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主人公家騮自幼癡迷于古物,后遇到高人虞老師,兩人惺惺相惜結為師徒,虞老師將畢生所學傳于家騮,二人更是在起落的人生中結下深厚的情誼。家騮在時代洪流中成就了一番事業,卻也在浮華世相中迷失了自我。遲暮之年,家騮將多年收藏鑒賞的心得整理成書,與耗費巨資的家藏一并獻予國家,以此告慰先師,重歸自我。書中不同人物命運交相鋪展,如多棱鏡般折射出歷史與時代的熠熠光彩,不僅對古玩行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刻畫,更飽含家國情懷與深刻哲思。
蘇迅 ·社會 ·10.3萬字
全篇灰色調的文字敘述,讓小說從頭到尾都充滿了悲情色彩。講述了80年代一個普通家庭在時代變遷里發生的系列故事以及每個家庭成員不同的生活歷程,包括親情、愛情、婚姻等方面觀念的蛻變,還有對社會的思考、人生的思考、自我的思考等。
喬楠 ·社會 ·10.9萬字
李志豐知道自己不配愛學霸,回村掏了900元彩禮娶了結實圓潤的韓玉玲,為了生計他來到海船上討生活,做了一名裝卸工,海上的寂寞和危險沒有打倒他,20年間,他在海上經歷了無數在陸地上的人永遠無法想象的事,而他的老婆也忍受了常人難以忍受的苦澀。
璃茉君 ·社會 ·13萬字
通過記述一位老人的善舉,描寫海峽兩岸的尋親故事。小說主要以對話表現內容和主題,形式活潑,富有生活氣息;人物的善良和義舉傳遞著海峽兩岸一家親、企盼祖國統一的熱切期望,體現出普通人在和平歲月里的家國情懷和對他人的溫暖關懷。主人公馬忠和老先生帶病為兩岸同胞找到失散多年的親人。馬老從單純的牽線搭橋助人為樂的思想感悟到國家統一的重要。他臨終前,囑咐知己向政府請求:自己死后把骨灰盒葬在家鄉的山頭上。給這座山起名叫“望臺山”。啥時候兩岸合一啥時候把這個“望臺山”的山名去掉,墳頭也平掉,把自己的骨灰盒放到火葬場去。
張樹曾 ·社會 ·4.2萬字
年近四十歲的女主人公花玲,扔開一地雞毛的工作與平常無聊煩悶的生活,做了一次旅行。旅行的目的是回到故鄉尋找童年的同桌田小軍。她的尋找,是一次對于溫暖與美好的尋找,是對澄澈與純凈的尋找,是一種試圖在人生意義上的回歸——人,到底需要什么?然而在尋找的過程中,尋找者花玲卻看到了各種與之在時間與空間里平行的各種生活,這些鮮活的人與事,同樣的一地雞毛,卻因為尋找者的置身事外,變得分外清晰。而其中散發著悲與歡、愛與恨的人間,讓尋找者花玲重新切入了生活——她自己也進入一段若即若離的情感生活,而這讓她沉迷而悵然若失。小說,以女主人公尋找未果,踏上她原來生活軌道的城市而結束?;蛟S尋找是重要的,但或許并不重要,生活本無意義,但與生活碰撞出的矛盾火花,些微的暖與美,或許才是常態,才是每個飲食男女的歸宿或家鄉。
阿連 ·社會 ·11.6萬字
本故事用詼諧、諷刺的方式,展示了一個善良的胖子劉壯壯的事業、愛情歷程。劉壯壯因為肥胖疾病纏身,而公司吃喝風氣濃厚,他不得不在健康與事業中做出選擇。他試圖在不喝酒的情況下實現升職,因而制造了自己有背景的假象,卻意外卷入了一場情感糾葛和權力斗爭當中……
金木林 ·社會 ·6.7萬字
