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2022年,數字經濟、信息技術將賦能工業經濟加快轉型升級,工業技術創新領域不斷出新出彩,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逐步深入推進,這將助力我國實現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本書詳細客觀地分析了我國工業技術創新的最新進展、動向和未來趨勢,系統地介紹了我國制造業創新中心的建設背景、建設要求和建設進展。希冀通過本書,讀者可以了解我國工業技術創新發展及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的基本概貌、取得的成效及美好前景。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編著 ·中國經濟 ·24.1萬字
本書全面回顧了2020年度中國企業跨境并購的整體市場,并針對熱點行業、國家和典型案例進行獨家分析,詳細解讀了“一帶一路”政策下,中國企業跨境并購的新機遇,對2021年的并購市場趨勢進行了展望,為準備走出國門的企業提供意見和分析。同時,本書也對全球和中國跨境并購市場的發展歷程做了梳理,并從專業和實際操作的角度整理了一份中國企業跨境并購實用手冊,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和參考價值。本書共分為三編:第一編中國企業跨境并購背景;第二編2020中國企業跨境并購年度報告;第三編中國企業跨境并購實用手冊,并在本書最后附錄了2020中國企業跨境并購月度重要事件回顧、中國企業跨境并購重要政策精選等實用資料。
馮林等主編 ·中國經濟 ·34.7萬字
《2017年全國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真題分類詳解經濟基礎知識(中級)》以新版《經濟基礎知識(中級)考試大綱》為依據,針對“經濟基礎知識(中級)”科目,通過對大量真題進行分析與研究后編寫而成,旨在幫助考生掌握其命題思路,提高應試能力。《2017年全國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真題分類詳解經濟基礎知識(中級)》共分為4篇。第1篇在深入研究考試大綱和考試環境的基礎上,總結、提煉了“經濟基礎知識(中級)”考試內容的重點及命題方式,為考生提供全面的復習、應試策略。第二篇分為6個部分,共36章。第1章到第三十六章按照“歷年回顧+經典例題精解”的結構,精準剖析“經濟基礎知識(中級)”科目各個考點的??碱}型、命題特點及解題方法。此外,每章末均提供“過關練習”,供考生進行自測練習。第三篇提供1套由知名命題專家精心編寫的全真模擬試卷,供考生實戰演練。第四篇提供2016年真題試卷1套。
全國經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研究中心 ·理論 ·27萬字
本書是軟件質量經濟學領域的唯一著作,也被譽為軟件工程領域最重要的圖書之一,由軟件工程領域的泰斗撰寫。全書以大量行業數據和真實案例為驅動,從經濟學角度講解了度量軟件質量的各項指標和方法,從而為有效管理軟件質量和項目進度提供幫助和指導,更重要的是,本書還深入討論了軟件質量的經濟學影響和商業價值。全書共7章:第1章定義了軟件質量和經濟價值,分析了軟件質量對不同企業和用戶的經濟價值;第2章闡述了軟件質量的估算和度量,介紹了功能點度量指標和結構質量度量指標;第3章討論了軟件缺陷預防,介紹了軟件缺陷預防的歷史及缺陷預防結果的分析方法;第4章研究測試前缺陷清除,主要討論了同行評審、正式審查及靜態分析等25種不同的測試前缺陷清除方法;第5章介紹軟件測試,介紹了40余種軟件測試方法;第6章討論發布后缺陷清除,分析了來自發布后缺陷的用戶和行業的成本;第7章整合了所有的數據,給出了低質量和高質量軟件的經濟影響。
(美)Capers Jones (法)Oliver Bonsignour ·理論 ·27.3萬字
本書以委托代理為基礎,以審計一般為背景,以人性假設和審計主題作為貫穿全書的主線,系統闡釋了八個基本審計問題。第一,為什么需要審計?對這個問題的闡釋就形成了審計需求理論。第二,審計是什么?對這個問題的闡釋就形成了審計本質理論。第三,審計誰?對這個問題的闡釋就形成了審計客體理論。第四,誰來審計?對這個問題的闡釋就形成了審計主體理論。第五,審計什么?對這個問題的闡釋就形成了審計內容理論。第六,期望審計干什么?對這個問題的闡釋就形成了審計目標理論。第七,如何審計?從審計基礎理論視角出發,只關注審計方法論層面的問題,所以,對這個問題的闡釋就形成了審計方法論。第八,審計作為一個系統,與系統環境是什么關系?對這個問題的闡釋就形成了審計環境理論。
鄭石橋 ·統計 ·24.8萬字
本書為2020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老學者文庫項目之一。高科技的快速產業應用急速地改變著國家間力量對比的現實,使得對制造業在當代國家發展中地位的討論,即對產業轉型的再認識,成為回答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大國將依靠什么樣的產業發展作為立足點,在應對變化與沖擊中向現代化強國邁進的一件有意義工作。本書為實地調研基礎上的經濟理論探討與經濟史檢驗融合的比較研究,對于提出體現國情特點與問題意識的產業轉型中國方案,以及嘗試提出研究新興大國經濟轉型中產業發展選擇的新理論,具有實踐和理論借鑒意義。
