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聊齋志異》是清代蒲松齡的一部短篇小說集,也是其代表作。書中或講民間的民俗民習、奇談異聞,或講世間萬物的奇異變幻,題材廣泛,為讀者描繪了一個奇詭變幻的世界。其中,不少借描繪狐仙鬼怪,反映人間百態,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書中既有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又有對懷才不遇的憤懣;既有對貪官污吏的鞭笞,又有對勇于反抗的平民的盛贊等,而最難能可貴的,是那些人與狐妖鬼神,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可歌可泣的愛情。
(清)蒲松齡 ·古典 ·48.6萬字
《海上繁華夢》以上海晚清時期的十里洋場為背景,以滬上妓院為中心,描寫了十里洋場中紙醉金迷的生活,以作者自況的謝幼安與陷污泥而不染的妓女桂天香為主線,以他們變相的才子佳人的故事,牽雜著上海灘上達官貴人、紈绔子弟吃喝嫖賭、揮金如土的記述。展現了上個世紀末近代中國的歷史世俗畫卷,大城市畸形的繁華與發達,燈紅酒綠,而農村卻已無法生存,許多青年淪為幾女,對比非常強烈。反映出由于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中國歷史上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正搖搖欲墜,反映當時的社會現狀,具有形象的認識價值。
孫家振 ·古典 ·21.8萬字
《狄青平西平南》是《五虎平西前傳》與《五虎平南后傳》兩部小說的合集。由清代無名氏所著,敘述的是大宋朝仁宗當政時期狄青、張忠、李義、劉慶、石玉五員虎將奉旨征西征南的故事。《五虎平西前傳》描寫狄青等五虎將,奉宋仁宗之命征伐青唐、上城,因誤走單單(鄯善)國而被雙陽公主計擒,狄青不得已而與雙陽公主成婚,但是命張、李、劉、石四虎將暗中出行完成征西使命。狄青隨后乘機逃走,被雙陽公主追捕。狄青只得將征西實情相告,得到雙陽公主諒解放行,并協取狄青大破西遼。《五虎平南后傳》是《五虎平西前傳》的續書。書中講的是狄青五虎將平定西城后,南方蠻王反叛,自立為王揮師北上。狄青五將再接仁宗圣旨奉命南征。后在蒙云關被困。仁宗命楊文廣掛帥,穆桂英等楊門女將協助救援狄青。眾將歷盡艱險,終于平定叛亂,班師回朝。
(清)無名氏 ·古典 ·44.8萬字
《雷峰塔》傳奇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悲劇。本劇以白娘子和許仙的愛情波折為主線,展示了深刻的社會矛盾。劇中的白娘子,完全解脫了妖怪氣,是一個多情、勇敢,又堅貞不屈的婦女。她很會安排生活,也富有斗爭經驗。但她和許宣的愛情生活,卻被認為墮入迷途,最后被如來佛祖的信徒——法海鎮壓在雷峰塔下,許宣也被法海點悟出家。十六年后,白子許士麟中了狀元,來西湖祭塔,母子相會,除共同譴責法海這個“青蠅貝錦的野狐禪”,專門“離間人骨肉的奸徒”之外,白氏特別叮囑兒子說:“但愿你日后夫妻和好,千萬不可學你父薄幸!”這完全是現實中的婦女哀怨的控訴,深刻地揭示了以男性為中心的封建宗法制度對婦女的壓迫。
方成培 ·古典 ·5.1萬字
《儒林外史》是清代吳敬梓創作的長篇小說,成書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現以抄本傳世,初刻于嘉慶八年(1803年)。全書五十六回,以寫實主義描繪各類人士對于“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一方面真實的揭示人性被腐蝕的過程和原因,從而對當時吏治的腐敗、科舉的弊端禮教的虛偽等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諷;一方面熱情地歌頌了少數人物以堅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對于人性的守護,從而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小說白話的運用已趨純熟自如,人物性格的刻畫也頗為深入細膩,尤其是采用高超的諷刺手法,使該書成為中國古典諷刺文學的佳作。此書為下冊。
