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駱駝祥子》以舊北平為背景,描寫了一個外號“駱駝”名叫祥子的人力車夫的悲慘遭遇,反映了生活在城市最底層的廣大勞動人民的痛苦,暴露了舊社會的罪惡。這部作品以主要人物祥子為中心,圍繞祥子的行動交叉著兩條線索,一條是祥子“拉車,買上自己的車”,寫他怎樣為做個自由車夫,刻苦努力、不斷掙扎,到頭來希望破滅,陷入更加苦難的深淵,這是主線。另一條是祥子與虎妞、小福子、夏太太等異性的糾葛,這是次線,但它與主線擰成一股,不斷推進情節的發展。
老舍 ·社會 ·13.9萬字
《想我眷村的兄弟們》《古都》《漫游者》是上世紀末關于臺灣書寫的小說三部曲(王德威語)。此部小說集為開篇之作,它不只是“眷村文學”的代表作,收在集子里的六篇小說還容有一個共同的基調——老靈魂。時移事往,當世界已然不再年輕,“中年”似乎成為作家朱天心極為關切的書寫場域,她筆下的中年人物像搜集骨董的玩家一般時時整理著自己的困境,悸懼老與死,珍視那些一去不返的事物:“眷村黨”、“浦島太郎”、袋鼠族媽媽、春風蝴蝶女子……朱天心忘情于她與時間的角力,為她熟識的老靈魂們立一尊時間老人的巨像。
朱天心 ·社會 ·8.6萬字
《我彌留之際》是福克納的經典作品之一。小說講述了農民安斯按照亡妻的遺愿,率全家扶送靈柩去杰弗遜鎮妻族的墓地安葬。一路上磨難不斷:次子達爾認為尸體已腐爛,應就地處置,于是放火燒棺材,被當作瘋子關進瘋人院;長子卡什為了救護落水的棺材壓斷了一條腿,越來越重的尸臭招致來大群的兀鷹;三兒子朱厄爾失去了他心愛的馬;女兒德爾欲趁機去城里打胎,卻被藥房里的伙計欺侮;弱智的小兒子未能得到他渴望的玩具小火車;唯有老爹安斯配了一付假牙并找了一個新婆娘。文學界將《我彌留之際》這部小說稱作現代的《奧德修紀》,即一部反諷性的史詩,一出荒誕的喜劇。
(美)威廉·福克納 ·社會 ·10.3萬字
本書是一部現代長篇小說,主要描寫了共產黨革命者在敵人的監獄中所進行的嚴酷斗爭。1928年冬,共產黨員金真在率領武工隊襲擊地主武裝時,由于叛徒的出賣被捕入獄。他們先后在蘇州、鎮江等地的監獄里,與極其兇殘的敵人展開種種驚心動魄的斗爭。在敵人的嚴刑拷打和其他種種誘惑下,他們不畏強暴,堅貞不屈,最后英勇就義。作品歌頌了革命戰士為了黨和人民的利益,英勇戰斗、視死如歸的高尚品質,也描寫了他們之間純潔的友誼與愛情,讀來真切感人。
茅珵 ·社會 ·17.3萬字
一個95年從內地來到深圳的男孩,剛到深圳就被騙,然后住城中村十元店,租房,直到找到穩定工作,工作過程中被卷入貪污案件,受審被抓,奮起而反抗,打官司自救。終獲清白名譽。繼而從新開始工作生涯,逐漸開始同別人合作創業的人生經歷。70年代,80年代普通打工人群的生存百態。他的經歷側面反應著社會發展過程中,年輕人的成長。
賀勇 ·社會 ·19.9萬字
日軍侵華時,隱者小俁行男作為軍醫來到常德。據說闖王李自成兵敗后把從紫禁城帶來的寶藏藏在常德德和塔附近,為了保護家園、保護國寶,李環、李羿、王小山等人與小俁行男等各方勢力展開了生死角逐。正派與反派力量斗德、斗勇、斗智、斗法、斗毒的場面驚心動魄,不失為一部戰爭版的“宮斗戲”。
賀國榮 ·社會 ·16.5萬字
《上帝之子》是科馬克·麥卡錫的第三部小說,以冷靜日常的筆調書寫謀殺事件與神秘自然,簡潔粗礪的短句與繚繞怪誕的長句交錯,具有濃郁的“南方哥特”氣息與暗黑浪漫主義色彩。在麥卡錫上帝般漠然而又悲憫的目光之下,青年巴拉德孤絕的一生如同一首殘酷動人的荒野史詩,被放逐之人終而復始地無聲吟唱。2013年,由詹姆斯·弗蘭科根據本書改編并執導的同名電影在意大利上映,獲第70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
(美)科馬克·麥卡錫 ·社會 ·6.8萬字
阿克敦是東北完達山山林中一只黑色小狼,和灰色的同類相比,它很顯眼,容易被敵人發現,也更難捕獲獵物。更糟糕的是,它剛出生就失去了父親的保護。在逆境中成長起來的小狼阿克敦,最終能戰勝殘酷的自然和強大的敵人嗎?它能守住狼族最后的家園嗎…
