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永慶升平后傳》講述了天地會最終覆滅的經過。在高僧圣徒的協助下,清軍步步進逼,層層追剿,打得天地會陣陣敗退。張二虎只身入虎穴,勸說靜江太歲張寶棄暗投明,終于里應外合一舉剿滅了天地會八卦教,其成員勿論首從,全行就地正法。從此,“皇王有道家家樂,天地無私處之同”,“萬民樂業,永慶升平”。
都門貪夢道人 ·武俠 ·6.3萬字
方玉琴之父母為一方豪俠,因押送賑銀救濟災民被盜賊突襲搶竊后殺害。幼小的她被玄真道長所救且養育長大,習得道長真傳武功。方玉琴武功已成,急于下山為父母報仇雪恨。下得山來,卻意外得知外族犯我中原,玉琴在道長的指引下,準備一邊找尋仇家,一邊尋機投效義軍首領,在仗劍走江湖時遇見少俠岳劍秋,兩人不打不相認,從此一起結伴走江湖,并留下一系列江湖傳奇故事。
顧明道 ·武俠 ·5.2萬字
《蕩寇志》是中國清代小說家俞萬春對明代小說《水滸傳》的續寫,又稱《結水滸全傳》或《結水滸傳》。草創于道光六年,寫成于道光二十七年,中間“三易其稿”,首尾歷22年。因作者所處時代,太平天國亂前,國內盜賊橫生,作者有感于當時中國受盜賊橫行之苦,因而深惡盜賊,進而引發創作。也有觀點認為,《蕩寇志》實際上是用“曲筆”贊揚《水滸傳》的著作,俞萬春是個鐵桿水滸迷。《蕩寇志》中有很多“自相諷刺”的內容,而其主旨實際上與被腰斬前的《水滸傳》版本無異。俞萬春寫《蕩寇志》,表面上丑化梁山好漢,實際上是通過“自我丑化”來頌揚《水滸傳》。
俞萬春 ·武俠 ·5.1萬字
俞萬春 ·武俠 ·5.3萬字
劉陽登基稱帝三個月后,小龍去陳留縣訪問舊友。途中小龍遇上朱成和班超,認出他倆是父親的結義兄弟,朱甫和班驃的子女。五年前,小龍和朱成的父親被指控殺害班超的父親和試圖謀殺皇上而被處斬……
陸源 ·武俠 ·14.2萬字
都門貪夢道人 ·武俠 ·7.1萬字
聶隱娘,唐代傳奇小說中的女俠。為魏博大將聶鋒之女,被一女尼用法術偷去,教以劍術,能白日刺人,人莫能見。而身懷絕技的聶隱娘,又展開了一場家國、情愛蕩氣回腸的俠客故事。姚堯的《聶隱娘》內容曲折離奇,但也反映了一些歷史真實。中唐以后暗殺之風盛行,藩鎮之間相互殘殺,必須收羅一些具有特殊技能的俠士作為爪牙。這些俠士,或出于個人的恩怨,或取舍于藩鎮勢力的強弱,實際上充當了藩鎮爭權奪利的工具。
姚堯 ·武俠 ·11.6萬字
《蜀山劍俠傳》是一部武俠、神話小說。小說以蜀山派為主要正義的幫派,講述了蜀山弟子學藝和斬妖除魔的經歷,尤其以三英二云、七矮和四大弟子為主要的記述對象,這些人都是蜀山派的弟子,他們年紀都很輕,在外出修行的過程中,他們不斷的獲得奇遇,得到很多的奇珍異寶,本領也越來越高強,其中又以李英瓊(就是三英中的一個)為最主要的小輩人物,詳細描述了她從一個普通的女子,經過無數的機緣巧合,得到長眉真人的紫郢劍,收服神雕佛奴和猩猩袁星,吃下了許多罕見的朱果,又得到前輩仙人所留的太清神焰率兜火和白眉和尚的定珠,最后還獲得了前世摯友圣姑的一甲子功力,總之她終于成為蜀山派后輩中最杰出的人物,因此連書中那些前輩高人都對她的奇遇贊嘆不已這些小輩的故事以第三次蜀山斗劍為線索,在書中一直交代不久就會開始正邪的大交手——第三次蜀山斗劍,這次斗劍是正邪人物一次最后的比試,所有的恩怨都在這時完結,在交代故事的間隙中,李壽民也往往狡猾的透露一點斗劍的結果。