(清)吳敬梓 ·古典 ·9.7萬字
“三言二拍”是我國明代小說家馮夢龍、凌濛初所撰的五本著名話本、擬話本小說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的合稱。其中,“三言”總收小說一百二十篇,每本書四十卷,每卷一篇。“二拍”則共有八十卷(篇),“三言二拍”是中國文學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它標志著中國短篇白話小說的民族風格和特點已經形成。《三言二拍精選集》從“三言二拍”五部作品中精選、編注了近30篇古代白話小說,以饗讀者。其中,“三言”的底本選用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明代天許齋、兼善堂、葉敬池刊本;“二拍”的底本則選用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的明代尚友堂刊本,并多種現行版本編輯而成,為了保留原作精髓,本次編輯,嚴格遵從原文,部分字詞及用法依循了舊作,力求在保留原文原貌的基礎上,更方便當今讀者的閱讀。
(明)馮夢龍等著 竹馬書坊校注 ·古典 ·34.3萬字
現代人遭遇的各種騙術,早就有跡可循。本書是明代張應俞創作的詐騙小說集,又名《騙經》,是首部以騙子、騙術為主題的著作。書中歷述種種黑幕現象,發人深省。作品中所講的故事,上至官場科舉,下至市井細民,旁涉九流三教,無不機詐百出,善良人偶一不慎,即墮其穿中,小則受騙招災,大則家破人亡。作者每述一則故事,大多加按語加以剖析慨嘆。書中集中暴露了明朝社會生活中陰暗丑惡的一面,展示人性的邪惡與貪婪,不但警示世人杜騙、防騙,對明代當時的社會具有強烈的批判性,而且開拓了詐騙題材小說的新領域。作者有感于當時世道太亂,人心不古,世風日下,寫這部書的目的是想對社會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其中很多騙術套路流傳下來,如能看破其中玄機,即便在當今社會,也能避免受騙。書中故事的現實性,表現在它真實反映了晚明下層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以及真實細致地描幕了他們貪財貪色的一般心態。讀者可以對照自身,提高警惕。在當下各種騙術層出不窮的年代,本書無疑能起到一定的提示和警醒作用。
張應俞 ·古典 ·8.2萬字
《封神演義》依托商周王朝交替時期“武王伐紂”的史實,結合民間傳說和作者的豐富想象力,講述了紂王因輕侮女媧,后受其所派千年狐貍精妲己迷惑、殘害忠良、濫殺無辜、不斷征伐以西周為首的“叛逆”諸侯國、最終自取滅亡的故事。戰爭的另一方,周文王姬昌被紂王無故囚禁羑里七年,最終逃回西岐,拜姜子牙為相,死于紂王發起的連年征戰之中。其子周武王姬發繼位后,在應對征討的過程中廣納良才,不斷壯大國力,最后實現戰略反攻,推翻了商湯,建立周朝。商周之戰中,天上地下的神仙分為闡教和截教兩派,用各自的神通和法寶亂入戰局,改變戰爭走勢。書中對這些神魔的能力和寶物的想象,正是本書能在古典文學中獨樹一幟的原因。作品中塑造的楊戩、姜子牙、哪吒、雷震子、妲己、紂王、魔家四將等經典人物,都在后世各類文學藝術作品中被不斷演繹。
許仲琳 ·古典 ·54.7萬字
