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丟臉》(LostFace)出版于1910年,包含了杰克·倫敦的七部短篇小說。該小說集的名字以收錄其中的首篇小說《丟臉》命名,講述的是一個被印第安人俘虜的歐洲冒險家,巧妙地誘騙印第安人首領用斧頭把他的頭砍下,以免受酷刑的故事。小說集中還包含了杰克·倫敦最著名的短篇小說之一——《生火》(ToBuildaFire),表現了人與自然的沖突這一永恒主題,曾被多次改編為電影。
(美)杰克·倫敦 ·作品集 ·7.5萬字
本書包括芥川龍之介的兩篇關于東京的小品文,太宰治的《東京八景》以及幸田露伴的《水之東京》,一共四部作品。不同的作家,不同的角度,用各具特色的筆觸為我們描繪了不同時期的東京百態。
(日)太宰治 芥川龍之介 幸田露伴 ·作品集 ·3.3萬字
《第三個圈子》是弗蘭克·諾里斯的短篇小說集,它是在1909年弗蘭克·諾里斯去世后出版的。這本書包含16個短篇故事,在其中的大部分篇章里,諾里斯描述了1906年地震前加州舊金山的生活,尤其是唐人街的“險惡生存狀態”。英國的《觀察家》雜志稱這本書為“一系列非凡的社會寫生”。既使在今天,這些故事讀來依然可圈可點,趣味盎然。
(美)弗蘭克·諾里斯 ·作品集 ·9.1萬字
本書收錄了弗蘭納里·奧康納全部三十一篇短篇小說,包括此前編入《好人難尋》(AGoodManisHardtoFind)、《上升的一起必將匯合》(EverythingThatRisesMustConverge)兩個短篇集中的小說,以及改編后收入長篇小說《慧血》(WiseBlood)、《暴力奪取》(TheViolentBearItAway)的一些短篇。該書在她去世后的1972年獲得了美國的國家圖書獎。本輯為下部,包括《你不可能比死人更慘》等13篇。
(美)弗蘭納里·奧康納 ·作品集 ·18.8萬字
本書收錄了弗蘭納里·奧康納全部三十一篇短篇小說,包括此前編入《好人難尋》(AGoodManisHardtoFind)、《上升的一起必將匯合》(EverythingThatRisesMustConverge)兩個短篇集中的小說,以及改編后收入長篇小說《慧血》(WiseBlood)、《暴力奪取》(TheViolentBearItAway)的一些短篇。該書在她去世后的1972年獲得了美國的國家圖書獎。本輯為上部,包括《好人難尋》等18篇。
(美)弗蘭納里·奧康納 ·作品集 ·18.2萬字
本書集合八位作者創作的關于圣誕的中短篇故事,作者包括美國文學之父華盛頓·歐文(WashingtonIrving)、《小婦人》作者路易莎·梅·奧爾科特(LouisaMayAlcott)、《化身博士》《愛丁堡筆記》作者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RobertLouisStevenson)、《綠野仙蹤》作者萊曼·弗蘭克·鮑姆(L.FrankBaum)等等。當中包括以下作品:《修道院的幽靈》、《老圣誕》、《圣誕布道文》、《綁架圣誕老人》、《圣誕精神》、《基督徒格勒的最后一個圣誕節》、《圣誕老人去了辛普森村》、《尼西的圣誕節》。
(美)路易莎·梅·奧爾科特 華盛頓·歐文 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 萊曼·弗蘭克·鮑姆等 ·作品集 ·15.2萬字
契訶夫是俄羅斯19世紀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大師,短篇小說巨匠,被稱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他善于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具有典型意義的人和事,通過幽默可笑的情節進行高度的藝術概括,塑造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以此來反映當時的俄國社會,嘲笑丑惡的社會現象,表達對勞苦人民的深切的同情。其小說緊湊精煉,言簡意賅,極富幽默感,并能讀者自己從形象體系中琢磨作品的涵義。其筆下一草一木無不栩栩如生,刻畫心理亦往往入木三分,并成為短篇小說的代名詞。本書是契訶夫經典短篇小說集,精選了數十篇被視為經典廣為傳閱的作品。
