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以交通區位論、集聚經濟理論、區域空間結構理論為指導,對物流通道的內涵、物流通道的形成及其成因、物流通道區域空間效應的產生機制及其內在動力和外在表現進行了剖析。同時以數理模型和計量經濟學模型、空間統計和GIS為研究方法與工具,以我國11條綜合性物流通道為研究對象進行實證研究,評價了我國物流通道的區域物流服務水平,驗證了我國物流通道的區域集聚效應和空間溢出效應,測算了我國物流通道沿線區域空間經濟聯系范圍。
范月嬌 ·中國經濟 ·17.5萬字
本書深刻闡釋了河南實現開放發展的緊迫性和重要性,論述了新常態下河南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客觀要求和必然選擇;系統分析了河南開放發展的歷史階段、發展現狀和存在問題,以及面臨的新機遇和新挑戰,提出了河南開放發展的基本思路和模式選擇;全面研究了河南對外開放的戰略任務和戰略重點;探討了如何建立對國內國際高端生產要素富有吸引力的體制環境,在制度創新、環境建設等方面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王建國 左雯 李建華 柏程豫 ·中國經濟 ·24.5萬字
《數量經濟研究》遵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堅持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相結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關注我國社會、經濟等領域的重大學科前沿問題,刊登結合中國的實際和現實問題進行深入分析、闡述和探索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以加強國內外交流,促進學術繁榮,為數量經濟學的理論與應用研究提供平臺,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張屹山 ·中國經濟 ·13.1萬字
本書是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向勇的研究專著,把“文化藝術產品”放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大背景下進行研究,分別從“一帶一路”視角下藝術產品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體系、發展現狀、組織創新能力、內容創意力、市場營銷力、政策推動力、國際傳播力等方面展開。本書希望在“鉆石模型”等理論基礎上延伸出一系列的“分析性”指標,構建新的藝術產品對外貿易競爭力的評價體系,為我國藝術產品國際傳播和對外貿易競爭力各個構面提出相關提升策略。
向勇主編 ·中國經濟 ·17.1萬字
電力關乎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能源安全,中國電力工業走到今天,經歷幾代人共同奮斗的崢嶸歲月,作者是個親歷者。《大國電力》是一本中國電力成長錄,作者長期關注、深入思考、持續報道中國電力,把19年來對中國電力的見證與思考結集成書。從西電東送個工程、三峽工程、長江大保護到全球能源互聯網,從煤電、水電、新能源到新能源云。貫穿2002—2021年,起始時間恰是兩個重要節點:2002年電力體制改革元年和2021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起點。《大國電力》秉持未來觀,承接過去,傳遞未來,體現了中國創造的力量,寫史、寫人、寫風骨,作者表現的是對創造者的敬重,凸顯了中國電力人的精神氣質。其風格雄渾豪邁,寫國家重大工程又不局限于工程,展現了中國電力工業的大美。希望更多的人通過此書了解中國電力,進而了解中國。
宋明霞 ·中國經濟 ·12.8萬字
長江經濟帶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謀劃新發展的重大戰略布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決策部署。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征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本書以江西省為案例,分析其新型城鎮化融入長江經濟帶建設的思路,提供了一套分析方法和政策建議。
劉耀彬 戴璐編著 ·中國經濟 ·16.8萬字
中國經濟將走向何方,這是許多經濟界人士和決策者關心的話題。本書梳理了這么幾方面的內容:其一,中國目前的經濟水平,在縱向和橫向的比較中的位置是怎樣的——或者說,我們現在哪里;其二,中國在經濟發展上取得的成就,為什么取得這樣的成就——換言之,我們以前做對了什么;其三,中國經濟現有的主要問題以及內部情況和外部環境變化的影響是怎樣的——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再作什么。作者具備全球視野,在國際比較的框架中,從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匯率與外匯儲備、國際投資等多方面,對中國經濟面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中國經濟未來發展進行展望,對于關心中國發展的專業讀者和政策制定者具有較大的借鑒意義。