還珠樓主 ·武俠 ·5.9萬字
本書講述劉秀、張布、朱甫和班驃四個結義兄弟,合力推翻了暴君的統治,但在朝廷奸臣的奸計挑撥下反目為仇,只有皇帝劉秀活到了最后。五年后,劉秀的次子劉陽私自出宮,途中遇上土匪,幸而被同齡少女張小龍出手相救……
陸源 ·武俠 ·14.7萬字
顧明道 ·武俠 ·5.3萬字
本書是一部奇幻懸疑類小說。擊退詐欺之神的鬼怪大軍已有三年了,這次詐欺之神自己化作凡人,打算直接干預世事。假扮作一個叫洪翩的年輕人,赤眉之亂叛軍頭領的兒子,設計好被另一個赤眉軍頭領的女兒楊靖所救。赤眉之亂的余黨密謀,認為再度叛亂才是唯一的活路……
陸源 ·武俠 ·15.1萬字
《云海爭奇記》為“蜀山仙俠”外傳,被認為是還珠樓主最具完整結構的代表作。其氣魄吞吐浩大,文筆富麗恢弘,想象力令人嘆為觀止,可以說超凡入圣,變幻無端。書中故事從浙江省金華府永康縣一個姓虞的人寫起。本書所記,為虞家第二房子孫。家主名叫虞舜民,年已半百過去,世以耕讀傳家。故事由此徐徐到來,引人入勝。
還珠樓主 ·武俠 ·20.5萬字
是宮白羽寫關于子午鴛鴦鉞這個武器的故事。子午鉞,也稱子午鴛鴦鉞,是八卦掌門派的獨特兵器,是由清代董海川所創,又叫“日月乾坤劍”。鉞分子午,一雄一雌,演練時開合交織,不即不離,酷似鴛鴦,故名“子午鴛鴦鉞”。此兵器練法與眾不同,它步走八方,運動中求變化,并隨心所欲,變化萬端,易攻難防。
白羽 ·武俠 ·9.7萬字
《劍俠奇中奇全傳》又名《爭春園》《奇中奇》《三俠記新編》《劍俠佩鳳緣全傳》,是清代中葉以來頗為流行的俠義白話長篇小說,四十八回。敘述漢平帝時代郝鸞丶鮑剛丶馬俊等除奸報國的故事。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節與文筆俱佳的小說。人不奇不傳,事不奇不傳,其人其事俱奇,無奇文以演說之,亦不傳。郝鮑諸人,率性而行,忠君信友,奇人也,奇事也,即奇文也。而編中尤為馬俊描寫盡致,極相知于囹圄,脫淑媛于陷阱。除險惡,則直探虎穴,保君上,則深入龍宮,是書之第一人,亦千古俠客之第一人耶。題其名曰《爭春園》,言郝而不言鮑馬,提綱也。言棲霞而不言孫佩,對景也。云收月上,憑欄讀之,一擊節一浮大白,如見玉蛺蝶栩栩然來往也已。時在己卯暮春修禊日,寄生氏題于塔影樓之西偏。
佚名 ·武俠 ·5.7萬字
都門貪夢道人 ·武俠 ·6.4萬字
俞萬春 ·武俠 ·5.2萬字
佚名 ·武俠 ·4.8萬字
喜歡古典小說的讀者不可錯過的書。小說以清朝初期鎮壓天地會八卦教的武裝起義為主線,鮮明地表現出歌頌清王朝太平盛世、抨擊農民起義的思想觀點,宣揚了清王朝的“圣明”和“強盛”,儆懲人民不得“叛逆作亂”,以期封建統治長治久安“永慶升平”。《永慶升平前傳》主要敘述了清康熙年間江湖英雄馬成龍、馬夢太等人協助朝廷搜剿肅清天地會八卦教的故事。書中寫八卦教組織遍布全國各省,其教徒有村夫走卒,亦有巡撫大員,組織嚴密,勢力極大。馬成龍、馬夢太等人配命官軍,歷經艱險曲折,漸次深入至八卦教組織核心,最后生擒教主,將之一網打盡,“滅邪教永慶升平”。作品不但反映了那個時代社會動蕩不安的側面,而且為后世留下了武俠小說的光輝范本和豐富資料,提供了可資鑒借的藝術描寫手段。在運用典型化的語言,反映了社會歷史現實,刻畫出鮮明的人物形象。
郭廣瑞 ·武俠 ·6.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