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全書共分為七個章節,第一章簡單介紹了研究背景及意義;第二章梳理了當前國內外關于股票市場分歧的研究進展,并提出了本書的研究問題;第三章和第四章提出了股票市場結構性分歧概念,并探討了市場結構性分歧對市場收益及趨勢預測的影響;第五章、第六章提出了市場結構性分歧視角下的擇股策略;最后一章對全書進行了總結,并對未來的研究進行了展望。
葛志鵬 ·中國經濟 ·6.2萬字
外商直接投資作為外源性發展動力,對中國創造30多年經濟高速增長的世界奇跡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深刻影響了中國經濟發展方式。在經濟新常態的邏輯前提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形勢下,科學判斷外商直接投資影響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效應,是外商直接投資政策調整的基礎和前提。本書以如何將外商直接投資外源性發展動力轉換為內生性發展動力為切入點,初步探討了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影響。
傅元海 ·中國經濟 ·16.7萬字
《聚變:產業轉型升級的C3模式:中衛體系經驗與大陸實踐》借鑒了臺灣中衛發展中心在臺灣經濟轉型過程中的成功經驗,以及全國經濟百強縣昆山的產業集群實踐,以豐富的案例剖析了自行車、數控機床、電子、汽車以及服務業等多種類型產業集群的成功模式,從實踐到理論闡述了中小企業集群如何實現協同研發、共同進步,實現從產業聚集(Cluster)到聚合(Cooperation),最后到聚變(Coevolution)的升級飛越。在系統闡述中衛體系實務操作的基礎上,提煉出構造產業集群的C3模式,探索在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中國智造、中國品牌的過程中如何走出中國特色的產業集群升級聚變之路。
王有柱 李保明 吳金希 ·中國經濟 ·11.5萬字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有13億多人口、960萬平方公里國土,區域之間、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推進新型城鎮化,始終是現代化建設必須面對的重大課題。
陳祖新 ·中國經濟 ·6118字
互聯網經濟賦能實體經濟的發展是大勢所趨,“無接觸”本身就是數字經濟的一部分,它的發展與數字技術、人工智能、AI、大數據、云服務、產業信息化等基礎支持密不可分。概括地說,這不僅是一本幫助企業重新思考、快速“回血”的落地指南,更是區別于市場同類“數字化”書籍的前瞻性的有思考、有洞見、有格局的“未來書”。本書從“無接觸商業”成因、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等背景分析出發,幫讀者全面分析“無接觸”的涵義,認識到龐大的消費需求必然催生新的業態,同時倒逼企業發展,呼喚時代共建。以此背景為基礎,為新的“無接觸商業”形態畫像,進一步解析新商業形態對人們生活、企業的影響,以及帶來什么樣的心消費模式、新就業模式,重新認識企業轉型之困。
姚廣輝 ·中國經濟 ·9.8萬字
本書依據精準扶貧的理論基礎,對精準扶貧制度進行了梳理,通過借鑒相關精準扶貧經驗,分析了精準扶貧的“和田實踐”,從基本理念、政策導向、對口支援、異地搬遷、退出機制五個方面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精準扶貧的對策建議。
王靈桂 侯波 ·中國經濟 ·13.2萬字
黨的十九大以來,對“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加快建設數字中國”等工作做出重大戰略部署。“數字經濟”熱已經是一股不容小覷的浪潮。如何讀懂國家政策,如何深入理解數字經濟背后的內涵、邏輯,各地政府、企業如何結合現實開展數字經濟布局,《中國數字經濟政策全景圖》旨在答疑解惑。本書總結提煉了全球數字經濟發展的新態勢和新動向,梳理了世界主要國家的數字經濟政策沿革,提出了我國數字經濟體系框架,整理了我國數字經濟排名前十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數字經濟政策特征,對我國數字經濟政策的制定提出展望。《中國數字經濟政策全景圖》適合各級地方政府、數字經濟產業體系內的企業、數字經濟研究者等閱讀與學習。
何偉等 ·中國經濟 ·16萬字
本書是國內第一部從哲學視角探討休閑消費問題的學術專著。休閑消費是現代生活中基于休閑選擇、審美體驗的日常生活實踐方式,它是一種文化展示活動,是消費者個人經濟和文化定位差異的集中表現。論著以哲學批判、審美呈現的思路,以日常生活理論為哲學基礎,對休閑消費及其相關理論進行縱向梳理和橫向比較,對休閑消費的人本內涵和文化意義進行闡釋。休閑消費的哲學批判是基于大眾文化和消費主義的批判。從審美呈現的視角來看,則要將休閑建立在生活美學的范疇之內。要將休閑建立在身心統一的一元論之內。審美活動與休閑消費活動在人生的實踐處,實現了交集。一方面,審美文化為休閑消費提供人本基礎和考量尺度,另一方面休閑消費是當代審美文化發展的新視域和新導向,為中國當代審美文化構建提供豐富的實踐內涵。
潘海穎 ·中國經濟 ·18.2萬字
