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部小說由五個故事組成:《黑瞎子溝傳奇》、《豹子溝傳奇》、《野狼溝傳奇》、《興安野豬王》以及《虎峰山傳奇》。描寫了抗日戰爭期間東北抗日聯軍在白山黑水之間與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的英雄事跡,情節緊湊,引人入勝。
李尊秀 ·社會 ·25.3萬字
《野性的呼喚》講述了一只良犬逐漸回歸野性、重返荒野的過程,這一過程充滿了野性與人性之間的交織與角斗,而最終野性占據了主導。作者藉此深刻反映了“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白獠牙》則與《野性的呼喚》構成了有意味的對比,細致展現的是一只充滿野性的小灰狼歷盡艱辛最終走向對人性的認同的“心路歷程”。作者在揭示野性的力量、殘酷的生存法則的同時,最終肯定和禮贊的是人性的力量。
(美)杰克·倫敦 ·社會 ·24萬字
《追憶似水年華》以回憶的形式對往事作了回顧,有童年的回憶、家庭生活、初戀與失戀、歷史事件的觀察、以及對藝術的見解和對時空的認識等等。時間是這部小說的主人公。作者憑著智慧和想象力,使時間變得具體、生動、完美。它就像一首由多種主題構成的交響樂,愛情、嫉妒、死亡、回憶、時光,時而交叉重疊在一起,時而又游離開來,然而在宏觀上,整個作品渾然一體,具有蓬勃的生命力。《追憶似水年華》被公認為文學創作的一次新的嘗試,開意識流小說之先河。
(法)普魯斯特 ·社會 ·20.4萬字
1922年,羅斯托夫伯爵被認定為不悔罪的貴族,被判軟禁在克里姆林宮對面的大都會酒店。這位此前從未工作過一天,人生要務唯有追求智慧與學識的紳士,自此只能棲身于這家五星級酒店的閣樓,以獨特的視角觀望俄國在歷史車輪下展開的巨變。他的人生也開啟了嶄新篇章。神秘的女演員、古靈精怪的少女、性格各異的主廚與侍者……種種邂逅與交往,讓他體會到多樣、微妙又豐厚的情感。酒店這一受限的空間,卻讓他的精神得以進入一個更為廣闊的天地。
(美)埃默·托爾斯 ·社會 ·28.9萬字
教藝術品真假辨識;品古玩行世道人心。收藏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退休文物處長馬齒莧因購得一塊價值過億的“田黃石”而知名,并曾被當地知名刊物專訪報道。但盛名之下,他卻打了眼,巨額買到的田黃石竟是假的,老文物處長愧然跳樓,身敗名裂,最終夢斷“瘋狂的石頭”……然而這一切并非偶然,是誰在不知不覺間給他下了套?是誰精心策劃布下了這個局?他讓文物處長身敗名裂為的是錢還是權?古玩圈里的名列追逐,明爭暗斗,讓人欷歔不已……原來,風險無處不在,幾條人命為哪般!
巖波 ·社會 ·23.3萬字
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近代文學作家的代表,豎起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豐碑,被譽為“國民作家”。《我是貓》是他的成名作,同時也是其代表作之一。主人公以一只貓的身份,俯視著日本當時的社會,俯視著二十世紀所謂現代文明的大潮,同時發出種種嘲弄和諷刺。作品通過主人公苦沙彌的生活,以詼諧的語言、細膩的筆調和犀利的筆鋒,描繪了一批慣于談天說地、道古論今的文人學士和勢利小人,淋漓盡致地揭露和嘲諷了資本家、統治者,批判了金錢萬能的社會和盲目崇拜西方生活方式的社會習氣,塑造出一群自命清高、憤世嫉俗的知識分子形象。
(日)夏目漱石 ·社會 ·29.4萬字
《南方與北方》是蓋斯凱爾夫人的代表作,也是她最重要的作品,描寫曼徹斯特的階級斗爭。她把經濟落后的南方與工業發達的北方做了對比,并塑造了一個理想化的資本家,他既具有北方企業主的精明能干,又具有南方人的文化修養,并能調和勞資之間的對立,終于振興了企業。
(英)蓋斯凱爾夫人 ·社會 ·36.1萬字
《鼠疫》是法國哲學家、文學家加繆諾貝爾文學獎作品。為我們講述了以里厄醫生為代表的奧蘭人,面對突如其來的瘟疫和死亡的威脅,從最初的懷疑、驚惶不安,到最終的攜手抗疫、直面災難,最終贏得勝利的故事。一座被鼠疫攻陷的城,一群處于絕望中人自我救贖。展現出困境中的人們奮力拼搏的精神和他們對正義的追求。警醒我們每一個人,在一個非我所愿的危機時刻,唯一正確的是選擇與善良和誠摯同行。
