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小說主要描述的是一對主人公的愛情故事。法布里斯從年幼時就贏得了姑媽的寵愛,長大之后更是因為長相英俊而成為很多女人關注的焦點。他經歷了多段風流韻事,在入獄之后遇到要塞司令的女兒,徹底變成另一個人,從此開始了與女主人公之間催人淚下的愛情故事。《巴馬修道院》是司湯達最具代表性的小說之一,以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的意大利為背景,抨擊了歐洲封建勢力的黑暗統治。
(法)司湯達 ·外國小說 ·32.5萬字
19世紀中葉中亞的浩罕汗國,勇敢睿智的青年阿塔別克,純潔美麗的少女庫姆什,一波三折卻至死不渝的愛情……在戰亂、部族紛爭、權力傾軋、家長專制、陰謀、嫉妒、誤會等重重阻礙之下,愛情之花傲然綻放,顯得那么真摯動人。然而結局是否如書中所說,“時間變幻著天空的顏色,命運使相愛的人分離”?讓《往昔》帶著我們穿越時間的迷霧,進入那一段讓人蕩氣回腸的崢嶸歲月,進入異域風情的浩罕汗國,進入這部清冽的寫實風格的愛情史詩。
(烏茲別克斯坦)阿卜杜拉·卡迪里 ·外國小說 ·21.8萬字
《我是貓(插圖珍藏版)》是文豪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故事通過一只貓的視角觀察人類,展現明治維新后日本的人間百態。這只貓俯視著日本當時的社會,坐看20世紀現代文明的大勢所趨,發出了種種令人捧腹的諷刺嘲弄。夏目漱石描繪了一群酷愛談天說地、自命清高的文人學士和勢利小人,以機智幽默的語言剖析了知識分子的心態,淋漓盡致地批判了金錢至上的社會和盲目崇拜西方的生活習氣。他以諧擬的手法織成了一幅視野廣闊的人類圖鑒。
(日)夏目漱石著 橋口五葉等繪 ·外國小說 ·26.1萬字
草嬰是國內第一個翻譯肖洛霍夫作品的人,以《草嬰譯新墾地》入選中國翻譯家譯叢,符合名作家、名翻譯家、名著的要求。《新墾地》(又譯《被開墾的處女地》共兩部,寫作時間長達約三十年,出版后立即獲得列寧獎。這部小說主要描寫在蘇聯農業集體化過程中頓河地區農民新舊思想的沖突,以及革命和反革命兩個營壘之間的生死搏斗。小時客觀真實地反映了那場波瀾壯闊的歷史性斗爭,留下了一批經典的人物形象,思想深刻,感情真摯,延續了肖洛霍夫的一貫風格。
(蘇)肖洛霍夫 ·外國小說 ·48.3萬字
《紅與黑》是十九世紀法國乃至歐洲文學的一座豐碑。主人公于連是小業主的兒子,憑著聰明才智,在當地市長家當家庭教師時與市長夫人勾搭成奸,事情敗露后逃離市長家,進了神學院。經神學院院長舉薦,到巴黎給極端保王黨中堅人物拉莫爾侯爵當私人秘書,很快得到侯爵的賞識和重用。與此同時,于連又與侯爵的女兒有了私情。最后在教會的策劃下,市長夫人被逼寫了一封告密信揭發他,使他的飛黃騰達毀于一旦。他在氣憤之下,開槍擊傷市長夫人,被判處死刑,上了斷頭臺。個人與社會間的對抗是《紅與黑》的中心主題。該書向傳統習俗挑戰,譴責了社會價值的虛偽。
(法)司湯達 ·外國小說 ·30.7萬字
本書收錄了2010年至2020年間刊載于韓國文化藝術季刊雜志《高麗亞那》中的27篇短篇小說。這些作品大多獲得過重要文學獎項,其作家均為韓國當代文學的中堅力量。作品發表時間跨度較長,涵蓋主題多元,寫作手法多樣,能夠較為立體地展現韓國當代短篇小說的現狀。
樸光海編 ·外國小說 ·31.5萬字
本書包含張友松翻譯的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兩部長篇小說代表作:《湯姆·索亞歷險記》和《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通過主人公的冒險經歷,對美國虛偽庸俗的社會習俗和刻板陳腐的學校教育進行了諷刺和批判,以歡快筆調描寫了少年兒童自由活潑的心靈,成為了最偉大的兒童文學作品。《哈克貝利·芬歷險記》描寫哈克貝利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離家出走并與黑奴吉姆結伴乘坐木筏沿密西西比河漂流的種種經歷。