李毅等 ·理論 ·30.3萬字
到2020年消除絕對貧困是我國政府的莊嚴承諾?!稖p貧與發展》(2019)是西南民族大學、中國西部民族經濟研究中心近兩年關于減貧與發展方面的研究成果的集成。研究了產業結構、貿易、民族構成、環境等與貧困的關系,從理論與實證兩個方面揭示了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特征、致貧因素,并提出了完善貧困治理的政策建議。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指出,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笆濉睍r期,是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指出,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笆濉睍r期,是民族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
鄭長德主編 ·中國經濟 ·25.8萬字
本書從中國的經濟發展趨勢、能源需求、技術進步、新型城鎮化、綠色低碳消費,建筑和交通綠色發展等方面,系統分析了我國實現低碳發展的社會可行性、技術可能性和政策可制成性,得出了現有的經濟增長模式難以持續,高碳擴張型增長已經沒有空間,能源轉型具備條件,認為2025年前實現碳峰值的可能性極大。并采用能源環境綜合評價模型(IPAC)對中國提前實現峰值進行了路徑可行性計算,提出了提前實現峰值的行動清單和政策建議。
中國盡早實現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實施路徑研究課題組 ·中國經濟 ·25.6萬字
本書研究珠三角區域的發展問題,分多個層面系統地分析了珠三角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熱點問題,預測了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發展趨勢,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與建議。是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報告系列中的一本。
梁慶寅 陳廣漢 ·區域 ·24.2萬字
本書以福利測度為主線,關于當期福利貨幣測度的則主要從GDP指標出發,論述了GDP在經濟表現、生活質量、可持續發展與環境的測度中的應用。關于當期福利非貨幣測度的方面從生活質量測度出發,論述了當期福利測度的三種方法、生活質量包含的八個方面及測度。關于未來福利測度,從可持續發展與環境測度出發,論述和評價了國外最近的研究成果,包括綠色GDP、調整后凈儲蓄、生態足跡等。本書共分八章,分別是緒論、GDP有關問題測度研究、改進的GDP及實證、生活質量測度問題研究、生活質量測度的實證、可持續發展和環境測度研究、可持續發展和環境測度的實證、社會發展水平的測度與分析。
李凍菊 ·理論 ·24.3萬字
本書以“法釋義學方法”(“法教義學方法”),從財政憲法學視角全面解析中國憲法上的“國家目標規定”、“國家稅權條款”、“預算權條款”及“納稅人基本權利條款”,進而探討中國財政模式轉型的目標、契機、路徑與基本思路。本書的研究思路之主要特色在于:以憲法規范貫入“財稅法”等部門法、并統轄各公私部門法規范,使財稅法等部門法的制度變革和規范適用得以遵循憲法理念與憲法原則。因此,以部門憲法釋義學方法全面闡釋中國財政模式轉型的憲法內涵、法制進路,乃是本書的主要理論建樹。
周剛志 ·經濟法 ·24.2萬字
當前,“不穩定的勞工”已成一個全球性的挑戰,探究產生不穩定的勞工及不斷帶來不安全感的制度性安排逐漸成為勞動力研究的重點。本書旨在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出發,由引介西方學者對“不穩定的勞工”的一般理論研究成果推進到聚焦中西方豐富多彩的實證研究,從而為分析經濟全球化提供最新的、最有力的批判視角,同時啟發我們更為深刻地理解和更富有創造性地解決當代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問題。
蘇熠慧 姚建華 ·國際經濟 ·24.2萬字
土地儲備制度是我國城市土地利用制度的一項創新。本書從我國土地儲備制度現狀及其存在的問題入手,借鑒國外土地儲備制度的經驗,對我國土地儲備制度進行了系統的研究。首先,結合《物權法》、《土地儲備管理辦法》等探討了土地儲備機構的法律地位以及儲備土地登記的合理性;其次,依照土地儲備制度的運作流程,對儲備土地的范圍與儲備土地的取得方式、儲備土地的前期開發整理、土地儲備的融資方式以及儲備土地的供應依次進行了研究;最后,在分析現行土地儲備規范不足的基礎上,對土地儲備制度立法提出了建議。希望本書系統而有針對性的研究,對我國土地儲備制度理論的完善以及實踐中土地儲備運作的進一步規范有所裨益。
崔建遠 陳進 ·部門經濟 ·24萬字