同為49歲的戴怡和蔣天齊是同事兼好友,兩人相識將近30年,彼此稱呼對方為阿怠兒和齊齊。兩人因為不同的原因至今單身。戴怡離婚20年,一直跟前夫糾纏不清,但是又堅決不肯復婚。蔣天齊終身未婚,認為一個人快樂地生活好過狗血的婚姻。戴怡佛系懶散,蔣天齊勤快較真。在一次兩人同行的老年團旅游過程中,戴怡意外受傷滯留在黍島新區的高端養老院,被上級單位順勢派遣到當地任職,導致戴怡不得不拖著年邁的父母直接在養老院常住。蔣天齊年近80的父母鬧離婚,為了能夠方便照顧母親,她帶著母親隨戴怡調到養老院所在地,跟戴怡成為了養老院的鄰居。兩人成為單位在當地僅有的員工。新的工作新的家園,兩個加起來一百歲的大姐在新的土地上生活得有滋有味,不必復婚不必再婚不必找對象,一樣擁有精彩爆笑的人生。
薛巖 ·社會 ·10.2萬字
《萬柳堂遺夢》這部小說分為“柳堂雅藏”“文人風骨”“拈花集”“浮生記”四個章節?!傲醚挪亍碧暨x了小萬柳堂富有代表性的五個作品,分別講述了其背后的故事;“文人風骨”、“拈花集”兩章講述了俠義伉儷辦學堂、創書局、義葬鑒湖女俠秋瑾等大義之舉;“浮生記”一章則是根據廉氏夫婦二人留下的詩歌所創作,側重于夫婦二人的日常生活小事。
沈翊 ·社會 ·19.5萬字
從兒童時就覺得身體內有另一個自己,常在腦海里跟“我”說話,家人不知,朋友不知。父親缺席成長,父女關系特別差。長大后,工作差,談戀愛遇到詐騙。她不知道為什么她會經歷這些?她是異類嗎?這個世界只針對她嗎?經歷了種種才發現原因,那個原因讓她潸然淚下。
馮凱茵 ·社會 ·9.6萬字
蹇叔將船逆行還上,然后順流漂下,進入一個巨大的漩渦里。洮河的漩渦并不洶涌,可是暗藏殺機很難逃出它的魔跡。就像銀河系的所有行星,都在一個吸引力的掌控之中,難以脫離運行的軌道。除非一陣大風刮過河面,或者有股暗流從下涌動,才能意外掙脫漩渦的束縛與羈絆。
王喜平 ·社會 ·6.3萬字
20世紀80年代,奧地利維也納,奧爾斯貝格爾夫婦在家舉辦“藝術家晚宴”。晚上11點半,所謂的“藝術家晚宴”還沒有開始,所有人都在等待晚宴貴賓——那位著名的城堡劇院演員——的到來。我坐在帶頭靠的沙發椅上,一邊等待一邊觀察晚宴現場的人們,回想幾十年來接近又疏離藝術世界的經歷,回想藝術人的種種境遇,回想今天白天喬安娜的葬禮。在我的眼中,他們早在幾十年前,在藝術上,或者說在精神方面,甚至可以說整個心靈都垮掉了。音樂室所有的人,聽到我說藝術世界、藝術精神這些詞語,好像我在說,如奧爾斯貝格爾夫婦那樣,關于“藝術家晚宴”,他們只注意我說的這些詞語的聲響,至于這些詞語在我說它們時對我具有何等意義,他們則無從理解。
(奧地利)托馬斯·伯恩哈德 ·社會 ·12.7萬字
上世紀九十年代,因為羨慕大型企業優厚待遇,正干得風生水起的鄖東縣委宣傳部長牛遠征,煞費周折進了一家特大型企業——南風汽車公司教委。他摸爬滾打好幾年,好不容易熬到黨政辦主任位置,誰料好景不長,企業不能辦社會,學校公安地產水電氣物業等輔助部門全都得移交至地方。許多部門機關面臨解體,樹倒猢猻散,林鳥各自飛,牛遠征的人生軌跡畫了一個圓圈又回到起點。
黃良進 ·社會 ·6.3萬字
《暗察筆記》是蒼衣社頗受歡迎的職業故事系列。這里匯集各行職業俠客,組成“暗察使”,講述傳奇職業故事,旨在開眼界、長見識。這里有職業情感工程師,看慣愛情里的齟齬,也修復過上百段婚姻;有運用痕跡獲取信息的數據分析師,在他的眼中,我們每個人都在裸奔;有多年從業經歷的未管所獄警,探尋未成年人激情殺人的幕后真相;有共情力超強的精神病院醫生,解開精神疾病的神秘面紗;還有反黑產專員、典當行老板、心理動力治療師……這里的職業故事,荒誕刺激,有的刀尖舔血,有的隱秘奇絕,既帶感又得勁。
蒼衣社主編 ·社會 ·18.3萬字