《報告》通過對多家政策性銀行、國有大行以及覆蓋全國各區域的地方法人銀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等服務鄉村振興模式的有益經驗、政策建議等進行了調研,梳理了當前不同類型銀行業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的現狀,總結概括了主要模式。最后,報告從加強鄉村振興的政策保障、加強涉農信息數據共享、進一步拓寬鄉村振興融資渠道、加快建設統一的農村產權交易平臺等方面,給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 ·中國經濟 ·1.7萬字
本書闡述區塊鏈的相關概念和術語,介紹了區塊鏈目前的技術現狀、應用場景和發展趨勢,圍繞著區塊鏈結構體系深入探討了去中心化、密碼服務、智能合約等基礎概念,介紹了比特幣、以太坊和超級賬本三個經典應用,并以智能合約為設計基礎介紹了錢包服務的開發和企業私有鏈的部署,是一本較為全面講述區塊鏈技術體系的參考書。本書主要針對區塊鏈的初學者,也可供區塊鏈開發的相關工程技術人員與研發人員參考。
趙昂 ·中國經濟 ·5.3萬字
本書詳細而深刻地探討了“互聯網+交通”這個新課題,內容涉及移動互聯網對城市智能交通的巨大影響,BAT三巨頭城市交通O2O布局的評定,如何運用大數據等新技術,國內外“大數據+交通”應用與實踐,物聯網時代的智能物流怎么運行,“互聯網+客貨運輸”如何跨界,如何構建新型的智慧物流生態圈,總結并預測了互聯網技術對中國智能交通行業產生的沖擊和影響,等等。本書適合交通行業研究者、對移動互聯網發展研究感興趣的讀者、關注“互聯網+”的讀者閱讀。
趙光輝 朱谷生 ·中國經濟 ·12.6萬字
新經濟助力中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深入解讀中國新經濟政策,為地方經濟發展出謀劃策·經濟新常態下的中國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是什么?在互聯網時代應如何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新經濟的內涵是什么?它如何引領新常態?《中國式跨越:新經濟引領新常態》一書圍繞上述問題展開論述,揭示了新經濟、新常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互聯網+”等概念的本質與內涵;從“互聯網+科技”、智慧城市、跨境電子商務、分享經濟、“互聯網+扶貧”等多個角度論述了如何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論證了政府應如何通過推動兩化融合來促進工業轉型升級,如何通過信息化來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如何以信息化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提出了汽車電子、工業軟件、互聯網、4G、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虛擬現實等信息通信技術產業的發展對策;介紹了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和新加坡的新經濟發展戰略。本書強調,以新經濟引領新常態,是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然要求,因而成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
金江軍 郭英樓 ·中國經濟 ·17.1萬字
征信(Creditreporting或者是Creditreference)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組織的信用信息,并對外提供信用報告、信用評估、信用信息咨詢等服務,幫助客戶判斷、控制信用風險,進行信用管理的活動。征信的主要目的是解決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進行信用風險管理。本書共分為十七篇,包含:大數據簡介,征信大數據的應用,基于征信數據觀中國近十年產業間信貸資源的調整路徑,基于大數據的中國房企信貸分析,基于大數據的個人房貸分析,基于征信大數據的住宿餐飲業信貸結構分析,基于征信大數據的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分析等等。
姚前 謝華美 劉松靈 劉新海 ·中國經濟 ·8.4萬字
該書先根據新古典經濟學的消費者行為理論構建一個多時期的消費信貸理論模型,從理論上論證消費信貸在實現貨幣資金跨期配置和增加社會福利方面的作用;在理論模型的基礎上,利用我國各省宏觀統計數據,進行面板數據分析,驗證消費信貸與宏觀經濟增長的關系。然后分析中國夢的內涵及其與美國夢的本質區別;根據制度變遷理論,總結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消費信貸制度的變遷;利用調查問卷收集數據,分析消費信貸的發展對人們態度和價值觀的影響,并就消費信貸相關制度建設和產品創新提出政策建議。
陳巖 劉玉強 ·中國經濟 ·11萬字
本書通過對比分析兩大經濟區制造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和高技術產業的發展情況,以及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根本動力,深入探索長三角制造業轉型升級的路徑和方向;對長三角與京津冀兩大城市群物流業的發展進行比較研究,提出加快長三角物流一體化發展的建議;比較長三角與京津冀區域協同創新現狀、區域創新系統特征以及創新資源分布情況,針對目前長三角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提出加快長三角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的思路和政策措施;等等。