陳彥斌 ·社會 ·12.3萬字
《鼓書藝人》由老舍著。過去藝人們有句古話“一輩子作藝,三輩子遭罪”。《鼓書藝人》講述了大鼓書藝人方寶慶一家的苦難經歷:寶慶胞兄寶森被日本軍炸死;女兒秀蓮與進步作家孟良的婚事告吹后,又被張文糟蹋;嫁出去的女兒大鳳也被拋棄。
老舍 ·社會 ·13.7萬字
《儒林外史》是一部以知識分子為主要描寫對象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典型的諷刺小說。描寫了一些深受八股科舉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如寫周進、范進為考中舉人耗盡了畢生的精力,到胡子花白還沒有考中秀才。盡管生活極為困頓,還是念念不忘科舉考試。周進路過一處考場,進去觀看,觸動了一生的辛酸和痛苦,放聲大哭,竟然難過得死去活來。后來在一些小商人的幫助下參加了考試,博得了考官的同情,才時來運轉。當他考中舉人時,以前譏諷挖苦他的那些人,都來奉承他,把他吹捧成最有學問的人。又如范進,中舉前家里窮得沒有米下鍋,抱著一只老母雞去集市上賣。當得知自己中舉的消息時,竟然喜極而狂,變成了瘋子,幸虧岳父胡屠戶打了他一巴掌,才使他恢復了清醒。這時候,當地的鄉紳等有頭臉的人物都對他刮目相看,有送房屋的,有送財產的,范進的生活立刻發生了變化……等等,反映了當時世俗風氣的敗壞。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于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
吳敬梓 ·社會 ·5.7萬字
這是本屆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劉醒龍最新創作的長篇小說。說由“我”的探訪過程,以“我”的視角,描述了長江三峽中秭歸、西陵峽、青灘一帶船工的生活經歷和其對生命本真的追求,呼喚生命的力度、人性的回歸,追求一種擺脫功利色彩、不帶世俗雜質的高貴精神,塑造凝聚自然魂魄和靈性的硬漢形象。
劉醒龍 ·社會 ·17.2萬字
《黑暗昭昭》是戈爾丁重要的代表作,榮獲英國歷史悠久、頗具聲望的文學獎詹姆斯·泰特·布萊克紀念獎。這是一部由火照亮的黑暗之書。從《蠅王》延續下來的善與惡之間的斗爭被作者置于現代語境之下,期間還混雜著宗教狂熱、恐怖主義、反常性心理與性行為以及逃出世俗的絕望嘗試。在作者冷靜的筆調下,各色人物各自走向自己既定的歸宿,同時也在考量著人們對自己、對世界的信念。小說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之“黑暗”不僅存在于人的內心深處,而且存在于外部的現代世界:“你無處可逃”。
(英)威廉·戈爾丁 ·社會 ·19.1萬字
《死水微瀾》是李劼人三部系列長篇(《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大波》)的第一部,以從甲午戰爭到辛丑條約簽訂這一歷史時期的中國社會,成都北郊一個小鄉場天回鎮為背景,描寫了當時四川教民和袍哥兩種勢力的消長,展現內地一潭死水的黑暗現實。在藝術表現手法上,作家跳出中國傳統小說重情節、重故事的框框,通過一連串的故事,將一幅生動形象的天回鎮“市民階層”的群畫像呈現于讀者面前,對市民心理的刻畫細微入理,惟妙惟肖。1936年此書一出版便轟動一時,引起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郭沫若甚至稱為李劼人為“中國的左拉”。
李劼人 ·社會 ·13.6萬字
