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生命之歌》描寫的是一位音樂家因少年時期戀愛事件而意外殘廢。當他經過艱苦奮斗的歷程而以作曲家身份出現時,卻遭遇到熱情化身的友人歌手奪去他的愛人。最后男主角庫恩成了大音樂家,歌手莫德與女主角葛特露德締結姻緣,卻因性格不相容而以悲劇結束了這場三角戀愛。故事中男主角庫恩以偉大純潔的意志,克服了艱苦的命運,譜成愛情與生命的凱歌。這是一部滿含哲理,高歌音樂與純潔的愛情為主題的小說。是孤獨者追求幸福的悲愴曲。
(德)赫爾曼·黑塞 ·外國小說 ·10.9萬字
本書收集了抒情詩人黑塞的中短篇小說中最膾炙人口的五篇名作。《秋之旅》描寫一個在流浪和懷念之間徘徊的心靈。《憶童年》刻畫緬懷往昔盤旋在腦海的天使、奇跡和童話。《婚事》表現出黑塞寫作風格的另一面,描述一個常年在結婚生活港口的遙遠處,圍繞梭巡的男人為婚姻而奮斗的故事。《大旋風》中,少年多夢的日子尚未逝去,愛的幼苗已開始,思春期的煩惱,難堪難耐。《美麗的青春》是一篇謳歌青春期心靈的作品,勾畫了少年向往流浪卻又懷念家鄉;憧憬浪漫自由生活卻又希求安定歸宿的美夢。篇篇意境雋永,充滿幽默和警世意味,令人回味無窮。
(德)赫爾曼·黑塞 ·外國小說 ·8.3萬字
本書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所著的小說。講述了一個窮困潦倒的辦事員美國小伙子亨利·亞當斯在倫敦的一次奇遇。倫敦的兩位富翁兄弟打賭,把一張無法兌現的百萬大鈔借給亨利,看他在一個月內如何收場。一個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僅沒有餓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贏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文章以其略帶夸張的藝術手法再現大師小說中諷刺與幽默,揭露了20世紀初英國社會的拜金主義思想,是馬克·吐溫作品精選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作品,是一部非常經典的短篇小說。
(美)馬克·吐溫 ·外國小說 ·18.8萬字
《一九八四》自1949年在英國出版,迄今在全世界已經被翻譯成至少62種語言,而它對英語本身亦產生了意義深遠的影響。是反烏托邦文學乃至20世紀英語文學中最不容忽視的經典。2014年,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總社“悅經典”系列秉承“作家中的作家,經典中的經典”的選書原則,收入本書,特邀著名翻譯家蘇福忠先生重新翻譯,裝幀精良,是值得收藏的經典版本。
喬治·奧威爾 ·外國小說 ·18.6萬字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小說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為背景,主要寫兩個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面粉商高里奧老頭被兩個女兒冷落,悲慘地死在伏蓋公寓的閣樓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社會的腐蝕下不斷發生改變,但仍然保持著正義與道德。作家描繪了一幅幅巴黎社會物欲橫流的圖畫,暴露了在金錢支配下人的道德淪喪和冷酷無情,揭示了波旁王朝復辟時期貴族階級的窮途末路。
(法)巴爾扎克著 學習小組主編 ·外國小說 ·12.1萬字
