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克歇爾—俄林貿易理論
本書是兩部分的合集,一部分是赫克歇爾闡述其國際貿易理論的天才作品(薩繆爾森語),發表于1919年的文章,另一部分則是俄林1924年博士論文。二者均是從瑞典語翻譯而來,此次出版采用英文版為底本。赫克歇爾的論文解釋了在要素稟賦差異對國家間收入分配以及國際專業化的影響,他論證了由此導致的商品貿易對價格差異因素導致貿易的替代。他的遠見體現在他的學生俄林的作品中。俄林的博士論文涵蓋了導致他獲得諾貝爾獎的所有的理論框架,尤其是他將有世紀之久的李嘉圖勞動成本比較優勢替代為延續了瓦爾拉斯和古斯塔夫·卡塞爾傳統的多要素一般均衡模式。此外,兩位編者在前言中回顧了赫克歇爾和俄林的理論,追溯到從威克賽爾到赫克歇爾以及從卡塞爾、赫克歇爾到俄林這一思想演變路程,并將俄林的理論同薩繆爾森以及羅納德·瓊斯等的發展作了比較。薩繆爾森對這本書寫了一個簡短的前沿。這兩部分構成了現代“赫克歇爾-俄林”模型的基礎,并經由薩繆爾森發展成為“赫克歇爾-俄林-薩繆爾森”模型。俄林關于國際經濟的理論,對現實依然有“驚人的”解釋力,他主要涉及規模經濟、要素流動性、貿易壁壘、非交易商品、國際收支平衡調節等。與俄林之后的作品相比,他的博士論文簡明扼要地提出了他之后所發展觀點的結構。
·14.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