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故事從粵西小城知名女作家的一次特殊采訪開始講起,分章講述一個農民家族五代人的奮斗坎坷、愛恨悲歡和人生傳奇。小說的時間跨度從1920年到2020年,地域跨度從湘西北到粵西南,內容涵蓋民國時期中國農村的苦難輝煌、特殊歷史時期的個體命運、改革開放前后農民的鳳凰涅槃、跨世紀一代農村青年的勵志人生……
向梅芳 ·鄉土 ·14.5萬字
這是一部跨度長達70年的湘南百姓生活史。1949年深秋的一天,湘南禾倉李家大院正在進行滿女出嫁的坐歌堂會。歌堂會唱了三天三夜,本該晨曦一開,新娘上轎,卻在天光時傳來一聲轟鳴,炮彈落進白露河里,子彈打在新娘手上,一時間眾生慌亂如麻,而歷史的潮水已經變了流向……
肖建國 ·鄉土 ·25.4萬字
我從小在山村長大,五歲就跟著姐姐放牛,六歲開始跟著村子里的大孩子放羊,七歲開始讀書。我大學畢業之后,又回到了那個村子,因為故土難離,我決心讓自己的家鄉變成一個樂土!
西出陽關 ·鄉土 ·9.8萬字
本書以鄂南為背景,全景式地展現了從“土改”前夕至今中國農村“土地”政策的沿革及農民的浮沉命運。刻畫了土地上掙扎的靈魂。以蚌殼嶺為背景,以農民為視角。勾勒出一副新中國農村歷史變遷的大全景。以第一人稱展示種田能手、長工徐土地,在歷史進程中各個關鍵時段的多舛命運,及求生存、求發展的艱難歷程。主人公以極大的寬容對待歷史的恩怨,歷經磨難而頑強地生活著,展示他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及頑強的生命力,同時反映了農民對土地自主權的渴盼和無奈。小說寓政治風云于風俗民情圖畫,借人物命運演繹時代變遷,既有歷史的縱深感,又有強烈的現實感。小說以蚌殼嶺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勾勒我們民族歷史的變遷,使之成為中國農民命運的一個縮微式表達。小說以現實主義筆觸,把握住當代農村變革的律動,借農民與土地分分合合的曲折而又悲壯的故事,揭示一個顛沛不破的真理:善待土地,珍惜土地,讓農民真正擁有土地。
劉明恒 ·鄉土 ·29.2萬字
《三里灣》通過描繪20世紀50年代初華北解放區三里灣村在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的矛盾糾葛,展現了農村先進與落后力量的沖突、社會變革的艱巨性以及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優秀干部在推動合作化運動中的重要作用,同時生動刻畫了包括馬多壽、范登高、袁天成等在內的眾多人物形象,語言生動幽默,富有鄉土氣息,深刻反映了中國農村社會主義改造時期的風貌。
趙樹理 ·鄉土 ·13.3萬字
這是一部描寫一個老獵人與動物之間的真實故事,故事曲折離奇,充滿玄幻色彩。故事揭示出人性的險惡,人類的固步自封、不守信用以及動物們的那一種讓人類感到無地自容的寬容與自信,另類的善良,那種存在于動物界的世人難以理解的高貴的靈魂及動物們所特有的高尚品質。本書帶給人們人性的思考,人類與動物界如何能夠更好地相處,動物世界的那一種信用與善良。
臥龍笑笑生 ·鄉土 ·11.9萬字
她出生即伴隨著親生母親的死亡。經算命先生算定命硬與父母親戚皆相克后,被家人認定不詳……雖然命途多舛,她依然認真的生活,在跌宕起伏的人生中贏得屬于她的幸福。
是老九 ·鄉土 ·12.1萬字
