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小說圍繞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展開故事,通過這個平凡家庭的坎坷經歷,折射出主人公勤勞、樂觀、寬厚、仁愛的美好品德。一場車禍奪走了一文的雙親,從此,十六歲的少年一文便擔起一個家的重擔,照顧妹妹一心、蓮曦。兄妹三人就這樣經歷各種磨難艱難地成長著,但他們并沒有被困壓倒。他們相互依靠,相互鼓勵,為生活奔波、為學習拼搏、為愛情努力。最終,憑借自己的智慧與善良,兄妹三人長大成人,并獲得各自的幸福。
阿惠 ·鄉土 ·24.5萬字
《茶綠茶紅》是一部鄉土題材的長篇小說,圍繞兩個普通農民貧困掙扎與突圍的一生展開敘寫,既敘說了動人的愛情,更謳歌了堅韌高昂的生命哲學。朱清明,高考落榜,父親含恨而逝,面對家庭艱辛,挑起生活重擔,與高中同學金蘭產生愛情。朱清明好友陳小滿,活潑熱情,看中進村演出的沈夢瑤,矢志不渝,有情人終成眷屬。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兩個男人在挫折中成熟,肩挑風雨,用溫暖的臂膀守護著愛。小說婉轉凄苦,跌宕起伏,引人深思……
胡治平 ·鄉土 ·16.5萬字
本書是賈平凹帶給文壇、帶給讀者的又一驚喜,作品不僅保持了作者以往的藝術特點,更是達到了新的文學高度。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帶燈”的女鄉鎮干部,她原名叫“螢”,即螢火蟲,像帶著一盞燈在黑夜中巡行。這個名字也顯示了帶燈的命運,拼命地燃燒和照亮,卻命里注定地微弱無力,終歸塵土。帶燈是鎮綜合治理辦公室的主任,她容貌美麗、孤芳自賞卻又有那么一點不合時宜,主要負責處理鄉村所有的糾紛和上訪事件,每天面對的都是農民的雞毛蒜皮和糾纏麻煩。農村的瑣事讓人心煩又讓人同情,帶燈在矛盾中完成著自己鄉鎮干部的職責,她既不愿意傷害百姓,又要維持基層社會的穩定。帶燈從一出場,就浮現著與眾不同的超然脫俗,她有豐富的內心和豐沛的情感,她更愿意在鄉間的山風樹谷中尋找安寧。2014年,《帶燈》獲評“2013年度中國好書”。
賈平凹 ·鄉土 ·29.9萬字
《執著》是一個關于智慧與勇氣、愛情與忠貞、友情與信任、生存與尊嚴,為了幸福而冒險的小說。鄉下農場的奶牛蘿樂本來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可是有一天農場主破產了,農場里的動物都面臨著被宰殺的命運。禍不單行的是,她的“心上人”此時也背叛了她。心灰意冷的蘿樂決定與朋友們一起逃離農場,到一個“牛可以活下來的地方”去。一路上,他們要面對的是農場主的搜捕、惡犬的糾纏以及漫漫長路的未知艱險……
(德)大衛·薩菲爾 ·鄉土 ·15.5萬字
講述了在天高皇帝遠的大西北的一個小村莊里,一位富裕農戶家發生的關于祖孫三代人的命運的故事。
東籬 ·鄉土 ·22.5萬字
《扶貧札記》根據作者自身的扶貧經歷,用小說的形式記錄精準扶貧實踐中的酸甜苦辣。小說既有對脫貧攻堅“啃硬骨頭”的客觀呈現和理性思考,又有對夢想的詩意撫慰和對希望的溫暖傳遞。《扶貧札記》聚焦的雖是一個小山村的故事,但它與全國脫貧攻堅形勢同頻共振,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中國政府消滅窮困的承諾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唐成 ·鄉土 ·12.4萬字