大數據時代是一種十分復雜的綜合場景,泛指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的全面融合?;谶@個時代極有可能引發經濟學變革性創新,本書圍繞廠商利用互聯網交易平臺、運用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技術等進行投資經營的實際,在解說大數據構成的基礎上重點研究了以下問題:1.大數據思維如何改變廠商認知;2.廠商產供銷活動的數據智能化和網絡協同化;3.廠商競爭路徑選擇、行業壟斷形成以及產業組織變動;4.數字經濟模式與廠商投資經營;5.大數據時代的政府宏觀調控。針對以上問題,作者依據互聯網應用擴張與微觀經濟活動的現實關聯,對大數據時代的產量和價格決定、競爭路徑和行業壟斷形成、產業組織結構重塑等微觀經濟學的核心問題展開了理論探索。
何大安 ·理論 ·24.5萬字
本教材第一版于2014年2月出版,現已印刷4次。2016年5月1日起,我國已全面實施“營改增”,舊版教材中很多內容已經過時,亟待更新。新版教材圍繞2016年5月1日全面“營改增”后實行的17個主要稅種和3種主要財政規費設計學習情境,包括相關稅種的計算、申報和核算的業務流程和工作過程,在內容上做到了“與時俱進”,形式上也比較靈活,設計了“想一想”“特別提示”“課后查閱資料”等小板塊,使教學內容盡可能地與納稅申報實際崗位的工作內容對接,使學生在學習課堂知識的同時,也能具備一定的就業能力。
姚云霞 ·財政 ·25.2萬字
該書分理論篇和實踐篇。理論篇在闡述績效管理理論基礎、理論依據、技術保障的基礎上,分析了績效管理系統的四個環節——績效計劃、績效監控、績效考核、績效結果應用等,這些內容奠定了組織績效管理的基本理論前提。實踐篇梳理了稅務機關推行績效管理的歷史進程,著重分析現階段推行績效管理的實踐,它的基本內容、主要作用和持續改進的方向,為稅務機關和稅務干部更好地踐行稅務機關績效管理提供了指導。該書分理論篇和實踐篇。理論篇在闡述績效管理理論基礎、理論依據、技術保障的基礎上,分析了績效管理系統的四個環節——績效計劃、績效監控、績效考核、績效結果應用等,這些內容奠定了組織績效管理的基本理論前提。實踐篇梳理了稅務機關推行績效管理的歷史進程,著重分析現階段推行績效管理的實踐,它的基本內容、主要作用和持續改進的方向,為稅務機關和稅務干部更好地踐行稅務機關績效管理提供了指導。
付立紅 ·財政 ·25.2萬字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后,我國二元經濟轉型進入劉易斯轉折區間,收入分配差距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持續擴大,到2008年基尼系數達到最大值,之后幾年逐步回落。收入分配格局的變化究竟是契合了倒U形假說,還是統計誤差所致?基尼系數的回落究竟是短期波動,還是長期變動趨勢?現有的收入分配理論忽略了結構轉型的因素,無法對上述問題給出現成的答案。本書研究了二元經濟轉型中收入分配的動態演變,對于促進中國二元經濟轉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具有現實意義。
張桂文 吳亮 ·中國經濟 ·23.9萬字
《專注人本突破績效——打造高效能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重點介紹人力資源工作基本業務;第二部分主要介紹HR應如何幫助企業實現績效突破,指明HR要完整地理解本企業的經營邏輯,并把業務需求整合為組織和人力資源需求;第三部分從為組織賦能出發,讓HR跳出人力資源的窠臼,為組織創造更大的價值。《專注人本突破績效——打造高效能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旨在為這個價值驅動時代的職業者的個人成長之路提供一本即查即用的行動指導手冊。為適應這種即查即用的需要,筆者盡量讓每一章、每一節獨立成文,即每章集中闡述一個專業模塊的核心內容,每節集中解決一個相關問題?!秾W⑷吮就黄瓶冃А蛟旄咝艿娜肆Y源管理體系》適合所有需要管“人”的工作者閱讀。
金大松 ·通俗讀物 ·23.4萬字
本書從理論與歷史角度闡釋了國際貿易與知識產權的關系、TRIPS協定與現存相關知識產權條約之間的法律關系,揭示了知識產權被納入到多邊貿易體系的動因。結合實例分析了中國入世后版權、商標權、專利權等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的立法、實施和爭端解決機制,討論了TRIPS協定的一般規律及未來發展趨勢。本書專注于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及相關案例的分析,深入、全面地梳理了世界貿易組織(WTO)20多年來裁決的典型的知識產權爭端,并從條約法解釋的角度討論了WTO爭端解決機構裁決思路。本書是國內權威的有關TRIPS協定及相關案例研究的教材,可以供研究生以上水平的學生、學者、實務工作者使用。
張乃根 ·部門經濟 ·24.2萬字
總結了美國社會學研究方法的發展階段(1)實用主義,經驗主義和實地調查;(2)以科學主義為主導的實證主義的定量分析(3)以及以實證主義為主導的多種方法并行的發展階段。美國社會學在美國社會治理中的應用以及對美國社會學學科現狀的介紹和展望,對中國社會學發展的建議。
汪天德 ·中國經濟 ·23.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