9萬字
有一次,楚莊王舉行宴會,招待他的一批得力臣下。他讓自己一位心愛的美女為眾人斟酒,以助酒興。夜幕初降時,眾人已喝得有幾分酒意了,這時,一陣風吹熄了燭火。黑暗中,有人仗著酒意,趁機拉住斟酒美女的衣袖,大概想一親芳澤,但被這位美女掙脫了。機靈的美女順手拉斷了那人的帽纓握在手中。之后美女向楚莊王告狀,楚莊王卻大聲下令:“今天,有這么多的良臣猛將和我一起飲酒,我心里十分痛快。咱們繼續喝,一醉方休。并且,誰不把帽纓扯斷,誰就沒有痛飲盡歡,那我就要處罰他!”不久,在楚國圍困鄭國的那場重要戰事中,有一位武士在楚莊王面前表現得特別勇敢,結果,楚軍大獲全勝。戰后,楚莊王派人慰勞這位武士,一打聽,原來他就是那次宴會上被斟酒的美女拉斷了帽纓的人。
石地 ·人生哲學 ·8.3萬字
現代社會壓力很大,很多人都喜歡抱怨,出身不好、工作不好、機遇不好等都是抱怨的對象。凡此種種,將自身的遭遇推脫到身邊的環境上,從不問自己是否真正努力了。其實,人的一生原本就不存在絕對的公平,但是我們不能就此萎靡不振,而應該努力。一個努力朝著自己夢想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青春是用來奮斗的,理想是需要實現的。在生命的道路上,我們應該用斗志來實現理想,用拼搏來成就夢想。本書作者用八章的內容給我們闡釋了生命的意義在于奮斗,在于拼搏,只要努力向前,就能收獲不一樣的人生。
紀海 彭丹 趙燕國彰 王麗 ·人生哲學 ·11.7萬字
這是一本讓人學會取舍的人生智慧書,以生動的語言告訴讀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如何放棄該放棄的。看似簡單的道理,卻能令人獲益匪淺。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遇到很多機遇和挑戰。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選擇:有的人會單純地接受,有的人會持懷疑的態度觀望,有的人固執地堅持自我、不肯改變,而有的人在機遇和挑戰面前選擇了放棄。不同的選擇會產生不同的結果,而選擇的正確與否,往往也決定了人生的成敗。想要成就精彩的人生,就必須重視自己的每一次選擇,堅持自己的選擇,放棄沉重的包袱,這樣才能登上成功的巔峰,實現自我價值。本書從人的生活、工作、社交、家庭、學習、能力、修身等多方面談起,涉及人生要經歷的各種選擇與放棄的問題,讓身處紛繁人世間的每一個人保持理性與睿智,從容面對人生中的種種抉擇。
傅春暉編著 ·人生哲學 ·25萬字
我們衡量孩子是否優秀的標準又是什么?我們對孩子的未來該有什么樣的期待?富蘭克林·羅斯福、喬治·W·布什、貝拉克?奧巴馬、比爾?蓋茨、馬克?扎克伯格……都曾就讀于世界最頂尖學府——美國哈佛大學。這些成功人士對于子女的教育方式當然大多來自于他們曾經就讀的哈佛大學。哈佛之所以高居當今世界大學之巔,是因為在這里有頂尖的教育專家。為此,我們借鑒了哈佛大學的教育理念和智慧方法,搜集了世界頂尖成功人士的故事,為培養出優秀的、成功的孩子增添一份保障。
穆臣剛 ·人生哲學 ·11.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