本書以鄂南為背景,全景式地展現了從“土改”前夕至今中國農村“土地”政策的沿革及農民的浮沉命運。刻畫了土地上掙扎的靈魂。以蚌殼嶺為背景,以農民為視角。勾勒出一副新中國農村歷史變遷的大全景。以第一人稱展示種田能手、長工徐土地,在歷史進程中各個關鍵時段的多舛命運,及求生存、求發展的艱難歷程。主人公以極大的寬容對待歷史的恩怨,歷經磨難而頑強地生活著,展示他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及頑強的生命力,同時反映了農民對土地自主權的渴盼和無奈。小說寓政治風云于風俗民情圖畫,借人物命運演繹時代變遷,既有歷史的縱深感,又有強烈的現實感。小說以蚌殼嶺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勾勒我們民族歷史的變遷,使之成為中國農民命運的一個縮微式表達。小說以現實主義筆觸,把握住當代農村變革的律動,借農民與土地分分合合的曲折而又悲壯的故事,揭示一個顛沛不破的真理:善待土地,珍惜土地,讓農民真正擁有土地。
劉明恒 ·鄉土 ·29.2萬字
《掙命》是吳葉生、吳曉紅傾情合作,具備徽州方言特色的一部小說,客觀反映了大山上一戶平常人家在新中國成立前后與命運抗爭,掙扎生活,并逐步掌握命運主動權的過程。掙命,在徽州方言里有兩層意思:一是帶有貶義,表示社會底層人一直折騰來折騰去,最后也沒折騰出個名堂;二是褒義的,為了實現美好愿望,奮力與命運抗爭。書中一系列小人物,包括男女主角,都或多或少以不同形式在“掙命”。有的從一無所有,“掙命”到最后成就一番事業的;有的“掙命”來“掙命”去還是一無所有的;有的轟轟烈烈地“掙命”,最后把命搭進去的;有的為國為集體掙命,有的為已為家庭掙命……該書時間跨度為1939—1979。主人翁陳松壽成長在茗溪村一戶普通家庭,因大哥借高利貸成親而出現家庭變故。土地變賣后家庭四分五裂,他與三姐相依為命,在與社會各種不公的抗爭中成長,造就了不屈的性格,早早撐起這個家。從小得到“表叔”(新四軍)的培養,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中共黨員,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社會建設中。在燒石灰窯的時候身負重傷,在當村干部的歲月里處理傷人、死人等各種棘手的事件,為村莊建石灰窯、水碓、油榨廠和水電站,因時因地開荒種地巧渡三年自然災害,為增加集體收入帶隊出去做窯燒窯等。本村姑娘劉紅燕看中他,他卻經人介紹認識了鄰村的胡瓊湘并參加了集體婚禮,生了七個孩子。其間孩子和妻子生病,家里因病致貧,艱難渡過難關。1977年恢復高考,陳松壽抓住機遇將孩子引導到讀書考大學這路上來,并順利地把他們送入高校,一門五“狀元”,一時傳為佳話。陳松壽能把家庭教育與集體建設兼顧,對現代家庭管理、鄉村振興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吳葉生 吳曉紅 ·鄉土 ·32.2萬字
她出生即伴隨著親生母親的死亡。經算命先生算定命硬與父母親戚皆相克后,被家人認定不詳……雖然命途多舛,她依然認真的生活,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贏得屬于她的幸福。
是老九 ·鄉土 ·12.1萬字
這是一部長篇小說。采用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講述了20世紀70年代出生的這代人堅守土地,在波瀾壯闊的時代大潮中的創業史。作者吳勝之,苗族,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人。在書稿中,作者融入濃厚的地方風俗和書稿塑造了以金貴為代表的農村創業者形象。詳細刻畫了他們從初次創業失敗中走出來,繼而外出務工,尋得新的創業機會,通過艱難的經營,終于闖出一片天地的曲折歷程。書稿表達這一代人對土地深沉的愛和虔誠的付出,展現了新一代農民創業者的形象和追求。
吳勝之 ·鄉土 ·11.9萬字
