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該書以朝代演進順序為經,以重大財稅問題為維,分別闡述中國財稅的起源、中國早期的財稅體制和中國早期財稅的特征,勾勒中國財政稅收制度演進的基本框架,闡述春秋戰國時期“租”、“賦”、“役”制度向“租”、“調”、“役”轉變、財政支出、財稅分權向財稅集權的演進,唐后期至清前期的財稅,唐中葉兩稅法、明中葉一條鞭法、清前期的攤丁入地、財政支出、財稅體制,清后財政收支結構的變化、財稅的半殖民地化、財稅體制從集權走向分權以及民國時期的財稅近代化。
劉德成 ·經濟史 ·15.7萬字
目前,芯片及電子工業相關的資料亟待科普,市場上的相關作品,要么是面向從業者的專業讀物,閱讀門檻太高,要么是缺乏條理和較高可讀性的大雜燴讀物。針對這一市場現狀,本書主要采取大量一手訪談,選取典型的人物、事例和公司,構建了數個通俗易懂、激動人心、富含商業元素的芯片及電子工業行業故事,講清楚中國芯片往事,勾勒出一個個組織的歷史發展脈絡,從而呈現出整個大的圖景,為人們認識中國芯片工業貢獻了一些獨特的觀點。
楊健楷 ·經濟史 ·11.5萬字
本書是馬克斯韋伯的一部遺著,全書論述了原始的農業組織形態、家庭、氏族、村落、莊園制,以及前資本主義各個時期的經濟形態,簡明扼要地敘述了世界經濟史,深刻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的精神實質,闡明了資本主義為什么發展成當下的形態。全書還涉及從原始社會至現代社會的歷史、經濟、宗教等各個方面,是不愧于與卡爾馬克思《資本論》相提并論的經濟名著。想要了解和分析世界經濟形勢,這本書是入門必讀之作。
(德)馬克斯·韋伯 ·經濟史 ·19.4萬字
本書是“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之一,該書是對與蘭斯·戴維斯合作在《制度變革和美國經濟成長》(1971年)和與羅伯特·托馬斯合作在《西方世界的興起:新經濟史》(1973年)里開始的關于制度變革的研究的繼續。全書共分3編15章,具體內容包括新古典派的國家理論、第一次經濟革命、工業革命的反思、制度變革理論和西方世界經濟史等。該書可供各大專院校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供從事相關工作的人員作為參考用書使用。
(美)諾思 ·經濟史 ·13.7萬字
20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學著作之一,在經濟學中的地位可以和凱恩斯的《通論》相提并論,是對古典經濟學的重大突破。熊彼特首先依據古典經濟學的靜態范式構建了虛構的“循環之流”。然后,熊彼特指出,發展是打破靜態體系的動力所在,而構成發展的兩個核心要素是企業家和貨幣(或者說信用)。發展就是企業家在信用的幫助下,成功地實施新組合,也就是俗稱的“創新”。企業家是經濟體系中最獨具個性的人物,而為實施新組合而創造出來的信用則是企業家不可或缺的工具。以此為基礎,熊彼特深刻而令人信服地論證了企業家利潤、利息、經濟周期等重大經濟現象背后的機理。本書的重大創見是將經濟學理論從靜態引向動態。因此,任何致力于經濟學和管理學的人士絕不可錯過本書。
(美)約瑟夫·熊彼特 ·經濟史 ·16.7萬字
那些在經濟思想史上留下名字、被一代代讀者閱讀、影響億萬人生活的經濟學大師,究竟是怎樣一群人?他們是擁有超強大腦、為榮譽而生的天才,還是跟你我一樣,雖砥礪奮進,仍會失意彷徨?他們是課本上的一個名字、一張臉、一句話,還是跟你我一樣,是會呼吸、有心跳的人?他們在道德上可以俯視我們嗎,還是跟你我也一樣,介于魔鬼和天使之間?這本《經濟學江湖事》將經濟學大師放置在廣闊的社會時代背景下,無論是配第、斯密、凱恩斯,還是哈耶克、熊彼特、弗里德曼,都被還原為活色生香、有血有肉、愛恨交織的活生生的人。我們試圖將課本中刻板僵硬的人和理論生動交織起來,以全新方式介紹經濟思想的傳承演變。每一位經濟學大師不再是砂礫一樣安靜孤立的存在,不再是課堂上的生卒年月和理論觀點,而是在歷史長河中順流激蕩或逆流而上的勇者,是在經濟學殿堂中跨越時空彼此握手或激烈爭論的動態鮮活的存在。我們展示經濟學大師彼此人生的交織和穿越時空的相會,再現觀點的尖銳交鋒和思想的發展流轉。我們在浩瀚的經濟思想海洋中遨游,抽絲剝繭般尋找某個觀點發展的脈絡,在漫天文字中讀到經濟學家的八卦,也在無數的學術爭論中,找尋經濟學大俠之間的恩怨情仇。
