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這是個因煤而生,又因煤而興中國東北的一個城市。1970年4月1日成立的縣級市,1983年升級為地級市,歸黑龍江省政府管轄,我們稱謂它煤城吧!

這個稱謂煤城的由來,是因為1956年狐貍盜洞盜出來煤,寶藏一經暴露,被當地居民發現,挖寶者不請自來。

最原始的挖掘開始了。

人們住在地窨子里,用手鎬刨,人背,把煤從地下背到地面。煤賣出去后,變成了錢。

人們從四面八方而來,尤為闖關東的山東人、安徽人、江蘇人最多。他們是通過口口相傳,親連親,老鄉連老鄉,在這個能挖個坑出煤的地方生存了下來。

1958年對于我們國家來講,那是怎樣的火紅年代!

人民公社、大躍進、大煉鋼鐵……

大煉鋼鐵需要主焦煤,電力需要煤,哪哪都需要煤。

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檢測,煤城的煤是煉鋼急需的主焦煤,于是國家在煤城的開發建設從1958年9月份開始了……

招兵買馬近五千人,用鐵鍬、鎬頭開挖斜井三百余處,當年生產原煤近二十萬噸,生產焦碳近五千噸。

這些闖關東的盲流,成為了煤城第一代,國家煤礦的工人。

宋厚成是第一代礦工的兒子,1963年出生,1988年畢業于本省一所礦業學院洗煤專業。他的發小、未婚妻于風珍是同屆財會專業的畢業生。

這天是1988年6月25日,宋厚成、于風珍兩家住在一個大院子里。兩家是一個連脊的土坯草房,房子總長十四米,寬五米,中間隔開,兩邊各開房門。這個房屋的建造者是宋厚成的父親,宋風桐,于風珍的父親于淮南。他們是1957年從安徽省中部農村闖關東來到煤城的生死弟兄。他們從老家一同坐車來到煤城,投奔老鄉,一同挖煤、背煤。一同進入國礦成為煤城第一代礦工。

宋厚成是宋家的長子,他有三個弟弟,四個妹妹,大弟宋厚忠在礦務局技工學校讀書,其他幾個弟弟、妹妹都在離家不遠的礦務局中小學讀書。

于風珍是于家的長女,她有兩個弟弟、三個妹妹,大弟于玉林已經在市熱力公司工作了。

宋厚成、于風珍生在一個院子里,長在一個院子里,一起上小學、中學、讀高中,同一年考上同一所大學,又同一年畢業了。

那一天是1988年7月25日,早上宋厚成推著爸爸的金鹿牌自行車,走到風珍家的窗前,風珍看到了厚成,拿起挎包,推門出來,兩人約好一起去市里人事局送檔案,等待分配工作。

他倆出了院子,厚成看著風珍,只見風珍穿著白色的短袖上衣,淺藍色的長褲,腳上穿了一雙白色的運動鞋,梳著短短的學生頭,兩只黑黑的大眼睛,長長的睫毛像門簾一樣。風珍一米六的個子,不胖不瘦,瓜子臉型,白白凈凈的皮膚,厚成越看越喜歡,看得風珍不好意思低下了頭。笑著說:“俺哥,你不認識我了!”

厚成覺得有些失態,臉騰的一下漲紅。連忙說:“不是,不是”。

風珍這時上下打量著厚成,厚成穿著淡青色的短袖上衣,米色長褲,穿雙黑色的白底布鞋,厚成一米八的大個,不胖不瘦,很健壯。剛洗過的平頭,黑黑濃濃的頭發,濃黑的眉毛下,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這時厚成的眼神碰到了風珍的眼神,風珍羞卻的低頭微笑。

兩個年輕人,心神領會,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們邊走邊說話,到了平坦的馬路,厚成騎上了自行車,風珍跳上了自行車的后座。他們迎著初升的朝陽,懷揣著夢想,奔駛在路上。

他們家住在煤城的老區,1958年建礦最早叫勝利煤礦,后更名為新建煤礦,四井旁邊的自建區,又叫“小安徽屯”。距離要去的市政府所在地大約有十公里。當時煤城交通落后,市公交汽車公司只有幾臺破舊的客車,沒有什么班次,有時在站點等一個小時也看不到汽車的影子。所以市民出行大都是騎自行車,自行車是當時每個家庭必備的交通工具,也是每家的固定資產。

倆個人首先路過老區的商業街,這個時間商業街人來人往,推車的、挑擔的商販,前去商場上班的營業員,一個個精神抖擻,衣著得體,臉上洋溢著自信。

風珍說“俺哥”時間還早,我們不騎車了,慢慢走走。厚成應聲答道“好”。厚成放慢了自行車,風珍從后座上跳下來,倆個人推著自行車邊走,四目看著過往的人流。

風珍只有他們兩個人的時候,稱呼厚成為“俺哥”,這個從風珍會走路,梳著兩個小辮,流著鼻涕一直叫到上大學的稱呼,是因為剛上大學時,風珍喊厚成“俺哥”被同學起哄后,被迫只有兩個人時風珍才能這樣叫厚成。

每當風珍這樣叫厚成,厚成總會深深的看著風珍,眼睛里有無限的愛意,風珍也是滿眼的情話。

風珍指了指馬路兩邊一幢幢新樓說:“這幾年煤城的變化太大了,過去的老百貨,老副食店,老五金商店,老農貿市場,統統翻蓋成了樓房。”

商業區的土路修成了四車道的水泥路,人行路,下水道,跟省城的一樣。

厚成說:“煤城變樣了,環境好了,過往的人看著干凈、漂亮、精神了!家鄉變美了!”