“二拍”是明朝著名文學家凌濛初所著的《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的合稱,又與明朝著名文學家馮夢龍編著的“三言”合稱為“三言二拍”,在中國文學史上享有很高地位,與“四大名著”、《金瓶梅》等齊名。《二刻拍案驚奇》是明代凌濛初的擬話本小說集,它同《初刻拍案驚奇》一起,合稱“二拍”,是“三言二拍”系列的最后一部,也是我國古代短篇小說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二刻拍案驚奇》創作旨趣與《初刻拍案驚奇》相同,都是全方位反映晚明市民階層的社會生活,其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表現愛情婚姻和兩性關系;二、表現封建官吏的思想行為;三、表現商人生活與其思想世界。全書思想內容復雜豐富,有一些迷信和誨淫誨盜的章節受到后世批評家的抨擊。但從總體上看,該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興市民階層的新思想觀念,其所提倡的傳統道德中也有不可否定的健康成分,主流還是比較好的。
(明)凌濛初 ·古典 ·51萬字
《聊齋志異》是一部成書于清朝前期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它繼承了自干寶《搜神記》,唐、宋傳奇以來的歷代文言小說傳統,以寫花妖狐魅、畸人異行聞名于世,既是中國文學的瑰寶,更是世界文學的明珠。全書共有小說近五百篇,個個精彩,顯示出作者“聊齋先生”蒲松齡的才華之高。蒲松齡從二十幾歲開始撰寫《聊齋志異》,三十歲時初步成書,此后四十年間不斷撰寫新篇章,終寫成這部巨著。本書從《聊齋志異》原著中挑選的八十余篇小說,都堪稱藝術精品,以文學古籍刊行社手稿影印本為底本,參照康熙抄本、鑄雪齋抄本、異史本、青柯亭本修訂,特邀復旦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聊齋》學會(籌)副會長、秘書長、聊齋學與中國小說研究中心現任主任李桂奎參與選篇、導讀撰寫及內容審訂,以精粹的語言幫助廣大讀者認識名著《聊齋志異》。此外,結合書中內容,附上了多幅原創插畫,讓讀者直觀感受“聊齋故事之美”。
(清)蒲松齡著 竹馬書坊校注 ·古典 ·17.2萬字
《醒世恒言》,白話短篇筆記集。明末馮夢龍纂輯。始刊于1627年(明天啟七年)。其題材或來自民間事實,或來自史傳和唐、宋故事。除少數宋元舊作外,絕大多數是明人作品,部分是馮氏擬作。形象鮮明,結構充實完整,描寫細膩,不同程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但有些作品帶有封建說教、因果報應宣傳和色情渲染。
(明)凌濛初 ·古典 ·54萬字
《混唐后傳》又名《繡像薛家將平西演傳》、《繡像混唐平西傳》、《大唐后傳》。前面內容為薛仁貴、薛丁山父子平西故事,后面內容與《隋唐演義》如出一轍。《殘唐五代史演義》又名《五代殘唐》,歷史小說,明朝李卓吾批點本,八卷六十回。以編年體例,描述自黃巢起義至陳橋兵變止,這段時期的動蕩興衰歷史。主要寫唐末和五代時期重大的政治、軍事斗爭。據新、舊《唐書》、《五代史》和民間傳說中的有關故事寫成。小說在創作上仿效《三國演義》,成就卻遜色得多。《殘唐五代史演義》在民間流傳較廣,對后世小說、戲劇創作有一定影響。
(明)鐘惺 羅貫中 ·古典 ·22.4萬字
《七劍十三俠》一名《七子十三生》,是晚清俠義小說的代表性作品,在當時即被譽為“誠集歷來劍俠之大觀,稗官之翹楚”(江文蒲“初集”序)。寫明武宗正德(1506-1521)年間,賽孟嘗徐鶴(字鳴皋)等十二英雄聚義,各仗俠肝義膽、超群武藝,劫富濟貧,除暴安良,后在七子及十三生的幫助下,隨右都御史楊一清平定甘肅安化王朱寘鐇叛亂、隨僉都御史王守仁平定江西寧王朱宸濠叛亂,結果七子十三生與十二英雄各受封賞。
唐蕓洲 ·古典 ·50.7萬字
《聊齋志異》一部內容豐富奇絕的文言文志怪小說集:《念秧》《局詐》講古代騙術,所設的局、利用的心理和現代手法并無二致,千百年來人們依然掉進同一個坑;《崔猛》根本是清朝“七武士”;《狐諧》精妙的語言游戲;《鴿異》高級的諷刺……而那些寫狐鬼仙妖的故事,多是借由狐鬼仙妖“非人”的身份和能力,來達成不受現實條件、世俗道德限制的愿望。在仙境在冥界或就在人世,守著美麗的理想,過偉大的浪漫生活。本版選取九十二個或精妙或深情或跌宕起伏的名篇,呈現《聊齋志異》之精華。
