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由八部中篇小說組成。它以湖南中西部農村鄉鎮生活為題材,以地域文化作背景或表述對象,反映不同時期的鄉村社會形態與各色人等的生存狀況。作者以多樣化的藝術手段,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藝術群像,通過各類人物的命運,對自然與歷史、社會與人生作了深刻反思與追問。既有現實主義的逼真描摹,又有現代主義的變形夸張;既有濃墨重彩的寫意,又有精雕細刻的工筆。文字簡練老到,故事曲折跌宕,氣氛神秘詭譎,具有較深厚的文化底蘊、豐富的思想內涵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少鴻 ·鄉土 ·20.8萬字
這是一部詼諧、幽默、雅趣橫生的鄉土風情小說,主角張叉叉是一個類似于阿凡提、孔乙己的鄉村落魄文人,他比阿凡提更豐富,比孔乙己多智慧,他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卻又生性油膩,不務正業,難成大器。
郭大國 ·鄉土 ·3萬字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葉。西流河小鎮。尚大強精心策劃,告垮了居委會主任,企望取而代之。他使用各種手段,指望能夠被居民推選為主任。魏蓮芝毛遂自薦,選票高出尚大強,因未過半數,不能當選。居委會友善的鄰里關系從此不再,派生的矛盾波及到了孩子們。劉昌學決心將【東方紅】搬上舞臺。由小學師生承擔排演這一大型歌舞劇,大家都伸舌頭。幾經動員說服,師生們接受了挑戰。為了第二次推選勝出,尚大強開始了新的活動。回鄉休養的老紅軍特別關心故鄉的發展,促成西流河建鎮。經過群眾推選,尚大強、李順久、魏蓮芝成為了鎮人委領導的候選人。李順久動員母親到司令哥哥家過年,當司令的兒子對母親百依百順,就是沒有給弟弟開后門。西流河的春節獨具風情:十大碗、九個碟,湯圓、米團子;采蓮船、舞獅子、耍龍燈;貼年畫、請春客、拜大年……男女老少快快樂樂。尚大強巧妙地將強勁的競爭對手李順久推上賭桌,李順久因聚賭被拘留,人委候選人資格被撤銷。尚大強成為委員,魏蓮芝當上鎮長。李順久心里窩火,怨恨哥哥,對母親發火。爭吵中母親腦溢血死亡。司令兒子入鄉隨俗,虔誠做孝子,感天動地。尚大強就想找到魏蓮芝的毛病將她趕下臺,捉奸成為鬧劇,被拘留了十天。小學師生排演的【東方紅】在七一之前匯演,獲得一致好評。
汪龍光 ·鄉土 ·15萬字
本書講述了攝影家謝一積極要求深入基層,其實是借扶貧之機獲取更豐富的攝影素材。不料農村的貧困景象并未讓她如愿,只好應付一下幫扶工作,在不斷和勤勞善良的村民接觸中被感動。她決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助他們,卻在爭取投資的過程中差點被人拐騙。謝一的不畏艱難和親和讓村民們都愿意和她接近,這使得謝一無意中發現了存在于村民中的商機,并利用閨蜜是藝術品商人的有利條件深人發掘,終于開發出多種藝術品市場……
王子群 ·鄉土 ·15.9萬字
《村逝》所收的小說,皆以農村為寫作對象。《匠人》《養鷹的塌鼻子》《弟弟帶刀進門》《山中客棧》《巨大童年》《村逝》,寫農村不同而又互有關聯的人事——手藝人、外鄉人、農民、村干部、暴發戶等,看法理性,手法多變,布局及看法皆不落俗套,格局大方,氣勢不凡。
楊遙 ·鄉土 ·10.4萬字
江南古鎮街西頭的空地上有一座六十年前蓋的鐵皮棚子,以此為核心聚集了古鎮上的一些老人。他們出身不同,職業不同,性格不同,文化程度和認知能力更不同,因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使他們在年老后能經常聚在這里回憶過去、談天說地,訴說各自的煩惱,尋求相互間的寬慰和幫助……
郭重威 金若晨 ·鄉土 ·12.2萬字
《湖與元氣連》記述了一位學中文出身的大學生王三月,前往丹陽湖南邊的村莊上元村出任村干部的故事。作品以彼此映照的方式塑造了劉四龍、陳玉田以及陳大先三位身先士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英雄形象,并通過對既往歷史的回顧,由眼前的現實生活進一步探向相對遙遠的歷史圖景,在結尾處巧妙呼應了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句:《姑孰十詠·丹陽湖》:“湖與元氣連,風波浩難止。天外賈客歸,云間片帆起。龜游蓮葉上,鳥宿蘆花里。少女棹輕舟,歌聲逐流水。”同時,小說關注當下的自然生態,關注環境保護,聚焦人與自然的關系,關注自然生態的恢復,可視為一篇頗為典型的生態敘事文本。
余一鳴 ·鄉土 ·4.8萬字
本書通過對一個農村家族成員的相關經歷和相互交往、見聞的描述,直觀真實地展現了20世紀七八十年代遼西一個偏遠山村的風土人情和一群普通人的人間煙火,以主人翁新平所經歷的一件件看似普通之事,引領讀者觸摸一個家族的血脈,引發讀者對人物命運的思考。通過新平走出農村,在城市工作和創業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以及最后決絕地回歸家庭找尋生活本來的模樣,引發讀者對人生理想、人性以及生命更深層次的思考。
