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個新加坡來的制香人,一個家里賣燒餅的小青年,一個滿身市井氣的茶莊老板,他們的生活本無交集,卻因一個兩百余年的華麗古建山陜甘會館、一座破舊的三進院子、一本傳說中的宋代香譜而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爸葡恪焙汀按u雕、木雕、石雕”的技藝傳承,勾連出他們之間斬不斷理還亂的愛與恨,以及他們對傳統技藝、對故鄉、對老城深沉的情感。
王少華 ·鄉土 ·23.9萬字
霍林河畔,一塊從未被書寫過的處女地,貧瘠而荒涼。然而,在這片土地上,卻孕育著一個關于堅持、選擇和愛的故事。作品從九十年代末起筆,以胡來早為主人公,以及其他三個姑娘為襯托,通過描述她們的家庭變化、個人磨難、情感經歷、村莊變遷,展現出鄉村女性在逆境中的堅強與勇敢,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同時,也表達了霍林河畔人民對鹽堿地改良、建設新時代新農村的堅持和勇氣。這部作品東北氣息濃重,視角獨特,人物眾多,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它不僅僅是一部小說,也是吉林西部人民真實生活的寫照,更是一部展現了中國農村巨變和鄉村振興的敘述長詩。
翟妍 ·鄉土 ·30.1萬字
《螞蚱》描繪的是20世紀上半葉黃淮地區的鄉村生活圖景。這是一個舊制度廢弛瓦解,新制度、新文化尚未成型的時期,底層社會生活呈現出很多特殊的現象,比如匪情,比如民國新法的推行,比如城市工業品的流入對傳統鄉村生活的影響,比如鄉紳社會的消亡等等。當地人出于對蝗災的恐懼,給所謂的“螞蚱神”修建起廟宇。小廟周圍的居民都是普通農民,他們像雜草一樣自身自滅,但各具特點,生存的本能讓這些社會底層的傳奇故事綿延不絕。社會的變遷,新思想的萌芽,各種政治勢力的博弈,人性中的真善美與假惡丑紛紛登場,書寫了一幅既豐富多彩又血淚斑斑的地方歷史人文畫卷。
王兆軍 ·鄉土 ·31.7萬字
本書講述了一個遙遠的小山村在黨的領導下如何脫貧致富的故事。
李黎明 ·鄉土 ·26.4萬字
在柏樹莊進行的村主任民主選舉中,從村里走出去且在城里擁有了一家建筑公司的李連春,毅然放棄事業返回家鄉參加競聘。在和村里的頭面人物劉囤的較量中,他依靠自己的智慧和一身正氣,與之斗智斗勇,詭詐卑鄙雖總是伺機而動,但最終正義戰勝了邪惡。這部小說是對中國當代農村民主化進程、新農村建設的真實寫照。
康志剛 ·鄉土 ·23.4萬字
作者停筆20年后再度寫作,《江漢謠歌》尚未出版,即獲首屆新芒文學計劃獎,被媒稱為“文學版的《清明上河圖》”和“一面風土小說的旗幟。全書七個章節不僅可獨立成篇,且視角、手法、人稱、語言節奏等各不相同,趙照川將現實主義、荒誕魔幻、意識流手法、散文筆法、田野調查融于一爐,實為其沉潛20年對小說創新深入思考之結晶。小說在精彩細膩的抗戰故事中,融入了喪鼓、哭喪、端午、龍船、鬼節、婚俗、葬禮、宴席等江漢平原的傳統文化,極像是一部風俗文化志。書中融入的民謠、民歌、鼓詞、哭詞、號子與別具特色的風味美食,又像是一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集錦。一個獨立特行的作者,一部與眾不同的小說,這部探索與創新之作,文學名家也值得一讀。
趙照川 ·鄉土 ·46萬字
本書是當代實力派作家付秀瑩的長篇小說代表作,曾獲施耐庵文學獎,入選《當代》長篇小說年度五佳、《收獲》文學排行榜。芳村這地方,怎么說呢,不過是華北大平原上,一個最平常不過的小村莊。村子里,有男人,有女人。也有老人,也有孩子。雞鳴犬吠也有,是非恩怨也有。莊稼地有的還種著,有的早就不種了。月亮有圓的時候,也有缺的時候。……年深日久,一些東西變了。
付秀瑩 ·鄉土 ·26.6萬字
《天行者》是一部以農村民辦教師生活為題材的優秀長篇小說。它以大山深處的的一所鄉村小學為背景,講述了一群在貧苦生活中無私為鄉村教育事業做出貢獻的民辦教師為求轉正而發生的辛酸故事,也反映出被人們遺忘已久的鄉村民辦教師曾有過的艱難歷程。小說生動真實地刻畫了鄉村民辦教師的群體形象,寫出了他們內心世界的多個層面,給人以強烈的思想和藝術的沖擊感。讀過這部小說的人,無不為作家筆下鄉村民辦教師們質樸堅忍、無私忘我的生存毅力和精神品質深深感動。該書秉承了作者現實主義的一貫風格,以細膩的筆觸、樸實的文字落腳于中國社會的一隅。