徐秋慧 ·經濟史 ·10.1萬字
本書講述了1920年代魏瑪德國時期惡性通貨膨脹的歷史。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德國因發行大量的貨幣而導致經濟崩潰,當時的柏林街頭滿是饑餓的人,有人偷走用來裝錢的籃子和手提箱,卻把錢扔在原地。作者亞當·弗格森從歷史學家的角度,向世人展現了貨幣崩潰的實況,從魏瑪德國最大的通脹欺詐陰謀中,告訴世人貨幣政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英)亞當·弗格森 ·經濟史 ·15.5萬字
三井財團如何從一個小綢緞莊成長為擁有24萬雇員的大財團?誰又能想到享譽世界的三菱財團最初只是個販賣天水桶的小作坊?有400年歷史的住友財團如何基業長青?你可知道世界大商業銀行富士銀行的前身僅僅是安田財團的一部分?日本的近代史是連續的,雖經歷了二戰的戰敗,但是明治維新以來的積累得以延續。當年日本軍旗沒有插到的地方,今天這些市場卻被日本產品所占領。溯古思源,延續400多年的家族企業構筑了日本這個財富帝國的今天。讓我們慢慢打開這扇塵封已久的大門,從日本風起云涌的400年商業史中揭開這個秘密吧。
陳偉 ·經濟史 ·16.4萬字
英國作為首個實現現代化、工業化的國家,擁有眾多影響世界的科學發現和發明,并在第一時間將其投人商業應用,通過產業化來改變人類的生活。在推動世界商業前進的道路上,英國誕生了如英國石油公司、匯豐銀行、樂購、沃達豐、葛蘭素史克等無數優秀企業。即便是在今天,英國經濟似乎已不復往日輝煌,但英國的商業地位余威猶存,對世界的影響力始終延續。一個小小島國,人口不過數千萬,為何會率先闖進現代文明的大門,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在被趕超之后,在世人皆不看好的情況下,為什么還對重塑“日不落帝國的經濟奇跡”矢志不移?回望英國近500年波瀾壯闊的商業史,本書將告訴你:崇尚冒險、熱衷創新的企業家精神如何助推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又將帶領英國走上一條怎樣的工業復興之路;彼此制衡、互相成就的共生式政商關系,為英國書寫商業輝煌積蓄了怎樣的底氣,又將如何引領脫歐的英國走上一段新的旅程。
陳潤 王晶 ·經濟史 ·15.9萬字
一部跨越時空的經典作品!揭開世界和平與國家繁榮的神秘面紗,開啟阿根廷股市一個月內漲兩倍的終極秘密!探究奧地利學派的歷史淵源和起起落落,了解20世紀政治、經濟、文化等歷史演變!經濟學歷史上重要人物米塞斯所寫奧派簡史,中文版首次出版。經濟學家毛壽龍、黃春興作序,張維迎、王福重推薦!本書收錄了米塞斯寫的幾乎所有關于奧地利學派經濟學歷史背景的著作、演講與文章。其內容包含奧地利學派的創始人介紹、當時所處的奧地利社會環境、奧地利學派思想與當時盛行學派的區別、奧地利學派思想對當時以及今后的重要影響等幾大方面。通過將這些不同年代的相同話題的內容集結在一起,我們既可以全面探究奧地利學派的歷史淵源,也能看出40余年來米塞斯思想的微妙變化,更能了解20世紀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環境的歷史演變。
(奧)路德維希·馮·米塞斯 ·經濟史 ·6.7萬字