諷刺文學杰作,捷克文學國寶級作品,關于個人命運與國家間關系的玩笑故事。捷克著名作家雅羅斯拉夫·哈謝克正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創作了這部傳世諷刺杰作《好兵帥克歷險記》。小說通過一位普通士兵帥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種種遭遇及他周圍各類人物的活動,以謔而不虐,寓莊于諧,含怒罵于嬉笑之中的絕妙手法,將殘暴腐朽的奧匈帝國及其一切丑類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本次出版選取蕭乾先生從英譯本轉譯的節本,雖然是節本,但是這個譯本得到了讀者一直以來的高度好評,從體例和內容上更適合我國讀者閱讀。
(捷克)雅·哈謝克 ·社會 ·14.5萬字
本書包括十六個獨立的小故事。這些故事沒有復雜離奇的情節,沒有傳統小說的高潮迭起,只有一個個生活中的片段以及穿插在這些片段中的內心獨白。在帶著厚重死亡色彩的《林中之死》、《兄弟之死》中,死亡不再是生命的終點,而是對生命起點的回溯;在《她在那兒——她在洗澡》、《山區居民》中,被生活環境壓得毫無喘息之機的人,最終都能看清宿命,頓悟人生真諦。作者舍伍德·安德森是最早表現潛意識的美國作家之一,從一定程度上來說,他是一位心理小說家。他熟悉并借鑒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論,更被某些評論家喻為“美國的弗洛伊德”。本書雖未對人物心理進行分析,但讀者能夠通過書中的細節描寫去解讀人物的內心,深刻挖掘出這些故事背后所隱藏和壓抑的欲望、痛苦、無奈和掙扎,開啟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探索之旅。
(美)舍伍德·安德森 ·社會 ·10萬字
《夏洛外傳》的主人公夏洛,為卓別林經典角色流浪漢之原型。夏洛在《城市之光》里演了那幕無聲的戀愛劇后,又不知在追求些什么新的Aventure了。但有一點我敢斷言的,就是夏洛的Aventure是有限的,而他的生命卻是無窮的。他不獨為現代人類之友,且亦為未來的,永久的人類之友,既然人間的痛苦是無窮無盡的。
(法)蘇卜 ·社會 ·4.2萬字
《幕間》講述的是一九三九年六月的一天發生在英格蘭中部一個有五百多年歷史的村莊里的故事,展現了鄉村生活的畫卷。作者使用復調小說的方法,設置了兩條敘事線索,一條主要敘述組鄉紳巴塞羅繆·奧利弗一家的故事,另一條敘述拉特魯布女士指導村民演出露天歷史劇的故事。這兩條線索時而平行,時而變叉,構成了錯綜復雜的圖景。作者用這種方法把過去與現在、歷史與現實、藝術與人生、舞臺戲劇與人生戲劇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英)弗吉尼亞·伍爾夫 ·社會 ·10.5萬字
《佛羅倫薩之夜》采擷了海涅的三部中篇小說和一部可與歌德的不朽詩劇《浮士德》媲美、鮮為人知的散文劇本《浮士德博士》,兩者同工異曲,兩廂對照閱讀相當精彩,成為文學史上的佳談。讀者從這本小書里的幾篇作品中當可窺見一斑。
(德)亨利希·海涅 ·社會 ·15萬字
本書是作者已發表的短篇小說選集。故事生動,文筆流暢。反映了人的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波瀾壯闊的內心景觀。讀其小說如同在心靈世界旅游,也有美不勝收的內心景觀。這些作品大都發表過,如舞步翩翩,分別,黑色的音樂,自我折磨,老周的故事,見證,感情的迷茫,警鐘早鳴,家,離開,雪雪,誰做飯誰當家,老劉的策略,一份盒飯,人之初……等。
韓娟 ·社會 ·13.9萬字
《月亮與六便士》成書于一九一九年,是毛姆最有影響的代表作之一。小說用第一人稱敘述了整個故事,情節取材于法國后印象派畫家高更的生平。“月亮”是遠大理想的象征,而“六便士”則是蠅頭小利的象征。一個人是抬頭望月,志存高遠,還是低頭看地,追逐小利,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作者通過天才藝術家與他力圖逃離的現實之間的沖突,演繹了小說深刻的主題。
(英)薩默塞特·毛姆 ·社會 ·14.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