馮紹龍 ·鄉土 ·10.9萬字
這是阿來書寫藏地傳說與現實的故事。他們以命運來重寫傳說,卻被現實改寫。他們在相信與懷疑間輾轉、掙扎,卻不放棄希望。阿來向你描述他的歷程,在故鄉遼遠大地,從雙腳到內心,從幽暗到明亮。
阿來 ·鄉土 ·10.5萬字
《巴山夜雨》寫于抗戰勝利之后1946年開始連載,1948年底載完歷時三年多,是張恨水“痛定思痛”之作。作者以冷峻理性的筆觸,在控訴曰寇的戰爭暴行同時率先對民族心理進行探索,小說以主人公李南泉為軸心,向讀者展現了一幅蜀東山村眾生圖。人物栩栩如生,語言幽默犀利,在小說的描寫功力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
張恨水 ·鄉土 ·4.5萬字
《芙蓉鎮》是古華創作的長篇小說,作者把自己所熟悉的南方鄉村里的人和事,囊括、濃縮進該書里,描寫了1963-1979年間中國南方農村的社會風情,小說寓歷史風云于風俗民情圖畫,借人物命運演鄉鎮生活變遷,寫出南國鄉村的生活色彩和生活情調。小說于1981年刊發于《當代》,次年榮獲第一屆茅盾文學獎。
古華 ·鄉土 ·14.6萬字
霍林河畔,一塊從未被書寫過的處女地,貧瘠而荒涼。然而,在這片土地上,卻孕育著一個關于堅持、選擇和愛的故事。作品從九十年代末起筆,以胡來早為主人公,以及其他三個姑娘為襯托,通過描述她們的家庭變化、個人磨難、情感經歷、村莊變遷,展現出鄉村女性在逆境中的堅強與勇敢,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同時,也表達了霍林河畔人民對鹽堿地改良、建設新時代新農村的堅持和勇氣。這部作品東北氣息濃重,視角獨特,人物眾多,情節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它不僅僅是一部小說,也是吉林西部人民真實生活的寫照,更是一部展現了中國農村巨變和鄉村振興的敘述長詩。
翟妍 ·鄉土 ·30.1萬字
《上學謠》是作家胡永紅以壯族村寨某失獨老人在政府精準扶貧政策扶助下培養孫子上大學的事跡為藍本寫成的一部壯族少年成長小說。小說講述了壯族少年火龍從小無母,父親在事故中過世,水仙阿嬤以傳說比喻其身世,族里信守秘密,政府出資相助,共同呵護其長大。以壯鄉少年火龍幼年失去雙親,艱難求生,幸而獲政府資助得以完成學業并最終反哺故鄉的故事,表現壯鄉人民在政府幫助下脫貧攻堅,守望相助,共創美好生活的美麗畫卷。
胡永紅 ·鄉土 ·11.5萬字
本書是賈平凹帶給文壇、帶給讀者的又一驚喜,作品不僅保持了作者以往的藝術特點,更是達到了新的文學高度。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名叫“帶燈”的女鄉鎮干部,她原名叫“螢”,即螢火蟲,像帶著一盞燈在黑夜中巡行。這個名字也顯示了帶燈的命運,拼命地燃燒和照亮,卻命里注定地微弱無力,終歸塵土。帶燈是鎮綜合治理辦公室的主任,她容貌美麗、孤芳自賞卻又有那么一點不合時宜,主要負責處理鄉村所有的糾紛和上訪事件,每天面對的都是農民的雞毛蒜皮和糾纏麻煩。農村的瑣事讓人心煩又讓人同情,帶燈在矛盾中完成著自己鄉鎮干部的職責,她既不愿意傷害百姓,又要維持基層社會的穩定。帶燈從一出場,就浮現著與眾不同的超然脫俗,她有豐富的內心和豐沛的情感,她更愿意在鄉間的山風樹谷中尋找安寧。2014年,《帶燈》獲評“2013年度中國好書”。
賈平凹 ·鄉土 ·29.9萬字
這是作家孫惠芬的最新長篇小說。上卷故事發生在1992年,在遼南北部山區一個叫小峪溝的村莊,好高騖遠、三十多歲都沒娶上媳婦的農民工湯立生,突然從城里領回一個叫冷小環的女子回家結婚,因親哥霸占房子不讓進家,就把媳婦領到堂哥湯犁夫家。可在結婚三個月后,不幸發生,湯立生一天半夜回家,發現老婆和堂哥在木匠鋪的工棚里,激動之下喝了農藥,在醫院搶救半個月無效后被拉回家等待死亡,故事聚焦并呈現了三個人在三天內經歷的情感崩塌和人性糾葛。下卷故事講述了湯立生死后,剩下曾經深愛卻經歷了道德審判和良心追問的湯犁夫、冷小環,從黑暗的小屋走出,面向漫長的日子、無邊的鄉村與城市,他們如何在鄉村城市化進程突飛猛進的年月,置身滾滾洪流。這是一部從人的道德難題和精神困境入手,探索人類精神超越如何發生的農村題材小說。作品細密又深入地講述了中國農村中那些有著“靈魂清潔”的農民,他們怎樣在城鎮化進程與靈魂拷問中完成自己的精神救贖。
孫惠芬 ·鄉土 ·48.8萬字
張恨水 ·鄉土 ·6.5萬字
張恨水 ·鄉土 ·6.9萬字
張恨水 ·鄉土 ·6.3萬字
一部彌足珍貴的鄉土寫真和另類心史。本書的主線是一個60年代生人的“上學記”,從西北邊遠山鄉的村塾,歷經波折直至成為北京大學教授。作者記憶力驚人,對早年生活細節記憶之具體,描寫之生動令人驚嘆,所述中國西北農村之貧困也同樣令人驚嘆。除了主線“上學記”,書中還兼述作者甘肅邊遠山區的風土人情,白描式的記錄了那個“平凡的世界”里人們的歌哭悲歡,希望與絕望。
漆永祥 ·鄉土 ·13.4萬字
張恨水 ·鄉土 ·5.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