兩個人到了市政府所在地煤城的新區,人事局在市政府大樓里面,他們來到干部科,厚成、風珍把畢業證書、檔案交給接待的張科長。

張科長是一位年近五十的男同志。

張科長讓他們坐下,又給他們倒了開水,說:“你們喝點開水,我看看你們的材料。”說完戴上了老花鏡,認真的看起了材料,張科長邊看材料邊詢問一些事情。

張科長看完材料說:“今年我們市建立了一個大型洗煤廠。于厚成學洗煤專業,在大學時是優秀的學生干部,分配你去洗煤廠,對于你個人能力的發揮和工廠的需要,應該是一個雙向選擇,不知你什么想法?”厚成憨憨的笑到:“我服從分配。”然后看看風珍,對張科長說:“她是我未婚妻,我倆最好分配到一個工廠工作。”張科長沉思了一會說:“于風珍是會計專業,新廠需要財務人員,既然你們是這種關系,當然要優先考慮你們今后工作、生活方便。”風珍、厚成站起來向張科長行鞠躬禮,說:“太謝謝您了。”

張科長讓他們坐下說:“我現在給你們開調令。”拿出公文紙,寫完調令,鄭重地蓋上大紅印章。

厚成、風珍拿到調令,告別張科長,滿懷興奮的離開辦公室。

他們去報道的選煤廠,在煤城最東邊,郊區,洗煤廠占地面積大,又要靠近水源,又要保證環保達標等等條件。

風珍厚成來到了洗煤廠大門。

工廠大門是鐵藝門柱,端莊大氣,橫匾白底紅字,是洗煤廠的全稱。大門兩邊是紅磚砌的圍墻,左邊有一個門衛室。

值班人員看到厚成風珍,詢問他們來廠干什么?風珍回答說:“我們來報道。”并給他看了調令,工作人員讓他們在登記薄上做了登記,然后指著辦公大樓告訴到:人事科在二樓,門上有牌子。他們謝過值班人員,沿著廠區的大道去辦公大樓,放眼望去,高高的煤倉,威嚴聳立,生產車間連成一片。廠區綠化、道路施工,工地上人來人往,一片繁忙。

辦公大樓四層,裝修華麗壯觀。

大廳里擺放了很多盆盛開的“紅運當頭”鮮花,象征工廠紅紅火火,如日出東方。

他們來到了人事科,敲門入內,人事科只有一位姓關的男性科長,近四十多歲,中等身材,體態勻稱,白白凈凈的臉,細長的眼睛充滿了善意,他自我介紹后,風珍拿出了他們的調令,交給了關科長,關科長邊看調令,邊讓他們坐下,看過調令后,給他們每個人倒了一杯開水,說:“歡迎你們來廠工作!”然后問了他們家住哪里,家庭情況,他們一一回答。關科長還時不時的在筆記本上記些什么。說著,時間已經過了一個多小時。關科長說:“我這幾天都在接待前來報道的大學生,今天是周四,我下午去向廠領導匯報,你們周一早八點到廠,廠領導主持開會,落實你們的具體工作等等。”

這時有來報道的學生,厚成說:“關科長,沒有其他事情我們走了,不影響你工作。”關科長說:“好,周一見。”

厚成,風珍離開洗煤廠回到了市區,厚成看表,時間已經中午十二點多了。厚成說:“我們去吃飯吧。”風珍說:“吃什么呢?”厚成說:“我們去吃煤城商場那里的快餐怎么樣?”風珍說:“我喜歡吃那里的快餐,菜都是現炒出來的,味道好。”

風珍給厚成打了一盒有雞肉,肉段的盒飯,厚成看到風珍的盒飯都是素菜,厚成知道有肉菜的盒飯十二元一盒,全素菜的盒飯八元一盒。厚成夾了一大塊雞肉放到風珍的盒飯里。風珍笑著說厚成:“好好吃飯。”厚成說:“遵命。”兩個人愉快的吃完飯,快餐店的客人很多,有的顧客沒位置,手捧著盒飯站著吃,他們倆起身讓座。

出了快餐店,風珍說:“俺哥,我想去桃山湖玩玩。我們上班后一定很忙,可能沒有時間出來玩了。”厚成說:“好啊。今天我這個司機為你服務,我們的車又不用燒油,你想去哪玩我送你到哪。”風珍拍一下厚成的后背笑著說:“讓你貧。”