梁國勇 ·中國經濟 ·10.4萬字
本書從綜合、行業、地區、園區、企業、政策、熱點、展望八個角度,分析總結了2018年我國原材料工業的重點、難點和熱點情況,并對2019年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分析。全書遵循了賽迪智庫原材料工業發展藍皮書的一貫體例,共8篇29章,包括綜合篇、行業篇、區域篇、園區篇、企業篇、政策篇、熱點篇和展望篇。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著 ·中國經濟 ·11.1萬字
揭示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出現的巨大進步,應當以民生標準加以衡量。GDP總量占據全球第二在于宏觀方面,微觀方面,人民生活的變化更加深刻,其間蘊含“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諸方面發展。以人均值衡量,2017年全國居民收入為2000年的7.26倍,總消費為6.58倍,積蓄為9.58倍。非物消費比重明顯增高5.95個百分點,消費結構出現較大升級變化。居民收入、總消費、積蓄地區差逐漸縮小;居民收入、總消費城鄉比逐漸縮小,而居民積蓄城鄉比持續擴大。“不平衡的發展”在民生領域多有改善。
王亞南主編 祁述裕 張繼焦聯合主編 朱嵐 劉婷 趙娟副主編 ·中國經濟 ·17.8萬字
本書通過對比中國和印度在增長的啟動、增長質量和增長包容性這三個方面的表現,并且討論了決定這些增長可持續性的關鍵因素后面的制度因素,分析了中國和印度在制度安排方面的差異后,發現正是制度上的差異,決定了中國和印度在過去幾十年間經濟增長的不同成就,以及選擇的不同經濟增長方式路徑;而這些制度差異,同樣也將決定中國和印度在未來面臨長期可持續性增長挑戰時的反應與表現。
楊怡爽 ·中國經濟 ·13.2萬字
本書是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工資研究所2016年及2017年的主要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國在勞動工資收入分配改革方面的成效和實踐做法,并根據我國工資收入分配發展現狀、存在問題、發展趨勢,借鑒國際經驗,提出了深化我國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的對策建議。全書分總報告、國有企業改革篇、企業人工成本篇、部分群體薪酬改革篇、工資集體協商改革篇、最低工資調整機制篇和實踐篇等,體現了2017年我國勞動工資收入分配改革的重點內容和關鍵問題。
譚中和主編 ·中國經濟 ·21.2萬字
中國扶貧基金會自1989年成立至今,已有28年的歷史。它從一個一文不名的小組織,成長為國內規模、影響力最大的現代公益組織之一。《中國扶貧基金會經典案例》真實地記錄了中國扶貧基金會在走過的28年中,籌集扶貧資金和實施扶貧項目的多個成功案例,對于總結自身成長、發展的經驗教訓,促進機構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也為研究、探索整個公益行業的發展路徑提供借鑒。
何道峰 王行最 劉文奎 楊青海 ·中國經濟 ·35.1萬字
本書從以下幾方面進行論述:數字革命是人類文明歷史上最偉大的革命,帶來經濟和社會最為深刻的變革。數字革命使人類從低維走向高維,在高維層級上實現數字化生存和數字化發展。本書的本質內容是教學的全球化,全面建設數字基礎設施,開拓數字大市場,發展數字化經濟體,構建數字化社會。
錢志新 ·中國經濟 ·4.4萬字
《中國創業投資行業發展報告2013》總結2013年中國創業投資行業概況,包括創業投資機構數量與資產規模增長狀況,不同類型創業投資企業數量分布狀況,不同類型創業投資企業資產分布狀況,不同類型創業投資企業平均資產規模分布狀況,創業投資機構從業人員數量增長及結構分布狀況;分析備案創業投資企業資本資產、投資行為與股本退出,包括創業投資企業資本資產分析,創業投資企業投資行為分析;備案創業投資企業收益、稅收優惠與經濟社會貢獻;總結各省區市創業投資發展、典型地區創業投資發展與經驗和備案股權投資企業發展狀況。
馮中圣 沈志群主編 ·中國經濟 ·14.2萬字
“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自2020年4月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上被首次提出后,新發展格局的概念又兩次在總書記座談會、四次在總理座談會等會議上被提及,并被寫進2021年3月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為什么要提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怎樣理解提出這一戰略選擇的國內外環境和時代背景?什么是國內循環、國際循環?二者的聯動關系是怎樣的?國內循環、國際循環中存在哪些堵點和問題?我國如何實施雙循環戰略?為了解讀上述問題,這本書從“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四個方面,系統地解讀了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來龍去脈。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隨著我國正式進入建設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未來國內循環、國際循環的關系將進入新階段。這本書為各級黨政機構政策制定者、經濟工作者、企業管理者、投資者、經濟研究者等帶來了系統而全面的解讀,是一本學習、認識、把握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簡明通俗讀物。
