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錄了《義道記》《黑籍冤魂》《剖心記》《中國偵探案》等多篇短篇小說和筆記小說5篇,以及笑話4種。這些作品皆以原刊物連載為底本整理,即據點校,加以收錄。此版本多篇作品為作者輯錄、修訂并加以續寫而成。《剖心記》全采史實,書中所載上諭、奏折、呈詞,及一切審訊、檢驗情形,皆錄自原案底稿,無一字杜撰。《中國偵探案》是吳趼人搜集了中國古今奇案數十種,結集而成,被時人稱作“中國偵探探案有記事專書的濫觴”。
(清)吳趼人 ·作品集 ·25.1萬字
本書為我社2005年出版的《蒲寧文集》的再版,共有五卷,分別為:詩歌、散文、游記卷;短篇小說卷(兩卷);中篇小說卷;長篇小說卷。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1870年10月10日-1953年11月8日)俄國作家。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的作品繼承了俄羅斯古典文學的傳統;他的小說簡練、緊湊、優美、擅長人物語言、形象、心理和自然景色的描寫,有對往昔充滿憶戀的挽歌情緒,尤其十月革命后寓居海外的作品中懷鄉思舊的情緒愈甚,但這沒有妨礙他在作品中對俄羅斯農民的命運的敏銳的描寫和對社會的批判。本卷共收錄共收錄短篇小說三十一篇,其中《塔尼卡》是蒲寧創作的第一篇小說,作為他從事小說創作的創始,具有代表意義。《安東諾夫卡蘋果》是蒲寧的成名作,小說以優美的文字、嫻熟的技巧、熨貼入微地著意描繪了俄羅斯鄉村的秋景。字里行間流露出了對貴族階級消亡的哀悼氣息。本文集由我國知名俄語翻譯家戴驄主編,并由戴驄、婁自良、石枕川擔綱翻譯。翻譯語言通俗易懂,力求在傳達作家思想的同時完美表達出俄語的優美雋永。
蒲寧 戴驄 ·作品集 ·25.1萬字
這是著名作家王躍文的中短篇小說精選本。作者不但在長篇方面有很高的成就,在中短篇方面也有很多佳作,此書選收作者在不同時段中創作的中短篇小說,包括《漫天蘆花》、《朝夕之間》、《漫水》等廣為讀者熟知的中篇,作者十分善于在普通日常生活中發掘觸動人心的細節,顯示了我們時代的很多片段。
王躍文 ·作品集 ·25萬字
本書收錄了邱華棟短篇小說,包括:《時裝人》、《公關人》、《直銷人》、《翻譜小姐》、《兩個人與城》、《急診室》、《我在霞村的時候》、《城市中的馬群》。
邱華棟 ·作品集 ·24.9萬字
本書是葛水平中短篇小說集。本書收錄了作者最新作品或代表作,以農村題材居多,承繼了“山藥蛋派”的寫作風格,洋溢著濃郁的鄉土風情,體現了鄉村田園的詩性之美。
葛水平 ·作品集 ·24.8萬字
《三死》本書收錄列夫·托爾斯泰的九部中短篇小說名作,包括《五月的塞瓦斯托波爾》《暴風雪》《盧塞恩》《三死》《霍爾斯托梅爾》《伊萬·伊利奇之死》《克萊采奏鳴曲》《舞會之后》《謝爾蓋神父》。
(俄)列夫·托爾斯泰 ·作品集 ·24.8萬字
本書包含了《二馬》、《牛天賜傳》兩部作品。《二馬》講述了二馬爺倆兒和溫都母女之間啼笑皆非的愛情故事。《牛天賜傳》描寫一夫婦看到門口有一個小孩子,把他撿回來了。老兩口正好沒有生育。這個孩子是老天爺給的就叫牛天賜,天賜什么都不會做,養父母的培養下成了名人。
老舍著 丁聰繪 ·作品集 ·24.7萬字
《寂靜史》以七個故事構成對“寂靜”的述說,為我們剖析七個沉默者背后被掩埋的精神世界。在《月光邊境》中,林婭被疲憊又逼仄的生活壓制,最終成為她看過的一部電影中的主角,“翻上窗臺,縱身跳下”;在《現實生活》中,從小被寄予厚望的胡堅長大后由于不諳世事被眾人排擠,“我”卻因為他似乎“更能看清現實的本質”把他當成偶像,不料最后胡堅“終于明白”,“我”的這面旗幟便轟然倒下,像“安娜拋棄了僅存的高貴”;在《河風》中,張鐵匠由于自己的克制失去了愛情,最后只剩下了“迎面墻上釘著的一張黑狗皮”;在《一種鳥的名字》中,李向志以追求“不要命”來隱藏自己的往事,逃避事實真相和自己的內心世界;在《寂靜史》中,“我”因上級傳達的任務尋找到祭司林安平,和這位從小出生便伴隨著異象,成為天選之子的女子的交往中,“我”逐漸發現她和自己(以及所有人)的隱秘……
羅偉章 ·作品集 ·24.7萬字
本書是胡大平的一本小說集。胡大平2015年曾出版過《火辣陰森的正午》,有一定的寫作能力,也一直關注現實,反思現實。《石猴子在天堂》《家有王子》《電瓦木漆》等篇目關注進城務工的小人物,關心小人物在大社會里是否能被公平看待,關心被網絡游戲誘惑的學生和因此痛苦卻無能為力的家長,可圈可點。
胡大平 ·作品集 ·24.7萬字
老舍曾經自己編選過短篇小說集《微神集》和中篇小說集《月牙集》,本書是這兩個集子的合集。這兩個集子,原出版于上世紀四十年代,其中收有《上任》《犧牲》《黑白李》《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篇。本書為袁運生插圖本。袁運生是美術界著名畫家,其主要作品有:首都機場壁畫《潑水節,生命的贊歌》、美國塔夫茨大學圖書館壁畫《紅+藍+黃=白?——關于中國兩個神話故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大型絲織壁掛《人類寓言》,油畫《水鄉的記憶》《眼睛》《追——末班車》等。出版有《云南白描寫生集》《運生素描》《袁運生素描集》《袁運生畫集》。他為老舍作品所畫的插圖為早年作品,風格獨具。