(俄羅斯)契訶夫 ·作品集 ·15.9萬字
《莫泊桑中短篇小說集》為“世界短篇小說之王”、法國著名作家莫泊桑的中短篇小說作品集,為讀者呈現出法國當時的社會生活畫面,具有深刻的思想內涵和社會價值。通過閱讀小說,讓讀者感受其獨特的魅力。莫泊桑的短篇小說所描繪的生活面十分廣泛,它們共同構成了19世紀下半期法國社會一幅全面的世俗圖。在莫泊桑的小說中,當時社會現實中形形色色的現象無不有形象的描繪;社會各階層的人物都得到鮮明的勾畫;法國城鄉的風貌人情也都有生動的寫照。而在他廣泛的取材面上,有三個突出的重點,即普法戰爭、巴黎的小職員的生活和法國諾曼底地區的城鄉風光與軼事。
(法)莫泊桑 ·作品集 ·12.6萬字
本書是顏歌正在寫作的“平樂鎮三部曲”的主題小說集,收錄中短篇小說五個,關于處在不同生命階段的女孩和女人們的生活。創作于《五月女王》之后的《白馬》,是由瘋女孩講述的一場成人間的隱秘情事,并預示了《我們家》中不可信敘事者特色的登場。《照妖鏡》中,一群少女共同經歷了一場堪稱糟糕的性啟蒙。一位老奶奶,她的愛情最終在死亡的陰影下無疾而終(《三一茶會》)。時代劇變里,全鎮最美的女人被父老鄉親當作商品待價而沽(《江西巷里的唐寶珍》)。還有《奧數班1995》,作者為有著一對雙胞胎女兒的母親拍下一張疲憊、緊張、忘我、失落的存照,這個短篇又將與作者正在創作的長篇小說產生連接。
顏歌 ·作品集 ·12.2萬字
歡迎來到諾獎熱門候選人殘雪以文字所圍筑的精神迷宮。如果說閱讀殘雪的長篇小說是暗無天日的艱苦勞動,那么閱讀殘雪的短篇小說則是在勞動時收獲詩情畫意。這部由殘雪精心編選的十六篇小說集是一條你認識殘雪的捷徑,通往殘雪所開鑿的那個龐大而隱秘的文學世界。毫不夸張地說,當你走進這座迷宮,你將看到一個個詭譎離奇的景色:每逢夜晚就要迎接趕尸鬼的守夜人,堅定的獨身主義者愛上一個不存在的人,在高樓大廈間飛墻走壁的蜘蛛人……在光怪陸離的情節中,殘雪以質樸、清晰、凝練、飽含清新詩意的文字,探索自己和人類心靈世界幽暗而遼闊的邊界,以人物去捍衛和演繹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歌頌每個人靈魂的復雜與不可名狀。
殘雪 ·作品集 ·10.2萬字
《羅生門》收錄芥川龍之介《羅生門》《竹林中》《地獄變》《鼻子》等15篇小說。其中《羅生門》以風雨不透的布局將人推向生死抉擇的極限,從而展示了“惡”的無可回避,傳遞出作者對人的理解,對人的無奈與絕望,雖篇幅短暫,情節簡單,人物稀少,然時間、地點、人物、結局全都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
(日)芥川龍之介 ·作品集 ·10.3萬字
《莫泊桑小說精選》收錄《羊脂球》《西蒙的爸爸》《輿論》《一家子》《項鏈》等莫泊桑中短篇小說20余篇,代表了莫泊桑在短篇小說創作上的杰出成就。莫泊桑講述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小人物,有諾曼底狡猾的農民、慷慨的工匠、受欺凌的妓女和女傭、小職員、小店主、小市民,也有比市民還世俗的破落貴紳、富商、工廠主,以及野心勃勃的政客。
(法)莫泊桑 ·作品集 ·15.1萬字
《相遇》是茅盾文學獎得主格非的中短篇小說集,收錄了格非的中短篇小說十三部,其中《相遇》《時間的煉金術》等多篇已成為中國當代文學中的經典之作:《相遇》被譽為“格非最好的短篇”,《時間的煉金術》則被專家學者認定為格非寫作主題與藝術成就的“總結之作”。這些小說或圍繞故人展開,或演繹歷史故事,在生活的肌理中融入想象色彩,述說著對情與欲之間關系的思考。
格非 ·作品集 ·13.2萬字
《錦瑟》是茅盾文學獎得主格非的中短篇小說集,收錄了《青黃》《風琴》《蚌殼》《夜郎之行》《背景》《唿哨》《傻瓜的詩篇》《錦瑟》《湮滅》共9部。小說中,格非一方面讓筆下的人物探尋著某種真相,另一方面卻又常常在無限接近真相的時刻再次滑入混沌的狀態。斷裂的敘事,回環的時空,一切都以追索起始,卻終結于迷失。