(法)阿爾貝·加繆 ·社會 ·20萬字
時枝修,經濟系三年級。和所有21歲的大學生一樣,他在便利店打工,逃學,跟朋友廝混,靠著父母經濟上的供應,只身在東京享受自由生活,壓根沒想過未來。這天,他正打算逃學回去睡覺,卻從老師那里得知一個消息,猶如晴天霹靂:因為學費欠繳,他被退學了!原本平凡自在的人生開始失速下墜。父母人間蒸發、老家人去樓空、被趕出出租屋,不過短短幾天的時間,他失去學生身份,也失去了經濟援助。沒錢、沒工作、睡在1小時100日元的網咖。原以為生活已經凄慘到家,絲毫不知,這不過是通往深不見底的淵藪的入口。
(日)福澤徹三 ·社會 ·22萬字
《在路上》自問世后,全球再版300余次,被譯成40余種語言,入選《時代》周刊“英文小說100強”,深刻影響了美國社會乃至世界文化。《在路上》風靡時,美國因為它賣掉了上億條牛仔褲和百萬臺咖啡機。故事講的是幾個年輕美國男女為了追求個性,沿途搭車或開車,幾次橫越美國大陸,后到了墨西哥。一路上他們狂喝濫飲,走累了就擋道攔車,飽覽風土人情、體驗瘋狂人生。結果,一個找到自己心愛的姑娘并安頓下來,而另一個則一如既往在路上。
杰克·凱魯亞克 ·社會 ·23.3萬字
《卡斯特橋市長》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他唯一不以農村為背景的小說,寫失業的打草工亨查德酒醉后賣掉了妻女,醒后悔恨,從此發憤,成了糧商,當了市長,妻子攜女歸來,但不久與合伙人吵翻,妻子去世,賣妻丑史被揭發,事業失敗,女兒被生父領走,他孑然死于荒原草棚。作者借故事的各種陰差陽錯和戲劇性沖突,抒發了“性格即命運”和“幸福不過是一段偶然的插曲”的感嘆。在哈代的十四部長篇小說中,《卡斯特橋市長》既體現了哈代創作一貫的風格,又獨創了別具一格的藝術特色,由此也顯現了一位大藝術家與平庸的多產作家本質的不同。至于這部小說的內容,不論是在歷史的和現實的社會認知方面,它至今都有鮮活的意義。
(英)托馬斯·哈代 ·社會 ·21.4萬字
《紐約客》書評人詹姆斯伍德稱他的書“有種讓人讀了停不下來的魔力”。本書是第一部,描寫作者或這個名為“卡爾奧韋克瑙斯高”的人成長期間與父親的緊張關系,并以父親的突然去世貫串全書。開篇毫不避諱地描寫肉體死亡過程,在大段觸目驚心的文字后突然一轉,克瑙斯高只是個在城里上學,早戀,喝酒抽煙,熱愛音樂與寫作,表面上與每個人并無二致的普通人。然而日常生活原本就充滿了無數的沖突與掙扎,即使死亡登場也無法緩解。
(挪威)卡爾·奧韋·克瑙斯高 ·社會 ·30.1萬字
《刀鋒》出版于1944年,是毛姆1940年來美國后的第一部小說。主人公拉里是一次大戰的產物,他反映的時代——兩次大戰之間的時代——則是歐洲中心主義的黃昏時代。拉里在巴黎博覽群書,學會了幾種語言,但是,巴黎和法國只成為他的中途島;他最后帶家去的,既不是恩夏姆神甫要把他當迷途羔羊圈回去的天主教,也不是他想從波蘭礦工考斯第口中探聽的神秘主義,而是印度的吠陀經哲學等。
(英)毛姆 ·社會 ·25.7萬字
一本囊括世間萬千佛理的小說,孟非、陳坤、馬伯庸力薦。寫盡玄奘的一生,一個孤獨行者的求真苦旅!展現在玄奘這樣一個孤獨行者的求真苦旅中,成就了人類徒步史上最偉大的探險。大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玄奘和他的西行隊伍行走在絲綢之路上。沙漠、毒泉、激流、沼澤,西域以她的野性和多姿迎接著東來的佛子。漫漫西行路,玄奘第一次直面人性的險惡,絲路上的商旅敗類、沙漠中的強盜馬賊,先后對他露出猙獰的面容。危難之際,佛陀的指引將他帶入夢幻般的金氏女國。蒼茫的凌山之巔,西行隊伍遭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大損失,極寒、怪病、恐怖的傳說、崩潰與死亡,考驗著所有的人。玄奘不知道,前方等待著他的還會有什么。19年+56個國家+110個城市+1335卷經文+5萬里路=玄奘西行。新興的大唐王朝、馬背上的突厥人、神秘的中亞、多種思想大碰撞的印度……