老舍著 袁運生插圖 ·作品集 ·24.6萬字
“草嬰譯列夫·托爾斯泰中短篇小說”之一——《回憶》,以其中一篇的標題為標題,收入作家自述性質的作品五篇,包括在初入文壇階段寫的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晚年應法國出版商之約寫的《回憶》、摘自日記的《沃土》。之前的這幾部作品的出版形式基本固定:《童年》《少年》《青年》,或者作為一個系列出版,或者作為文集中的一篇出版。《回憶》《沃土》大多出現在托爾斯泰譯文集中。總之,都是割裂的。此次將這五篇合在一起,可以集中展現列夫·托爾斯泰作為一個人的心靈成長,作為一個作家的創作成長。
(俄)列夫·托爾斯泰 ·作品集 ·24.6萬字
本書收錄了14個契訶夫的中短篇小說代表作,反映了小人物的悲慘生活,揭示了小人物為求生計而苦苦掙扎的無奈,以及戰戰兢兢、卑躬屈膝的心態和面貌,揭露了專制制度對社會的壓制及其保守和虛弱,展現了專制制度下陰森可怕的俄國社會現狀。全書采取英漢對照的形式,對于英語和文學愛好者有一定益處。
(俄羅斯)契訶夫 ·作品集 ·24.6萬字
本書中的中篇小說反映了當代農村、城市、魚島上的民眾生活。《世界地圖》同時修正了我們關于世界的一個錯誤看法。關于世界,王家莊的人們一直認為,世界是一個正方形的平面,以王家莊作為中心,朝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縱情延伸。現在看起來不對。世界的開闊程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預知,也不呈正方,而是橢圓形的。地圖上左右兩側的巨大括弧徹底說明了這個問題。
畢飛宇 ·作品集 ·24.6萬字
《諾獎大師短經典》是一部中短篇小說集,由二十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代表中短篇小說作品匯編而成。匯集加繆、福克納、海明威、黑塞、蒲寧、托馬斯·曼、羅曼·羅蘭等文壇巨匠,且這些作家多以小說寫作(特別是短篇小說寫作)見長,他們的文學風格多樣,且代表了文學創作的較高水準。特邀翻譯大家合力呈現經典譯文,如我國著名法語翻譯家李玉民、波蘭語翻譯家林洪亮、日語翻譯家高惠勤、德語翻譯家梁錫江等。每篇作品前均附有作家簡介,方便讀者深入閱讀、擇其所愛。
果麥編 ·作品集 ·24.5萬字
《梁曉聲文集·中篇小說》盡可能完備地收錄了梁曉聲迄今創作的全部中篇小說,愛憎分明地記述歷史,深入剖析復雜的社會問題,其中滲透了社會歷史的變遷、風俗人情的移易、人性心靈的內省,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史詩式地描繪了時代的全景。
梁曉聲 ·作品集 ·24.5萬字
本書包括:城市眼影、民歌與狼、音樂小屋、棉花老馬、心情不好、路上有雪等內容。
劉醒龍 ·作品集 ·24.5萬字
“勞倫斯經典系列”由《兒子與情人》《戀愛中的女人》《騎馬出走的女人》《白孔雀》四本組成,由國內勞倫斯研究專家馮季慶、畢冰賓領銜翻譯,集結了國內優秀的老中青三代譯者,譯文古樸素雅,還原原作的優美語境,大量腳注呈現當時的社會背景和英國文化底蘊。《白孔雀》是他的長篇處女作,講述了不同階層青年男女間的愛情糾葛,揭示自然與現代文明、田園生活與工業時代的對立。它具有自傳色彩,貫穿勞倫斯文學作品的主題——愛情、婚姻及父母失和對子女的影響等均在本書中有了明確而具體的表現。在這里,你可以找到勞倫斯后續作品中的人物原型,了解他創作的初衷。
勞倫斯 ·作品集 ·24.5萬字
《金剛結》是一本個人小說集,包含長篇小說《金剛結》和短篇小說《感恩果》。《金剛結》講述了一個父母兒子互相思念、互相尋找的故事。母親呂思麟生下兒子葉慶生后,為了追求夢想遠離家庭去了北京,三十八年后兩人重逢;父親葉龍臺1948年前往臺灣,從此與兒子相隔兩岸,1987年去世,最終未能與兒子重逢。《感恩果》通過刻畫在汶川地震中幸存,長大成人后成為護士參加抗疫的主人公文安,講述新冠抗疫最美逆行者的故事,歌頌醫護工作者的敬業精神。
顧樂生 ·作品集 ·24.4萬字
馬河靜短篇合集,作品涉及的時間跨度很大——從戰爭年代到當下;題材多樣化,最突出的特點,即關注生活在底層的普通人的命運,一方面寫出他們生活的艱難;另一方面也寫出他們的自強不息,讀之使人增添前進的動力。
馬河靜 ·作品集 ·24.4萬字
本書編入的九部中篇小說,從九個不同的側面,生動地反映了當代社會人性的嬗變,深刻地揭示了人與時代的關系。各具特色的情境與各具性格的人物,令人驚異,令人共鳴,亦令人深思。它們都曾在雜志上發表,散見于《當代》《江南》《十月》《中國作家》《青年文學》《山花》《芙蓉》《湖南文學》等刊。
少鴻 ·作品集 ·24.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