風珍去買了兩瓶水,兩袋瓜子,坐到自行車后座,他們去了桃山湖,市區到桃山湖僅有一公里的路程,他們很快到達了。

時值盛夏,又是暑假期間,湖邊游人如織,特別是孩子們三五成群在岸邊玩耍,情侶們在樹蔭下竊竊私語,垂釣者神情專注。桃山湖原名桃山水庫,始建于1958年,也就是和煤城一樣,是大躍進年代的孿生兄弟。當年最多有近六千多民工,沒有機械,全靠人挖肩挑投入人工,二百萬個,清基十萬方土,工程經歷三次上馬下馬。水庫工程一期1990年全部竣工,占地面積近二千七百萬平方米,庫容近三億立方米,壩長近五百米,壩高近二十米。這一串串天文數字的創造者,是我們的父輩,是他們創造的人間奇跡,為子孫后代留下寶貴的資源,和永恒的精神遺產。

厚成帶著風珍來到堤壩上,放眼望去,湖水一望無際,煙波浩渺,桃山湖是古老的倭肯河攔腰截斷而建成的人工湖,這里兩岸青山逶迤磅礴,一潭碧水,煙波浩渺,遠看山水相連,天宇無限,近看奇石突兀,大野蒼莽,更有各種水鳥穿梭其間。魚兒時而暢游湖底,時而躍出水面,惹得岸邊孩子們的放聲大笑。

他們漫步其間,猶如置身瑤池之境,令人心曠神怡,遐思無限。此情此景,厚成有些激動,他拉過風珍的手說:“珍珍,我們今天工作落實了,一切如我們所愿,我們今后工作在一起。”

風珍說:“這是個新廠,一張白紙沒有負擔,我們要在這張白紙上畫上最美的圖畫,用我們所學,全部投入工作中去。”

厚成說:“我們要爭當勞模!”

厚成說:“工作一年后,各方面條件具備了,我們結婚。”風珍羞怯的低下頭,厚成把風珍擁入懷中,低頭親吻她的臉頰。兩個人幸福的相依相偎。遠處的幾只鳥兒發出了快樂的鳥鳴聲。

周一早上六點,厚成騎著自行車帶著風珍去洗煤廠上班。太陽已經升起來了,如一顆熠熠生輝的寶石,漸漸升起,綻放出萬丈光芒,耀眼的光芒,金光四射金光射在厚成、風珍的身上。他們身披著彩霞,車輪滾動,兩個年輕人幸福啟程,進入了人生最輝煌階段。

厚成、風珍來到了人事科,屋里已經到了八個人,關科長說:“我們人已經到齊了,現在去廠小會議室,賀廠長和大家集體談話,并宣布每個人的工作崗位。”一行人來到廠小會議室,會議室寬敞明亮,長條桌上擺放著鮮花,桌椅散發出木頭的清香,大家依次坐好。

副廠長賀洪來到會議室,賀廠長將近五十歲,中等身材,很健壯,戴著一副黑框方形的眼鏡,看上去很干練。

關科長向大家介紹后,說:“請賀廠長為大家講話。”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賀廠長首先代表廠領導班子歡迎各位大學畢業來廠工作!然后向大家介紹洗煤廠生產規模,及運營規劃等等后,他說下面,每位自我介紹,相互認識,從離我最近的一位開始,按順序來,現在開始吧。

十個人自我介紹互相認識之后,賀廠長要宣布每個人的工作崗位。會議時靜得針掉下去也會有響聲。每個人睜大眼睛,豎起耳朵聽自己的崗位。

宋厚成分配到洗煤車間技術員。于風珍分配到財務科會計。

賀廠長宣布之后,會議室響起了熱烈掌聲。

賀廠長說:“廠里目前配套的工程沒有完全竣工,食堂,宿舍工程正在收尾,生活方面有困難,大家暫時克服一下。”

我們廠職工家屬小區正在建設中,黨委會已經決定第一批分配給你們今天進廠的大學生,這時十名大學生起立鼓掌,鼓掌聲傳到窗外,傳到天空很遠、很遠……賀廠長最后叮囑大家,上級組織部門為我們廠從老廠調入了各級領導,車間技術崗位,配備了老技術工人,希望你們多向他們學習,盡快勝任工作。

賀廠長說:“廠里準備投產,各方面工作壓力大,這次不多說了,會后由關科長送他們到崗位報道。”說完風風火火地走了。

上架時間:2025-05-20 10:47:09
出版社:黑龍江東北數字出版傳媒有限公司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已經獲得合法授權,并進行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郑县| 偏关县| 绥芬河市| 嘉荫县| 阿克| 涟水县| 蓝田县| 若尔盖县| 通化市| 临江市| 阿巴嘎旗| 康保县| 尤溪县| 怀化市| 梁河县| 大方县| 北安市| 巧家县| 庄浪县| 罗定市| 舞阳县| 泽州县| 大荔县| 兴业县| 九台市| 古蔺县| 卓资县| 凤庆县| 宜州市| 瑞昌市| 定西市| 新安县| 龙里县| 丹江口市| 寿阳县| 南通市| 迭部县| 汉沽区| 会泽县| 登封市| 日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