昌如 ·社會 ·28.3萬字
“走了多久?”“一個太陽,一個月亮,一條河,六座山。”在風雨飄搖的七十年代臺灣,見識過人性黑暗的阿美族女孩古阿霞躲在飯館樓梯間五年,一天終于跟著患有自閉癥、開不了口說話的“殺刀王”帕吉魯來到新家:林場“摩里沙卡”。她和他一起募款復校,拜訪精神分裂的老兵,悼念政治受難者老師,接觸入世救人的信仰精神。面對各種考驗:暴雨狂風、森林大火、登山雪暴,小人物們用生命譜寫下了一則則屬于自己堅毅、溫柔的傳奇故事。本書也描寫了蔣介石政權白色恐怖的時代悲劇,以及進入電鋸時代后山林遭到瘋狂砍伐的景象,側面呈現了那段少為人所熟知的島嶼歷史。
甘耀明 ·社會 ·42.2萬字
一個女人四十年的情與愛,被一枝細膩而絢爛的筆寫得哀婉動人,其中交織著上海這所大都市從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滄海桑田的變遷。王安憶看似平淡卻幽默冷峻的筆調,在對細小瑣碎的生活細節的津津樂道中,展現時代變遷中的人和城市,被譽為“現代上海史詩”。本書榮獲第一屆世界華文文學獎,并于2000年獲得我國文壇上最具榮譽的大獎——茅盾文學獎。
王安憶 ·社會 ·26.7萬字
長篇小說《古全和》以細膩、生動的筆觸描寫了一個生于農村、長于城市的工農子弟古全和的一生。全書分為四冊《苦難的童年》《戰火下的青春》《象牙塔之夢》和《風雨人生》,彼此構成一個整體,又相對獨立。故事的背景從清末民初到上個世紀中后期,空間從山東膠東半島到東北地區,展現了古全和的成長歷程。《古全和》第一冊《苦難的童年》描寫了古全和苦難的家世、幼年、童年的成長歷程。抗日戰爭爆發后,他父親不愿助紂為虐擔任日偽漢奸成立的兵工廠的技術指導,被迫帶著一家人拋家舍業,背井離鄉,逃離山東老家,遠走關東避難。古全和一家逃亡的路上險象環生,他們能否安全渡過大海,逃離魔爪……
傅希春 ·社會 ·36萬字
《刀鋒》是毛姆眾多代表作之一,主要講述了一位叫拉里·達雷爾的一戰飛行員的故事。在軍隊中,拉里有一位關系非常好的戰友,在一次與敵人的遭遇戰中,戰友為了救拉里而犧牲。他的犧牲給拉里造成了很大的刺激,退伍后放棄了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優渥物質生活,像一個苦行僧一樣滿世界晃膀子(游蕩),尋求有關于“惡和不幸”的哲學問題。
(英)威廉·薩默賽特·毛姆 ·社會 ·22.6萬字
《人樹》是澳大利亞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帕特里克·懷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被譽為“澳大利亞的創世紀”。小說通過對帕克一家兩代人生活的細致描摹,展現了澳大利亞拓荒者的生存狀態和精神面貌,并對人性、人際關系和個人信仰進行了深刻的探討。最初,天地之間一片人類足跡所未及之叢林中,來了一個男人——斯坦·帕克。他砍樹搭棚,開墾出一片空地,又外出帶回一個女人——艾米做妻子。他們拓荒創業,生兒育女,相愛又疏離。帕克一家——固執沉默的丈夫斯坦,富于幻想的妻子艾米,暴戾不羈的兒子雷,上進虛榮的女兒塞爾瑪——的生活就這樣在洪災、大火、戰爭、疏離、背叛、孤獨、死亡……中緩慢展開。最后,男人在他臨終前吐到地上的一口痰沫中找到了上帝。而那塊由他最先開墾的荒地業已成為悉尼城郊。但歸根結底,仍有樹在那里。一位少年——斯坦和艾米的孫子走進叢林,想要寫一首生命之詩。“歸根結底,沒有一個完結的時候。”
(澳)帕特里克·懷特 ·社會 ·40.4萬字
民國時期成都市區曾爆發過幾次巷戰,是不同派系軍人之間爭奪地盤的火拼。1911年之后的20余年中,因為大小軍閥你爭我斗,成都城里至少有三次巷戰,其中1917年在成都發生了兩次巷戰,而本書講述的是1932年冬天爆發的戰爭,歷史上叫成都巷戰,又稱“省門之戰”,是四川軍閥那些年共300余次大小混戰中的最后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田聞一 ·社會 ·25.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