在這本西方經濟史中,知名經濟歷史學家巴里·埃森格林聚焦于研究全球民粹主義的歷史。他將當今世界時局與19—20世紀早期的民粹主義浪潮進行對比,認為民粹主義思潮往往在經濟衰退時更為興盛,那時更易讓民眾認為,精英是邪惡的。然而,盡管部分銀行家、金融家和政客對西方經濟社會的混亂負有責任,民粹主義者的解決方案往往過于簡單,并且在經濟上適得其反,民粹主義者經常墮落為煽動者,并具有仇外心理。解決民粹主義者所提出的擔憂并無單一的、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但埃森格林認為,支持和改善國家福利與社會保險體系,使其能夠更好地為經濟中受沖擊更大的群體提供緩沖與保障,是一個可行的出發點。這本書于當下而言,頗具前瞻視野與宏大格局,它清晰地解釋了歷史上民粹主義的吸引力和危險性,對于任何不僅想要了解民粹主義的現象與本質,而且想要更深入地理解全球性經濟危機與民粹主義之間究竟有何聯系的讀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讀物。
(美)巴里·埃森格林 ·經濟史 ·15.1萬字
本書作者約翰·希克斯是當代西方世界的著名經濟學家,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希克斯著述很多,他的經濟理念自成體系,有一定影響。本書1969年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1973年再版。全書共十章。內容包括市場的興起,貨幣、法規和信用制度的發展,農業的商業化過程,勞工市場的變化,工業革命的歷史等。作者把人類經濟活動的歷史區分為兩種類型,即自由放任或集中干涉,這種看法具體體現在上述各個專題的闡述之中。
(英)約翰·希克斯 ·經濟史 ·11.1萬字
本書為英國晚期重商主義的著名代表作。針對當時主流的早期重商主義加強對外貿易管制、禁止貨幣輸出的政策限制措施,以及嚴重阻礙對外貿易發展的事實,托馬斯·孟批判性地發展了重商主義思想。他提出,在以貨幣為一國財富唯一形態的時代,要增加國家財富,使金銀充裕,只有借助對外貿易,并在對外貿易中保持順差。順差會使現金源源不斷地流向英國;而貨幣產生貿易,貿易又增多貨幣。因此,順差是衡量一國對外貿易財富多少的唯一尺度。晚期重商主義的一整套系統的理論和政策,也被看作是重商主義的“圣經”,它對英國及西歐一些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英)托馬斯·孟 ·經濟史 ·5.7萬字
服務經濟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本書試圖從經濟與社會互動發展的視角,從長時段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階段進行新分類。本書上篇認為,社會經濟發展過程可劃分為三個階段,即產品經濟階段、商品經濟階段、服務經濟階段。三個階段在核心產品、核心投入要素、人際關系、勞動的意義、消費特征、人的發展等方面均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本書下篇對服務經濟階段的生產要素、生產過程、生產組織形式、消費關系、分配關系、交換關系、社會特征、社會演化的動力機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探討。本書提出人力資本從智力資本、體力資本擴展到心力資本、信用資本化、知識產權的完全化等全新的理論觀點,值得深入探討。
李勇堅 ·經濟史 ·12.9萬字
從硬盤存儲器到智能硬件,從晶體管到沖水馬桶,日本的制造業做對了什么,又做錯了什么?這對追趕工業互聯網時代的中國企業又意味著什么?戰后日本制造因模仿創新與匠人精神而稱雄于世界。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日本制造卻與強勢興起的互聯網與個人電腦硬件擦肩而過。21世紀,日本制造面對蓬勃興起的智能硬件市場望洋興嘆。日立、東芝、索尼、夏普,在以往曾經強勢的消費電子產品領域盡然一路潰敗。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在即將到來的智能家居與工業互聯網時代,日本是否又將錯失機會?本書站在一個資深半導體從業人員的角度,展現一部日本半導體制造業的幾十年榮辱史。