《秦腔》以一個陜南村鎮為焦點,講述了農民與士地的關系、農民的生存狀態,通過一個叫引生的“瘋子”的眼光,書寫了對農民沉重的負擔及農村文化的失落所寄予的深層憂慮與深切同情。作品以凝重的筆觸,解讀中國農村20年的歷史,集中展示了鄉村價值觀念和傳統格局巨大而深刻的變遷以及人際關系在傳統格局中的深刻變化,是“一卷中國當代鄉村的史詩”。本書歷時近兩年,四易其稿。是作者費時最長、修改最多、最耗心血的一部作品。曾榮獲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賈平凹 ·鄉土 ·43萬字
小說以兩個女主人公陰差陽錯地嫁給對方的丈夫做情節線,以兩個家庭對待生活,對待政策,對待孩子等多元的思想安排情節,描寫了在改革開放之初的大背景下,從不同角度,不同心態,不同人物等方面,全面反映了農村生活的艱辛以及通過改革開放,農民經過苦難和陣痛由窮到富的過程。
韓斌 ·鄉土 ·38.8萬字
小說以江西贛南客家古鎮田村為背景,跨越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通過一個家族四代人的遭遇和經歷,融合客家文化、風土人情、玄幻故事等展開記敘,反映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是一部充滿客家味的鄉土小說。
劉七寶生 ·鄉土 ·15.2萬字
《康巴》是藏族作家達真的代表作品,也是駿馬獎獲獎作品。本書現實關注康巴藏區、康巴人生存狀態,講述了三個發生在藏地的故事,具有康巴藏人史詩的特質。上部《大夢》講述了20世紀初,在趙爾豐實施的改土歸流接近尾聲之際,康定的大土司云登格龍在恐慌與彷徨之中,意識到這股歷史潮流不可阻擋,在無盡的絕望與掙扎中,終于學會了寬容和尊重,最后平靜地接受現實。中部《悲夢》講述了回族青年鄭云龍為情受困,攜愛人逃到康巴藏地后,才知道不同信仰間的文化差距巨大。為了生存,他努力與當地的文化融匯,求同存異,最后在順應的過程中尋求到嶄新的生活。下部《醒夢》講述了大商人爾金呷與降央土司之間的世代恩怨,最后,兩個家族只剩下爾金呷的女兒澤央措,而澤央措在信仰的力量下最終化仇恨為平靜,為世仇唱起了《為罪人頌》。本書以史詩般的格局和氣魄,濃墨重彩地將普通人的命運故事放在偉大茶馬貿易的大背景中,將那些逝去的歷史瞬間工筆畫式地一個一個地呈現出來,一氣呵成。書中幾十個栩栩如生的生命群像,浮雕式地鐫刻在康巴大地,綻放出康巴人與險惡的自然環境和復雜的社會環境相抗爭的生命的活力和人性的美好。書中三個主人公和三種不同的信仰,以及康巴這片土地上近百年來波詭云譎的歷史、紛爭和變異,綜合演繹出不同民族、不同信仰在同一時空的生存、友情、愛情、文化等多方面的交融和和諧。三個故事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康定是一個極具包容性的地方,它讓不同信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這里從容和諧地交匯,形成了康定特有的氣質和意義。同時本書語言具有詩意的特色,優美而深情,是藏族尤其是康巴藏族寫作史上不可忽略的經典作品。
達真 ·鄉土 ·38.5萬字
小說以河洛岸邊的康百萬家族為原型,反映自1840年至20世紀20年代近百年間鄭氏家族幾代人如何順勢而為,積累財富成為中原巨富,后來隨著時局動蕩家族生意一落千丈,年輕一輩參與革命探求新生、運命浮沉的歷史進程。小說以人物命運、家族盛衰為明線,以社會變遷、民族危亡為暗線,表達深沉的家國情懷和人性悲憫,同時聚焦黃河岸邊的自然風貌和人文景觀,具有濃郁的黃河文化風情。作者把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與闡釋,內化到人物的言行舉止之中,如儒家的修身齊家、克己復禮、內圣外王以及為人處世之道、經商韜略等,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與內在光芒。