劉醒龍 ·鄉土 ·20.2萬字
20世紀中葉,中國鄂西山區山水灣村突發脫發怪病,科學家廣曦教授調查發現是地殼深處硒元素中毒。高硒環境危害健康,但硒又是人體必需元素??蒲袌F隊通過實驗確定安全攝入量,開發富硒農產品和藥品,實現高低硒地區互補。村民搬遷后培育硒植物推廣市場,帶動硒產業興起,甚至用于癌癥治療。當地科技工作者和返鄉人才推動硒資源開發,形成藥食同源產業鏈,促進人類健康,使鄂西硒地成為科研與產業熱點。
張興培 ·鄉土 ·22萬字
小說描寫一個叫沙灣的南方鄉村及周圍地區,從上世紀二十年代直到新世紀的八十余年中,人們經歷的種種世事變遷。重點講述了幾個家庭三四代人的故事,有前清舉人逸公和他的三個兒子,有掌管各鄉田土簿記的“知根老爺”和混賬兒子的糾葛,有村長和中共地下黨員兒子的故事,有上縣衙門打贏官司的“鄉約老爺”桃香和她一家人的故事;而靈魂人物則是佑德公,他為鄉民利益代言,主持鄉村公道,救濟窮困、仗義執言,他保護紅軍家屬免遭屠戮,他支持第二代有為青年包括自己的獨子在鄉村創辦新學,他支持逸公留學日本的第三子揚卿興修水利,是德高望重的一方鄉賢人物。小說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是一部描繪中國鄉村風物人情的優秀作品。
王躍文 ·鄉土 ·43.6萬字
《掙命》是吳葉生、吳曉紅傾情合作,具備徽州方言特色的一部小說,客觀反映了大山上一戶平常人家在新中國成立前后與命運抗爭,掙扎生活,并逐步掌握命運主動權的過程。掙命,在徽州方言里有兩層意思:一是帶有貶義,表示社會底層人一直折騰來折騰去,最后也沒折騰出個名堂;二是褒義的,為了實現美好愿望,奮力與命運抗爭。書中一系列小人物,包括男女主角,都或多或少以不同形式在“掙命”。有的從一無所有,“掙命”到最后成就一番事業的;有的“掙命”來“掙命”去還是一無所有的;有的轟轟烈烈地“掙命”,最后把命搭進去的;有的為國為集體掙命,有的為已為家庭掙命……該書時間跨度為1939—1979。主人翁陳松壽成長在茗溪村一戶普通家庭,因大哥借高利貸成親而出現家庭變故。土地變賣后家庭四分五裂,他與三姐相依為命,在與社會各種不公的抗爭中成長,造就了不屈的性格,早早撐起這個家。從小得到“表叔”(新四軍)的培養,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第一批中共黨員,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社會建設中。在燒石灰窯的時候身負重傷,在當村干部的歲月里處理傷人、死人等各種棘手的事件,為村莊建石灰窯、水碓、油榨廠和水電站,因時因地開荒種地巧渡三年自然災害,為增加集體收入帶隊出去做窯燒窯等。本村姑娘劉紅燕看中他,他卻經人介紹認識了鄰村的胡瓊湘并參加了集體婚禮,生了七個孩子。其間孩子和妻子生病,家里因病致貧,艱難渡過難關。1977年恢復高考,陳松壽抓住機遇將孩子引導到讀書考大學這路上來,并順利地把他們送入高校,一門五“狀元”,一時傳為佳話。陳松壽能把家庭教育與集體建設兼顧,對現代家庭管理、鄉村振興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吳葉生 吳曉紅 ·鄉土 ·32.2萬字
本書是作者在我社所出鄉土小說集《鄉黨》的續集,過活即過日子的意思,多寫關中農村數十年來,為了生存、為了追求美好的生活,他們頑強拼搏,不屈不撓地斗爭,充分顯示出了勞動人民的勤勞、善良、大義和生存智慧。小說來自作者的生活經歷,有原汁原味的鄉土風味,故事曲折生動。
趙軍鋒 ·鄉土 ·37.5萬字
這是一部商洛人寫商洛的書,是正宗的商洛土特產。它生動地記敘了發生在陜南商洛山區幾個宗族幾代人幾十年間的故事。商洛的歷史、商洛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和風土人情,在這部書里一覽無遺。
流濤 ·鄉土 ·36.7萬字