小說以兩個女主人公陰差陽錯地嫁給對方的丈夫做情節線,以兩個家庭對待生活,對待政策,對待孩子等多元的思想安排情節,描寫了在改革開放之初的大背景下,從不同角度,不同心態,不同人物等方面,全面反映了農村生活的艱辛以及通過改革開放,農民經過苦難和陣痛由窮到富的過程。
韓斌 ·鄉土 ·38.8萬字
本書為長篇小說作品,展示了鄂倫春近百年的發展歷程,小說以客觀的角度、全景式展示了鄂倫春波瀾壯闊的叢林生活,尤其是謳歌了鄂倫春民族在遭受日本侵略者侵略后,從被迫到自覺抗日的民族大義,鄂倫春熱愛大森林,親近大森林,以森林為家,他們無愧為興安嶺上的獵神!小說對鄂倫春放下獵槍,走出森林的困惑、矛盾與無奈也做了客觀的展現。
王玉亮 ·鄉土 ·13萬字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葉。西流河小鎮。尚大強精心策劃,告垮了居委會主任,企望取而代之。他使用各種手段,指望能夠被居民推選為主任。魏蓮芝毛遂自薦,選票高出尚大強,因未過半數,不能當選。居委會友善的鄰里關系從此不再,派生的矛盾波及到了孩子們。劉昌學決心將【東方紅】搬上舞臺。由小學師生承擔排演這一大型歌舞劇,大家都伸舌頭。幾經動員說服,師生們接受了挑戰。為了第二次推選勝出,尚大強開始了新的活動。回鄉休養的老紅軍特別關心故鄉的發展,促成西流河建鎮。經過群眾推選,尚大強、李順久、魏蓮芝成為了鎮人委領導的候選人。李順久動員母親到司令哥哥家過年,當司令的兒子對母親百依百順,就是沒有給弟弟開后門。西流河的春節獨具風情:十大碗、九個碟,湯圓、米團子;采蓮船、舞獅子、耍龍燈;貼年畫、請春客、拜大年……男女老少快快樂樂。尚大強巧妙地將強勁的競爭對手李順久推上賭桌,李順久因聚賭被拘留,人委候選人資格被撤銷。尚大強成為委員,魏蓮芝當上鎮長。李順久心里窩火,怨恨哥哥,對母親發火。爭吵中母親腦溢血死亡。司令兒子入鄉隨俗,虔誠做孝子,感天動地。尚大強就想找到魏蓮芝的毛病將她趕下臺,捉奸成為鬧劇,被拘留了十天。小學師生排演的【東方紅】在七一之前匯演,獲得一致好評。
汪龍光 ·鄉土 ·15萬字
《天行者》是一部以農村民辦教師生活為題材的優秀長篇小說。它以大山深處的的一所鄉村小學為背景,講述了一群在貧苦生活中無私為鄉村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的民辦教師為求轉正而發生的辛酸故事,也反映出被人們遺忘已久的鄉村民辦教師曾有過的艱難歷程。小說生動真實地刻畫了鄉村民辦教師的群體形象,寫出了他們內心世界的多個層面,給人以強烈的思想和藝術的沖擊感。讀過這部小說的人,無不為作家筆下鄉村民辦教師們質樸堅忍、無私忘我的生存毅力和精神品質深深感動。該書秉承了作者現實主義的一貫風格,以細膩的筆觸、樸實的文字落腳于中國社會的一隅。
劉醒龍 ·鄉土 ·20.2萬字
農村改革開放初期、農民生活不斷提高的同時,還存在著大病、重病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書中描寫了一對農村青年夫婦王大生和鄭小梅,兒子查出患了白血病,要做骨髓移植,需要巨額手術費,全家賣盡家產、借遍親友,仍難以籌齊。在家庭、家人遭受重大災難情況下,為了迅速獲得經濟援助,治好兒子的病,鄭小梅聽信小道消息,不幸誤入歧途,受到非法對待。當她發現真相后,頑強不屈、拼命抗爭,在丈夫幫助下,逃出魔窟;并在國家法律援救下走出困境,使惡人受到懲罰。他們也在事實面前認識錯誤,接受教訓;并認清當前大好形勢,看明方向,和全家人一起,因地制宜,努力創業,終于獲得成功,不僅使自家迅速致富,也帶動家鄉人民經濟發展,共同致富,受到普遍贊揚。
周世鼎 ·鄉土 ·39.4萬字