(日)湯之上隆 ·經濟史 ·10萬字
在這本內容生動且廣泛的書中,作者為讀者詳述了英國從20世紀60年代的英鎊貶值危機到脫歐危機的動蕩發展歷程。在講述英國經濟在這50年中從一個危機轉向另一個危機的過程時,作者不僅穿插描述了其成功職業生涯中親歷的英國財經領域的各種軼事和回憶,還分析了英國脫歐是英國經濟迄今面臨的又一分水嶺的原因。此書為讀者提供了了解英國經濟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獨特視角。
(英)威廉·基根 ·經濟史 ·15.1萬字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創作了一部優雅的商品史,本書將茶葉放置在更廣泛的經濟和文化背景下,用令人信服的分析描述了18世紀北美地區的茶葉消費,并描述隨之產生的經濟與社會現象。在書中,茶葉隨著貿易公司的推動和市場潮流的發展成了一種典型的全球貿易商品。而英國與東印度公司利用自己的全球貿易能力,并且用巧妙的市場策略和加勒比地區充分的糖供應能力,將北美變成了茶葉的重要消費市場,使得美國消費者漸漸習慣了這種飲料,也使茶從一種奢侈品變成了必需品。而這一必需品也成了影響北美經濟與社會的重要符號。
(美)簡·T.梅里特 ·經濟史 ·16.7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于錢的簡史,從“用什么衡量財富”和“什么才有資格被稱為錢”談起,呈現了利息、杠桿、銀行、紙幣、債券等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金融要素產生的來龍去脈,其間充滿了壓力、創新、無奈甚至血腥的斗爭。本書不僅讓我們更了解錢,也通過閱讀千年以來財富的稀釋和保衛之戰,啟發讀者思考在如今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如何做出恰當的財富決策,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
金菁 ·經濟史 ·18.2萬字
北宋初年,隨著四川地區的經濟發展,金屬鑄幣不便使用,成都的富民十六戶創新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紙幣——交子。此后,交子經歷了由私營到官營,由川蜀一地通行到跨區域流通和發行的過程,成為兩宋財政的重要手段和貨幣金融工具。本書梳理了宋代交子的產生背景、創立經歷、由私營到官營的過程,講述了朝廷發行交子紓解財政困境,由于貨幣超發導致通貨膨脹的過程,以及交子對后世元、明、清等朝紙幣發行流通所產生的重要借鑒意義。作者爬梳史料,索隱鉤沉,為我們描摹出一幅宋代紙幣從創新發明到發行流通再到泛濫失信的歷史畫卷。作為一部金融啟蒙讀物,本書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啟迪讀者讀史鑒今,既為堪比四大發明的金融創新而驕傲,又警惕金融工具的濫用和貨幣超發的危害。
王申 王喆偉 ·經濟史 ·13.9萬字
平成時代的日本企業的經營業績在平成元年達到頂點,此后便一下子走上了漫長且動蕩的沒落之路。本書從兩個角度概述日本的企業及其經營在極具震蕩的平成這30年當中的狀況。在第一部分中,從時間上將平成的30年分為3個10年,沿著時間縱線從各種各樣的觀點出發來描述日本企業的全貌。在第二部分中,將將沿著處于世界中的日本企業、技術與產業構造、對人的經營管理、對財務的經營管理這四個視角所形成的領域,從這四個視角橫向描述平成這30年的經營狀況。日本企業東山再起的戰略是什么?日本權威經營學者首次解釋了30年來日本企業內部的激變。
(日)伊丹敬之 ·經濟史 ·15.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