高林照 ·鄉土 ·36.7萬字
本書通過對農民秦廣宇、于欣等人人生生活和現實農村生存生態的描述,揭示了中國當代農村的社會生態,反映了中國現實中的農村、農民和農村問題。同時以主人翁敢于面對不幸的生活,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守望自己的家園,反映了主人翁真實善良的品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徐丙超 ·鄉土 ·46萬字
《煤城往事:東北流金歲月》是一部以中國東北煤城為背景的小說,主要講述了宋厚成和鳳珍一家人的生活故事。他們從小一起長大,一起上學,畢業后進入同一家洗煤廠工作。在工作中,他們面臨著經濟困難和生活壓力,但他們依然努力工作,盡力解決老工人的醫藥費問題,同時也為家人購買節日服裝和食物。之后,他們決定去東北煤城挖煤謀生,辛勤工作,不斷寄錢回家,幫助家人渡過難關。最終,他們決定開設記賬公司和飯店,經歷了種種困難和挑戰,但最終取得了成功。
倪寶珍 ·鄉土 ·11.5萬字
渭河流域灞河之濱柳樹林村的優秀女青年張蕓,人稱蕓姐,聰明靈巧,干農活、做家務,都是一把好手,還因為有一副好嗓子,學會唱民間小調和地方戲曲,參加文藝宣傳隊,又學會了唱歌、跳舞和表演。姣好的容顏,亮麗的聲音,加上不斷巡回演出,使她在當地紅極一時,引來許多干部子弟狂熱追求。但她卻愛上同村正在縣城讀高中的農民兒子王小峰,愛得真誠、執著,終在其閨蜜、王小峰的同學李柳英幫助下好夢成真。之后的漫長歲月,她為了愛情,忍痛放棄了喜愛的文藝活動,致力于家事和農務,并忍屈負重、克服重重困難,包容丈夫錯誤,全力支持、幫助他創業成功,使夫妻雙方成為當地著名農民企業家,終于成就她一生的美滿姻緣。
周世鼎 ·鄉土 ·27萬字
趙樹理的小說《鍛煉鍛煉》講述的是一個關于農村社會治理與個體行為改造的故事。故事發生在某個農業合作社里,主要圍繞兩位性格鮮明、行為懶散的農村婦女——“小腿疼”和“吃不飽”展開。這兩位婦女以身體疼痛或饑餓為借口,逃避集體勞動,實則是為了滿足個人私利。合作社的青年副主任楊小四,面對這樣的現象,決定采取行動,利用巧妙的方法揭露并糾正她們的不良行為。小說通過一系列富有戲劇性的情節設計,如“小腿疼”在勞動時假裝腿疼,卻在私人事務上健步如飛;“吃不飽”總是抱怨食物不夠,卻在私下偷竊等行為,生動地描繪了她們狡猾且自欺欺人的形象。同時,也反映了當時農村社會中存在的部分干部對于此類問題采取的和稀泥態度,以及如何通過教育和適當的“鍛煉”(即實際勞動中的考驗與糾正)來促進農民的思想覺悟和行為習慣的積極改變。《鍛煉鍛煉》不僅是一部富有幽默感和諷刺意味的作品,更深刻揭示了農村社會治理中的實際問題,以及如何通過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引導和教育農民群眾,推動農村社會向更加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
趙樹理 ·鄉土 ·5萬字
寫一個看不見世界的女人,即我的外婆與小鎮英雄的故事。前半部分寫看不見世界的外婆,在一個我還未出生的時間里所發生的故事,故事通過小鎮英雄的眼睛聽世界。后半部分是依靠我的眼睛所產生的,這個時代的變化是依靠我傳遞給外婆的。故事從舊社會激烈斗爭的地方開始,面對無法回避的困難,我的外公忠德老漢,在小說中樹起了血肉的形象。小說通過人物命運的塑造,展現了小鎮和小鎮上生活的人的命運。通過展現民風、民俗,鄉人的變化,從而反映山鄉巨變。
徐春林 ·鄉土 ·18.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