黃群慧 石碧華 ·中國經濟 ·9.4萬字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40年的高速經濟增長,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但在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沖擊下,隨著支撐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傳統增長要素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衰變,中國逐漸告別高速增長時期。本書把主要由結構性因素導致的潛在增長率下降所引發的經濟下行稱為經濟新常態,并著力研討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經濟增長的路徑與機制。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意味著我國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處于“風險的集中釋放期”、“增速換擋的拐點期”以及“破與立轉換的調整期”。這就需要從速度、結構和動力上調整經濟發展戰略及宏觀經濟政策,即從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轉型升級經濟結構與產業結構,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服務業發展及創新驅動。這一發展戰略及政策轉型的內核就是要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新舊增長動能的轉換,不斷提升經濟發展質量。也就是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著力減少無效供給。通過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等途徑調整產業結構,提高供給體系的質量與效率,著力增加有效供給,包括增加有效制度供給。
楊瑞龍 周業安主編 ·中國經濟 ·19.9萬字
本書主要邏輯是通過中國經濟發展的宏觀工業化進程,中觀產業持續轉型升級,微觀企業與企業家的精神與才能透視中國經濟發展的底層邏輯和發展趨勢,有助于中國企業家和研究者共同分享領悟。將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底層邏輯從宏觀、中觀、微觀維度進行梳理,揭示實現路徑,提出創新的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分析框架。本書分為上中下三篇,每篇由約三四個章節構成。上篇主要宏觀分析中國工業化進程及其背后的邏輯關系;中篇主要分析中國產業轉型升級的邏輯;下篇主要研究分析中國企業,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以及中國的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
劉長征 ·中國經濟 ·15.7萬字
面對低凈息差挑戰,金融機構需加快業務結構調整和經營模式轉型,監管機構亦需思考如何引導不同類型的銀行有序開展錯位競爭,從長遠看,需清醒評估中國商業銀行凈息差的變化趨勢及其影響,并積極探索新的應對措施。
《北大金融評論》編輯部 ·中國經濟 ·14.4萬字
對現在的很多人來說,用手機付錢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很多人甚至出門只帶一個手機就可以了。不管是在超市、便利店,還是菜市場,手機支付都成為了人們生活的標配。但如果回頭去看移動支付的發展歷史,我們發現,即便是在5年之前,移動支付出現在公眾視野的機會還并不多。然而,就在10年前,智能手機剛剛普及的時候,深圳的一家叫做盒子支付的公司,已經開始探索利用手機音頻接口來實現手機支付。不止于此,這家公司甚至早于支付寶,在2012年就推出了基于二維碼支付的產品:QRPOS一拍付。這家被譽為中國Square的創業公司,在成立的10年間,不僅與中國的移動支付行業一同發展,還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行業的發展。現在,這家公司開啟了自己的二次創業,圍繞移動支付打造一個全新的商業生態。可以說,10年前,盒子支付壓中了移動支付的大潮,讓自己成為了粵港澳大灣區的獨角獸企業。現在,盒子科技的商業生態戰略,還能像他們10年前一樣,選對賽道嗎?
謝雅楠 ·中國經濟 ·13.9萬字
《2015年中國發展成就》是關于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學習輔導的單行本之一,作者系國務院研究室信息司司長劉應杰。劉司長的此篇解讀收錄于《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輔導讀本》,全文總結概括2015年我國經濟社會取得的重大成就,說明了這些成就的來之不易。本書全面論述了2015年是我國發展進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政府工作報告》歸納概括了過去一年取得的標志性成就,指出這些成就是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下取得的,確實來之不易。
劉應杰 ·中國經濟 ·6342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