《起風了》是宮崎駿收官之作原著小說。男主人公陪伴身患重病的未婚妻節子,前往深山中療養,攜手度過節子人生最后一段時光。在與世隔絕的八岳山麓,拋棄俗世的喧囂,他們的生命中只余下彼此。愛情在這至美之景中愈發深邃。他們共同體味著生之幸福,又為這幸福染有死亡的陰影而悲愴……
(日)堀辰雄 ·外國小說 ·3.8萬字
主人公亨瑞克與賽林姆是一起長大的伙伴,雖然興趣志向相同,但性格迥異,相比亨瑞克的憂郁敏感,賽林姆更加外放沖動。老仆人米可拉的去世使亨瑞克成為了哈尼亞的監護人,也深深的愛上了她,但哈尼亞卻在一個暴雨的夜晚同哈尼亞私奔。私奔失敗后哈尼亞染上豆疾,面部遭受毀容的危險。亨瑞克向賽林姆發起了挑戰,在決斗中受了重傷,險些喪命。在一切風波過去之后,賽林姆仍向哈尼亞表達了愛意,但是毀容的哈尼亞已經心灰意冷,后悔當初的私奔行為,是青春的魯莽造成了這一切。最終,她成為了一名修女,心如靜水。
(波)H.顯克維奇 ·外國小說 ·12.6萬字
本書為溫塞特的長篇小說《克里斯汀的一生》三部曲——《新娘》、《女主人》和《十字架》——中的《新娘》。小說以一個名叫克里斯汀·拉夫蘭斯達德的挪威中世紀婦女的一生經歷為主線,通過對她在家庭、愛情,婚姻、兒女等種種變故的描敘,來表達作者對當時那些受到社會偏見、門閥觀念和愛情上朝三暮四的男子摧殘的貴族婦女的同情。
(挪)S.溫塞特 ·外國小說 ·18.7萬字
《母親》——這是本不同尋常的書,無論是故事還是設置上。故事發生在撒丁島一個半文明半迷信的偏僻小山村中。本書主要的看點在于兩位主角之間的心理研究和故事快速的進程(整個故事發生在兩天內),實際上全劇以心理沖突的交織為主,這些沖突全又都受迫于環境,這幾乎就是一出簡單而必然的西臘式悲劇。
(意)G.黛萊達 ·外國小說 ·7萬字
《諾貝爾文學獎作品典藏書系:米嘉之戀》選錄了作者最佳作品《米嘉之戀》和《鄉村》。《米嘉之戀》是伊萬·蒲寧杰出的一部短篇小說。作者正是因為這部小說而獲得了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小說描繪了一個俄羅斯青年米嘉的愛情經歷。他對情人卡佳有著高尚的,純潔的要求,又因為與卡佳的短暫離別而黯然神傷。蒲寧巧妙,嫻熟地刻畫了米嘉的內心活動,他的萌動,遲疑,自責和對真愛的期許,最后作者以悲劇式的結尾判定了主人公同樣悲劇式的命運。《鄉村》是伊萬·蒲寧最具代表性的長篇小說之一。
(俄羅斯)I.蒲寧 ·外國小說 ·12.2萬字
德國醫生弗雷德里克·馮·卡瑪赫爾違背了父親的意愿,走上細菌研究之路。不料,在他事業受挫之際,家庭也遭逢不幸,妻子瘋了,差點殺死他。所以他只能離開她,而兩個孩子也只能留給父母照料。對妻子的自責與無奈之感日夜折磨著他。后來,他迷戀上了一個跳舞的女孩,爾后不遠千里,追隨她登上了“羅蘭德”號。在船上,他結識了一些人,發生了一些事,接著,便遇上了那場海難……
(德)G.霍普特曼 ·外國小說 ·19.9萬字
《已故的帕斯卡爾》寫鄉村圖書館管理員馬蒂亞·帕斯卡爾兩次拋棄原先的身份,尋求另一個“自我”的經歷。第一次他因同妻子爭吵,憤然出走,人們認定他失足溺死,他被迫改名梅司,開始戴上“假面”生活。但由于失去真實的“自我”,他在生活中處處感到被現實拋棄的痛苦,于是他制造了梅伊斯投河身亡的假象再度出逃,企圖恢復真實的“自我”——帕斯卡爾的生活,但卻再也無法回到原先的生活中去。
(意)L.皮蘭德婁 ·外國小說 ·15.1萬字
作者首先以精湛的筆觸描繪了典型的芬蘭風光:“千湖之國”的蔚藍湖泊,林木蔥郁的巍巍群山,瞬息萬變的陽光之美,深不可測的天空之景構成了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面。正是在這樣豐富多彩的背景下,不同的人物展現出形形色色的命運。小說中有些人的命運陰森可怕,另一些人則和諧幸福,而這種無憂無慮的幸福生活是夏季特有的。作者的人生觀在此表現得極為清楚:力求自由、豐富和完美。誠然,小說中的人物不像《少女西麗婭》中的人物那樣具有深度,但這些人物活潑輕松,正好與作品中那一幅幅美麗的畫面有機地協調起來。