劉元春 ·中國經濟 ·7.3萬字
中國經濟有自身發展的規律,但同時又必然受到世界經濟周期性變化的影響。當前,世界經濟進入技術創新拓展期、全球化紅利遞減期和增長模式調整期,中國原有的依附于全球失衡的增長模式、全球化紅利的分配模式以及與世界既定分工格局相協調的產業模式都必須要做出相應的調整。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多次強調,要更好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堅持開放的發展、合作的發展、共贏的發展,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應對全球性的挑戰,努力為全球發展做出貢獻。當前,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中國將對經濟轉型的方向、路徑、速度以及目標進行科學規劃和演化調整,從而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最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本項目通過國際社會看得懂的語言和邏輯,探討當前世界經濟格局下中國的進一步改革,向海外讀者和國際社會展現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建立和諧世界經濟的意愿和抱負。
黃衛平 丁凱 賴明明等 ·中國經濟 ·14.9萬字
用最短的時間最全面地了解中國經濟,幫讀者打開中國經濟問號!全面升級!打開中國經濟問號。樓市的“搏傻理論”、房地產泡沫的出現、股市低迷契機、通貨膨脹的橫行、貧富差距的不斷拉大、最難就業季對經濟的影響等,這些的經濟熱點,對百姓衣食住行和我國的社會發展究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本書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與果敢準確的立場為讀者一一打開這些困擾我們生活的謎團。
大眾財經圖書中心 ·中國經濟 ·15.2萬字
中國的發展,有其自身的邏輯。這個邏輯,即中國模式,探討的是中國發展與改革的經驗。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和中國改革與發展的深化,中國模式的問題在今天再次變得越來越重要。在國際層面,中國發展和改革的現狀已經產生了兩個全然不同的預測,一個是“中國世紀”來臨,另一個是中國的改革和發展已經進入“殘局”。那么,中國未來的發展道路究竟會是什么樣的呢?中國之所以是中國,究竟有沒有自己獨特的東西?一個國家總是有自身的發展邏輯,那么,這個模式是怎樣的?這個模式的內在和外在含義是什么?這個模式從何而來,往何處去?是即將進入“中國世紀”,還是中國的改革進入“殘局”?只有通過觀察中國的實踐和中國的經驗,才能理解中國模式,也才能回答上述這些問題。在過去的數年里,《中國模式》作者鄭永年對中國的發展模式做了大量、深層次的觀察和思考,憑借其深厚的學術功底、獨立的批判精神,透過各種紛繁表象,超越各種政治化的主義紛爭,探求中國模式的核心,對中國模式的優勢和劣勢給予了冷靜、公允、堅實有力的分析和闡述。《中國模式》第一版出版之后即成為中央黨校的指定教材和《亞洲周刊》的2010年十大好書。此次修訂,新增十幾萬字內容,并對原有內容進行了細致的精簡,內容的更新超過了50%。
鄭永年 ·中國經濟 ·21.9萬字
新經濟迎來發展藍海,互聯網金融異軍突起。股市、消費、農村金融……互聯網金融正在向各個領域蔓延滲透,猛烈出擊,成為激活民資的新生力量。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浪潮滾滾而來,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技術、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成為互聯網金融發展的有力保障,助推互聯網金融更新升級,向更高層次的2.0版本——金融科技邁進。然而,新生事物的發展總是伴隨著爭論與質疑。我們應該怎樣看待互聯網金融可能存在的問題與風險,管不管,如何管?其實,擁抱比壓制更有用,寬容比苛求更有力。
余豐慧 ·中國經濟 ·2.8萬字
本報告是北京大學中國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中心成立以后發布的第12部年度報告。本書以新常態下的宏觀調控與結構升級為主題,分析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內涵,即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建等領域全方位部署改革任務,以經濟改革為重點和牽引,并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并轉變為城鄉統籌、相互聯系的發展整體。
劉偉 ·中國經濟 ·30.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