(美)馬克·吐溫 ·外國小說 ·36萬字
《都蘭趣話》原題《趣話百篇》,是一部《十日談》式的短篇故事集。作者假托此乃都蘭修道院中保存的文稿,專為娛樂龐大固埃主義者而整理出版。實際上這些故事全部是巴爾扎克的手筆,只不過利用了十四至十六世紀的背景和題材,模仿了十六世紀的語言和拉伯雷那種大膽直率、生猛鮮活的文風。內容多涉人間風月、男女私情,然而在種種輕浮的玩笑和粗鄙俚俗的言詞掩蓋下,卻不乏鞭辟入里的諷刺和對人類美好情感的頌揚。譯者施康強是中國著名法語翻譯家和作家,在本書中巴爾扎克使用的是古法語,應人文社法文資深編輯夏玟之約,以仿宋元話本筆法翻譯這一奇書,既忠實于原文又在形式上與原文調性一致,實屬難得的翻譯精品。
(法)巴爾扎克 ·外國小說 ·32.1萬字
窮困潦倒的法國人羅伯特·摩爾根看到湯姆森旅游公司的廣告招聘一位導游翻譯。他精通多國語言,應聘成功。羅伯特帶著旅行團登上了海鷗號郵輪,這個旅行團共有63名成員,來自不同的國家,脾氣秉性各不相同;經過數天航行,海鷗號終于抵達亞速爾群島,游客們開始旅游參觀。在旅途的后半程,船只遇險,旅客們乘小船漂流到了西非海岸,歷經各種風險,最終平安返回。這本書的故事情節類似《八十天環游地球》,在旅行中險象環生,又充滿妙趣,屬于凡爾納的奇幻探險小說系列,可讀性強,適合各個年齡段的讀者,特別是愛好探險和旅游的讀者。此次出版,尚屬首譯。
(法)儒勒·凡爾納 ·外國小說 ·27.2萬字
《在路上》是杰克·凱魯亞克的長篇小說代表作。講述薩爾·帕拉戴斯、狄恩·馬瑞阿迪一伙人在美國大陸和墨西哥等地大量游歷的故事,絕大部分源自作者杰克·凱魯亞克和伙伴尼爾·卡薩迪、艾倫·金斯堡、威廉·巴勒斯等多位“垮掉派”代表人物的親身經歷。被公認為20世紀60年代嬉皮士運動和“垮掉派”的經典之作。1962年,黃雨石、施咸榮、李文俊、劉慧琴、何如五位譯者以“石榮、文慧如”為筆名,合力翻譯出版了中國首個《在路上》節譯本,在內部發行。2019年,黃雨石之子黃宜思先生完成補譯,即為本書。
杰克·凱魯亞克 ·外國小說 ·24萬字
《簡·愛》是19世紀英國現實主義文學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及代表作。小說講述孤女簡·愛自幼父母雙亡,寄養于舅媽家,備受虐待,后被舅媽打發到洛伍德學校,并頑強地活了下來。畢業兩年后,簡·愛應聘去當家庭教師謀生。主人羅切斯特性格憂郁、喜怒無常,但經過較長時間接觸,簡發現羅切斯特心地善良,為人正直、剛毅,漸漸對他產生了感情……《簡·愛》展現了小人物簡·愛的坎坷遭遇和勇敢追求,細膩地敘述了女主人公艱難的生存狀態和復雜的心理活動,反對對人性的壓抑和摧殘,贊揚了婦女獨立自主、自尊自強的精神。
(英)夏洛蒂·勃朗特著 (美)海倫·休厄爾圖 ·外國小說 ·31.9萬字
《小人物,怎么辦?》是漢斯·法拉達的經典之作,講述了20世紀30年代德國經濟蕭條時期,一對普通年輕夫婦的生存故事。主人公皮內貝格和妻子拉姆施在失業、貧困和社會動蕩中努力維持生計。盡管生活充滿艱辛,拉姆施以堅韌和樂觀支撐著家庭,成為丈夫的精神支柱。小說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小人物的掙扎與溫情,既有對現實的深刻批判,也有對人性溫暖的贊頌。這部作品不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社會寫實小說,更是一曲平凡人在逆境中堅持希望的生命贊歌。
(德)漢斯·法拉達 ·外國小說 ·26.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