(芬蘭)F.西蘭帕 ·外國小說 ·7.7萬字
《黑色的春天》是亨利·米勒自傳性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與《北回歸線》、《南回歸線》創作于同一時期,1936年在巴黎出版后也遭英語世界封殺。該書追憶了米勒在布魯克林的青少年時代及其旅居巴黎的生活經歷。通過對從紐約到巴黎的不斷回放,以及超現實的夢幻和象征手法,米勒以顛覆性、自我啟示般的筆法,勾勒了人們和他們所居住的城市,而更深層次地,是在尋求心靈的精神家園。
(美)亨利·米勒 ·外國小說 ·12.6萬字
《北回歸線》是亨利·米勒自傳性三部曲之首,描寫了米勒同幾位作家、藝術家朋友旅居巴黎的生活經歷,同時通過對工作、交談、宴飲、嫖妓等夸張、變形的生活細節的描寫,展現了窮困潦倒的藝術家們的內在精神世界,詰問了在這個雜亂無序、骯臟的世界生存的意義。該書出版后吸引了眾多讀者,1961年在美國解禁后更是成為暢銷全球的文學名著,深刻影響了二戰后的歐美文壇。
(美)亨利·米勒 ·外國小說 ·19.6萬字
《陰獸》為《江戶川亂步作品集》第四卷,共收錄江戶川亂步的四部推理中篇,亂步在四十余年的創作生涯中,僅有四部中篇。《陰獸》是亂步停筆后的第一篇著作。故事的主人公為兩名分屬本格派和變格派的推理小說家,一個為故事的記述者“我”寒川,另一個叫大江春泥,最后一位主角是貌美的婦人,靜子。有一天寒川在博物館內認識靜子。之后,兩人有書信交往,幾個月后,靜子被春泥恐嚇,向“我”求救,不久六郎被殺死亡。寒川如何推理的,到底誰是兇手,大江春泥又是誰?這是一部集色情、奇異、荒謬(大正期大眾文化的特征)與推理為一體的本格推理小說的杰作。亂步代表作之一。
(日)江戶川亂步 ·外國小說 ·15.3萬字
故事的主人公也許是史上最命途多舛的圣誕老人。殘酷的戰爭來臨,圣誕老人就要被活捉!他該如何解除困境,將圣誕禮物送到孩子們的手上呢?戰爭雖然殘酷,小說卻溫情而動人。即使處于戰亂之中,孩子們依然對圣誕抱有希冀和盼望:伊芙琳想要洋娃娃,查理想要制服和小劍,鮑勃和阿欒明知身在戰場的父親無法回家。
(美)托馬斯·納爾遜·佩奇 ·外國小說 ·1.8萬字
《威尼斯之死》書里說,太陽使理智和記憶混亂迷失,使人的靈魂因為純粹的快樂和執著眷戀它所照射的最美麗的物體而忘乎所以,迷失方向:是的,它只有借助于某個物體,才有可能達到更高的境界。愛神模仿數學家,為了把抽象的概念傳授給遲鈍的孩子,必須借助于具體的模型;上帝也采用這種方式,為了向我們展示其偉大,利用年輕人的形體和膚色,使概念上的東西可視化,引起人們對美的反思,使我們在看到后既滿懷憂傷,又燃起希望之火。
(德)托馬斯·曼 ·外國小說 ·14.9萬字
一次偶然的機會,窮職員尼克闖入了揮金如土的大富翁蓋茨比隱秘的世界,尼克驚訝地發現,蓋茨比內心惟一的牽絆竟是河對岸那盞小小的綠燈--燈影婆娑中,住著心愛的舊情人黛熙。蓋茨比曾因貧窮而失去了黛熙,為了找回愛情,他不擇一切手段成為有錢人,建起豪宅,只是想讓昔日情人來小坐片刻。然而,冰冷的現實容不下縹緲的夢,真正的悲劇卻在此時悄悄啟幕……
(美)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 ·外國小說 ·10.8萬字
本書與馬修斯的《曼哈頓花絮》是姊妹篇,都是以曼哈頓為背景的12個月里的12個小故事,故遵循上本書命名原則《曼哈頓情緣》,不按原名翻譯。再者,本書言情較多,故名“情緣”。
(美)詹姆斯·布蘭德·馬修斯 ·外國小說 ·8.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