本書以鄂南為背景,全景式地展現了從“土改”前夕至今中國農村“土地”政策的沿革及農民的浮沉命運。刻畫了土地上掙扎的靈魂。以蚌殼嶺為背景,以農民為視角。勾勒出一副新中國農村歷史變遷的大全景。以第一人稱展示種田能手、長工徐土地,在歷史進程中各個關鍵時段的多舛命運,及求生存、求發展的艱難歷程。主人公以極大的寬容對待歷史的恩怨,歷經磨難而頑強地生活著,展示他對苦難的承受能力及頑強的生命力,同時反映了農民對土地自主權的渴盼和無奈。小說寓政治風云于風俗民情圖畫,借人物命運演繹時代變遷,既有歷史的縱深感,又有強烈的現實感。小說以蚌殼嶺這片“土地”上的故事勾勒我們民族歷史的變遷,使之成為中國農民命運的一個縮微式表達。小說以現實主義筆觸,把握住當代農村變革的律動,借農民與土地分分合合的曲折而又悲壯的故事,揭示一個顛沛不破的真理:善待土地,珍惜土地,讓農民真正擁有土地。
劉明恒 ·鄉土 ·29.2萬字
本書是“魯迅文學獎”獲獎作者劉醒龍先生的小說。生命需要不斷地充實,1992年的春天在香爐山正是如此。沒有那一段日子的假設,讓我每每感到惶惶。當然,我已經有過,完全沒有必要這樣。但我還是害怕。果真沒有那樣的三個月,我如今依舊孤獨的行走,就會薄如蟬翼,無法書寫而又不堪重負。那么是誰總是這么及時地在冥冥之中主宰著我呢?人算還是天算,這在生活和生命中,大約是永遠也不能完全企及的。只有一點是每驗必證,任何鄉土對于任何人來說都不是陌生的。香爐山對于每一個想去的人來講,也都是熟悉的,無論從前見過或者是沒有見過,只要是踏入其中就行。甚至不用尋找,那誰都認識的敦厚、和善、友愛、憐憫等,都會撲面而來。香爐山正是給了我這類被自身過度消耗了的營養,而我還是將它們作為藝術的靈魂。
劉醒龍 ·鄉土 ·31.4萬字
二十年前,楊翠玲從葫蘆灣的娘家嫁到王菜園婆家的時候,從來沒想過有一天她會和丈夫鄧金柱以外的男人有什么瓜葛。她心里的認識還是老輩人常說的,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扁擔抱著走,一輩子好好歹歹熱熱冷冷酸酸甜甜就跟他過了。嫁來鄧家之后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從此改變了楊翠玲平靜的生活。
王子群 ·鄉土 ·23.3萬字
本書由八部中篇小說組成。它以湖南中西部農村鄉鎮生活為題材,以地域文化作背景或表述對象,反映不同時期的鄉村社會形態與各色人等的生存狀況。作者以多樣化的藝術手段,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藝術群像,通過各類人物的命運,對自然與歷史、社會與人生作了深刻反思與追問。既有現實主義的逼真描摹,又有現代主義的變形夸張;既有濃墨重彩的寫意,又有精雕細刻的工筆。文字簡練老到,故事曲折跌宕,氣氛神秘詭譎,具有較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少鴻 ·鄉土 ·20.8萬字
講述了在天高皇帝遠的大西北的一個小村莊里,一位富裕農戶家發生的關于祖孫三代人的命運的故事。
東籬 ·鄉土 ·22.5萬字
《人間草木》主要圍繞男主陸子規和三個女人的成長,講述了安徽青螺鎮四十年的農村改革歷程。青螺鎮原是一個窮鄉僻壤的村鎮,生于此地的陸子規,自少年時代便感受到了農村大包干前的貧窮和艱難,考上大學走出農村,是他拼命學習的動力。陸子規在中學時代,先后經歷了兩場朦朦朧朧的愛情,一個是初戀乖乖女俞茹煙,上學期間二人相互扶持,互生愛意,后因“妹妹”孫茜的誤會而分道揚鑣;一個是偏執的富家女顧鴻影,不顧家人反對愛上了窮小子陸子規,并在后期給予了陸諸多幫助。數年以后,幾個人奔赴了不同的命運,卻又在緣分的牽引下交織在一起……
項宏 ·鄉土 ·21.2萬字
《麥河》關仁山的一部長篇小說。主要以以冀東平原的麥河(亦稱灤河)流域農村為背景,描寫了近年來農村土地流轉的故事,精心塑造了回鄉進行土地流轉的企業家曹雙羊、作為小說故事敘述者樂亭大鼓藝人瞎三白立國以及命運多舛的農村姑娘桃兒等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藝術形象,時代氣息、生活氣息濃厚。作品的寫作真實入微地反映農村生活,以文學作品記錄農民的生存狀態和命運起伏能引發人們對當代農民問題的關注與思考。
關仁山 ·鄉土 ·42.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