本書是許福元小說集《半夏》《仲秋》《驚蟄》之一。
許福元 ·鄉土 ·18.7萬字
20世紀80年代初,改革開放的浪潮席卷中國,波及關中平原西部的周原大地。在金山村這個美人窩,金菊、銀菊是一對具有傳奇色彩的雙胞胎姐妹花,在雙雙經歷不幸的婚姻之后,她們的命運是否能夠迎來轉機?而哥哥金田的意中人玉英,卻被父親許配給了一個包工頭的傻兒子,有情人能否終成眷屬?故事以三個女人的曲折命運為主線,以巧妙的筆法、奇詭的事件、跌宕的情節,生動展現了周原大地的鄉村生活圖景、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
張天福 ·鄉土 ·9.8萬字
《筑夢》是作者經二十余年打磨出來的長篇小說,通過深入挖掘贛南客家人文資源,以留守鄉村群體為切入點,塑造了在外打工青年丘祈沖破艱難,回鄉創辦山區生態牧場,朝著夢想邁進的典型形象。
黃家亮 ·鄉土 ·18.8萬字
整個二十世紀,因著小說地位在文學史上的不斷提高,文學批評家和文學史家們將小說和小說家的分類已經精確到了職業、行當和年齡檔次。但是,在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的國土上,在五千年文明史根深蒂固的文化熏染下,在二十世紀社會動蕩的民族心理文化嬗蛻中,本世紀的中國地域文化小說所呈現出來的異彩,尚未引起人們,尤其是新時期以來的文學批評家和文學史家們的足夠重視。
劉醒龍 ·鄉土 ·28.3萬字
本書是作者創作的第四部鄉土長篇小說,本書以兒童時代的趙順河所見所聞所感為視角,原生態地再現了20世紀70、80年代、蘇北潤水縣山廟公社后行莊的人、故事、自然環境和社會風貌。書中作者巧妙地選取趙、韓、高、三個家族中五戶尋常人家,不吝筆墨詳盡地展示了不同家族、不同家庭之間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和矛盾恩怨,謳歌了以趙連福為代表的那代年輕人在苦難的夾縫中沒有選擇自暴自棄,而是在時代發展的浪潮中奮勇搏擊,用自信和善良譜寫出一曲人生贊歌。
韓慶先 ·鄉土 ·32.6萬字
竇先智討回了自己的菱角田,熱心于三五畝地一頭牛,老婆娃兒熱被窩,開始了他單干致富之路。但好景不長,突遇婆娘難產,自己受傷,又遭富裕中農曾善明算計,欠下巨額債務,無奈之下,將菱角田抵押出去,再度返貧。他在村民們的幫助下能否脫貧致富?他又將面臨怎樣的考驗?
崔世雄 ·鄉土 ·18.5萬字
《巴山夜雨》寫于抗戰勝利之后1946年開始連載,1948年底載完歷時三年多,是張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筆觸,在控訴曰寇的戰爭暴行同時率先對民族心理進行探索,小說以主人公李南泉為軸心,向讀者展現了一幅蜀東山村眾生圖。人物栩栩如生,語言幽默犀利,在小說的描寫功力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張恨水 ·鄉土 ·5.6萬字
江南古鎮街西頭的空地上有一座六十年前蓋的鐵皮棚子,以此為核心聚集了古鎮上的一些老人。他們出身不同,職業不同,性格不同,文化程度和認知能力更不同,因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使他們在年老后能經常聚在這里回憶過去、談天說地,訴說各自的煩惱,尋求相互間的寬慰和幫助……
郭重威 金若晨 ·鄉土 ·1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