格非 ·作品集 ·14萬字
《迷舟》是茅盾文學獎得主格非的中短篇小說集,收錄中短篇小說七部。這幾篇小說多是以“記憶”為載體,在循環往復的回憶中,時間與空間的秩序感失效,故事常常呈現出充滿著內在矛盾卻又耐人尋味的結局。其中《迷舟》是格非的成名之作,小說以蕭旅長失蹤數天為懸念展開,接著以“第一天”“第二天”,直至“第七天”這種嚴格的時間序列一步步暗示出蕭如何最終踏進人生的災難的。格非用平實冷靜的敘述剔發命運變幻莫測的微妙精義,使寫實的筆觸也平添了神秘的恐怖氣勢。“迷舟”這個標題便是人生不可知的主題象征。
格非 ·作品集 ·13.9萬字
《隔離帶》是唐穎中短篇小說集結,也是唐穎都市女性小說系列之一。《隔離帶》收錄《紅顏》《糜爛》《八月的圣誕節》《隔離帶》等八部小說,其中《紅顏》曾被改編成電影《做頭》,《糜爛》發表后被選入十余種選本,《八月的圣誕節》獲《作家》雜志“金短篇”小說獎。其中《隔離帶》講述了在1998年上海甲肝大流行時,“我”去醫院肝炎隔離區探訪男友,三米左右的隔離帶,讓“我”產生沖動,一步踏入婚姻。但七年后,我們的家庭生活卻一直籠罩在陰影里。丈夫堅決不要孩子,經常悄悄去醫院做肝功能檢查,過著老年人一樣的規律生活。當“我”在閨蜜禮平幫助下買下一套被飛機噪音終日籠罩的房子時,夫妻間的疏離,便如走上冰面,層層斷裂,再也不能掩飾。
唐穎 ·作品集 ·17.4萬字
《戒指花》是茅盾文學獎得主格非的中短篇小說集,收錄了格非大多發表于千禧年前后的中短篇小說十三部。其中既包括《蒙娜麗莎的微笑》《雨季的感覺》《馬玉蘭的生日禮物》等名篇,也不乏《贗品》《蘇醒》《打秋千》等尚未被更多人熟知的佳作。《戒指花》講述的是記者丁小曼報道調查一則少女遇害的新聞過程中,認識了一個可憐的小男孩,并動情于小男孩不幸的身世和命運。
格非 ·作品集 ·12.6萬字
《吶喊》,小說集。寫于1918年至1922年。當時正是五四運動前后,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爭蓬勃發展。作者在《〈吶喊〉自序》中說,他“吶喊幾聲”,目的在于“慰籍那在寂寞里奔馳的猛士,使他不憚于前驅”,因此把小說集題名為《吶喊》。《彷徨》,短篇小說集。作品除繼續描寫下層勞動人民的反抗、掙扎和不幸遭遇外,更多表現知識分子精神世界和生活道路,嚴厲批判封建舊道德、舊文化,抨擊封建主義統治,同時也揭示知識分子個性主義、個性解放觀的弱點。
魯迅 ·作品集 ·11.9萬字
這部小說集共收錄了15部短篇小說,其中包含作者最具爭議的短篇小說之一《幸福》。作者通過細膩的筆觸刻畫了人物激烈的內心沖突,每個主人公的生活在別人眼里都是幸福而快樂,她們或人到中年,已為人母;或感情糾葛,尋尋覓覓;或情竇初開,充滿期待;她們可能是物質富足的中產階級,也可能是身處底層社會,為人使喚,也可能是充滿理想的青年,她們的生存處境顯然不像物質條件所體現出來的那樣平和和安靜,時而驚喜,時而焦慮,時而悲憤,內心永遠沒有安寧的一刻,表面上的幸福,實則掩蓋著更大的不幸。
(新西蘭)凱瑟琳·曼斯菲爾德 ·作品集 ·12萬字
《這才叫圣誕節》(ALittleBookofChristmas)是一本寫于20世紀初的作品,當時的圣誕氛圍比如今要濃烈多了。美國作家約翰·邦斯通過幾個小故事生動地講述了那個原汁原味的圣誕節,以及其中散發出的濃濃溫情。約翰·肯德里克·邦斯(JohnKendrickBangs),美國作家,著名媒體人,1862年生于紐約州,1883年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1884年成為《生活》(life)雜志副主編,后歷任《哈潑斯雜志》(Harper'sMagazine)、《時尚芭莎》(Harper'sBazaar)、《哈潑少年》(Harper'sYoungPeople)主編,1904年赴美國當時的頂級幽默雜志《Puck》擔任主編。此后不久,邦斯開始重拾早年對戲劇的興趣,1906年開始巡回演講,1922年病逝。
(美)約翰·肯德里克·邦斯 ·作品集 ·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