(清)蒲松齡 ·古典 ·16.2萬字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三俠五義》的主人公,那些智勇雙全、義薄云天的俠客義士,都被賦予了撼人心魄的力量,令讀者欲罷不能。魯迅先生對此也給予了由衷的贊嘆:“獨于草野豪杰,輒奕奕有神,間或襯以世態,雜以詼諧,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這也正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三俠五義》流行一百多年來始終深受各階層人士、尤其是平民百姓喜愛的主要原因。而其酣恣淋漓又點染細膩的文筆,更是歷來為人們所推崇,使得《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叢書:三俠五義》成為清代公案俠義小說的代表作品。
石玉昆 ·古典 ·51.1萬字
《閱微草堂筆記》是清朝翰林院庶吉士出身的紀昀于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至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間以筆記形式所編寫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說。主要搜輯各種狐鬼神仙、因果報應、勸善懲惡等當時代前后的流傳的鄉野怪談,或親身所聽聞的奇情軼事。全書雖然不乏因果報應的說教,但是通過種種描寫,折射出封建社會末世的腐朽和黑暗。如第一章中對幾類主要的狐形象進行描寫,體現狐世界的秩序和規范;第二章寫紀昀構建狐世界的敘事手法;第三章寫紀昀創作狐故事的原因。此書為第一冊。
(清)紀昀 ·古典 ·5.4萬字
用3-6歲孩子愛聽的方式講述國學經典故事;精煉故事情節,在通俗易懂的有趣故事中熟悉四大名著;精美的插圖全方位呈現,讓孩子在閱讀中身臨其境,助力孩子畫面感和想象力的培養;注音版可以讓孩子邊讀邊學,從小愛上閱讀,自主閱讀!
童心繪編 ·古典 ·16萬字
《東度記》又名《掃魅敦倫東度記》,敘達摩老祖由南印度出發,自西而東,經東印度國,再往震旦國闡化歷程。作者精心塑造了一大批千奇百怪的妖魔形象,它們有的是人,像酒色財氣四魔,本是巨黿巫師的徒弟;有的是人的心理幻化,它們給社會帶來各種危害,諸如兄弟不和,夫妻失睦等,皆由它們撥弄而成,而與達摩老祖和不如密多尊者始終作對。小說看似寫了神怪妖魔,光怪陸離,虛幻神奇,實則揭露了明末社會和家庭的各種矛盾,真實地描繪出一幅封建末世社會全面崩潰的畫面,別具一格。
方汝浩 ·古典 ·45.5萬字
《老殘游記》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是作者劉鶚痛惜國家命運,希望喚醒民眾、補殘救世的“哭泣”之作。小說以走方郎中老殘的游歷為主線,對社會矛盾進行深入開掘,尤其是直斥清官誤國,清官害民,指出有時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貪官好多少,對清廷官場的批判切中時弊、獨具慧眼。小說在敘事上實現了從說書人敘事向作家敘事的轉變,體現了高超的描寫技巧,使晚清小說達到了一個新境界。
劉鶚 ·古典 ·17萬字
《聊齋志異》是清代蒲松齡的一部傳世經典著作,數百年以來,這部作品中的鬼怪、狐妖、精靈故事都是人們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話題。《一本書讀懂經典:白話聊齋》選取《聊齋志異》中的經典篇章,并以白話文的形式進行改編,因而定名為《白話聊齋》。我們希望可以通過這種形式讓現代讀者也體味到這部作品的深遠魅力和中國古典文學的不朽光輝。
(清)蒲松齡著 宋歌改編 ·古典 ·23.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