幽默搞怪的金辰安,搭配冷靜沉穩的劉玉晞,兩人攜手調解了一個個民事糾紛。他倆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劉玉晞有著怎樣的身世之謎,敬請關注《金牌調解室》。
S糖蓮子 ·社會 ·5.1萬字
韋特海默的厄運在于,就在他經過莫扎特學院二樓三十三號房間的時候,格倫·古爾德恰好在那里彈奏《哥德堡變奏曲》,在彈所謂詠嘆調。韋特海默后來把他的經歷講給我聽,說他站在三十三號房間門前,聽著格倫演奏,直到詠嘆調結束。當時我就明白了,這是怎樣一種驚駭。這部獨白體小說記述了三個人對鋼琴演奏的藝術追求與不同的人生選擇:一個成為奇跡,一個沉落,一個轉向他路。
(奧地利)托馬斯·伯恩哈德 ·社會 ·9.7萬字
胡民是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懷揣文學之夢來到了城市,結識了淪落風塵的林博雯和游戲人生的何冬生等人。但過于現實的城市生活讓他無所適從,而自己堅持的夢想似乎也不值一提,眼看著和所謂朋友們的關系漸行漸遠,無奈之下,胡民只得回歸農村,為扛起照顧家庭的重任而操勞。得知自己身世的戀人吳如柔萬念俱灰,要遠去他鄉。而此時已經身染重疾的胡民用盡氣力,要和吳如柔做最后的道別。本書以幾位畢業大學生畢業后的種種經歷為主線,囊括了工作生活、情感糾葛、家庭婚姻等內容,講述了畢業大學生面對新的生活的態度和向往。小說深刻地揭露了同一時期不同性格的年輕人對待人生的態度、責任和使命。
田博文 ·社會 ·16.9萬字
鄭氏油布傘的第六代傳人一直難以確定,一直被看好的鄭為國不愿意接受鄭氏油布傘的衣缽,膽小懦弱的鄭為民勉為其難,卻又不被父親認可,在父親的眼里,鄭為民不過是替補,鄭為國才是。父親不斷念叨“龍生龍、鳳生鳳,鄭為國是手藝人的兒子,他最終還是要靠手藝立足于人世間的,他走不出我的視線。”父子之間僵持了N多年,誰也沒有說服誰。同時,鄭氏油布傘幾經磨難,依然沒有獲得長足的發展,幡然醒悟的鄭為國終于聽從了內心的召喚,辭職接手了鄭氏油布傘,卻又遭到鄭為民夫妻及國民雨傘有限公司一應股東的反對,鄭為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終于將國民有傘有限公司成立,油布傘的發展將發生質的變化。
陳海溶 ·社會 ·13.9萬字
碩士研究生張清清在迷茫于未來發展方向時得到了一顆種子,據說只要找到種下這顆種子的地方,就能找到自己的人生道路。
張登樓 ·社會 ·10萬字
《迷人的四月》講述了四位性格迥異的英國女性在意大利度假的故事。她們為了逃離各自生活中的煩惱和壓力,決定租下一座位于意大利圣馬格達萊納的別墅,度過一個月的假期。在這期間,她們逐漸找到了內心的平靜,重新審視了自己的生活和人際關系。
(英)伊麗莎白·馮·阿尼姆 ·社會 ·13.2萬字
一次緊張荒誕、跌宕起伏的招生之旅!一場各出奇招、精彩紛呈的沙漠喜??!上海德華大學的招生“老將”老張帶著“新人”李果來到敦煌,與冤家對頭“北飛”的美女老師團隊狹路相逢。兩校老師各懷長技、斗智斗勇,從行前動員、招生宣講、到電話家訪,全程明爭暗搶、精彩紛呈。隨后,老張和李果跳出高校思維,上門了解考生真正需求,結合實際情況,為考生推薦更合適的專業和學校。招生錄取塵埃落定,各校老師卸下武裝、同席聊天,交流當代高校的教育理念。各校雖有競爭,但都是為國家培養人才,想到能為學生報志愿提供實際的幫助,老張和李果圓滿而歸。
張生 ·社會 ·11.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